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泉水教學反思範文

《泉水》這一課時,我根據教材的重點、難點和特點,讓學生在語言的感悟理解上,情感的體驗上,特別是語言的遷移運用上,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泉水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參考!

泉水教學反思範文

泉水教學反思1

《泉水》這篇課文是第二單元的第一課,本單元主題就是學會關愛別人,誰需要幫助,我們就伸出熱情的手,誰需要溫暖,我們就獻上火熱的心。這篇課文用非常優美詩意的語言,童話一樣的意境,展現了泉水從石縫衝出來匯入大海的過程,這一路,它灑下一串愛心的種子,這一路,它收穫一片幸福的感受。讀完課文,那潺潺的流水聲彷彿依然迴盪在耳邊,輕輕觸摸着我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正因如此,我將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就設定爲品讀課文,爲了突出對文字的欣賞和領悟,識字環節我簡要帶過,並且沒有穿插寫字,爲的就是孩子能完整流暢地去品讀這篇不算很短的小美文。新課標在對孩子閱讀方面的各種要求,要求“有嚮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並樂於與人交流。並且還提出要“展開想像,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因此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設定爲:

1、認識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認識泉水“多、清、甜、美”的特點,體會泉水一路奉獻的精神和奉獻的幸福感,並能在自己的生活中學會奉獻,體會奉獻的快樂。

激發想象,充盈心靈。

二年級的孩子具備基本的學習能力,比如多種方法識字,正確、流利朗讀課文,可能提取基本的文字資訊,但是對於文字的理解欠缺較大。我所要做的就是要調動孩子的想象,將固定的文字內容,在孩子們稚嫩的心靈中充盈起來,讓他們獲得個性化的體驗和理解。

教學流程反思:

1、聆聽音樂,初步感受。

2、遊戲識字,激發興趣。

我用最簡單的兩個小遊戲引導孩子認讀生字,解決品讀文字的絆腳石。這樣簡單有趣,激發孩子的興趣。

3、整體把握,提綱挈領。

整體感知部分,爲了能夠由淺入深,我將問題設定爲泉水流淌的過程,這樣就提綱挈領地讓孩子把握全文內容。在心裏以泉水流過的地方爲脈絡,對全文有個整體的把握。首先,我用最簡單的兩個小遊戲引導孩子認讀生字,解決品讀文字的絆腳石。這樣簡單有趣,激發孩子的興趣。

4、品讀語言,激發想象。

依據整體感知的過程,逐漸瞭解遇到了誰,說了什麼話,泉水具有什麼樣的特點,來體會泉水的精神。但純粹的朗讀文字不足以激發孩子的理解,我又設定了一些小環節,比如“還會有誰來打水”,“還會有誰來照鏡子”“有哪些果樹在喝水”,在激發想象的過程中,讓孩子理解泉水幫助了無數的人無數的動物植物,在這個過程中,我從引導孩子思索,到孩子小組討論,到自主探究,由收到放,目的就是讓學生逐漸形成自己的想法與理解。

5、讀中感悟,讀中昇華。

總結部分,讓學生一起朗誦許多泉水互相問候,互相約定,爲了達到這種團結一心的效果,我先從個別孩子讀,到小組讀,男女生分讀,全班齊讀,也能夠領悟一個人的力量到一羣人的力量的區別。

6、拓展延伸,個性展現。

因爲有了前面的'想象和表達的基礎,讓孩子現場說一說其他事物可以可以奉獻的地方讓孩子將奉獻的意識落實到現實生活中,也是對本文的一次改編和創意。之所以這樣設計,是因爲我深知一枝一葉總關情,一切景語皆情語,只有帶着孩子深入本文,品讀其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個詞,還能真正走進語文的殿堂,開啓孩子心靈深處最美妙的世界。

我相信,每一個孩子的內心都是一片純澈美妙的世界,只有當我們用恰當的方法去跟它對話,它纔會展現出來。語文課,就是一架橋樑,孩子們從這裏,讀懂了花開的詩意,花落的悠然;孩子們從這裏,學會了善良友愛,堅強自立。

泉水教學反思2

本文是一篇短小精悍、平凡卻溫馨感人的美文。文章無華麗的詞藻,但透過一個簡短的故事卻告訴人們在他人需要幫助時、心中不斷地涌出像清泉那樣無私奉獻、幫助別人的渴望。

教學中:初讀課文時遇到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解決。利用課件幫助學生理解詞語。提出思考:泉水從哪兒來?到過哪些地方?讓我們先一起去看看泉水姑娘是怎樣來到這個世界的,請同學自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讀的時候請同學們勾出你喜歡的詞,想一想你看到這個詞想到了什麼?要用什麼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受。然後創設情境,在情境中朗讀學習第二~五自然段學習。透過朗讀,你還覺得自己是什麼樣的泉水?要求讀出泉水自豪、歡快的語氣,突出泉水“多、清、甜、美”的特點,體會泉水無私奉獻的精神。最後泉水一路上還會遇見誰,會說些什麼?

不足之處:本節課尊重了學生的主體感受,採用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受到薰陶,感受泉水一路無私奉獻的快樂。我從"一股清泉從石縫裏衝出來"入手,以此拉進學生與文字的距離,放手讓學生選擇他們自己喜歡的段落交流,在交流時引導學生抓住關鍵字、詞來體會情感和心情,再一次一次反覆地、不厭其煩地誦讀,用讀來表達感受,而我只是適當的點撥,讓學生的朗讀能夠層層遞進。這種恰到好處的指引,不能淺嘗輒止,還會在以後的教學設計中再有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