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一粒種子》的音樂教學反思

《一粒種子》是人教版四年級音樂第一學期第一單元第二課的內容。《一粒種子》是一首二聲部學唱歌曲,共2課時,本次爲第一課時教學內容——學唱歌曲《一粒種子》並創編表演唱。教學圍繞一聲部歌曲學唱而展開,在設計中加入部分美術元素,學生在學唱歌曲的同時,體會6|8拍強、弱、弱、次強、弱、弱的節奏特點,激發學生學習種子不畏困難、百折不饒的奮鬥精神。

《一粒種子》的音樂教學反思

音樂教育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審美教育,它是陶冶高尚情操的有力手段,能有效地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促進學生感知、情感、想象等方面的健康成長。音樂教學一直在不斷改革,都是爲了學生、學校、社會等能夠充分肯定音樂的美育功能、社會功能和文化功能。經過對本次課的反思,我覺得我在以下方面還需要繼續學習和提高。

一、保持良好的課堂紀律

良好的課堂紀律是教學的首要目標,精彩的課堂教學建立在良好的課堂紀律和氛圍之上,否則,再完美的教學設計也是紙上談兵。爲了使學生能輕鬆、愉快地上音樂課,多用鼓勵的方式使學生表現出良好的品質,努力做到用好的設計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對於破壞課堂秩序的行爲也進行了善意的批評與糾正。作爲一名教師,如何保持良好的課堂紀律?經過反思,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我們自己必須有一個正確的思想意識。音樂課不同於語文課、數學課,不能按語文課、數學課的課堂標準來要求音樂課。新課標淡化了音樂知識結構體系,強調音樂實踐、創造。音樂課堂需要一種活躍的氛圍,因此,音樂課堂上需要同學們積極參與、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大膽的開口歌唱。但是這種活躍不代表雜亂,音樂課堂應該是散而不亂。

其次,豐富課堂內容。經過我個人觀察總結,我覺得與音樂相比,小學生更親睞於美術課堂中自己動手畫畫,這可能是因爲音樂需要掌握樂理知識、樂感,而這些相對枯燥,相對音樂課在組織教學方面難度更大。這就需要豐富課堂內容,抓住學生的興趣點,豐富課堂內容。在教學中適當加入美術元素,做到美術與音樂的有機結合,一些好的音像資料(視頻、圖片、音樂等)對我們的課堂起了錦上添花的作用。

最後,多向其它教師學習。針對藝術課堂如果老師過於嚴厲,課堂就會沉悶而又死板;如果老師過於寬容,課堂便成了菜市場。把握嚴厲與寬容的度很重要,我應該多向有經驗的科任老師學習,借鑑別人有效的方法融進自己的課堂。

二、掌握課堂節奏

如何使課堂節奏恰到好處的體現在課堂教學上,受到以下因素的制約:課堂節奏必須符合教材實際、課堂節奏必須符合學生的實際、教師是調節課堂節奏的指揮者。應該結合課堂內容和學生的情緒來調整自己的語言、行爲,透過各種形式手段,使教學內容、學生思維活動、教師的理解傳達三者統一步調一致。

教學中,強調對教學過程中時間的有效控制和靈活調節,教學內容有難有易,有重點與非重點,所以教師在設計教學節奏時,宜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切忌平均用力,這就要求我們將內容安排得錯落有致,時間和分配大體要適當。本次《一粒種子》的教學沒有完全的突出教學重點,犯了平均用力的錯誤;教學內容包括讓學生畫畫、節奏特點的掌握、學唱歌曲、創編舞蹈等,內容安排不夠恰當。用羅老師的話總結,整個教學像是四面開花,卻沒有一朵花開放成功。課堂教學“起承轉合”的每一細節,都應縝密思考,精心設計,使構成各要素搭配合理,穿插得體,銜接有序,融洽統一,以構成整體節奏的和諧美,猶如一首樂曲不可亂彈,教師在講臺上,猶如樂隊指揮,要用心調動每一種樂器,演奏出節奏和諧,旋律優美的樂曲,讓學生在身心愉悅中接受深刻的教育。

三、完善教學方法

今天和羅老師談論到 “怎樣成爲一名讓學生喜愛的藝術教師” 這個話題,羅老師直言不諱的告訴我不能一味的去討好學生,應該從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方面下功夫,讓自己的音樂課每次都能是一次快樂的旅行或者放鬆,孩子們慢慢的就會被你吸引從而喜歡你。我完全贊同羅老師的觀點。教學方法靈活正確運用,針對不同的課堂或者不同的學生,我們需要考慮用什麼教學方法能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教學方法有教授法、談論法、教唱法、聆聽法、演示法、探究法、練習法、陶冶法等,我們必須對每一種教學方法紮實掌握,熟悉每種教學方法的要點。只有當我們能把握住每種教學法的精髓時,我們才能在課堂中游刃有餘的採用正確的教學方法。

音樂教學中,應採用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學會用音樂方式進行自我表現。學生在寬鬆的氣氛中自由的參與,既發展了學生的個性,又提高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在課堂中,我們要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玩中學、動中學、樂中學,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充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四、充分利用教學設備

基本每個教室都已安裝多媒體設備,充分利用教學設備,把圖片、音樂、視頻等內容安排進課堂。音樂教學不能再是傳統的學習觀,提倡學科綜合,音樂教學的綜合包括音樂教學不同領域之間的綜合:音樂與舞蹈、戲劇、影視、美術等姊妹藝術的綜合入手。而這些多學科的有機融合的方式之一就是透過多媒體的教學手段。《一粒種子》課堂設計中,我安排學生用畫筆把種子的生長過程描繪出來。課後,在羅煒老師的點評中得知這是不討巧的教學設計,也不是藝術課程理念的體現。羅煒老師提出播放種子生長過程的視頻,或者透過圖片展現種子生長的過程,這樣就能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多媒體技術可以使看不見摸不着的音樂變得更加具體形象,具有營造氣氛、激發學生興趣和提高效率的作用。合理利用多媒體,豐富教學內容,讓我們的音樂課堂更加精彩。

五、對學生的心理把握要到位

越來越多的學生擁有了更成熟的行爲和習慣,思想活躍,追求自由。我們必須在瞭解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的基礎上設計教學,精心備課,使我們的教學緊緊圍繞學生的需要出發,儘量貼近他們的生活。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與時俱進,善於發現學生的需要,掌握他們的心理,催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和創新意識,創造良好的師生關係。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學是師生彼此敞開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納的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要有心靈的溝通和精神的交融。

透過以上反思,我發現了自己的不足。我的教學執行力與新教材要求的新理念還有一段很長的距離,我不能夠把這種新理念完整的呈現在我的課堂;個人教學基本功不夠紮實,在教學方法上還有待提高與改善。教育總是在發展中循序漸進,經驗來自於實踐,但願我能在積極探索中領會教育的真諦,在不斷努力中收穫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