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一年級音樂教學反思2_小學音樂教學反思

身爲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一年級音樂教學反思2_小學音樂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年級音樂教學反思2_小學音樂教學反思

一年級音樂教學反思2_小學音樂教學反思1

學校音樂重視識譜教育,但學生最沒有興趣,最弱的也是識唱簡譜.對於音樂識譜教學,本人根據自己的教學,做了以下反思:

音樂學習的各個方面都涉及到聽覺的作用,審美主體對於音樂的各種聽覺感受能力(節奏感、音高感、旋律感、和聲感、結構感、形象感等等)是審美能力的基礎。學譜的基礎也應該首先放在聽覺能力的培養上。聽得多了,就自然會有一些音高的感覺,有了先入爲主的音高再唱簡譜,學生更容易掌握音準的概念。

比如,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讓學生欣賞,以聽領先。做爲音樂老師不能剝奪學生聆聽音樂的權力,一首樂曲要讓學生透過自己的聆聽去充分體會音樂中美和豐富的情感。重視“聽”的教學,強化“聽”的功能。當學生進教學時我用的音樂就是本節課要學的歌曲,讓學生有個無意識印象,但這種欣賞教師是有意指導,爲下一步學好歌曲作好輔墊,這時學生卻在無意中學會傾聽。在真正要學習這首歌曲前,我又安排了一次有意欣賞,這屬於誘導性的欣賞,啓發學生:“剛纔你們在進音樂教學時聽到歌曲是什麼情緒的?你聽了有什麼感受?”……誘發學生聯想,指導學生欣賞,從而對歌曲的情緒、節奏、表現的內容等有初步瞭解,同時旋律、節奏,在學生腦中有一定印象,從而起了熟悉旋律等作用。這也是許多老師提出的先唱歌詞再唱簡譜的方法.但一遍一遍的唱學生很容易分心,也提不起興趣。

所以在聽的時候要變化多種形式,在給學生美的感受的同時強化他們聽的感覺。

一年級音樂教學反思2_小學音樂教學反思2

“什麼結子高又高”是影片《劉三姐》選曲,它採用對歌的演唱形式,表達了人們對生活的美好追求和對美好生活的熱愛與嚮往。在教學中我針對教學目的,主要運用以上三個教學理念來設計這一節課。引導學生走進音樂作品的意境。六年級的學生在理解歌詞方面已有了一定的能力。

在歌曲演唱熟練的基礎上,再進行創編歌詞,進行演唱。進行歌詞創編,要貼近生活,反映生活,學生經過思考,便有多數學生創編了出來。

“哎什麼會走沒有腳,嗨沒有腳;什麼會說沒有嘴咧,嗨沒有嘴;什麼無腳走天涯;什麼有網不打魚。

“哎鬧鐘會走沒有腳,嗨沒有腳;喇叭會說沒有嘴,嗨沒有嘴;快遞無腳走天涯;網絡有網不打魚。

運用各種教學手段,給每個學生展示個性的舞臺。在創編歌詞後,我創設一個小舞臺,給學生展示個性的機會。學生的個性只有在得到充分肯定的時候,才能充分表現出來。在民主的氛圍中才能發現自我,勇於表現自我,敢於提出自己的觀點,逐漸鍛鍊成爲具有大膽創新精神、個性豐富的人。運用各種教學手段,給每個學生展示個性的舞臺。

一年級音樂教學反思2_小學音樂教學反思3

第二單元的第一首歌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生日歌》,如何上好這一單元?該從何入手?

教學之前我仔細研讀教材,找準切入點。從表面看,這一單元是教唱有關生日方面的歌曲(不同的對象、不同的地域),其實,它包含了對祖國、對親人赤誠的愛,很有教育意義。於是,我從即將到來的國慶說起,講釋祖國媽媽的生日的由來,欣賞《今天是你的生日》這首歌曲(教師現場唱),鼓勵同學們用優美,深情的歌聲演唱《生日歌》,將我們對祖國媽媽的情感表達出來(着重在處理大家都會唱的歌曲,要求聲音整齊、和諧,力度適中)。這一課時我還安排了欣賞和創造。從祖國媽媽延伸到我們自己的媽媽。請同學們談談媽媽對你的愛、關心、教育等,再說說自己對媽媽的感激與心裏話,氣氛非常熱烈,有些小事令我很受感動。我們師生一起安靜的傾聽女聲獨唱《生日》,一起感受歌聲中濃濃的親情。隨即我佈置學生按照書中的要求做一張心願卡送給家人(考慮到有些學生父母的生日已過,而且我想讓學生學習感恩,不僅僅對自己的'父母,所以擴大了範圍),自己設計,寫上想對家人說的話,下節課一起評比。

一年級音樂教學反思2_小學音樂教學反思4

這首歌曲是一首4/4拍子弱起節奏的歌曲,對於二年級的孩子來說接受起來還是比較容易的。學生最難接受的就是弱起節奏的旋律,也最怕唱弱起。爲了解決這一難題,打破學生對弱起節奏“恐懼感”,在備課的過程中我設計了“先入爲主”的教學方案,直接進行弱起部分的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我用的這種打破常規,出其不意的辦法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弱起部分我採用的方法,根據這個班的孩子識譜能力比較強,大膽、放手是這部分的主要教學方式。把更多的時間、空間交給孩子,鼓勵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自學弱起部分,教學效果也有了,學生在快樂中掌握了歌曲。

需要改進的地方:本節課學生能很快的學會弱起部分如何換氣,但學生不會與下一樂句自然銜接,缺少相互間的融合。

原因之一:由於剛剛接觸弱起歌曲學生的能力不夠;

原因之二:學生之間缺少配合合作意識不夠。因此,教師要在平時的教學中加強節奏技巧的訓練,不斷地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學會合作、學會享受音樂的和諧。

一年級音樂教學反思2_小學音樂教學反思5

《唱給媽媽的搖籃曲》由四個樂句構成,曲調優美、抒情。歌詞寓意深刻,它透過一個平日的生活側面,生動地描繪了孩子對媽媽的一片深情和孝順之心。

爲了充分表達孩子對媽媽的深愛之情,上節課學會歌曲後我就佈置了一項實踐活動--回去後,把《唱給媽媽的搖籃曲》唱給媽媽聽,並讓媽媽做評價,這節課反饋。孩子們都非常認真地完成了活動,反饋也不錯。有的媽媽說:唱得不錯,還需努力;有的還說:聽過孩子唱給我的歌,非常感動,孩子懂事了,真的長大了。有的家長聽了孩子唱的歌后,都留下了眼淚。到這裏,這個環節應該結束了,這時一個孩子小聲地問了一句:“老師,你給你媽媽唱這首歌聽了嗎?”我一下愣住了,教室裏也安靜極了,當我回過神後,趕緊回答說:“我很幸運,我的老母親已經93歲的高齡了,本週末回老家我也把這首歌唱給她老人家聽”。話音剛落,孩子們不約而同的鼓起掌來,掌聲剛停,又有一個孩子問:“老師,是不是你經常唱歌給你媽媽聽,所以她才這麼高壽啊”!我連忙點頭說:“是,是,是”!這時,我的心跳加速,臉頰發熱,我真的愧對我的老母親和學生們對我的期盼。

課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是啊,我工作快30年了,從來沒有唱歌給我的父母親聽過,老父親是聽不到了,但我有機會唱給老母親聽。感謝孩子們的提醒,我也能夠爲我的媽媽唱首歌。

一年級音樂教學反思2_小學音樂教學反思6

小學高年級段和初中的學生正處於變聲期,在音樂課堂上進行唱歌這一學習環節時,同學們總是有點勉強。其實,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表現能獲得他人的欣賞與讚美,更何況是孩子。所以,我想作爲老師,應當在理解的基礎上,積極引導,並激發其歌唱自信心。因此,在音樂課堂上,老師應儘可能的減少學生的學習挫折體驗,巧妙合理的運用的教學語言及體態,讓學生在歌唱學習過程中,適度的滿足其心理,以激發其積極的歌唱慾望。

爲了提高學生表現歌曲的能力,進行唱歌的技巧訓練是十分重要的。唱歌技巧的訓練應貫穿於整個唱歌教學過程之中。發聲練習要同唱歌有機結合,要有目的地進行。唱歌時必須注意音準和節奏的正確。爲了發展學生的聽覺,培養獨立掌握正確的音準和節奏的能力,在訓練和教唱時,要適當使用樂器。齊唱要求聲音整齊,統一;合唱要求各聲部和諧,均衡要十分重視保護學生(特別是變聲期的學生)的嗓子。歌唱時必須防止音量過大、時間過長等不良現象。這樣的教學呈現給我們的是教師在教學生學習演唱歌曲的方法和規律,爲其今後學習演唱和更好地欣賞聲樂作品打下基礎,而不僅僅是唱幾首簡單的歌。

一年級音樂教學反思2_小學音樂教學反思7

歌曲《小酒窩》,本來主題童年就和小酒窩有些聯繫,我就根據教材從幸福的童年引出可愛的小酒窩。我先在課前給學生播放《童年的回憶》,繼而引出童年的回憶有高興、悲傷、淚水,但更多的是歡笑;再請出三個學生表演老師所提出的三個表情,課堂氛圍被調動了起來,繼而引出笑容——小酒窩,引到課堂主題上。

在新課教授環節,我儘可能的讓學生多聽多唱,在每一遍聆聽時都帶着一個問題深入聆聽,目標明確;在學唱時也是,每一遍都解決一個難點;循序漸進;學生不會覺得很困難;最後讓男女生分段演唱歌曲,利用競爭激勵的方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在演唱這首歌曲時,學生流露出喜悅之情,同時也很激動,所以有些男生易“喊唱”。爲了避免這種情況,我讓學生想象如果此時這首歌曲唱給爸爸媽媽聽,用什麼樣的聲音才能讓他們用輕鬆的心情來欣賞呢?這樣學生們就明確了自己的演唱方法,改變了“喊唱”的不良習慣。

在拓展延伸環節,讓學生聽音樂分組編排舞蹈,不僅鍛鍊了學生的創造能力,還鍛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團隊意識很強。

在講《小酒窩》的這幾遍中,每一遍都有收穫,都有提高,在課堂上有時課堂應急不夠機靈,出現無法自然銜接的現象,這些都有待我今後在工作中不斷努力,不斷學習,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和思想,積極探索,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

一年級音樂教學反思2_小學音樂教學反思8

(一)在備課過程中的設計反思

音樂課的備課不同與語文、數學,我認爲不需要把注意力過多的放在某個知識點或者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上。在設計《玩具兵進行曲》教學方案時,我就先給自己設計這樣幾個問題以供反思。例如:“學生在欣賞完樂曲後,最終想要達到的教學目的是什麼”,“設計怎樣的欣賞教學方法會更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在欣賞過程中學生可能會出現哪些問題,教師該如何對症下藥”等等。這樣,備課纔不會流於形式,教師在教學中才會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二)在試教的過程中不斷反思

《玩具兵進行曲》爲一年級教材中的欣賞內容,如:在設計“分段欣賞”環節中,爲了幫助學生理解樂曲ABA’曲式結構中B段活潑輕快並帶有夢境色彩的情緒,我設想了在學生聽賞時教師在教室中吹肥皂泡泡,意在爲學生創設一個與樂曲情緒相符的環境。當時在備課設計中覺得這個方法很有創意,感覺效果應該不錯,可是在試教過程中發現學生很容易被肥皂泡吸引,忍不住要去抓它,這樣一來反到影響了聆聽效果,達不到欣賞的目的。我只能將這個方法進行了調整,才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在試教中嘗試不同的教學方法,不斷調整以求得最佳教學效果。

(三)在課後進行認真、全面的反思

把欣賞教學作爲公開課內容,對於我來說是對自己的一種挑戰、一種嘗試,在這方面我的教學經驗還很薄弱,未曾找到一個嶄新的、很有創意且又具有實效性的教學方法突破口。我在設計教學環節中還是按照完整欣賞——分段欣賞這樣一個教學常規去做。在我上完課以後在一份權威性音樂教學雜誌中看到有的專家提出關於“如何進行欣賞教學”的觀點,他們認爲每一個音樂作品都具有自身的完整性,把他們分割欣賞會破壞樂曲的表達意圖,他們倡導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去聆聽感受,而決不是根據教師的安排,去被動欣賞。我覺得這篇報道對我啓發很深,爲我今後設計欣賞教學提供了一種不同的教學思路。我想教師只有在不斷的否定自己,不斷的調整自己,纔會提升教學水平,成爲科研型、反思型的新型教學工作者!

一年級音樂教學反思2_小學音樂教學反思9

前者是編織立體形態作品的訓練,這是一次設計製作編花籃並加以應用的完整體驗,透過這個活動使學生髮現生活中的美,培養探究精神與創造能力,享受制作成功的愉悅。

用各種材料編織而成的花籃因其取材天然、造價低廉、可隨意造型等特點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十分廣泛。編花籃編織這門古老的手工藝歷經上千年的演進,不僅工藝與造型日趨完整、精美,材料加工也日益改進,新材料不斷涌現,現在已有各種各樣的編織機器,甚至可由電腦設計與控制生產程序。不過,手工操作仍然不可缺少,因爲它是先進手段的本源。從學校教育角度來看,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的一種手段。

教學過程中,我運用問題匯入,嘗試體驗,探索創新,評價拓展等教學環節,一步步逐步深入,由提出問題,演示解決或由學生解決編織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再進行新課學習,從中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精神。學習中學生編織方法掌握有些困難,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定出不同目標,以使他們在不同層次體驗到製作的樂趣。

一年級音樂教學反思2_小學音樂教學反思10

今天,我在一(4)班上了一節音樂課,課題是《雁羣飛》。這節課我主要根據《音樂課程標準》提出要“注重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透過創編動作,讓學生自信地唱、盡情地演,從而感受了音樂帶來的美感和快樂。

這節課我主要是透過體態律動帶領學生隨着音樂的高低走向擺動手臂,學大雁飛舞的動作,讓學生把聽到的音樂中的各種要素(包括速度、節奏、力度、樂句、情緒等)及其內心感受,用各種動作表現出來。我並不要求學生用優美、瀟灑的姿態,而是要求學生的動作自然放鬆、協調,與音樂各要素相符並充滿了信心。

首先,我讓學生對樂曲永遠處於新鮮狀態,課堂上及時的變換方式學習歌曲,然後透過小組比賽創編動作表演,由學生自評。在生生互評的過程中,我引導學生合理地去評價他們的表現,不僅僅是找出別人的不足,更重要的是要找出他人做得好的地方,學會欣賞他人的優點。

我透過不斷地鼓勵學生,給學生自信,千方百計的賞識我的“潛能生”,這節課順利地走向了成功.

一年級音樂教學反思2_小學音樂教學反思11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小學一年級學生的情緒有點隨意性,上課時有意注意的時間不能持久,最多也只能保持10分鐘左右。因此,要讓他們在唱遊課上保持較長時間的有意注意,就要尋找一種能引發學生興趣的方法。但在這堂音樂課中我把握了低年級的心理特徵,用童話匯入欣賞樂曲,學生的興趣特別高,欣賞的教學效果特別好。於是,我覺得既然用童話匯入欣賞能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那麼,如果用童話匯入唱遊課裏的發聲練習、聽音訓練、樂理學習、歌曲教學、歌表演、以及綜合活動,貫穿於整堂音樂課是不是效果能更好呢?是否更能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這堂課中,我以學生的興趣和愛好爲出發點來點擊教學內容,變教師的“教”爲中心轉化爲學生的“學”爲中心,讓學生在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中一直保持對音樂的好奇和興趣,學得津津有味。整堂課充滿了民主和諧的氣氛,在人人蔘與的教學活動中增長了知識,唱會了歌曲,瞭解了音樂文化,以取得最優化的教育效果。

教學與多媒體手段緊密結合,透過多媒體的運用,使學生利用聽覺和視覺來感受樂曲。

一年級音樂教學反思2_小學音樂教學反思12

在教《春天來了》這一課時,我邊放背景音樂(有鳥鳴聲,流水聲等)邊描繪起了春天:春天來了,小鳥嘰嘰喳喳在樹梢叫個不停,大地穿上了新衣,小草綠了,迎春花綻放了笑臉向蜜蜂招手。用音樂、語言創設出春天的情境,激發學生對春天的嚮往,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讓學生從內心發出唱歌的衝動,真真切切地想唱,喜歡唱。情境暗示在音樂教學中放射出強大的吸引力,它可以使學生養成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使學生在真善美的音樂藝術世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學生在唱歌曲時容易忽視休止符,唱的拖沓,影響歌唱情感的抒發。針對這一問題我設計了一張畫着一個紅圓圈的卡片,在學生們唱到休止符時,馬上舉起它,然後問大家:“你們看到這盞燈時應該怎麼辦啊?”大家馬上回答:“看到紅燈要馬上停一停”。我運用了象徵休止符的一盞紅燈這樣一個形符,暗示了休止符的含義,把抽象的符號化解成爲直觀的形象,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徵和學習規律,提高了教學效率。

反思:

運用語言、實物、音樂和多媒體等手段,創設生動真實的情境,透過情感的陶冶充分調動學生無意識的心理活動的潛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一年級音樂教學反思2_小學音樂教學反思13

在學習《唱唱跳跳去旅遊》一課時,爲了讓小朋友在活動中學習音樂,感受音樂,培養音樂興趣,我就提前設計好了節奏練習,有跑有跳有走,趣味無窮。

教授《唱唱跳跳去旅遊》一課,我主要讓小朋友感受了四分節奏、八分節奏、四分休止符的時值長短,藉助讀拍和走路、跑步的實際動作以及拍手拍腿的動作來掌握、理解這些節奏的時值長短。

開始時讓小朋友在座位上邊拍邊做,而後起立在原地做,然後再組織小朋友向前或向後運動說讀拍節奏,這些活動的結合,小朋友做的很認真,玩的也很開心。

透過本節課的學習,小朋友對節奏有了進一步的接觸,在活動的過程中,認識了這些節奏,認識了節奏的時值,掌握了這些節奏的相關知識。在小朋友掌握了這幾條節奏後,我告訴小朋友當看到某條節奏時你要做火車開了、鑽山洞或過大橋、爬山坡、火車到站的律動。小朋友學得不亦樂乎,節奏的學習爲學生的學習活動增添了許多樂趣,也提高了學習效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小朋友帶着興趣去學,從內心中真正樹立對音樂這門學科的熱愛,他們纔會主動去學,認真去學,教師也會融入到孩子們愉快的活動中,纔會真正得到教學的愉快與樂趣。

一年級音樂教學反思2_小學音樂教學反思14

課程改革對每一位教師來說都是一種挑戰,但也是不可多的機遇。面對改革過程中不斷涌現出來的新生事物,應該採取一種什麼樣的態度呢?一味跟風,照搬和完全抹然的做法大概都不可取。只有認真學習。深入理解新課程標準,並經常在自己的實踐中進行總結,反思、研究、改進、才能更好地適應新的變革。

音樂教育作爲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當然也不願落後於其他學科,因此,在基層音樂學科教學中,也開展與其他學科相似的各種競賽,當然也少不了“說課”這一內容。

其實,音樂教育是一種情感教育,情感的東西不是*說出來的,它要藉助一定的環境影響,渲染一種氣氛,讓學生身林其境感受一種東西,再透過老師的演唱、演奏,以老師的情去打動學生的心靈,使學生的心靈得到震撼,情感就會自然的流露。這就是音樂教學與其他學科教學的不同點。音樂教學就是要用“情”去感染人、打動人。課堂上學生真實感情的流露在“說課”中是無法“說”到的,更是無法去想的。

音老師應該走近學生,和學生交朋友,將自己融入學生這中;怎樣使自己成爲一名組織者、參與者,並能留餘一定的時間空間,讓學生大膽地想像,自由地創造。我覺得,老師的教學能力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成交上反映出來的。我們的音樂教學纔會有質量和希望。

一年級音樂教學反思2_小學音樂教學反思15

親身經歷了轟轟烈烈的課改,老師們都積極努力的改進自己教學觀念與方式,也有了一定的成效,我們可以看到:教學的方法多樣了,課堂的氣氛活躍了,學生學習的興致也變濃了。近幾年來,課聽了不少,其中不乏讓人眼睛一亮的優秀課例,可大多數總叫人覺得有種說不出來的感覺,怎麼說呢,就是不夠實在,幌子太多,其實自己在上公開課的時候也存在着這樣的誤區,先想的是怎樣才能上出新意不落俗套。靜心下來想一想,新課程的理念沒有錯,是我們的理解太簡單。在這裏談談對某些課堂現狀的一些反思。

在低年級的課堂上,教師提出了一個問題,只見一個個學生爭相舉起了小手,很正常,因爲問題實在是不難,但是老師還是說:小組討論一下,我們再交流。

反思:新課程倡導合作探究,充分利用音樂藝術的集體表演形式和實踐過程,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在羣體裏的協調能力,可是並不是每節課任何環節都需要小組討論,在課堂上也不難看到這樣的情況,老師一聲令下,同學們圍在一起大聲討論起來,似乎很熱鬧,可是隻要你仔細觀察便會發現,並不是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並沒有生生間的互動。這樣的討論有必要嗎?我想我們不能爲了合作而合作,應追求內容與形式的統一,合作該多一些實在,且在小組合作中,小組內的每個同學都應該有明確的任務分工,有小主持人,有督促員……讓他們每個人有都有事可做,讓每個孩子的能力都得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