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音樂教學的一點反思_小學音樂教學反思

作爲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音樂教學的一點反思_小學音樂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音樂教學的一點反思_小學音樂教學反思

音樂教學的一點反思_小學音樂教學反思1

《快樂的潑水節》是一首表現傣族傳統節日---潑水節的歌曲。歌曲中表現的是潑水節的熱鬧場面和娃娃們在節日裏的喜悅的心情。在匯入的過程中,我以傣族風光入手,講學生帶入到這片美麗的地方,學生感受着人沒、樂器美、音樂美、風景美,觀察着人們節日的活動,感受着潑水節歡樂的場面,我以《快樂的潑水節》的音樂作爲背景音樂,讓學生初步聆聽到了本首歌曲的旋律。在介紹潑水節來歷的時候,我透過佈置前置性的作業,讓學生自己蒐集材料,這也是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個檢查,學生透過自己的語言表述,告訴了大家一個關於潑水節的傳說,從而對潑水節的認識更加深刻了。學生透過聆聽、模唱等活動來感受歌曲的情緒,每次都會向學生提出一個問題進行聆聽,讓他們的學習更加具有目的性。音樂知識的學習鞏固也在小組作業的過程中更加加強了,如在要求學生小組寫出曲式結構的活動中,學生就不知不覺的鞏固了“同頭換尾”的創作方法,這樣學習音樂知識,學生也不會覺得太枯燥,而且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每一組的答案,都非常的出色,令人滿意。在最後創作的環節,我們觀察了象腳鼓的演奏方式,模仿象腳鼓爲歌曲做了伴奏,將學生的學習的熱情推向了**,學生在模仿、律動整個過程中,充分感受美妙的音樂,體驗其中的快樂。

本課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以音樂爲本位各項音樂實踐活動,由學生探究式學習,到歌曲新授,到創編節奏爲歌曲伴奏,每一處都展現了老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民主課堂氛圍。最大限度使學生在輕鬆、快樂、和諧的氣氛中完成了學習任務。這首歌曲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學生能在課堂中認真學唱,他們也一定會在課餘的時間去積累、留意民族音樂的相關知識。

歌曲的演唱聲音細節的處理,以後還要多加留意和指導。

音樂教學的一點反思_小學音樂教學反思2

在新課標理念指導下,音樂教學更應體現它的藝術性、體驗性。在音樂課活動的設計中,更應體現學生們參與的頻率、效果。在此次的教學設計中,我在設計教學的時候瞭解學生的興趣,研究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用學生喜愛的方式進行教學。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活動,一年級學生剛由幼兒園跨入學校 ,無論生活還是學習,都要有一個適應過程。好玩好動是他們的天性,老師必須抓住其特點,讓孩子在唱唱玩玩中,毫無負擔地學習音樂,才能加強學生對教學活動的參與性。

在這節音樂課中,開始我用了情景式的教學,透過謎語,引出了本課的教學。

然後我有意識的透過學習歌曲的主要節奏完成了聲勢活動,培養了孩子的聽覺、模仿和節奏感,從而建立起了良好的課堂氛圍。練習節奏用了荷葉上的跳跳呱呱等活動,使學生在玩中掌握了這個節奏。在學習歌曲過程中,先讓學生按照有節奏的讀歌詞,戴上耳機聽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緒,說出歌曲的調式,節拍,速度等。接着學生學唱歌曲,讓他們透過聽唱,模仿,跟唱歌曲,換方式唱歌曲等等的形式學會了這首歌曲。同時,鼓勵學生模仿小青蛙的動作,創設小青蛙找家的音樂情境,讓學生進行生動形象的表演。歌曲學會以後我讓學生換了樂器來表演歌曲,學生更感興趣了。最後在拓展知識中,創編歌詞、唱出歌曲,讓學生進行生動形象的表演,在這個活動中快樂地結束了這節課。這節音樂課讓學生體會的不僅是音樂,還讓學生透過親身參與的各項音樂活動,體會到了音樂給自己帶來的快樂。

在這篇教學設計中,我把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設計進行了有機的結合,讓先進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與落實。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我決心進一步豐富充實自我,密切聯繫教學實際,完善自己的教學思路,使自己真正成爲創新型、研究型的教師。

音樂教學的一點反思_小學音樂教學反思3

音樂教學反思,音樂教學的一點反思,有視力殘疾的兒童都喜歡聲音的刺激,音樂課中有規律的節奏更受學生喜愛,所以在選材時,我會充分考慮到學生的這種愛好,除選擇節律性強的歌曲外,還儘可能多的選擇一些打擊樂,讓孩子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小樂器,一起配合演奏小小節奏樂。多重殘疾兒童的主動參與意識和相互合作意識都非常地薄弱,他們很多時候都無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爲,那麼既能讓大家每個人都動起來,又能增強他們之間的相互合作,我想就不失爲一堂好課。所以在節奏樂《小樂器吵架》、《我愛北京天安門》、《盆、碗、碟、杯在歌唱》等中,每個同學都有不同的分工,不同的分工就意味着自己的節奏型也是不同的,除記住自己的節奏型外,還要求要關注到他人的節奏型,只有這樣才能在準確的時間敲擊自己的節奏型,這有利於學生相互合作意識的培養,同時也能增強他們的自控能力。選材還要結合時令特點和學生生活經驗的豐富,如:《水花花、泥花花》中,讓學生在下雨時到院子中踩一踩水花花,聽聽聲音是不是像歌裏唱到的“噼啪、噼啪、噼啪啪”、“踢踏、踢踏、踢踏踏”。

我還重視多給孩子們選擇的機會,讓他們自由組合,選擇夥伴一起唱、一起表演等,同時還注重增強他們的競爭意識,課堂上採取比賽的形式看看誰唱得好。更重要的一點是要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提出不同的要求,以前,我經常會對學生期望過高,總會不時地拿他們跟正常孩子相比,現在,我已經在不斷地調整着自己的期望值,力爭能更好地發揮期望的效應,教育目標的確立不要過大,根據教育學中提到的最近發展區問題,給孩子確立的目標應該是跳一跳夠得着的目標。音樂課中加如一些簡單的動作更能滿足盲生的需要,也有利於促進他們對歌詞的理解,如《請你和我跳個舞》中根據歌詞做動作:拉手、伸右腳、伸左腳、跺腳、拍手、轉圈等。

音樂教學的一點反思_小學音樂教學反思4

對於我的第一次彙報課,自我感覺不理想。

首先,是課堂的組織。從上課的那一刻起,我的腦子裏蹦出的是一串串教學語言、教學內容和教學設計,生怕漏了哪個環節,丟了哪個細節,因此忽略了教學過程中學生們的行爲和表現。躲在最後一排的學生習慣性地做小動作,有耷拉着腦袋的學生沒有開口唱歌,還有喜歡東張西望的、竊竊私語的,我卻很淡定地繼續我的教學,直到結束課堂,爲此,促成有的學生在演唱中濫竽充數或者無法集中注意力聽課的現象,不能形成良好的學習氣氛。

其次,是課堂的教學。我必須承認,面對學生背後的評審團們,我稍有怯場。本製作好嵌了歌譜的課件,一緊張就忘了放映了;本想讓學生多一些展示自我的機會,爲了完成教學任務最後也踩着踏板跳過去了;本該在疑難處、關鍵處多做強調學習,到了課堂就莫名地對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信心倍增,不記得有難點了,大概是以爲他們在歌聲的沐浴下都有超能力了。

最後,是時間的把握。整堂課總算踩着教學計劃的步子梳理下來,才發現時間剩出來了。或許是養成了提前十分鐘下課帶隊放學的習慣,噢不,這匆匆忙忙的課,這佈滿瑕疵的一課。

爲此,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認爲有以下幾點要注意改善:

1、關注學生。要堅持“以學生爲中心”的教學理念,注重學生的感受,多蒐集鼓勵學生的語言與方法,調動學習氣氛,多與學生進行課堂互動,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同時也能提高他們的注意力。

2、摒棄注入式教學方法,採納發散性學習方法。透過這次彙報課,我認識到在編創環節中沒有讓學生充分展現自我,而是強加性地用自己的眼光教學生編創,這樣容易造成限制學生的思維,不能使他們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提高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

3、抓紀律,提高學習效率。只有抓嚴了課堂紀律,纔能有足夠的空間思考教學過程,否則,丟了芝麻撿了西瓜的現象還會屢次發生。

我想,這次的彙報課只是一支小小的前奏曲。吃一塹,長一智。教學道路還很漫長,需要靠我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摸索,不斷豐富自身的教學經驗,也相信自己在今後的實踐中能有大的突破。

音樂教學的一點反思_小學音樂教學反思5

《小烏鴉愛媽媽》這首歌曲採取敘事性手法,記敘了烏鴉反哺的感人故事。歌曲的旋律合着有規律的節奏,有着樸實、幼稚的特點。這首短小的兒歌以擬人化的筆觸,勾勒出一幅動人的圖畫。讓兒童透過學習小烏鴉愛媽媽,學會尊敬愛護自己的媽媽。

我認爲一堂好的音樂課選材非常重要。所以在這節課一開始我就讓孩子們觀看小烏鴉愛媽媽的動畫,用溫和的語氣與學生交流,拉近自己與學生間的距離,讓學生了解歌曲的內容同時也有情感上的共鳴。在歌曲教學方面我請大家輕聲用“ lu ”音隨琴哼唱歌曲的旋律,這種輕聲哼唱可以讓學生的音唱得準一些,氣息平穩些,還可以渲染出這首歌曲“愛”的氣氛。然後再跟琴輕聲演唱,再透過教師的引導,學生自己去說說小烏鴉如何表達對媽媽的愛,慢慢體會歌曲的情緒,學生們很快就學會了歌曲,並能正確表達歌曲的情感表現。接下來,帶着全班同學邊唱歌曲邊跟着老師學習表演,以小組形式討論分角色扮演小烏鴉、烏鴉媽媽、小花等來表現歌曲時,孩子的眼睛裏都是飽含着深情,動作輕而緩,符合歌曲中速、深情的要求。最後,我說“小烏鴉作爲一種動物都能這麼愛自己的媽媽,那我們作爲人類能爲自己的媽媽做些什麼呢?”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孩子們都說的那麼好,好多孩子都能回答出爲自己的媽媽幹家務、洗腳等等。這正是給了學生能夠抒發情感的機會,豐富了音樂課堂,讓過去只唱不感受,重技能輕情感的音樂課,變得有血有肉,生動活潑。

這堂課是結束了,但孩子們在這堂課上流露出來的純真和善良卻久久不能隱去。作爲這堂課的組織者,引導者,我興奮着、回味着、也沉思着……的確,愛讓孩子們多了些靈魂的觸動,而真正能打動人心的音樂課纔是我們每一位孩子所期盼的。在這節課中,正是抓住學生純潔質樸的愛,抓住了學生的動情之處,在理解音樂的基礎上,演唱歌曲達到情感共鳴,我認爲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願在今後的教學中,透過我的不懈努力,讓我的音樂課堂變得越來越靈動和美好。

音樂教學的一點反思_小學音樂教學反思6

語文課程應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能力、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基於以上理念,我在《小小的船》一課的開始,設計了孩子們喜聞樂見的猜謎匯入,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樂趣。接着,調動他們的生活積累,讓他們說說平時見過的月亮是什麼樣的,隨着孩子們的介紹,板畫出來,再進行短語的訓練讓學生練習說話:彎彎的月亮,圓圓的月亮。接着很自然地引入課題。

因爲是一年級的學生,他們的讀書水平和能力都處於剛剛起步學習的階段,所以初讀課文時我先範讀給學生一個整體的印象,接下來教學生怎樣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生字讀拼音,再把這句話讀通順。老師細緻地教學生的讀書方法,使學生讀書有了明確感、有了讀好書的自信心。

學生的學習重在有好的學習方法,在課堂中我始終把教學生學習方法放在首要位置,使學生學有所獲,學而活用。在生字的學習中,不僅讓學生藉助了拼音識字,還把生字的意思蘊涵其中,每個字都象一個個有意思的小故事孩子們既有興趣,又避免了單調、生硬講解。學習字詞不僅要會認還要會用,這就要求學生有一定的積累水平,在學生自己擴詞之後,我出示了一些常用詞語,給學生了一個完整的印象,豐富了學生了詞彙積累。

語文學習有着廣闊的母語社會背景,教師可以利用課本以外的教育資源進行教學,堅持大語文教育觀,突破封閉的課堂和單一的課本。教師應儘可能地鼓勵學生調動各方面積極因素,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將語文的學習空間向課外延伸,向生活延伸。力爭讓課堂充滿情趣,把學生確實當成學習、發展的主人。只有這樣,學生纔會喜歡學習,喜歡語文。

音樂教學的一點反思_小學音樂教學反思7

歌曲《牧童》爲二聲部合唱作品,透過對教材及學生情況的分析,將初步體會合唱這種演唱形式作爲本課的教學重點及難點。

在分析中,教師將音準和在合唱層次中較難的低聲部作爲重點練習對象,並透過聽辨、手勢圖、旋律線等多種方式解決低聲部易出現的音準及旋律走向問題。

首先,採用聽辨低聲部一旋律的方式作爲匯入,首先透過鞏固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再利用互動反饋系統,設計按點,從而檢測並鞏固切分節奏特點。透過反饋的資訊,老師瞭解了四年級一班同學對切分節奏有所掌握,並能夠準確演唱音階的下行。當出示此句的高聲部時,教師啓發學生利用旋律線和手勢的方式,提示學生注意音準及旋律的走向,在分聲部時,兩個聲部聲音較均衡。

爲了更好地讓學生體會合唱中和聲的音色,教學中還藉助口風琴輔助,由兩名同學合奏高低聲部,其他學生訓練聽覺感知能力,聆聽自己的高聲部或低聲部。這一教學手段,在教學中起到顯著的作用。

由於考慮學生的先入爲主,在學唱歌譜環節首先將低聲部引入並學習,這樣能較穩定低聲部的音準,這其中的變化音爲本課的新知識,學生透過看、聽、唱,記住了升記號的作用和演唱時注意向上半個音的音準。

在二聲部學唱的過程中,首先利用口風琴輔助教學,學生完整聆聽兩名同學的二聲部演奏,發現高低聲部之間相同和不同的關係,從而能簡化學唱的難度,如第一樂句和第四樂句完全相同,第二樂句和第四樂句不相同的關係,這樣低聲部同學能注意自己的聲部。

由於本課教師在教學設計到課堂中,較多的關注了低聲部,所以造成低聲部演唱較好,但高聲部有些單薄且聲音不夠突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透過聆聽找到了問題,但沒有做較有針對性和幅度較大的單獨連唱,所以在最後歌曲合唱中,高聲部沒有充分表現出來。這也提示我,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充分發揮音樂教師的聽覺能力,從而掌握學生的演唱音色、音準、和聲等情況,並能做到找到問題及時訓練,使學生能夠用自然的聲音自信的演唱,並喜歡音樂課。

音樂教學的一點反思_小學音樂教學反思8

《郊遊》是一首童謠,五聲宮調式,由帶再現的三部分組成。歌曲的旋律多以同音重複、動機重複的手法在一個八度之內形成,節奏緊湊,附點八分音符的出現,使旋律具有一定的`推動力。歌詞樸素、單純,敘述了孩子們手牽着手去郊遊,觀賞藍天、白雲、青山、綠水的美麗景色。歌曲愉快親切,朗朗上口,抒發了孩子們熱愛大自然的愉快心情。

一、對比體驗,感受情緒

透過複習《大樹媽媽》的演唱,再次體驗歌曲抒情柔美的情感;接着欣賞歌曲《郊遊》,體驗它朝氣蓬勃、雄壯有力的情緒。兩首歌曲不同的情緒體驗帶給小朋友們不同的感受,其實不用老師多說什麼,孩子們自己就已經能很好地表達對歌曲的體驗和感受了。面對這樣的歌曲,活潑可愛的小朋友們都蠢蠢欲動了,於是我就引導孩子們在愉快的音樂活動中學習歌曲。

二、語言渲染,表達情感

老師優美動聽的教學語言不但能給學生美的享受,同時也會激發學生的內在情感。歌曲《郊遊》的第一、三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情緒有所不同。我透過提問,創設情境,讓學生開動腦筋,找出歌曲中不同的情緒:1、3部分活潑、歡快,第2部分舒展、優美。然後用表揚地語氣來引導他們:你們都是一隻只百靈鳥,歌聲悅耳動聽,在歡快的地方請用有彈性的聲音跳躍地唱,抒情的地方用柔美的聲音連貫地唱。孩子們都彷彿成了小百靈,歌聲變得優美動聽了。

三、歌曲表演,體驗快樂

歌曲表演分爲舞蹈動作與樂器伴奏,舞蹈表演在第一個環節已經加入,所以重點在於指導學生用節奏爲歌曲伴奏。《郊遊》這首歌有一句歌詞唱得最多:“走 走 │ 走走 走│”,在歌曲表演這一環節我安排這條節奏爲歌曲伴奏使課堂推向高潮。首先用拍手爲歌曲伴奏(分組進行),然後用高位置、輕柔的聲音朗誦伴奏(首次嘗試這樣的練習,朗誦與歌唱形成二聲部的音響效果,雖然有點難,但也有相當一部分小朋友朗誦得很棒,畢竟只是二年級,真的要爲這些孩子豎大拇指!)最後是用打擊樂器的伴奏,孩子們興致勃勃,表現得非常熱情和積極,他們在演唱歌曲,表現音樂的基礎上,體驗到了歌曲帶給他們的愉快心情。

音樂教學的一點反思_小學音樂教學反思9

《我是小鼓手》是蘇少音樂教材二年級上學期第六單元中的一首學唱歌曲。充滿了童趣,表現出小鼓手的神氣、自豪、喜悅。把這首不可多得的優秀兒童作品,安排在教材裏,意在於讓學生們透過學唱、欣賞和律動,體驗歌曲的歡快的節奏、熱情的情緒。培養學生的音樂創造力,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設計教學過程是,我把“鼓”的相關環節放進課堂,讓學生們認識鼓,聆聽鼓的聲音,打鼓。預想讓他們在學會歌曲之後,可以用大鼓小鼓爲歌曲作伴奏。

課後,我進行了認真反思。我認爲成功之處在於透過讓學生聽節奏,再模仿節奏,到把節奏加上音符唱,這個過程將學生從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解放出來,給學生以最大空間感受、體驗、想象、表現的機會,從而能展示才華、挖掘潛力、釋放情感、體驗成功。課堂上,我重視學生們的參與時間,作爲引導者引領他們自己去認識、去學習、去發現。給與學生及時的鼓勵和肯定,讓學生樂於參與音樂實踐。把教學環節,透過“鼓”這一思路,很好的串聯起來,環環相扣使整個教學在輕鬆活潑的氣氛中進行。

不過這節課也出現了一些不足。

1、學生們“喊唱”的現象要引起重視。這是普遍會出現的情況,我決定在以後的每節課上,做一些趣味的呼吸練習和發聲訓練。從“柔聲”模唱做起,逐步改正“喊唱”這一不足,培養學生正確的演唱習慣。

2、二年級的學生畢竟能力有限,不能太放任其“自由發揮”,否則就會事倍功半。所以我請學生分組上來用大小鼓爲歌曲作伴奏,出現了“只聞鼓聲,不見規律”的情況。應該事先準備好既定的伴奏節奏,讓學生分組練習之後再用大小鼓合作,而後在爲歌曲伴奏。學生既掌握了伴奏節奏,又參與了音樂實踐,培養了合作能力。

新課標強調以音樂審美、體驗爲核心,注重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重視加強音樂綜合實踐活動,倡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會吸取經驗,讓音樂課堂更加精彩。

音樂教學的一點反思_小學音樂教學反思10

音樂教室裏,我正陶醉在《回憶》的旋律中,上課的學生來了。“嘿!這是什麼呀?蠻好聽的。”“這是《貓》。”“前幾天人民大會堂剛演完,票巨貴。”聽着學生們的對話,語氣裏充滿着興奮、好奇,我遲疑了一下,直到上課鈴響了,才把牒機關上。在我組織教學後,告訴同學們今天的教學內容是欣賞中國最有名的二胡曲《二泉映月》時,教室裏突然一陣騷亂,有一位膽子大的學生說:“老師,給我們介紹《貓》吧,我們想看《貓》。”接着幾乎是全班都在懇求着我。看着同學們從來沒有過的興奮、渴望的眼神,我突然意識到,這不正是貫徹新課標所提倡的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給學生想要、教他們想學的好時機嗎?既然學生有意向要看《貓》,我何不抓住他們的興趣,順勢而爲呢?於是我決定同意學生們的建議,臨時更換內容,今天就給同學介紹音樂劇《貓》。

接下來的一節課,我向同學們介紹一切關於《貓》的背景、軼事。介紹了音樂劇、託尼獎、韋伯、沙拉·布萊曼,欣賞了“貓的命名”、“點點貓”、“搖滾貓”、“回憶”等經典片段。間插着同學、老師的點滴體會、感悟。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同學們從來沒有像這節課這樣專注過音樂,專注過音樂作品,專注過音樂課。下課鈴響了,初次步入音樂劇殿堂的孩子們還久久不願離去,一直纏着我,問“老師,這盤哪買的?”“老師,您還有別的音樂劇盤嗎?”“老師,您能把盤借我嗎?”“老師,中國有音樂劇嗎?”我被學生的熱情所感染,儘量詳細解答他們的問題,那一刻,我真正體會到了興趣的力量以及音樂的魅力。直到預備鈴響了,同學們才戀戀不捨地離開了音樂教室。

每次回想起這節課,我都能強烈地感覺到當時同學們學習熱情的高漲和求知的渴望。彷彿推開了一扇音樂之門,這個班在以後的音樂課上對於音樂的興趣、對音樂課的喜愛、課上的發言、對音樂作品的詮釋及風格的把握都表現得較其他班突出。這也讓我開始重新思考我的課程安排。

音樂教學的一點反思_小學音樂教學反思11

識譜是開啟音樂大門的鑰匙。但在我教小學音樂這段時間,便有着這樣的深刻的體會:學校音樂重視識譜教育,但學生最沒有興趣,最弱的也是識唱簡譜.本人根據自己的教學,做了以下幾點反思:

一.強化聽的感覺

音樂學習的各個方面都涉及到聽,審美主體對於音樂的各種聽覺感受能力(節奏感、音高感、旋律感、和聲感、結構感、形象感等等)是審美能力的基礎。學譜的基礎也應該首先放在聽覺能力的培養上。聽得多了,就自然會有一些音高的感覺,有了先入爲主的音高再唱簡譜,學生更容易掌握音準的概念.

比如,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讓學生欣賞,以聽領先。重視“聽”的教學,強化“聽”的功能。當學生聽音樂進教室時,我用的音樂就是今天要學的歌曲,讓學生有個無意識印象,但這種欣賞教師是有意指導,爲下一步學好歌曲作好輔墊,而這時學生卻在無意中學會傾聽。在真正要學習這首歌曲前,我又安排了一次有意欣賞,這屬於誘導性的欣賞,啓發學生:“剛纔你們在進音樂教學時聽到歌曲是什麼情緒的?你聽了有什麼感受?”……誘發學生聯想,指導學生欣賞,從而對歌曲的情緒、節奏、表現的內容等有初步瞭解,同時旋律、節奏,在學生腦中有一定印象,起到了熟悉旋律等作用。這也是許多老師提出的

先唱歌詞再唱簡譜的方法.但一遍一遍的唱學生很容易分心,也提不起興趣.所以在聽的時候要變化多種形式,在給學生美的感受的同時強化他們聽的感覺。

新的課程標準讓我們一改以前依*灌輸,偏重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的傳承式教學取而帶之的是一種綜合知識的運用和注重創造性思維的現代教育理念。在音樂識譜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需要充分發揮和調動教師與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主動走入音樂中去尋找,探索和創造,在美妙的音樂中挖掘自己的潛力,培養並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審美力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音樂教學的一點反思_小學音樂教學反思12

讓學生有興趣,是使音樂課的得以進行的要素。良好的開端關係着整學期的教學,所以,讓學生充滿興趣盎然的學習,是本課的宗旨。

由於教學條件有限,我只能根據現有的條件讓學生感受迴音的美感與樂趣。本課的重點是在歌曲中模仿迴音的效果,強弱的對比中,讓學生感受山谷的迴音情境。爲了強調效果,我安排了迴音遊戲。我來喊,孩子們當山谷中的迴音:找同學來喊,其它孩子模仿迴音:還可以讓學生安前後順序分3組,分別模仿迴音由近及遠,由弱及微的效果。

在歌曲的處理上,要提示孩子們模仿迴音時的弱音效果。孩子們喜歡的歌曲唱起來琅琅上口,因爲很熟悉了,有時會不太注意效果的處理,往往唱得正帶勁兒呢,忘記弱音了,要適時給予提示。

在歌曲《山谷迴音真好聽》教學中,要求學生用鮮明的強,弱力度對比來表現回聲的效果。二年級學生對迴音比較陌生,講解迴音的概念,當聲波碰到一個障礙物時,它會彈回來,我們會再聽到這個聲音這種反射回來的聲音稱爲回聲。迴音概念比較抽象,學生很難理解,爲了使學生教快的掌握迴音,進行了喊名字的遊戲,老師大聲喊一個同學的名字,其他的同學小聲的喊這個同學的名字,或三個同學一組,一個同學大聲喊其中一個同學的名字,另一個同學小聲喊這個同學的名字,透過一強一弱,讓學生理解迴音出現的強弱效果,遊戲開始了,同學們認真的喊著名字,一個個的臉上露出了笑容,班上每個同學的名字喊了一遍,同學們在快樂的氛圍中理解了迴音,課堂氣氛活躍,但在遊戲活動中,有個別學生不好意思喊同學的名字,效果不太好,以後還需要多鼓勵,多表揚,使每個視障生都主動參與活動,發展創造性思維,提高他們的創造能力,在趣味性的活動中快樂的接受知識,同時透過歌曲學唱,激發學生注意發現自然現象,提出問題,自己尋找解決途徑,使學生更加熱愛大自然

音樂教學的一點反思_小學音樂教學反思13

下半期《手拉手》的主題活動將進行完畢,在《手拉手》主題教學中,我採用多種教學方法,透過欣賞、觀察、交流、遊戲等,讓幼兒進一步感受到與人友好相處的快樂,突破了本主題的教學重點和難點,現簡單總結如下:

1、爲了讓孩子們更好的投入活動中,我首先用了大家熟悉的《找朋友》《找到朋友碰一碰》音樂,透過音樂遊戲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感受與朋友之間友好相處的快樂。

2、在生活中利用編位置,給幼兒提供自由結合找朋友,我首先問小朋友,我們都是中班的小朋友了,你想和誰坐在一起?爲什麼?李政康小朋友說:“我想和範樹璋坐在一起,因爲我和他是好朋友。”陳晨小朋友說:“我想和陳子濤坐一起,因爲我們是好朋友。”龐浩宇小朋友說:“我也想和李政康、範樹璋坐一起,我們都是好朋友。”聽到他們三人想坐一起,我當時就心裏一緊,他們三個小朋友都很聰明,但是在常規方面卻是比較差的,屬於不容易自我控制的小朋友,他們喜歡在課餘時間擠在一起,雖然是好朋友但也免不了經常吵架,他們三人坐一起真的有點緊張,於是我問他們:“你們三個人是好朋友啊,真好,那你們說,好朋友坐在一起,應該怎麼樣呢?”這時,他們紛紛舉手說:“好朋友坐在一起,當然不能夠吵架,還要互相幫助呢!”聽到他們的回答,我真的很開心,覺得他們有這樣良好地想法已經不錯了,於是我當即就表揚了他們,鼓勵另外的小朋友向他們學習。接下來我讓孩子們自由選擇好朋友坐一組,然後再用照相機把同一組的小朋友拍照記錄了下來,展示教室麗的電視機還有上傳到Q羣相冊裏。

3、經過後半期的觀察,孩子們和好朋友坐在一起都很開心,而且還能相互提醒、相互幫助,下課時,他們在一起開心地聊天、遊戲、常規比以前有所好轉,透過各科一系列的活動,讓每個幼兒認識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同時正確看待朋友的閃光點,知道怎樣才能擁有更多的好朋友。

音樂教學的一點反思_小學音樂教學反思14

音樂對學生的德育作用是潛移默化的,其中蘊涵着道德哲理和豐富的情感體驗。因而在音樂教學中,透過讓學生仔細地聆聽樂曲,張開想象的翅膀,用心去感受、體驗音樂的美。在《愛的奉獻》這堂課中,我是這樣設計的:首先是圖片和音樂相結合的情感匯入,然後透過感受愛、歌唱愛、聆聽愛三個環節來學習《愛的奉獻》,體會這一主題的意境和情緒,感受愛的平凡、無私和博大,並在老師的引導下透過學生自己的感受和領悟,概括和總結出什麼是愛的奉獻。

在這節課上我沒有強調知識技能的傳授和訓練,而是利用歌曲的多在種演唱形式和歌曲的手語給學生提供參與和表現的機會,這樣就會激起學生享受體驗音樂的興趣。我認爲作爲一名合格的音樂教師除了具備專業知識以外,還要以情感感人,儘量把教學內容演繹得淋漓盡致,恰到好處地使學生陶醉於音樂之中,激發學生積極發言的興趣和慾望。

縱觀全課,反思如下:

一、課堂特點:

1、全課以愛的無私和博大爲主線,以情感人,給人以美的享受。

2、將思想教育不着痕跡地融合於整堂課的教學中。

3、課堂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學生參與性強。

二、教學不足:

1、主要任務沒完成,重點沒落實:昇華情感的內容太多,導致重點不突出。

2、某些細節掌握不是很精確:有些學生還分不清高音和低音,我沒有及時地進行糾正。

3、應使學生的視野更開闊:教歌曲手語時沒有注意方式方法。

三、自我評價與反思:

1、從總的課堂效果來看還是不錯的,課堂氣氛活躍,師生配合較融洽。

2、時間安排稍欠合理,臨時發揮導致整個課堂顯得有點亂和冷場。

3、沒有適時給予學生讚揚和批評。

透過這堂課前前後後的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的過程,我收益非淺,也深刻認識到了在教學中及時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會使我逐漸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識和自我監控的能力。作爲一名剛參加工作的年輕教師,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透過不斷反思和努力學習的態度,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音樂教學的一點反思_小學音樂教學反思15

音樂教師,首先應該明確音樂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悟,以審美教育爲核心,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能力。爲了實現這一目標和推進新課程改革,我認爲,在教學中,要使學生先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感受、體驗和表現音樂中豐富的情感內涵。只有這樣,學生纔會逐漸喜歡音樂,從而才能對音樂有更深一步的瞭解。要積極引導學生,從而使學生不僅做到現在受益,而且做到終身受益。因此在音樂課教學上,我會從下列兩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培養:

1、根據音樂教室現有的樂器,透過音樂欣賞的形式,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各種樂器,並且讓學生參與其中親身實踐,講解各種樂器基本的演奏方法,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對樂器有了進一步的接觸,而且還對我國的各種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

2、透過豐富多彩的音樂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愛好,活躍空氣,在緊張的文化課學習之餘可調節情緒,有利於其他課的學習。

用多種方法,努力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針對本校特點,配合新課程改革,在學習音樂教材的同時運用數碼鋼琴進行音樂教學,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具體爲:

1、在音樂欣賞課上,有些樂曲可以利用學校現有的樂器,結合大綱要求,給學生示範演奏,改變以往放錄音讓學生單純欣賞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欣賞的同時,既開拓了視野,有提高審美能力。

2、在音樂理論知識的教學方面,爲避免單純學理論的枯燥,利用情境聯想教學,讓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樂知識。例如音符實值的學習,透過模仿動物叫聲的長短來辨別不同的音符,這樣一來,學生會比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體、電視、音響等不同教學設備,欣賞大型的交響樂和民族管絃樂作品,讓學生進一步瞭解和感受音樂。

4、課堂上,讓學生上臺演唱,培養他們的參與、實踐能力,學生情緒高漲,使音樂課上得更加生動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