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案例反思_小學音樂教學反思

身爲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案例反思_小學音樂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案例反思_小學音樂教學反思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案例反思_小學音樂教學反思1

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我根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設計、運用各種方法來調動學生的情感,激活他們的想像力、創造力,多層次、多領域地感受音樂,從而激發他們的興趣,使之產生強烈而濃郁的審美動力和審美慾望,培養他們感受美、創造美的能力,以達到審美教育目標。

 經過反思,我認爲這節課有以下閃光點:

1.在整個學習活動過程中,我始終與學生處於平等的地位,一起討論,聽取、採納同學的建議,共同參與表演活動,當學生出現緊張情緒時能及時幫助學生調節情緒,師生間建立了親密和諧的關係,給學生增添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極大地誘發了他們的審美情感。

2.能夠鼓勵學生用打擊樂器爲歌曲伴奏,用各種形式表演歌曲,展現他們的音樂特長。

3.本課的問題設計比較簡明直接、通俗易懂,針對學生在課堂上出現的突發狀況也能及時有效地調整、解決。

4.語言簡潔、幽默,教態自然,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當然,這節課也有一些不足之處:

1.對教材的分析雖然很透徹,但對學生學情的分析還不夠全面,只考慮到了學生在接受知識程度上與我校學生的差異,但沒有顧及學生學習、行爲習慣及心理狀態等方面的差異,學生到前面表演敲鑼打鼓時由於緊張沒有發揮出他原有的水平,這是我沒有預設到的,教學反思《圓圓和彎彎教學反思》。

2.在表演這一環節上,對學生情感的激發還不夠,部分學生不敢放開胸懷,表達自己,表達音樂。

3.教師的體態語言還可以更豐富、更準確一些,如對切分節奏、連線等音樂知識的手勢提示,還有待商榷。

總體上說,本節課完成了我預設的教學目標,學生能夠感受歌曲《圓圓和彎彎》表現的人們勞動豐收的喜悅之情,能夠用歌聲、自編動作,表現人們喜慶豐收的歡樂情緒;透過歌篇上字的大小、顏色等變化的暗示,唱準了歌中的切分節奏、一字多音、波音記號、跳音記號等,學生能夠準確、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也能夠創造性地運用打擊樂器、身體動作等爲歌曲伴奏;整體的教學效果較好。

從這節課中我深深領悟到:要在音樂教育中體現以審美爲核心,必須從感性入手、以情動人、以美感人,儘可能地創造條件讓學生參與到音樂活動之中,與音樂融爲一體,在主動地探尋、領悟、體驗中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進而使音樂藝術淨化心靈、陶冶情操、啓迪智慧、情智互補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發揮。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案例反思_小學音樂教學反思2

親身經歷了轟轟烈烈的課改,老師們都積極努力的改進自己教學觀念與方式,也有了一定的成效,我們可以看到:教學的方法多樣了,課堂的氣氛活躍了,學生學習的興致也變濃了。近幾年來,課聽了不少,其中不乏讓人眼睛一亮的優秀課例,可大多數總叫人覺得有種說不出來的感覺,怎麼說呢,就是不夠實在,幌子太多,其實自己在上公開課的時候也存在着這樣的誤區,先想的是怎樣才能上出新意不落俗套。靜心下來想一想,新課程的理念沒有錯,是我們的理解太簡單。在這裏談談對某些課堂現狀的一些反思。

在低年級的課堂上,教師提出了一個問題,只見一個個學生爭相舉起了小手,很正常,因爲問題實在是不難,但是老師還是說:小組討論一下,我們再交流。

反思:新課程倡導合作探究,充分利用音樂藝術的集體表演形式和實踐過程,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在羣體裏的協調能力,可是並不是每節課任何環節都需要小組討論,在課堂上也不難看到這樣的情況,老師一聲令下,同學們圍在一起大聲討論起來,似乎很熱鬧,可是隻要你仔細觀察便會發現,並不是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並沒有生生間的互動。這樣的討論有必要嗎?我想我們不能爲了合作而合作,應追求內容與形式的統一,合作該多一些實在,且在小組合作中,小組內的每個同學都應該有明確的任務分工,有小主持人,有督促員……讓他們每個人有都有事可做,讓每個孩子的能力都得到發展。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案例反思_小學音樂教學反思3

《山谷迴音真好聽》歌曲是簡潔、樸實,描繪了孩子們眼中的大自然景象,刻畫了孩童的好奇心理,生動模仿了聲音在山谷間迴盪的自然現象。我在設計這一節課時,結合本單元主題“到郊外去”,引用導語:“春天來了,萬物復甦,春暖花開,春天也是個郊遊的好季節,讓我們一起隨着歌曲《火車開了》動起來,想象着你都來到了哪些美麗的地方?”伴隨着輕快的歌曲學生邊唱歌曲邊做律動,老師將他們帶到了一個神奇而美麗的地方——南山寺、平天山。同時學生們也發現了山谷裏一種有趣的自然現象——迴音。師問:你們在那裏聽過“迴音”?同學們爭先恐後的回答在空曠的田野、在大橋下,在山洞裏、在樓道里等。爲了讓學生更真實的體會到山谷迴音,於是我乘勝追擊,告訴學生將我們教室當成是一個大山谷,用遊戲的形式,開始人與自然、兒童與大山的對話,模仿了山谷迴音,也讓學生感受了聲音的強、弱。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模仿山谷迴音的效果。同時,讓學生在雙休日,或假期間和父母一起到山谷去親自體驗迴音,積極引導學生參與音樂活動,體驗、感受、創造、表現音樂的美,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獲得知識。因爲學生成了主動學習者,所以在整個學習活動中學生不僅思維活躍,而且歌曲的強弱關係表現得非常準確。

在教學中運用低年級年齡段的心理特徵,用多種形式進行教學,才能提高學生上課的興趣。在學唱歌曲時,我透過提問讓學生理解並記住歌詞,再分角色對唱讓學生更進一步熟悉歌曲,有了對唱的比較,這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唱好歌曲。透過《山谷迴音真好聽》的學唱,再讓學生自編歌詞,來體現學生的創造與表現能力。

新課程要求我們體現學生的自主與合作。不論是在編創歌詞,還是在創編與活動中,我都讓學生自主去參與、去表現。如在編創歌詞中讓他們小組合作,自編自排,再演唱表演,讓學生自評、小組評、教師給予最後總評,給學生一個正確的評定結果。讓他們在以後的編創中知道怎樣與同學合作,才能取得成功。 本節課以南山寺、平天山這條旅遊線爲主線,讓學生走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麗風景,聆聽大自然的各種聲音,從而體會大自然的迴音效果,透過迴音模仿、聆聽歌曲、演唱、創編舞蹈讓學生在不同的教學環節中,發現美、尋找美、創造美,從而使學生明白美妙的音樂並不遙遠,我們只要認真觀察,隨時可以發現。本節課以學生爲中心,一切以學生爲出發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案例反思_小學音樂教學反思4

在一座古老的修道院裏,有一位叫瑪麗亞的年輕修女,她性格活潑、美麗善良,喜歡唱歌,會彈吉它。應聘到一位退役的海軍上校家當家庭教師,上校的七個孩子很調皮、每次家庭老師都會被他們氣走,瑪麗亞是他們的第十二位...

在一座古老的修道院裏,有一位叫瑪麗亞的年輕修女,她性格活潑、美麗善良,喜歡唱歌,會彈吉它。應聘到一位退役的海軍上校家當家庭教師,上校的七個孩子很調皮、每次家庭老師都會被他們氣走,瑪麗亞是他們的第十二位老師,教孩子們從學唱“Do、Re、Mi”開始,在遊戲中學會了唱歌,懂得了七個音符能創造出美妙音樂的魔力。她用愛心與音樂和七個失去母親的孩子成爲了好朋友,瑪麗亞教會了孩子許多歌曲,使他們受到良好的教育,並得到慈母般的溫暖。

《Do Re Mi》是該劇中著名唱段之一。在組織學生欣賞歌曲《do re mi》的教學活動中,我首先簡要的向孩子介紹電影《音樂之聲》,並選出孩子喜歡的電影片段組織孩子們觀看,爲此,我還緊緊抓住孩子喜歡模仿特徵,大膽運用多媒體課件,讓孩子觀看電影《音樂之聲》的片段,特別是以主人翁美麗的修女瑪利亞帶領孩子郊遊時,和孩子創編歌曲《Do Re Mi》過程。以此激發了學生“我要學”的慾望。組織學生聆聽、觀賞作品,引導學生從視覺和聽覺上進入了音樂情境,讓其在聆聽過程中,體驗、感受作品在創編“Do Re Mi”的過程中所產生的“美”。

在上完這節課後,基本上完成了課題所制定的教學目標,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並很好地引導了學生能在今後繼續關注和了解音樂與舞蹈的結合和發展。

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我認識到作爲教師,除了要具有很高的音樂素養、專業能力以外,還應具備其它一些綜合能力。如怎樣很好地拉近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得整個教學環境更加和諧融洽,這對能否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是至關重要的。除此之外,老師還應具備很強的應變能力,每個學生條件不同,所表現的情感反應也會不同,有的會超出老師的預想,而有的卻達不到教師設定的目標,這些是老師預測不了的,因此,教師應時刻貫徹“以學生爲本”的原則,以事先設計的教學構思爲基礎,但不受其侷限,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善於觀察學生、瞭解學生,並能及時對教學環節進行調整,選擇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只有這樣真正從學生出發,才能算是一節真正的音樂課。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案例反思_小學音樂教學反思5

在欣賞課《賽馬》的教學過程中,我採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培養聆聽音樂的興趣和習慣,感受頗深,有值得保留的教學經驗,同時也有一些需要推敲的地方。

一、成功之處:

學生處於活潑好動的年齡階段,一般情況下很難要求他們非常靜心的投入地來完整欣賞一首音樂,那麼,就需要教師來引導他們一步一步地被音樂吸引。因此在教學中,我採用多種教學手段來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從而發展他們的感受力、表現力和創造力。但如何保證學生的學習對象始終是音樂,就需要教師把握一個度,因爲任何教學手段都是爲音樂服務的。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緊緊抓住以音樂審美爲核心,讓學生充分地感受音樂情境。教學伊始,一段那達慕大會的視頻將學生帶進遼闊的大草原,帶進緊張激烈的比賽現場,爲學生感受音樂情緒、聯想情境做鋪墊,生動形象地引導學生開啟視野。在完整初聽音樂中模仿賽馬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結合樂曲三樂段不同的音樂特點在分段細聽時,我根據A樂段的旋律緊湊密集音樂情緒緊張的特點設計了蒙古舞揚馬鞭的動作,將學生帶進緊張激烈的賽馬場。學生們有的小拳頭握得緊緊的,有的興奮地揮動着馬鞭,進入到音樂的意境中。在細聽B樂段時我以主題的三次變奏用了二胡連弓、頓弓、撥絃三種演奏方法爲切入點,讓學生視唱音樂主題,聆聽主題出現幾次,每次音樂情緒的變化。最後我揭示答案:演奏方法的不同。學生在音樂中興高采烈的模仿二胡三種不同的演奏方法,對音樂知識,音樂情緒理解更爲深刻。在細聽A1樂段設計了學生模仿賽馬衝刺,體驗音樂。

當學生臉上洋溢出緊張的神情時,我知道學生已與音樂融爲了一體。在模仿馬嘶鳴的動作時,學生更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和熱情,現在想到那一匹匹小駿馬可愛的模樣,我的心就會隨着興奮起來,這說明我的教學是成功的。他們已在律動與模仿中感受到了《賽馬》所表現的意境和情趣。

二、有待提高之處:

針對學生音樂視野窄,對民族音樂的體驗感受不足的弱點。如果教師能現場用二胡演奏一曲賽馬,會讓學生更爲深刻的感受到二胡這種民族樂器的極大藝術魅力。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案例反思_小學音樂教學反思6

由於特殊原因沒辦法在音樂教室中學習。我帶着"怎樣能使學生在班內上得輕鬆自在呢?"這個問題走進二(1)班。歌詞按照節奏會讀之後,剛一開啟錄音機聽範唱,一個孩子聽到音樂後就脫口而出:"開始唱戲了!"隨後使勁地在"咚咚咚咚嗆"這一句"嗆"的字音上用鉛筆在他的文具盒上敲了一下。這一舉動提醒了我,何不讓全班同學一起來?這樣既可以掌握旋律,又可以增添興趣。於是我提出了:大家認真聽音樂,當你聽到"嗆"字時,就用鉛筆敲一下文具盒。這一來教室沸騰了,又很快靜了下來。第一次沒有按要求做到,所有的襯詞"咚咚咚咚嗆"全敲了起來;第二次在教師強調了要求之後,95%的學生能夠作到。學生的興趣極度濃厚,每個學生都特別投入地聽着音樂,嘴裏唱着歌詞,惟恐再漏敲掉一個"嗆"字。下課鈴聲響了,學生還再要求"再敲一遍"。

我的教研專題是"低年級音樂教學中以動激情的實驗研究",就是讓學生在音樂課上動起來,透過讓學生身體、情感、思維等等多方面的動,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有興趣參與到教學之中。我在實驗研究期間,儘量運用一些可以讓學生都能參與的形式。如:說,動,表演等等。

《過新年》一課,我的教學思路的設計是透過發現問題的方法來引入教學→教唱1、3、5樂句→學唱全曲→學生自由表現你聽到的歌曲內容→在盡情的表演中學生不斷的重複歌曲的旋律,讓歌曲在不知不覺中學會。

分析:課後,仔細想想這節課,我覺得非常有收穫。它讓我在認爲最適合自己實驗方法之外又發現了新的教學方法,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身邊最普遍、最簡單的事物來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教學方法可以隨着環境的改變而靈活變化,兩種教學方法的得出,使我的實驗方案中的教學方法進一步得到補充和完善。同時也使我知道了:只有適合了學生的心理特點,符合的他們的興趣愛好,他們才樂於接受,音樂課才能讓學生喜歡。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案例反思_小學音樂教學反思7

識譜是開啟音樂大門的鑰匙。就象學語文一樣要會讀一篇文章就必須先學識字。學生要會唱簡譜,同樣先要學識譜。對於音樂識譜教學,本人根據自己的教學,做了以下幾點反思:

一、從聽覺訓練入手

音樂學習的各個方面都涉及到聽覺的作用,審美主體對於音樂的各種聽覺感受能力是審美能力的基礎。學識譜的基礎也應該首先放在聽覺能力的培養上。聽得多了,就自然會有一些音高的感覺,有了先入爲主的音高再唱簡譜,學生更容易掌握音準的概念。比如,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讓學生欣賞,以聽領先。重視“聽”的教學,強化“聽”的功能。當學生進教室時我用的音樂就是今天要學的歌曲,讓學生有個無意識印象,但這種欣賞教師是有意指導,爲下一步學好歌曲作好輔墊,而這時學生卻在無意中學會傾聽。在真正要學習這首歌曲前,我又安排了一次有意欣賞,這屬於誘導性的欣賞,啓發學生:聽到歌曲是什麼情緒的?你聽了有什麼感受?……誘發學生聯想,指導學生欣賞,從而對歌曲的情緒、節奏、表現的內容等有初步瞭解,同時旋律、節奏,在學生腦中有一定印象,起來了熟悉旋律等作用。

二、利用創編旋律來提高識譜能力.

創造性能力培養應該貫穿於音樂學習的各個環節、整個過程。識譜教學中的各項內容和能力培養,都應該以即興活動的形式給學生機會,創造性地探索節奏、音響、旋律等音樂基本要素的各種變化和重新組合。在即興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敏銳聽覺、迅速反應、富有表現力的節奏感,對音樂結構、形式的感知、對音樂的形象、表現的理解、高度的集中注意和默契的相互配合。

以教六年級學生唱,《星星和燈光》爲例。由於這首歌曲具有鮮明的民歌特點,所以在學唱新歌之前,我把歌曲中的主音572編成一些旋律小片斷讓學生練唱,唱熟這些片斷旋律後,把這些片斷與歌曲旋律進行比較分析。然後再讓大家來聽一聽,唱一唱教材上的歌曲,這樣提高了學生的識譜能力,也大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

新的課程標準讓我們一改以前依靠灌輸,偏重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的傳承式教學,取而帶之的是一種綜合知識的運用和注重創造性思維的現代教育理念。在音樂識譜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需要充分發揮和調動教師與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主動走入音樂中去尋找,探索和創造,在美妙的音樂中挖掘自己的潛力,培養並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審美力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案例反思_小學音樂教學反思8

《郊遊》是一首童謠,五聲宮調式,由帶再現的三部分組成。歌曲的旋律多以同音重複、動機重複的手法在一個八度之內形成,節奏緊湊,附點八分音符的出現,使旋律具有一定的推動力。歌詞樸素、單純,敘述了孩子們手牽着手去郊遊,觀賞藍天、白雲、青山、綠水的美麗景色。歌曲愉快親切,朗朗上口,抒發了孩子們熱愛大自然的愉快心情。

一、對比體驗,感受情緒

透過複習《大樹媽媽》的演唱,再次體驗歌曲抒情柔美的情感;接着欣賞歌曲《郊遊》,體驗它朝氣蓬勃、雄壯有力的情緒。兩首歌曲不同的情緒體驗帶給小朋友們不同的感受,其實不用老師多說什麼,孩子們自己就已經能很好地表達對歌曲的體驗和感受了。面對這樣的歌曲,活潑可愛的小朋友們都蠢蠢欲動了,於是我就引導孩子們在愉快的音樂活動中學習歌曲。

二、語言渲染,表達情感

老師優美動聽的教學語言不但能給學生美的享受,同時也會激發學生的內在情感。歌曲《郊遊》的第一、三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情緒有所不同。我透過提問,創設情境,讓學生開動腦筋,找出歌曲中不同的情緒:1、3部分活潑、歡快,第2部分舒展、優美。然後用表揚地語氣來引導他們:你們都是一隻只百靈鳥,歌聲悅耳動聽,在歡快的地方請用有彈性的聲音跳躍地唱,抒情的地方用柔美的聲音連貫地唱。孩子們都彷彿成了小百靈,歌聲變得優美動聽了。

三、歌曲表演,體驗快樂

歌曲表演分爲舞蹈動作與樂器伴奏,舞蹈表演在第一個環節已經加入,所以重點在於指導學生用節奏爲歌曲伴奏。《郊遊》這首歌有一句歌詞唱得最多:“走 走 │ 走走 走│”,在歌曲表演這一環節我安排這條節奏爲歌曲伴奏使課堂推向高潮。首先用拍手爲歌曲伴奏(分組進行),然後用高位置、輕柔的聲音朗誦伴奏(首次嘗試這樣的練習,朗誦與歌唱形成二聲部的音響效果,雖然有點難,但也有相當一部分小朋友朗誦得很棒,畢竟只是二年級,真的要爲這些孩子豎大拇指!)最後是用打擊樂器的伴奏,孩子們興致勃勃,表現得非常熱情和積極,他們在演唱歌曲,表現音樂的基礎上,體驗到了歌曲帶給他們的.愉快心情。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案例反思_小學音樂教學反思9

核心提示:人和自然的和諧關係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感受生命的豐富多樣和提高自我認識有積極作用。本課把小雨作爲學生感受自然的橋樑,“沙沙”很形象地描繪了小雨落地的聲音。引導學生觀察春天的小雨,展開想象,畫一畫雨中...

人和自然的和諧關係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感受生命的豐富多樣和提高自我認識有積極作用。本課把小雨作爲學生感受自然的橋樑,“沙沙”很形象地描繪了小雨落地的聲音。引導學生觀察春天的小雨,展開想象,畫一畫雨中的小草和小花活着小動物。本課反思如下:

1.在實際的教學中,我透過聽覺和視覺啓發學生回憶下小雨時回憶,說一說下雨時你是怎麼做的?有什麼樣的感受和心理活動?透過這段交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接着透過遊戲的方式,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形式表現小雨,這時候同學們想到用線條、點、小雨滴形狀都可以表現小雨。那麼請兩位同學繼續畫雨,大一點的雨和小一點的雨怎樣用同樣的符號表示呢?同學們發現線條越長越粗表示雨下的越大,相反,線條越短越細表示雨下的越小。

3.我發現同學們的認知水平還沒有意識到線條密集的不同效果,於是我繼續‘出難題’——在原有基礎上,再讓雨下大一點,只能用線條添畫,你怎樣畫呢?這時候同學們嘗試着再多添畫了很多線條,我引導學生跟剛纔的作品進行比較,同學們很快發現,線條的疏密跟雨的大小也有一定關係。這樣臨時性的處理是我比較滿意的,課堂預設發生變化時,我們應當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力求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4.解決了第一個重點問題,接下來我創設了“小劇場”的教學情境,請同學們根據老師畫的雨,表演小草小花或者小動物的的表現。同學們很快進入角色,仰起頭,張開嘴巴,大口大口的‘喝水’。那麼如何用畫面表示出來呢?老師在黑板上畫出花朵的形狀,請學生加上五官,要求要表現出仰頭的動作。課堂中有位同學提出植物是靠根吸收水分,對於這突如其來的科學探究問題,我感慨學生的知識非常深厚,值得提出表揚。並告訴學生美術作品中的形象可以誇張、擬人,把他們變得更生動。同學們將嘴巴畫在上面,眼睛畫在下面,這樣就表現出來仰頭的動態。

總體來講,這節課中對重難點的處理上都符合一年級學生特點,能在有趣的活動中解決重難點,方便學生理解。當然,本課也有一些遺憾,在課前收集圖片和音頻時還不夠充分。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案例反思_小學音樂教學反思10

整堂課的設計思路圍繞《剪羊毛》這首歌展開豐富的藝術活動。首先由多媒體課件帶大家領略、感受了騎在馬背上的民族——內蒙古的大草原風光與情懷,由此牽涉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澳大利亞。透過師生閒談,天氣漸漸轉熱,綿羊身上還穿着厚厚的棉衣,請小朋友爲羊兒想想辦法,學生自然想到要給羊兒剪羊毛。完整地欣賞、聆聽歌曲一遍,說說聽到了什麼,熟悉歌詞內容,體會歌曲歡快、活潑的情緒。按節奏讀歌詞,幫助學生記憶歌詞及熟悉歌曲節奏。接着再聆聽第二遍,做簡單律動。下來要求學生聆聽第三遍,邊聽邊動口型不出聲跟唱。進行到這個環節,學生已經很忍不住想自己試着唱了,這個時候讓學生跟琴輕聲唱歌詞第一段,邊唱邊給他們糾正。中間有一句“這是我們在剪羊毛,剪羊毛“節奏較難把握,學生練習了許久。這裏是我疏忽的地方,在事先讀歌詞的時候只是籠統得帶過,沒有着重讓他們掌握這句的節奏。透過找找歌曲中的相同句,讓學生透過識譜掌握相同節奏型的樂句,簡化了他們學歌的過程,調動了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在掌握第一段歌詞的學唱後,安排學生自由學唱歌曲第二段,學生基本能根據第一段歌詞學習時掌握的節奏、韻律,準確完整地歌唱,其個別小細節加以糾正、完善後一首曲子透過教學、自學的方式學下來了。學生反映出對自主學習的熱情與主動,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同時增添了學生學歌的方法,鍛鍊了學生自身的能力。師生接口唱,增強了師生間的互動與情感,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鞏固歌曲。最後昇華到課堂的高潮——表演唱環節。這是學生最喜歡的形式,也是最難掌控的環節。首先,我讓他們自由表演唱,這時他們還顯得不敢放開做,等到我拿出準備好的頭飾、道具後他們便爭先恐後地想起來表演了,以至於後來讓他們前排同學做小羊,後排同學剪羊毛,學生興奮的難以收回來,課堂就顯得有些無序了。在這一環節上我還是未能考慮周全,沒有給他們合理安排好,或者可以給他們分幾個小組進行表演,也可以我帶着學生一起做律動表演,這樣就能讓表演唱更有序、更活力地進行了。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案例反思_小學音樂教學反思11

本課教學以聽春天——找春天——唱春天——畫春天爲主線,引導學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在教學過程中,我堅持讓學生安靜充分地聆聽《杜鵑圓舞曲》的每個樂段,用優美、流暢的聲音歌唱《報春》,歌唱春天,全身心投入到音樂中,啓發他們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表現自己聽到的音樂形象,並指導他們以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大膽的音樂想象與集體創作,保護和鼓勵學生在音樂體驗中的獨立見解,和他們一起進行以即興式自由發揮爲主要特點的探究與創造活動,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在羣體中的協調能力,獲得了好教學效果。

《報春》,是一首旋律流暢、歌詞優美的歌曲。本課教學目標,是要學生在演唱這首歌的同時,體會春天給我們帶來的快樂,備課時我也立刻意識到,這是進行環境保護教育最好的一課。

上課時,我先出示一幅大的春景圖片:有青翠的草地,七彩的花朵、成片嫩綠的樹林、即將融化的殘雪、出洞的小動物等等。然後問:“畫中是什麼季節?你從哪裏得知是春天呢?你喜不喜歡這樣的景色?”讓學生自己找春天,然後用自己的話來描述圖中的景色,表達自己對這幅圖的情感,在朗誦歌詞時,也帶着對春天無比喜愛的情緒。學生們在座位上紛紛交流起來,我也陷入深深思索中。

平時面對這些孩子,我總是感到不知所措,回想上個學期的音樂課,課堂上經常“亂”到了極點,總覺得他們什麼也不懂,說什麼也講不清楚一樣。對於這個班的孩子來說,我從來沒想過他們會有這樣的表現,看來,我大錯特錯了。後面所產生一系列對話,真是我在備課時所不曾想到的,我爲自己的錯誤觀念和準備不足感到不安,爲孩子們的表現感到驚訝,也很感動。

孩子們帶着對春天的直觀美感,不僅置身於歌曲的詩情畫意中,還對歌曲中演唱的“春姑娘”有了自己的理解,他們的回答充滿了童真和對大自然美妙意境的理解,那春天不就在孩子們的眼睛裏,在孩子們的心裏嗎?下課後,我再回頭想想這節課,真正感覺到新課程實施後,給音樂課帶來的變化,把感受音樂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並把可持續發展教育注入課堂,更注重學生全面發展。孩子們的心是那麼純潔、天真,但願世界少一些不和諧,多留給孩子們一些美麗。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案例反思_小學音樂教學反思12

音樂教師,首先應該明確音樂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悟,以審美教育爲核心,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能力。爲了實現這一目標和推進新課程改革,我認爲,在教學中,要使學生先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感受、體驗和表現音樂中豐富的情感內涵。只有這樣,學生纔會逐漸喜歡音樂,從而才能對音樂有更深一步的瞭解。要積極引導學生,從而使學生不僅做到現在受益,而且做到終身受益。因此在音樂課教學上,我會從下列兩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培養:

一、根據音樂教室現有的樂器,透過音樂欣賞的形式,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各種樂器,並且讓學生參與其中親身實踐,講解各種樂器基本的演奏方法,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對樂器有了進一步的接觸,而且還對我國的各種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

2、透過豐富多彩的音樂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愛好,活躍空氣,在緊張的文化課學習之餘可調節情緒,有利於其他課的學習。

二、用多種方法,努力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針對本校特點,配合新課程改革,在學習音樂教材的同時運用鋼琴進行音樂教學,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具體爲:

1、在音樂欣賞課上,有些樂曲可以利用學校現有的樂器,結合大綱要求,給學生示範演奏,改變以往放錄音讓學生單純欣賞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欣賞的同時,既開拓了視野,有提高審美能力。

2、在音樂理論知識的教學方面,爲避免單純學理論的枯燥,利用情境聯想教學,讓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樂知識。例如音符實值的學習,透過模仿動物叫聲的長短來辨別不同的音符,這樣一來,學生會比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體、電視、音響等不同教學設備,欣賞大型的交響樂和民族管絃樂作品,讓學生進一步瞭解和感受音樂。

4、課堂上,讓學生上臺演唱,培養他們的參與、實踐能力,學生情緒高漲,使音樂課上得更加生動活躍。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案例反思_小學音樂教學反思13

音樂是美的藝術,是情感的藝術,音樂老師也應該是美的化身,愛的使者,音樂課堂教學本身是藝術教學,而藝術教學就更需要講究教學的藝術性,以體現藝術的美、教學的美。

首先這首歌曲的歌名就深深地吸引着我,歌名很美。童心是小鳥這個歌名就把學生的心靈比作是小鳥一樣純潔,美麗,表達了少年兒童美好幸福的童年時代就像小鳥在大自然地懷抱中一樣快樂、自在。我在一開始上課就創設一種愉快、歡樂的教學情境,就讓學生做〈〈幸福拍手歌〉〉的律動。並且我也融入到學生的活動中去,學生立刻感受到我的親切,感受到非常輕鬆、快樂的課堂氛圍。接着我又引出快樂使者——小鳥進行了發聲練習。又讓學生感受四季的美麗畫面並讓學生討論學生的童年生活在一年四季都有哪些童年趣事。學生興奮地討論起這個話題。這樣就引出了新課的課題——童心是小鳥。音樂是聽覺藝術,音樂教學應該在反覆聆聽的基礎上,感受和表現音樂,因此在教學中我透過多媒體、教師範唱等手段引導學生反覆聆聽歌曲。在新歌教學中我還注意了和學生的對話交流,引導學生多說多唱,以鼓勵性的話語、和藹可親的面孔激勵學生,使音樂的課堂教學建立在民主的、平等的、和諧的氛圍之中。學生很輕鬆地就學唱了這首歌曲。接着就是新歌的拓展,三年級的學生還是很好動的,我就利用這個性格特點和同學們一起進行了歌表演,啓發學生即興創編動作,一開始我只叫了幾個學生上臺來表演,最後我就啓發全班學生一起起立進行表演,讓他們積極、有興趣的全體參與到活動中去。最後學生很高興的離開了教室。旋律模唱、朗讀歌詞、視唱歌詞、難點練習、步步深入,學生學得有興趣、有熱情、很紮實,既發揮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又體現了教師的主導性。我也很輕鬆地結束了這節音樂課。

上完這節音樂課以後我心情很愉快,因爲我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課堂的氛圍中去,全身心的把教師的愛投入給了孩子們。這節音樂課我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比如我提問的太多,應該讓學生自己在音樂聲中主動去感受快樂、感受美。另外我還應多引導學生唱出動聽的聲音。總之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音樂課堂教學是藝術教學,而藝術教學就更需要講究教學的藝術性,以體現藝術的美、教學的美。民主、平等、和諧、快樂的學習氛圍也是相當重要的。我在今後的教學中還要多思考、多學習,力爭把自己的教學再上一個新臺階。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案例反思_小學音樂教學反思14

教學目標:

1、透過聆聽《水上音樂》、《船歌》兩首管絃樂曲,感受音樂對“水上的歌”主題的描繪。

2、初步瞭解管絃樂。

教學重難點:

感受體驗音樂與自然的交融關係。

教學準備:

節奏卡、錄音機、電子琴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律動進教室(8/3拍子《我和提琴》)感受三拍子的音樂特點

2、師生問好

3、學生自己組織的《精彩瞬間》

二、新課匯入

師:今天,我們來聆聽兩首管絃樂曲,同學們知道什麼叫管絃樂曲嗎?

簡介管絃樂曲

師:下面我們就來聆聽樂曲《水上音樂》

1、初聽樂曲並說說聆聽後的感受

生:我覺得歌曲很輕快。

生:聽上去很舒服。

師:其實樂曲對於不同的人,不同的心情聽出的感受都是不一樣的,但是如果老師把樂曲的創作背景告訴你,可能大家對樂曲的感受會有所統一。

師介紹《水上音樂》的創作背景,簡介亨德爾。

2、第二次聆聽,帶着創作背景,想像是怎樣的一種場面!

生:場面很華麗。

生:場面很優美。

3、哼唱樂曲的主旋律。(板書)

4、再次聆聽樂曲,主旋律出現了幾次?主要演奏樂器是什麼?

師小結

三、下面,我們來聆聽第二首樂曲《船歌》

1、初聽樂曲

師:樂曲給你的感受是什麼?

師:你有沒有好像坐在船上的感覺?爲什麼?

2、學唱主旋律(板書)

畫出圖形譜的後半部分,瞭解上行、下行、平行。

師:現在你們知道爲什麼好像坐在船上的感覺了!

3、再聽樂曲

隨着樂曲旋律愜意的搖晃身子

4、聆聽樂曲,跟歌曲哼唱主旋律

師小結

四、總結:今天,這兩部都是由外國作品管絃樂中表現水上的歌。

教學反思:兩首管絃樂曲放在同一節課上,很容易使學生坐不住,聽不牢。因此我在教學環節上是層層相扣,大多數以講故事的形式來描述這兩首管絃樂曲,所以學生的興趣比較濃。特別是在聆聽第二首《船歌》,旋律很優美、輕鬆、愜意。所以學生都很投入地晃着身子。但是因爲第一首曲子比較長,聆聽的次數也比較多,所以時間比較緊,第二首聆聽了三次下課了,有學生說:“老師,我們還想聽!”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案例反思_小學音樂教學反思15

觀看了江蘇省常州市清涼小學一級教師管業的蘇教版小學第二冊第六課《春姑娘來了》,我受益匪淺。這是一節音樂欣賞綜合課,雖然他們的教學條件比較差,沒有多媒體設備,只有一架鋼琴,簡單的錄音機和一臺投影儀,但即使是這樣,這位老師仍然能夠把這節課上的生動活潑,因此我深有感觸。

一、課前音準練習

在上課之前老師用自編的簡單的音階加上手勢練習,讓小朋友在課前得到很好的音準練習,爲接下來的歌曲學習作好鋪墊,加入手勢既方便學生練習音準也調動學生興趣和注意力。一般在比賽課中很少有老師嘗試在課前給學生做音準練習。

二、課堂形式多樣,結構緊密

本節課教師運用了多種形式進行教學,如開始是聽,教師不直接進入課堂主題音樂,而是透過聽了兩首和春天有關的音樂讓小朋友們自己猜出歌曲所表達的意思,並引領學生一起去尋找春天。接着讓同學們聽《春姑娘來了》,說說你聯想到了什麼,發揮學生想象力,很多同學說出了一些動物花草的名稱,這時老師就獎勵同學們相應的頭飾,(可見這位老師做了相當充分的準備)爲接下來的表演做了鋪墊。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拓展互動環節,教師把學生分成了繪畫組,打擊樂伴奏組合表演唱組,本以爲這麼多組同時進行會很混亂,但是教師把握的很好,繪畫的同學盡情地在黑板上描繪着自己想象中的美麗春天,而下邊的同學也沒有閒着,老師拿出一些節奏讓一位同學們選擇適合給歌曲伴奏的節奏,大家同意後組成打擊樂組,剛纔獲得頭飾的同學則作爲表演唱組,大家也在下面認真的準備着,最後經過老師的指引,同學們完美的表演了《春姑娘來了》這首歌,最後教師還不忘加以點評。

在我們平時上課中常常擔心活動一多課堂混亂不能招架,因此教師的教學活動能減則減,這樣本來可以很生動的音樂課就變得枯燥單一。從這課中我總結到,教學環節一定要緊湊,教學活動一定要有目的性,並努力照顧到每一位同學,讓每位同學都參與,不能閒着,還要用比賽的方式激勵他,這樣學生們才能參與其中,氣氛纔會上來。

本課中,學生表現得十分熱情與活躍,有着濃厚的學習氛圍,不僅鍛鍊了小組間的合作能力,還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繪畫能力,同時也給學生足夠的音樂發展和表現的空間。讓我們的音樂課堂不再單一、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