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智取生辰綱》教學反思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教學反思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智取生辰綱》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智取生辰綱》教學反思

《智取生辰綱》教學反思1

《智取生辰綱》是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文章。文章故事情節吸引學生,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我在教學中緊扣文題中“智取”二字,引導學生探究,誰“智取”?怎麼“智取”?設計教學環節。

在匯入新課環節中,我巧用《水滸》中人物進行自我介紹,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對本課的學習興趣,而且較爲自然的從吳用的善用計謀過渡到《智取生辰綱》的感知教學環節。

針對文字篇幅長、切入點難定,文白間雜、相互轉化困難的特點,採用師生互動交流的方式,和學生一起理清楊志失陷生辰綱前面的情節,進而把教學的重點直指吳用等人如何“智取”上。這樣既能整體感知故事情節,又給學生提供了積極參與、主動探索的空間。

在分析吳用等人如何施計智取生辰綱時,能緊扣“智用天時”、“智用地利”、“智用人和”,採用多種教學方法,共同探究“智取”的故事情節,指導學生理清“下藥”的整個過程,感受吳用等人的智慧和謀略,透過楊志語言、心理、動作描寫的分析,讓學生體會到傳神的細節描寫,品析楊志的性格特徵。

整堂課上下來,總體感覺思路是清晰的,重點是突出的,最終達到了教學目標的落實。只要對課堂教學採用恰當的教學方式,進行師生交流活動,本文難點也是可以突破的。

《智取生辰綱》教學反思2

執教全市初三語文教研課《智取生辰綱》的任務終於完成,從接到通知到完成這項工作,雖然只有短短的一週時間,卻讓我收穫頗多。

一、研讀文字能力亟待加強。

就如一位語文老師所說:這法那法,文字不熟,課堂上都將沒法;文字讀熟讀透讀精了,課堂上隨意而爲都是好法。反觀我自己,在上這堂課時,因爲對文字研讀不深,把握不穩,又考慮到這是一堂公開課,害怕學生“撒”開了自己“控制”不了局面,課堂上不敢放開自己的手腳和學生的手腳,一切都只能按照事先設計好的教學步驟完成,感覺整個課堂多預設,少生成,仍是“教師牽着學生鼻子走”,從根本上來說,沒有脫離傳統陳舊教學模式的桎梏。捫心自問:課前調查發現學生讀過《水滸》的寥寥可數,我自己不也從沒把這部小說看完過嗎?

二、理論與實踐脫節。

儘管這幾年也聽了不少名師大家的講座,觀摩了不少示範課,也讀了一些教育教學的書籍,但有意識地在自己的課堂上實踐的時候不多,課後也缺乏及時的反思,這是自己在今後的教學中一定要特別注意的。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準備利用好自己現在上兩個班語文的教學優勢,儘量“同課異構”,課後及時反思,促使自己更快的成長。

三、很多老師怕上公開課,示範課,我倒覺得:恰恰是這些課才能更快更好地促進一個老師的專業成長,以後,有機會,我願意多多鍛鍊自己。

想說的還有很多,但自從那節課下來以後,我腦子裏出現最多的還是我在《三年成長規劃》中提到的那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今後,我將以這句話自勉。

《智取生辰綱》教學反思3

首先,尊重起點,合理設定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設定儘量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從“三維”角度讓學生明白要幹什麼,要達到什麼程度。

其次,教學過程流程明確,即“自學—展示—反饋”。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應引導學生鑽研文字。也要防止用集體討論代替個人閱讀,或遠離文字過度發揮。”爲此,我在課堂上始終圍繞“智”字進行,讓學生在理清情節的基礎上,分別概括雙方的智慧所在,在故事中雙方智慧碰撞的同時,學生的智慧也在課堂中激盪,體會到了智慧帶來的樂趣。針對學生的特點,激發興趣的同時也注重閱讀方法的點撥。例如,在理清情節的時候,提醒學生學習在較長篇幅的文章中篩選資訊。這樣,學生容易在課堂上吸收有效資訊,在實際閱讀中提高學習的效率。當然,這其間始終貫徹好“自學—展示—反饋”這一流程,避免用集體行爲替代個人閱讀體驗,充分讓學生髮表個人見解,暢言個性化的閱讀體驗。

第三,學法指導得當,“獨學”、“對學”、“羣學”相得益彰。

引導學生學習,“獨學”出體驗,“對學”出疑點,“羣學”釋疑點,最終達成教學目標。

《智取生辰綱》教學反思4

《智取生辰綱》是古典長篇小說中的名段節選,節選自《水滸》,記敘了晁蓋、吳用等人劫取樑中書生辰綱的故事。故事情節圍繞“智取”二字逐步展開,懸念迭起,讀來引人入勝。學生對其產生興趣不難,難的是真正走進古典小說,深入品味,獲得自己的感悟和體會。

而課程標準對初中學段學生閱讀文學作品的要求是:瞭解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學樣式。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啓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繫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

語文教育名家餘映潮老師在《中學語文小說教學淺談》中指出:

1、大凡陌生作家的名作,大凡名家的經典作品或名作中的節選,都需要講究背景資料的鋪墊。

2、教學中的重要視點或者說訓練的着力點,應該是小說作品的人物性格、表達技巧、表現手法和章法結構特點。小說教學,不涉及“手法”,不涉及“章法”,不涉及人物分析與環境分析,於學生文學欣賞素養的提高,沒有一點好處。

根據學生學情、課標要求、古典小說教學的一般規律,本課以教給學生掌握閱讀古典小說的方法爲目的。

圍繞題目中的“智”,我決定以“智取”“智押”來分析人物性格,以“智寫”來分析文章寫作技巧,這樣能化繁爲簡,長文短教,優化小說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解決了教學點的問題,新的問題又來了:本課篇幅長,人物多,相關情節複雜,透過瞭解,學生絕大部分沒有完整的讀過原著,這就給教學帶來了極大困難。如此長的課文,如此大的課堂容量,要想在一課時內完全解決,就只有蜻蜓點水似的泛泛而談,效果可想而知。經過思考,我決定把本文的教學預計爲三課時:在早讀課學生透過預習解決字音、詞義、課文朗讀問題的基礎上,第一課時瞭解作家作品、相關背景,梳理故事情節(在這一環節引導學生仿照古典小說章回體題目的特點概括段意);第二課時由複習故事情節引入新的教學環節:“智取”,然後過渡到“智押”,環環相扣,逐層深入地分析人物性格(在這一環節一定要有關於楊志的補充資料,否則學生對楊志的性格特點難以把握全面),從中獲得對自己有益的啓示。我還設計了一個小練筆,利用課文對學生進行閱讀技能的訓練:學習運用點評的方式,用三言兩語表述自己的觀點;第三課時由複習人物之智過渡到分析作者寫作手法之智——“智寫”,打算採用“賞析示例”的方式引導學生學會賞析古典小說寫作技巧的方法。

透過以上三個環節的設計,我想學生應該能夠掌握一些閱讀小說作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