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一年級語文識字三教學反思

《識字3》是一篇識字課文,類似三字經,讀起來朗朗上口。這篇課文雖然只有短短的48個字,但容量非常大,祖國的山川大地,黃河洶涌澎湃,長江一瀉千里,珠峯高聳入雲,臺灣隔海相望,祖國渴望統一,小朋友應該努力學習,興我中華。需要很多的課外知識,才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本文生字也非常的多,有12個是新認識的字。結合教材和學情,我設計瞭如下的教學環節:

一年級語文識字三教學反思

一.愛國故事匯入:

識字3以三字經的形式描繪了祖國的大好河山,體現了對祖國深沉的愛,所以我以一個科學家的故事匯入:有一個身在美國的科學家爲了回到祖國曆盡千辛萬苦,回國以後爲自己的祖國做出巨大貢,他就是錢學森,而他的祖國就是中國,相機板書祖國全名“中華人民共和國”,讓孩子們朗讀兩遍。再問孩子們你對我們的祖國瞭解多少呢,在他們說出自己簡單的經驗認識之後以“識字3”幫我們進一步瞭解祖國匯入新課。

二.重點難點以課件輔助理解:

課文非常精煉,文中的“涌”“聳”等字都是新接觸的而且是難以理解的詞,於是我用生動的圖片讓孩子們感受黃河壺口瀑布的水流和長江奔騰的浪頭,以圖片和8848米的高度向學生展示“聳立”的含義。“神州”和“華夏”也做了專門的解釋卡片。孩子們對生僻詞有了很好的認識和理解。

三.以歌曲和補充的精彩圖片進行愉悅的教學

在講解“各民族”的時候,我搜集了56個民族的青年朝氣蓬勃的彩裝照片放給學生看,花花綠綠的服飾緊緊地抓住了他們的`眼球。在放民族照片的幻燈片時我同時放了《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的歌曲,使他們在輕快的音樂聲中感受不同的民族風情,傳授知識的同時傳遞了情感陶冶了情懷。

四.以小組競賽的形式進行朗讀和背誦

由於識字3朗朗上口,所以孩子們很喜歡讀和背誦,這樣很好地訓練了語感。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還注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體現了多元評價下的自主課堂的活力。在給需要認識的字注音的環節,我讓同桌彼此檢查,評價,孩子們寫得投入,評得認真,真正做了學習和課堂的主人。

透過本課的學習,孩子們在愉快的氣氛中認讀和練習背誦了三字經形式的課文,認識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增強了愛國激情,很好得達到了教學目的。

這堂課的不足之處是寫字的量沒有平時的課堂上大,以後注意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