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上學期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_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身爲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那麼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上學期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_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上學期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_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上學期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_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

在經濟全球化、科技資訊化時代,人們要處理大量資訊,應對迅速變化的環境,僅僅靠在學校接受的教育已不能受用終生。要適應未來的社會,人們必須終身學習、不斷自我發展與提高,而終身教育又要求人們能夠培養可以獨立於教師和課堂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現代教育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爲終極目標,即以培養學生自求自得、獨立思考、自我管理的能力爲目標。怎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訓練自主學習的技能呢?下面結合案例談兩點:

首先,知疑善問。自主學習要求學生知疑善問。知疑善問可以避免學習誤入歧途,並獲得新的理解。知疑是提問的前提。提問有自問和問他人之分,自問就是自己善於提出問題,然後自我解決問題;問他人就是有問題求教於他人,請別人解惑。相比之下,自問更爲重要。知疑善問是我國傳統學習觀的精華,充分體現了唯物主義的辨證觀。朱熹主張:“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卻要無疑,到這裏方是長進。”也就是說,學習沒有疑問的,要鼓勵他提出疑問,提出疑問得到解答,學習就取得了進步。在他看來,質疑要經過兩個階段:由不疑到疑的階段和由疑到不疑的階段。正是這種由肯定到否定,再由否定到肯定的過程中,學習不斷取得進步。在這個案例中,貫穿着學生自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提問既是目標也是手段,學生在提出問題,尋求答案品味詞語,理解句子,與文字、作者深入對話,同時掌握抓住關鍵詞提問,聯繫上下文解答的學習方法結構。

第二,教用結構工具。要讓學生確實能做到主動、獨立地學習,十分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掌握學習的“工具”。葉瀾教授指出,“工具”不是指學具,而是教學內容的結構和學習方法的結構,教會學生學習結構及掌握、應用結構主動、獨立學習。上課時,老師按結構過程一步一步教學,給學生一個按合理的結構過程學習的潛移默化的影響,當學生熟悉這一過程後,老師不再板書,而是學完一個過程後,有意提問學生:“下一步該做什麼?”幫助學生把結構過程有意識地記在心中,並在學習過程中實現。如案例中品味句子的方法結構,自學卡的設計,不但使學生熟練掌握了知識結構和方法結構,而且會讓他們產生一種已能獨立學會某種知識的自豪感,學到的學習方法還常常在課外學習中應用。久而久之,對結構的感知、發現和用結構的方式去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這樣,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就得到了根本的培養。

上學期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_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2

《麻雀》一課主要寫在打獵回來的路上,“我”的獵狗看見一隻從樹上摔下來的小麻雀準備要吃掉它時,老麻雀不顧一切地從樹上飛了下來,老麻雀的勇氣嚇退了獵狗,小麻雀因此得救。課文重點描寫了老麻雀從樹上飛下來時的樣子和落地時的神態及懂作,表現了老麻雀的奮不顧身和不畏折服,使我們體會到了老麻雀的愛子之情。這種愛的力量既嚇退了獵狗,又感動了獵人,也深深的打動了讀者。

爲了使學生能夠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也爲了調動學生的情緒,做到師生相融,人文統一。我在教學中主要做到:

一、藉助動畫理解比喻句。文中有這樣一句話“突然,一隻老麻雀從樹上飛了下來,像一塊石頭似的落在獵狗面前”。

作者爲什麼把老麻雀飛下來的樣子比喻成一塊石頭學生理解有一定的難度。我充分發揮了現在資訊技術的作用從網上下載的一組動畫,讓學生直觀而又形象體會到“像一塊石頭似的”這個比喻在文中的作用,說明老麻雀飛下來時用力之猛,速度之快,感受到老麻雀救子心切。

二、採用了小組討論的形式突破教學難點。

在理解重點語句“她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沒有危險的樹枝上,一種強大的力量使它飛了下來”,在理解這句話時,我提出“如果老麻雀能不能站在高高的沒有危險的樹枝上不飛下來”這樣的問題讓學生討論,學生經過辯論體會到老麻雀的愛子之情,從而突破難點加深理解。

三、在理解重點語句的基礎上採用了多種形式及大量的朗讀,使學生能夠入情入境。

透過多種手段使學生對文中的語句理解透了,就能體會到作者表達的情感,讀出來自然就有滋有味,充滿感情。所以學生積極踊躍的課堂表現超出了我的想象。在教學中我也基本採用了以讀代講的形式,讓學生充分朗讀,透過朗讀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四、讀寫結合,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課後我留了這樣一個作業:藉助課文內容聯繫實際談一談父母對自己的愛,寫一篇短文。學生從課文中受到感染,有了深刻體會,寫出的文章也很流暢,很感人。

在今後的教學中,老師不僅要加強學生朗讀和語言訓練,還要採取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情感,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我們還要注意做到課內與課外相結合,比如我們要鼓勵學生多看課外書,在書中尋找樂趣,在書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如果在講《麻雀》這課前,能讓學生多看一些或向他們介紹一些有關這方面的書籍或類似的故事,學生在理解上可能會更容易些,感觸會更深些,這樣對我們學習課文會有很大幫助,同時也增加了閱讀量,開闊了眼界。所以學習語文不能侷限於課本的知識。

上學期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_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3

《操場上》這篇課文包括一幅插圖,6個詞語和一首兒歌。詞語爲體育活動的名稱,第一排的活動以“手”爲主,第二排的活動以“足”爲主。這節課要讓學生認識“王、足”以及“打、拔、拍、跳、跑、踢、球、高、步”九個生字。根據教材特點,我把生字分爲兩類處理:一類是帶“提手旁”及“足字旁”的有規律可循的生字;一類是字形較爲複雜的“球、高、步”,我準備運用不同的方法個個“擊破”。

當一幅精美的“操場上”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的彩圖出現在孩子們面前時,他們高興地發出讚歎聲。“小朋友們,你們喜歡操場上的哪些體育活動呢?”孩子們爭先恐後地告訴我,這種情境的創設扣住了孩子們的心。接着,我提出了一個很巧妙的問題:“其中有有些活動和手的關係比較密切,你能找出來嗎?”這樣,“分類”概念的滲透很自然,隨機我又抽出“打、拔、拍”三個字,問:“它們三個字長得有點像,哪像呢?”這些問題爲即將進行的學生活動提供了良好的捕墊。隨後讓學生自己開動腦筋想辦法記住這些生字朋友,“一石激起千層浪”,孩子們更加活躍,有的說“‘打’字就像一個姓丁的人擡手打東西。”有的說:“‘拍’中的‘白’字就像一個小皮球,小朋友在用手拍。”還有的說:“‘拔’中右邊的‘一’就像拔河用的繩。”創新思維的火花迸發了!我趁熱打鐵,讓記住字形的孩子做出相應的動作。在遊戲中掌握了字形,理解了字義,豈不“一舉兩得”?在做“拍”的動作時,我親切地說:“請你輕輕地拍拍你的同桌,和他(她)打個招呼,問聲好。”小朋友們高興地和同伴打着招呼,好一幅溫馨美好的畫面。

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我把“跳高、跑步、踢足球”三個詞並排貼在了一起,問:“小朋友們看老師在幹什麼?你發現了什麼?”孩子們興奮地告訴我,它們都和腳有關,都帶有“足”。“那我們能和這三個字交個朋友嗎?”這樣期待性的語言,又將孩子推向了學習的主體位置。

“球、高、步”沒有規律,字形又比較複雜,但我要讓學生認字並不難,只要肯動腦筋,想辦法和很多字交朋友。

“球”字的教學我採用了擴詞的方法,如“你知道哪些球類?我們住在哪個星球?你還知道哪些星球?”

“高”這個字給了孩子們更大的想象空間,在課堂上又一次地掀起高潮。有的孩子給它編了順口溜:“登高望遠‘高高高’。”有的孩子從字形上分析:“‘高’字的開頭就像一座高樓,兩個‘口’就像窗高爬。”我微笑地聽着,情不自禁地爲這些孩子豎起大拇指。這時教師也由“獨奏”轉爲“伴奏”,在課堂上發出和諧的音符,使教學開放而靈活。

“步”字出錯率較高,我用擺一擺的方法,用“上、一豎、少”擺成“步”,讓學生用剛纔的演示來編一個順口溜:“上字加一豎,少字去一點”這樣的識字水到渠成。

上學期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_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4

《海倫 凱勒》這篇文章生動地記敘了海倫一歲半的時候,遭受了雙目失明,雙耳失聰的極大不幸以後,在沙利文、薩勒老師的鼓勵和指導下,以驚人的毅力頑強刻苦地學習的故事,表現了她對生活的無比熱愛以及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

以情感人是本文最大的特點。作者的敘寫滿懷深情,能引導讀者“披文入情”,緣情悟神。選材有詳有略,重點突出,是本文的又一特色。課文詳寫了海倫摸盲文、拼寫單詞,完全靠觸覺學習說話的艱難歷程,略寫了海倫一歲半時遭受的不幸和大學畢業後將她全部的愛傾注在殘疾人身上的事蹟,突出了重點,更好地表現了海倫對生活的熱愛和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

一、強化情感體驗。

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特別多,必須力透文字張力,引導學生領悟文字內涵,讀懂悟透文字,把學生置身於濃濃的情感氛圍之中,營造烈烈的語文味道。“從此,小海倫與有聲有色的世界隔絕了。她面對着的是無邊無際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她不能喊一聲‘媽媽’,也不能傾訴心中的希望和要求。”讓學生說說讀了這段話,此刻你心中產生了怎樣的情感?爲什麼?透過兩個問題,讓學生整體感悟,引導學生與文字充分對話,想象並走近海倫的內心世界,獲得真真切切的情感體驗。從而讓學生步入一個學習語文的狀態中。

二、適度展開想象。

充分利用文字空間,拓展文字的張力。讓學生緊密結合文字,展開豐富的想象,走近海倫的內心世界。“海倫猛然醒悟,原來‘水’就是這種清涼而奇妙的東西啊!她心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喜悅,感到生命有了新的開始。”引導思考海倫此刻心中會想些什麼?文中這樣的空間還有好多。

三、反覆朗讀感悟。

文中寫海倫學盲文“她不分晝夜,像一塊乾燥的海綿吮吸着知識的甘霖。她拼命摸讀盲文,不停地書寫單詞和句子。她是這樣的如飢似渴,以至小手指都摸出了血。”寫海倫學說話“爲使我的夥伴——即使是最親密的夥伴——能聽懂我的話,我夜以繼日地努力,反覆高聲朗讀某些詞語獲句子,有時甚至要讀幾個小時,直到自己覺得讀對了爲止。我每天堅持練習,練習,練習……”這兩個重點段落先採用整體感悟,給了你什麼感受?爲什麼?然後把你的感受透過朗讀表現出來。反覆讀,讀中悟,悟中讀,能讀好,就說明讀懂了。

四、展開多維對話。

語文教學要關注人文精神,本課是絕好的例文。引導學生開展多維對話,讓人文教育“雁去無痕”。學完課文,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你最想對海倫說什麼?想起了什麼名言?

五、課內延伸課外。

引導學生從課內走向課外,走出文字,閱讀與之相關的背景材料,把積極的學習狀態,渴求知識的心境帶到課外,拓展學生的視眼,明亮學生的心靈。教完這篇文章,我向學生推薦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海倫凱勒自傳》,開展“走近海倫”的讀書活動。

上學期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_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5

《談禮貌》是一篇說理性的文章,主旨明朗,語言淺近,結構嚴謹。面對這樣一篇課文,第一課時的教學該如何處理,才能把這一篇思想性很強的文章上出語文的味道來呢?經過反覆的研讀,我找到了教學的方向。

一、讓文體知識穿行在問題情境中。

一堂課的教學主線最好清晰點,主要問題最好精簡點,否則學生的精力和智慧就會在不斷的環節轉換和問題切換中消耗掉了。所以我在教學伊始,開門見山地提出了三個問題:談什麼?怎麼談?爲什麼談?學生在對這三個問題答案的尋尋覓覓過程中,既可根據這個提示很迅速的將課文劃分成了三個段落,體會到本文的層次清楚,結構嚴謹的特點;又可以透過這三個問題初步認識議論文,從感性上了解有關議論文的知識:論點、論據、論證過程。此舉可謂一石二鳥,何樂而不爲?

二、讓理解道理貫穿在故事。

對白中本文作者精心選取了三個事例:當自己有求於別人時,無意中做了對不起別人的事時,別人無意中傷害了自己的時候。這三個事例從不同側面來說明問題,再加上既有古人又有今人,既有大人又有小孩,既有偉人又有普通人,所以說服力特別強。所以我在教學時,就緊緊抓住這三個故事來幫助學生理解其中的道理,讓理解道理貫穿在故事對白中。例如:在理解“可見文雅、和氣、寬容的語言,不但溝通了人們的心靈,而且反映出一個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養”一句時,我先讓學生結合第三個故事說說“文雅、和氣、寬容的`語言”指的是哪一句(周總理安慰的話),再說說朱師傅聽了以後心情有了什麼變化,來理解“溝通了人們的心靈”,最後讓學生結合周總理說的話來體會他是個怎樣的人,理解“反映出一個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養”。於是講道理就不再是講空洞的道理,讀故事也不再僅僅是讀有趣的故事,二者在相互印證中讓語文課上成了“讀書”課,讀中理解,體會中再讀。

三、讓禮貌待人滲透到學生心靈中。

“禮貌”一詞在課文中出現在五句裏,共八次,就象樂曲中的悠揚旋律貫穿始終,縈繞在人們的心田。所以,我想,何不讓“禮貌”一詞也貫穿在我的教學始終,成爲我教學的主旋律,一遍又一遍地在學生的心間裏迴盪。所以,我在學生初讀課文時,就讓他們讀讀古訓、俗語“禮到人心暖,無力討人嫌”;在回答三個問題、劃分段落時,也讓他們找找課文中同時出現兩個“禮貌”的句子,讀一讀;在理解三個事例時,也讓學生反覆讀那些含有“禮貌待人”的富有哲理的句子;到了最後,仍是不捨,還是讓學生又配樂再次回顧讀這五句。努力讓“禮”成爲這堂課的種子,讓“讀”促成它生長,長在學生的心裏。讓教學從容,學有所得,“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 希望在反思中不斷前進。

上學期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_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6

《盤古開天地》是小學語文人教實驗版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二篇講讀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中華傳統文化。這是一篇神話故事,整篇文章充滿了豐富而大膽的想象。想象力是創造一切的源泉。怎樣使學生領悟到文章的精妙,體會到我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呢?作爲一名語文老師,在浩如瀚海的人類文明面前是那麼渺小。儘管如此,我也要盡我最大的努力讓古代文明在學生的心中熠熠生輝。

說實話,這是一堂校級公開課,。於是,我多方查找資料,結合學生實際制定出適合我教學特點的教案。接下來我將各個教學環節熟記於心之後就走馬上陣了。

上完課後,細想各個教學環節,覺得整個教學過程還算得心應手,但還是有不盡人意之處,所以,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一.平常教學中要特別注意語言文字的訓練。

在講課時,有一道培養學生想象力的訓練題是這樣的:盤古不停地爲人類做奉獻,想象他的身體還變成了什麼?學生的答案很豐富:有的說,他的筋脈變成了大路;有的說,他的左腳變成了月潭,他的右腳變成了日潭;還有個孩子說,他的細胞變成了兒童……多豐富的想象!可語言又是多麼的貧乏!只有個別同學在我的引導下將句子變成了極富感情色彩的倒裝句。例如,“大地上天真爛漫、活潑可愛的孩子,我知道,那是盤古的細胞。”如果是這樣,盤古看見這些孩子一定會欣慰地笑了。這些孩子會讓盤古含笑在整個宇宙!我要讓這樣的精彩出現在課堂上,那麼就要在平常教學中多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那樣,我的教學會得到大家的認可,關鍵的是我的學生將會受益終生,他們駕馭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會讓他們在幹一般工作時遊刃有餘。

二 繼續加強培養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的能力

在教學中孩子們讀課文時還可以抑揚頓挫,可回答問題時就差遠了。以後教學中首先要注重培養孩子們的語感。比如看見“溫暖”就感覺舒服,看見“冷酷”就不寒而慄等等。再者要言傳身教,多給孩子範讀課文,因爲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在範讀課文以前,學生必須掃除生字障礙,對課文內容要熟悉一些,這樣學生就可以在聽範讀時注意老師的表情變化,感受聲音的變化和麪目應該是和諧統一的。當然,在範讀以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要試讀,有不好的地方一定要反覆練習,直到完美!最後,要對學生進行常規的朗讀技巧的指導,聲調的高低,語速的快慢,重讀的處理等等。

總之,我要多學習,內翔素質,以便更好地從事教學工作,培養出語文素養好的全面發展的學生。

上學期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_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7

在學校的年組競賽課中,我主講了《永生的眼睛》一課。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文章刻畫了兩個讓人難以忘懷的形象:善良.樂於助人的父親;可愛,才華橫溢的溫迪,他們熱愛生活 、關愛他人的心,讓人尊敬、讓人懷念。爲此,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注意做到了以下幾點、

一、抓住題目,展開教學。

眼睛是心靈的視窗,能折射出人性的善良和美好。本文以“永生的眼睛”爲題富有深意。所以在教學中,我首先抓住課題,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的內涵。如初見課題時我請學生談’“ 永生”的含義,再談對題目的理解,自然就是“眼睛永遠都活着。”對於學生的理解,我並沒有急於肯定或否定,深究課文後,再去理解題目,學生就不會停留在字面上的理解了,而是有了本質的昇華。

二、抓住重點句子、創設情境組織教學。

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在教學中,我創設情境,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文章主體部分,抓住父親的話,透過多種形式的感情朗讀,想象填空,出示資料等多種方法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體會文中人物品質。孩子們在讀中感悟、受到薰陶、獲得啓示,從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樹立對生命的熱愛,對他人的關愛。

此外,我還在教學中強調了文中的兩次對比的寫法、(1)對於捐贈母親、父親的眼角膜時琳達的不同態度。(2)14歲的琳達和溫迪面對親人捐贈器官時的不同態度的對比,讓學生在具體語境中學習習作的寫作方法,深入體會父親言傳身教的意義.

三、注重課外延伸,拓展提升.

本課節選部分已經讓人感動,但課外延伸的部分更讓人潸然淚下。所以在學完課文後,我連結了課外內容——溫迪的故事。我飽含深情地朗讀着。讀着,讀着,我看到學生似乎都噙滿淚水,爲溫迪的死而哽咽,更爲溫迪的善良所感動!在琳達一家的故事裏,我們共同感受到了人間最偉大的情感,那就是愛!但是我們不僅要感受愛,更重要的是傳遞愛!奉獻愛!所以我適機設計了“聽了故事的結局,你想說些什麼嗎?”這個問題,在孩子們的回答中,我知道他們從本文中學到了許多許多……

四、困惑

一節課下來,雖說感情味兒很濃,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但我感覺自已還是講得過多牽得過多,生成新的內容不多,忽視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反思原因大概有兩個方面、

(1)、教案設計過細,教的成份過重。

(2)、沒有完全放心讓學生自主學習。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把握好教學思路,抓住學生的生成資源,注重對學生的評價,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真正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

上學期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_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8

本次課主要採用“班級讀書會”的形式,促使個性化閱讀與合作性閱讀的融合,讓學生享受讀書的樂趣,激發學生讀書的熱情,讓學生享受讀書的樂趣,激發學生讀書的熱情。在愉悅的氛圍中,讓學生更深入地走近書中的人物,走近書中營造的童年世界,感受作品的內在魅力,體悟作品中對友誼、生命的詮釋。

課前,利用兩個星期的時間與學生共同讀了《夏洛的網》,及時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並填寫了閱讀記錄卡,將自己喜歡的篇章句段摘抄到閱讀積累本上,指導學生製作了精美的閱讀積累卡。在此過程中,激發了學生的閱讀熱情,獲得了愉悅的閱讀享受,收穫了許多意想不到的驚喜。

班級讀書會上,我首先帶領學生回憶近一年多來我們的班級讀書會的點點滴滴,以及我們共同讀了哪些書,回顧我們的閱讀之路所經歷的美好風景,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閱讀果實是那麼的豐碩。學生帶着無限的成就感饒有興趣地進入下面的學習活動中。帶着對《夏洛的網》的深厚感情看到了人們對這本書的高度評價,同學們也發自肺腑地談了自己對《夏洛的網》的評價,那份感動和喜愛溢於言表。接下來透過猜謎語等一系列活動整體感知交流了《夏洛的網》的主要內容,回憶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回顧故事發生的地點,學生興趣濃厚,情緒高漲,對整部小說再次獲得了一個大致的感知回顧。

但是,更應該透過班級讀書會,在老師的引導下欣賞、體會整部作品的優美之處,從而在欣賞之中又掌握一定的閱讀課外作品的方法,這纔是最關鍵的。小說最重要的三要素就是人物、情節、環境,其中情節和環境又是爲塑造人物服務的,所以我先讓學生有層次地談談人物,作品中的哪個人物給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爲什麼?請聯繫相關的句段談談。先在閱讀小組中根據自己的閱讀記錄卡來交流,可以交流,再全班集體交流哪些人物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你最喜歡誰?等等,由此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徵,讓作者所塑造的鮮明的人物形象在學生的心中更加明朗、可愛。一部作品的成功也與它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分不開,品味問中精彩片段同樣重要,出示《夏洛的網》1—22章目錄,讓學生說說對哪個章節最感興趣,有感情地朗讀精彩、優美的片段,接着老師也給同學們朗讀最讓自己感動的片段,並輔助一段相關的電影片段,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徹底打動了孩子們的心靈。

最後的展示閱讀積累卡和推薦懷特作品環節更是將整個班級讀書會活動推向了高潮。我和學生們都感覺一節課的時間還不夠用,我們還有很多話沒有談。一部小說涵蓋的內容實在太多,比如關於夏洛的網上如何能織出這些文字?這些文字那麼美,還沒有用心去體會等等。那就只能讓孩子們課後自己再慢慢討論品味了。

上學期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_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9

《軍需處長》這篇課文中人物的內心情感深深打動着我。這學期,學校給了我執教的機會,我選擇了這篇感人至深的課文。在認真研究教材的情況下,我對文字進行了獨立的研究和思考,我改變以往教學思路,用將軍的思索來貫穿整篇課文的學習,由將軍先前的擔憂:隊伍能不能經受住這樣嚴峻的考驗?到文尾:如果順利不屬於這樣的隊伍還會屬於誰呢?來組織教學。

曾有教育先驅者說過: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個靈魂呼喚另一個靈魂,把學生的靈魂牽引到至善,至美的語文教學,應當是我們追求的目標。紅軍隊伍裏的一名軍需處長用自己的身軀,用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的靈魂鑄造了這座豐碑,這怎能不令人感嘆?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對文章的亮點進行了一定的品味。如:教學第13自然段,當將軍得知這位凍僵的老戰士是軍需處長時:“將軍愣住了,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緩緩地舉起右手,向這位與衝山化爲一體的老戰士敬了一個莊嚴的軍禮”,讓學生領悟到這些神態、動作的描寫既體現了將軍內心的巨大震動,又體現了將軍複雜的內心情感。又如在學到文中描寫軍需處長外貌、神態、衣着這一段時,我先讓學生自讀、自悟,自主地理解文章的內容,能理解多少就理解多少。因爲這段是課文的重點之一,要想讓學生一步到位地去理解很難,故而了教學到將軍知道這位老戰士就是軍需處長時“愣住了”, 我設計了對這段文字的一次反芻的教學環節,讓學生根據文中的有關描寫,發揮想象,想象一下軍需處長在犧牲前會想些什麼?以此來更深刻地感悟軍需處長的品格,做到細微之處悟精神。同時,我還設計了讓學生面對“晶瑩的豐碑”走進課文所描繪的情境中,設身處地地去感受,去想象,去貼近人物的心靈,入境動情使文章的主題得到昇華,人物的形象更加高大。

“水本無華,相蕩而生漣漪;石本無火,相長而生靈思”。語文教學要根植於情感,朗讀是加深學生情感體驗的最好方法。我們的新課程改革也一直呼喚讀的迴歸,該篇文章都以將軍的思想感情的發展爲線索,文章感情強烈。新課程改革的歷程中,讓我更加認識到語文教學中讀的重要性。()在本文教學中,我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讀出音韻,讀出意境,讀出情味,如:朗讀第七自然段,我指導學生懷着對凍死的老戰士的崇敬、懷念之情,讀出一種莊嚴、悲痛的情調,語速較慢,勻調平真,讀將軍的訓話時,要表現出斥責、威嚴的口氣。而讀文十二自然段時,我讓學生體會到得知凍僵的老戰士正是軍需處長時,那種震憾、內疚、敬仰的複雜心情,語速緩慢,讀得深沉、莊重。教學中,我採用範讀,指名讀,各讀等各種不同的形式,讓學生入情入境,體會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受到情感的薰陶。我總認爲,終有一日,看似簡單的朗讀會在學生身上匯成創新之河,厚積而薄發。

上學期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_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0

上學期,執教第十冊《晏子使楚》,有一片段印象深刻。

在深入閱讀課文後,對主人公晏子作總結、評價。學生都說得頭頭是道:能言善辯,才思敏捷;熱愛國家,不辱使命……這時,有一學生在下面低聲說:“其實楚王也很不錯啊,我就佩服他。”

大多數同學認爲他故意裝作與衆不同,耍酷,班幹部和部分好學生紛紛責備他,一些調皮的學生暗中喝倒彩,等着看好戲。這時,我若裝作沒聽見,就顯得教師不能迴應,無法反駁,無論對這名學生或其他同學都喪失了教育意義。於是我想:好吧,就與你理論理論。

我說:“同學們都說楚王奸詐,仗勢欺人,你卻爲他說話。那你說他好在哪裏?”

到了這步,他也不得不直抒己見了:“我覺得楚王還是比較講道理的。他雖然被晏子反擊、嘲笑了,丟了面子,但並沒有翻臉,還陪着笑,說明他很有氣度。最後,他還尊重晏子了,更看出他知錯就改,尊重人才,而不是打擊報復……”一番話說得還真有點道理,也帶動了另外幾個學生接着發言:“對,我覺得楚王其實也很聰明、厲害的,故意安排一個囚犯來嘲笑齊國人。”“楚王也維護自己國家的尊嚴,他也愛國的。”

我先肯定了學生的不同見解,又引導他們思考:楚王對晏子由蔑視到尊重,主要是晏子憑自己的機智透過鬥爭取得的;楚王想出用囚犯來嘲笑齊國人確實很有心計,但他的用意是壞的,所以不能與晏子的巧妙還擊相提並論。對於學生提出的楚王另外幾條優點,我沒有異議。學生爲老師尊重他們以及實事求是的態度而感到高興,也爲自己的創造性的見解而頗感得意,更加深了對課文思想內容的理解。

反思:

倡導生成的課堂教學,不能完全根據教師的事先預設按部就班地進行,而應隨着教學活動的展開,隨着學生對文字閱讀、領悟的不斷深入,適時加以調整。

在本課中,那位學生也許是出於對他人衆口一詞的反感,也許是有了自己獨特的見解,他大膽地爲反面人物楚王說話,這種精神首先應該得以肯定和鼓勵。而且他能從文字中找出理由和依據來論證自己的觀點,顯示出他對文字作了深入的閱讀理解,且這種解讀是多角度的,有創意的。能夠提出不同於常人的觀點,勇於創新,這正是我們迫切需要和努力追求的。對這樣的生成,我們當然應把它視爲珍貴的教學資源,納入教學內容,及時調整預設的教學流程。教師不僅應該具有這樣的意識,而且必須具有這樣的胸懷,當然還應該具有巧妙點撥、善加引領的教學藝術。

事實上,這樣的機智應變、靈活調整,不但沒有阻礙既定目標的達成,還深化了對課文思想內容的理解,提升了認識水平,更重要的是啓發學生獨立思考,勇於表達自己的觀點,激發了師生的創新意識。只有這樣,才能使課堂變得精彩、靈動,成爲煥發師生生命活力的舞臺。

上學期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_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1

隨着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方式都在發生着變化,新課程下的教學反思論文。大家欣喜地看到教師的觀念在逐漸更新,教師的角色在悄悄變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慢慢凸顯。以培養學生“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個維度爲目標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正逐步走向教學前臺。但是,從所聽過、看過的教學觀摩課中,也產生了一些疑惑,就此,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對課堂流行語的反思 隨着“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的教學理念的深入,小學語文教學中越來越注重鼓勵學生從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內容和適合自己的方法來學習語文。這些流行語的產生本身意味着小學語文教學對人本的迴歸、對學習自由的拓寬以及對個體的尊重,但冷靜下來仔細想想,熱鬧的背後有許多讓人深思的問題。 1.“請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 課堂上,教師言罷,教室裏立刻人聲鼎沸,場面極爲熱鬧。但學生喜歡的方式真的只有大聲朗讀麼?這跟教師的導向有很大關係。在小學階段,教師比較強調高聲朗讀,因爲,這樣易出效果,也便於教師檢查。但是,其他的閱讀方式學生難道就不需要掌握了麼?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中就明確提出了要“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心得體會《新課程下的教學反思論文》。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退一步說即使學生已經掌握了各種閱讀方式,也不要總強調“用喜歡的方式讀一讀”。學生不喜歡的方式就不再用了,可以隨心捨棄了。比如默讀和瀏覽,要求學生將字碼直接譯爲意碼,這是一種高心智的活動。《語文課程標準》對默讀提出了具體的分段要求:

第一學段(1~2年級)要求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

第二學段(3~4年級)要求學生初步學會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第三學段(5~6年級)要求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於300字。

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時時引導學生學習、運用默讀。但在學生自主選擇時,往往避難就易。如果一味地用喜歡的方式讀,極易讓學生產生遇難逃避的不良心理。 2.“你學懂了什麼”。 教師話落,學生紛紛舉手回答。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場面熱烈感人。教師或全盤肯定,或蜻蜓點水式評價,不深究,聽之任之。仔細品評,我們不難發現,學生對於這一問題的回答是多層次、多角度、多側面的,可謂競相紛呈。然而遺憾的是,教師的種種表現常缺乏針對學生語言表達加以點撥、引導及在情感

上學期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_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2

記得一位哲人曾經說過,最大的困難莫過於戰勝自己。其實,正確地認識自己有何嘗容易!對於處於童年期的兒童來說,評價他人,認識自己都非易事。不能產生正確的認識,又怎能戰勝自己,怎能進步!足見科學地進行評價的重要性。此次課程改革響亮地提出要倡導發展性評價,突出評價促進發展的功能。評價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該如何引導學生科學地進行評價呢?以上的案例也許會對我們會有所啓示。

1、全面地審視。現在的兒童幾乎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已經習慣了以自我

爲中心,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優點,別人的缺點,而忽視了自己的不足和別人的閃光點,所以評價他人“一眼”直逼不足。“衆口鑠金”,許多孩子的負面評價也許會擊垮一個人的自信心!而自信的重塑又是多麼艱難!教給學生正確的評價方法,首先就應該讓孩子學會欣賞別人的優點,然後再去品評別人的不足之處!

2、多角度的評價。《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實施評價,應該注意教師的

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相互評價相結合。”多方面參與的評價應該說更具科學性、客觀性,它彙集了不同渠道的資訊,使認識更全面、準確,有利於促進學生的發展。如果能先進行自評,自我剖析,闡明緣由,他評就會更具“人情味”,就會更多的從縱向加以評價,而減少或避免毫無價值的橫向比較。

3、增強操作性。評價的最終目的是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這就需要評

價主體不僅要客觀地描述評價對象語文學習的進步和不足,還應提出建議,給予指導和幫助,並讓他有再次修正、改進的機會。每位學生都是嚮往優秀的,後進生之所以落後,往往就是因爲他們缺乏指導,不知道如何登上“前進的快艇”,評價中,把“他哪裏不好?”改爲“他怎樣做會更好?”也許會更受評價對象的歡迎!

4、增強激勵性。評價過程中,不僅要關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還

應特別關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正如《語文課程標準》中所說的“對學生的日常表現,應以鼓勵、表揚等積極的評價爲主,採用激勵性的評語,儘量從正面加以引導。”這就要求教師、同學充分地理解和信任評價對象,更多地發掘並關注評價對象]的閃光點,真誠地讚美他,熱情地鼓勵他,把誠懇的語言,信任的目光,熱情的掌聲,親切的擁抱毫不吝惜地送給他,給他創造成功的機會,讓他體驗成功的樂趣。皮格馬力翁的期盼能讓雕像獲得生命,我們的激勵也一定能讓孩子們獲得最大程度的發展。

當然,科學的評價方法並非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它需要廣大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常抓不懈,不斷滲透,相信隨着課改的不斷深入,我們的不斷探索,我們以及我們的學生都會在這方面有長足的進步!

上學期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_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3

《玲玲的畫》一課,文章語言樸實,故事情節簡單,學生一讀便明瞭。那如何讓語文課充滿濃濃的語文味呢?文章的語言訓練點挖在何處呢?我怎麼才能站在語文這塊基石上,讓學生明白“好多事情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的道理呢?我針對學生實際,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抓人物心理描寫:

在課堂伊始,我就引導學生抓住描寫玲玲三幅畫的句子體會玲玲的心情。玲玲的情感變化:高興(畫好作品)---難過、着急(弄壞作品)---滿意(畫更漂亮)是本文重要的線索,在透過朗讀進一步體會此刻玲玲的心情。課堂上自我感覺這部分落得很實,學生真正明白玲玲的心理變化,效果很好。

二、抓朗讀,讀中指導感情。

上課開始,我直接檢查學生預習情況,採用開火車朗讀課文,因爲這課內容簡單,沒有難讀的句子,所以直接檢查朗讀,節省時間訓練說話。在學生開火車讀課文時,我就有計劃的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如“爸爸催玲玲睡覺的句子,爸爸對玲玲說話的句子”。我都進行朗讀指導,在朗讀過程中學生讀錯字,我也及時糾正,如“叭----趴”學生把這兩個字讀錯,立即板書在黑板上,提醒學生注意,只是當時處理時教師沒有落實,今後注意。

三、抓說話訓練,爲寫話奠定基礎。

本節課我在多處進行說話訓練。如在體會“端詳”這個詞語時,課堂上我隨機叫學生說一句話,雖然學生在造句時有點難度,但在老師的提醒下學生也能說造幾個句子,只要堅持學生在準確用詞上就會有進步。

當學生體會玲玲把弄髒的畫畫了一隻小花狗,此刻高興的心情時,我設計如果是你,你會怎樣做,補充句子,訓練學生想象空間,訓練說話。

學生了解了爸爸和玲玲的爲人時,我又設計了你此刻想對爸爸和玲玲說些什麼,訓練說話,進行教育。只要能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的機會,我都不會放過,相信學生在訓練中說話表達能力得到提高,寫話能力也能提高。由於時間沒有安排好,因此沒有進行寫的訓練,以後要把寫的內容安排在課內。

四、抓拓展。

本節課課堂容量很大,理解完課文,又指導四個生字,我還進行了拓展,雖然拓展安排時間有點緊,但我已經開始進行嘗試,進行語文主題學習,相信今後我會不斷改進,合理安排時間。

雖然本節課按計劃完成任務,但有些地方落得不實,教師的話過多,時常重複學生的話,教學就是在不斷的反思中成長起來的。

上學期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_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4

鎮期末語文成績出來後,整個三年級的語文成績很差,我班語文成績也是很不理想。我分析了一下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個是客觀方面的原因,另一個就是主觀方面的原因。

客觀方面的原因是這次試卷出題超出大綱要求,有些偏難;加之改卷老師對閱讀理解題和作文壓分嚴重,學生普遍在這兩道題上丟分嚴重。

客觀原因是次要的,主要原因是:學生的基礎知識還是不夠紮實,不少學生在默寫古詩句和默寫課文原句上存在錯字現象,結果整個句因爲錯一個字而全部分被扣。其次閱讀理解能力、寫做能力太差,學生在這兩道題上丟分嚴重。因此基於上面的情況,特制定下學期的教學計劃:

一在教學上採取分層次教學。主要分爲上中下三個層次。

(1)學困生嚴抓基礎知識,主要抓好讀背課文,認真書寫生字詞,每單元后的讀讀背背全部會默寫。

(2)對待中等生除了抓好他們的基礎知識外,要抓好他們的寫作能力,透過優秀學生作文的範例給他們做引導,多讀背作文來提高這一方面的能力。

(3)提高中上等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提高這一方面的能力除了需要學生多閱讀之外,還需要學生做一些閱讀理解題來鍛鍊,這次學生閱讀理解題失分嚴重的原因我認爲主要是因爲學生在這方面的練習還是太少了。

失敗不可怕,關鍵是在失敗中總結教訓。找到了失敗的原因,就等於成功了一半,另一半就需要下學期的努力了。雖然學生的基礎很差,但是我心中仍然充滿了信心和希望。

上學期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_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5

一、 知道yu上兩點要去掉的規則。

以前學過jqx,孩子們都知道:jqx真稀奇,看到眼睛就挖去。現在又出現了一個:yu.

我是這樣處理的:

首先,複習幾個整體認讀音節,zi ci si zhi chi shi ri ,齊讀,開火車讀,然他們說說爲什麼後面的i不出聲呀?原來,站在後面的小螞蟻“裝啞巴”。

接着,再板書音節:yi wu,讀一讀,看一看,yi 就是大y加小i,wu就是大w加小u,後面的i、u都是小啞巴,所以直接讀yi wu 。

然後,再板書yu,相機講故事:森林裏住着三戶人家。大y和小i是姐妹。大w和小u是兄弟,ǖ是獨生女,她看到別人可以兄弟姐妹兩個人玩,就哭了。大y看見了,就對小ǖ說:“只要擦乾眼淚,我就跟你玩。”於是,y和ǖ就組成了yu。然後讓學生區別一下:站在yu後面的是誰呀?(是ǖ),站在wu後面的是誰呀?(是u),這下,分清了!

接着,再讀讀jqx和ǖ相拼的音節,然後讓小朋友們改編兒歌,結合今天學的yu想想,我們可以變成怎樣的兒歌記憶呢?有小朋友說:jqxy真稀奇,看到眼睛就挖去,nl不稀奇,看到眼睛不挖去。呵呵,將就着記憶吧。

二、區分:聲母yw,單韻母iuǖ,整體”認讀音節yi wu yu

我藉助了“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表,讓孩子們看看錶上的三間房子裏分別住着不同的“人”,最上邊的房子裏住的是“聲母家族”,讀一讀,認一認。再看看中間的房子裏,住的是“韻母家族”,也來讀一讀,再看一看,哪幾個韻母寶寶只是孤零零的一個人?哦,是aoeiuǖ,告訴他們,我們把這幾個單獨的字母叫做“單韻母”,接着再看看第三間房子裏住了誰,哦,是整體認讀音節,你都認識了哪些人?叫叫他們的名字——(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很好,下面接受老師的考驗,看誰分得清——出示展示白板,上面板書y i w u yi wu ǖ yu ,分別把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寫下來。

這道習題《陽光課堂》《課堂作業》上也有,課後的作業中大部分孩子能區分清楚了,但是有幾個孩子還是有點混淆,只有課後加強個別指導了。

三、訓練用音節詞說一句完整的話:

我把書本第29頁的音節詞用展示平臺顯示在白板上,要孩子們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個詞說一句話,要求把話說完整,如我用“襪子”這個音節詞說一句話,媽媽給我買了一雙漂亮的襪子。讓孩子學音節,會用詞造個簡單的句子,鍛鍊說的能力!孩子們在這個環節都搶着說,孩子們表現慾望特別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