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理想(人教版七年級必修教案設計)

 陳芳

理想(人教版七年級必修教案設計)

理想

一、匯入新課:

1、  導語設計: 同學們,在第一單元裏,我們研討過現代詩《在山的那邊》。詩人在詩歌中寫道:“在山的那邊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這裏的“海”指的是什麼呢?是指理想的境界。有了理想,有了追求,一個人就會不畏勞苦地向着一個目標前進。那麼,什麼是理想的境界呢?人生爲什麼要有理想?我們應當樹立什麼樣的理想?如何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著名詩人流沙河的哲理詩《理想》,同樣會“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

2、  作者:流沙河,原名餘勳坦。四川金堂人。1931年11月11日生在成都。中國作協理事、四川作協副主席。作品出版20種。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  教師範讀    

2、  正音、正字

3、  釋詞

4、  學生默讀,感知課文內容:理想究竟是什麼? 

第l節,總說理想是前進的方向;在全詩中起到統領的作用。

第2節,理想有時代性,理想有層次性。

第3節,人類一代又一代的理想,推動了歷史的發展。

第4節,理想使人明確方向。

第5節,理想給人力量。一是樂觀,二是鬥志,三是活力。 

第6節, 爲崇高的社會理想而奮鬥,就顧不得個人發財,也顧不得種種個人利益,他所獲得的是爲理想而奮鬥的幸福感,理想實現後的喜悅,犧牲的是其他個人利益。

第7節,理想所追求的是社會的溫飽、文明、安定、繁榮等等,而不是個人榮譽。

第8節, 理想對人生的意義。

第9節,理想對人生的意義。

第10節,要把理想視爲生命。

第11節,正反對比,突出理想對於人生的重要。

第12節,鼓舞人們樹立理想,爲理想而奮鬥。

三、探究此詩脈絡: 

第l節,總說理想是前進的方向;在全詩中起到統領的作用。

2、3兩節 “理想的歷史意義”;

4、5、6、7節 “理想的人格意義”;

8、9、10、11節 “理想的人生意義”。

第12節,鼓舞人們樹立理想,爲理想而奮鬥。

四、這首詩歌的主旨是什麼?從哪可以看出來?

學生默讀後小組討論,回答,互相補充。要點:鼓勵人們樹立遠大理想,併爲之奮鬥。

五、作業:注音每個1行,每行5遍。解詞1遍。

第2課時 :朗讀、背誦。研討與賞析詩歌的思想內容及語形象化語言。

教學過程:

一、哪些詞語最能表現文章的主題?

 同學自讀課文,然後小組交流,代表回答。

 不求一致,重點是賞析語言。

二、語言運用  

1、  語言運用並交流(仿照第一詩節,寫幾句話) 

教師示例:  愛心是風,捲來濃密的雲;愛心是雲,化作及時的雨;

愛心是雨,滋潤久旱的樹;愛心是樹,爲你撐起綠陰。

3、  修辭訓練 

這首詩運用了大量的比喻,貼切而又生動,使抽象的事理形象化。教師應指導學生深入體會,學習掌握,提高想像思維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第1節四個比喻,喻意是什麼?     

4、  教師應讓學生自由論談,教師給予必要的點撥,使學生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教師小結

同學們,我們朗讀、研討和賞析了這首詩歌,掌握了詩歌的基本結構,理解了詩歌的主要內容,體會了詩歌的形象化語言,並深入地談了學習體會。理想猶如航標燈,它指引着我們的人生之旅。願大家從小樹立崇高的理想,併爲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奮鬥。我想,一個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個精神生活很充實的人,也一定是一個很高尚的人。

五、作業 : 1、寫300字的隨筆,談談自己如何看待理想。

賞析語言          愛心是風,捲來濃密的雲;愛心是雲,化作及時的雨;

愛心是雨,滋潤久旱的樹;愛心是樹,爲你撐起綠陰。

     

理想

一、匯入新課:

1、  導語設計: 同學們,在第一單元裏,我們研討過現代詩《在山的那邊》。詩人在詩歌中寫道:“在山的那邊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這裏的“海”指的是什麼呢?是指理想的境界。有了理想,有了追求,一個人就會不畏勞苦地向着一個目標前進。那麼,什麼是理想的境界呢?人生爲什麼要有理想?我們應當樹立什麼樣的理想?如何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著名詩人流沙河的哲理詩《理想》,同樣會“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

2、  作者:流沙河,原名餘勳坦。四川金堂人。1931年11月11日生在成都。中國作協理事、四川作協副主席。作品出版20種。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  教師範讀    

2、  正音、正字

3、  釋詞

4、  學生默讀,感知課文內容:理想究竟是什麼? 

第l節,總說理想是前進的方向;在全詩中起到統領的作用。

第2節,理想有時代性,理想有層次性。

第3節,人類一代又一代的理想,推動了歷史的發展。

第4節,理想使人明確方向。

第5節,理想給人力量。一是樂觀,二是鬥志,三是活力。 

第6節, 爲崇高的社會理想而奮鬥,就顧不得個人發財,也顧不得種種個人利益,他所獲得的是爲理想而奮鬥的幸福感,理想實現後的喜悅,犧牲的是其他個人利益。

第7節,理想所追求的是社會的溫飽、文明、安定、繁榮等等,而不是個人榮譽。

第8節, 理想對人生的意義。

第9節,理想對人生的意義。

第10節,要把理想視爲生命。

第11節,正反對比,突出理想對於人生的重要。

第12節,鼓舞人們樹立理想,爲理想而奮鬥。

三、探究此詩脈絡: 

第l節,總說理想是前進的方向;在全詩中起到統領的作用。

2、3兩節 “理想的歷史意義”;

4、5、6、7節 “理想的人格意義”;

8、9、10、11節 “理想的人生意義”。

第12節,鼓舞人們樹立理想,爲理想而奮鬥。

四、這首詩歌的主旨是什麼?從哪可以看出來?

學生默讀後小組討論,回答,互相補充。要點:鼓勵人們樹立遠大理想,併爲之奮鬥。

五、作業:注音每個1行,每行5遍。解詞1遍。

第2課時 :朗讀、背誦。研討與賞析詩歌的思想內容及語形象化語言。

教學過程:

一、哪些詞語最能表現文章的主題?

 同學自讀課文,然後小組交流,代表回答。

 不求一致,重點是賞析語言。

二、語言運用  

1、  語言運用並交流(仿照第一詩節,寫幾句話) 

教師示例:  愛心是風,捲來濃密的雲;愛心是雲,化作及時的雨;

愛心是雨,滋潤久旱的樹;愛心是樹,爲你撐起綠陰。

3、  修辭訓練 

這首詩運用了大量的比喻,貼切而又生動,使抽象的事理形象化。教師應指導學生深入體會,學習掌握,提高想像思維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第1節四個比喻,喻意是什麼?     

4、  教師應讓學生自由論談,教師給予必要的點撥,使學生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教師小結

同學們,我們朗讀、研討和賞析了這首詩歌,掌握了詩歌的基本結構,理解了詩歌的主要內容,體會了詩歌的形象化語言,並深入地談了學習體會。理想猶如航標燈,它指引着我們的人生之旅。願大家從小樹立崇高的理想,併爲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奮鬥。我想,一個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個精神生活很充實的人,也一定是一個很高尚的人。

五、作業 : 1、寫300字的隨筆,談談自己如何看待理想。

賞析語言          愛心是風,捲來濃密的雲;愛心是雲,化作及時的雨;

愛心是雨,滋潤久旱的樹;愛心是樹,爲你撐起綠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