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小班化數學教學論文

論文2.95W

小班化人數較少,每層人數比大班化要少得多,在小班化教學中開展分層教學的針對性更強,使有效分層教學研究成爲一種可能與需要.下面請閱讀關於小班化數學教學論文,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小班化數學教學論文

研究背景: 小班化教學是在學生數量控制在30人以下的教學單位面向學生個體,圍繞學生個體發展而開展的教學活動,是當代中國教育發展的趨勢之一。教育的變化總是和經濟社會的變化有着最直接的關聯,小班化的出現就是如此。隨着出生人口負增長、教育資源的充裕和家長對子女接受優質教育期望的提高,被稱爲“精品教育”的小班化教育在國內部分大中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漸露風采,成爲教育改革新的探索熱點。

研究意義: 小班化教學是國內外教學改革發展之趨勢:世界課程改革的趨勢是倡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索學習,這就使得大班化教學面臨諸多問題,比如如何面向全體、如何因材施教等,小班化教學就應運而生。1996年,上海市率先開展小班化教育實驗研究,10所小學在起始年級中進行首輪小班化教學試點,此舉被稱爲“教學領域的一場革命”。大量的研究表明,小班化教育對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個性發展等起到明顯的效果。對改變教育觀念,改進教學方法、優化教育資源等有革命性的突破。晉江市近幾年經濟發展迅速,地方財政投入加大,資源不斷豐富的優勢條件,爲小班化教學探究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基礎。

我校爲一所備受社會關注的新辦市區重點校,教育硬件條件優越,生源好,爲小班化教學研究創設了必要條件。筆者透過幾年的教學實踐,就如何創新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學過程以促進小班化的有效教學,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 分層教學

我們深知小班化教育的最大意義在於讓每位學生得到均衡發展,不僅要關注個體認知水平差異,還要關注學習方法差異,進而關注情感、態度、價值觀、心理等和諧發展。小班化教學相對於大班教學,由於班級人數的減少,使教學的時間和空間得以重組,使教師對每個學生的獨特學習風格和方式能有更加深入的瞭解,這就爲開發“分層教學”提供了可能。

《數學課程標準》倡導“大衆數學”這一現代教育理念,明確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在班生規模大的班級中,由於時間和資源總量的限定,人人學到不同的數學我覺得是一種“奢求”。但在小學小班化教學中,這個“理想”完全可以實現。由於班生少,每個學生對教學資源所佔的份額大大增加,主要表現在對教學時間、教學設備、活動空間等個體佔有比例成倍增長,這就爲分層教學提供了基礎。落實到教學實踐中,首先要對學生進行分層。在綜合考慮每位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將學生按一定的比例分爲A優秀、B發展、C努力三個不同層次。並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教學目標。例如:“乘法計算”中各步的算理對於A層學生要求條理清晰,語句完整地表述,B層學生清楚達意地表述即可,C層學生能意會方法與算理,能計算就行;“求周長”中 A層學生要求多種解法並清楚說出自主探索的思路,B層學生能找出一種或兩種解法,C層學生能用一種解法就行。

第二是分層備課,小班化環境下的備課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從教學目標、教學過程、能力情感等多個維度來考慮學生個體差異,實施分層備課。分層備課就是指從學生實際出發,根據課程標準和教材,針對學生層次,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設計分層授課過程。我把它分爲三個層次:所有學生都能達到的“基本層次”,多數學生經努力後可以達到的“中等層次”,少數學有餘力的學生可以達到的“較高層次”。對學困生適當降低教學起點,要求學會最基本的知識,掌握基本方法,會做基礎題,發展基本能力,如閱讀能力、計算能力、表達能力、實驗操作能力等。對中等生要求在熟悉熟練上下功夫,發展綜合能力,逐步轉變爲優等生。對優生要求深刻理解、熟練掌握和靈活運用知識,啓迪思維,培養創造能力,發展個性特長。

第三是教學過程分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層次來設計難度不同的問題,尤其是在設計問題及練習時。例如在教學“周長”這部分知識中,已知長方形的長寬求周長或已知正方形的邊長求周長,這類簡單題請C層學生解答;已知長方形的周長和寬求長,已知長方形的長及長與寬的關係求周長,這類較複雜的題請A層或B層學生彙報。這樣分層設問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練習題設計遵循“低起點,高要求,分層次”的原則,儘量做到全體學生都有適合自己水平的練習。力求使每位學生學有難度,學有所得。這樣能很好地兼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提高學生的思維參與程度,使各類學生都能感受到數學問題的挑戰性和透過自身努力,感受問題解決的快樂。

二、創新教法

(一)教學內容要新。小班化教育中數學課程的內容要“新”,應選取那些對學生來說“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內容。如教學長度單位認識時,叫他們去調查學校到所住社區的距離;教學兩位數乘法時,叫他們和家長走入市場,學會購物,寫數學日記;教學面積認識認識時,叫他們觀察教室的地磚和實地測量小籃球場;教學連乘應用題求幾棟樓住幾戶時,叫他們觀察學校周邊的樓盤,有條件的去詢問調查。透過家長的配合及學生的自我實踐,這些貼近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溝通生活中的數學與教科書上數學的聯繫,使生活和數學融爲一體。也就是說,應透過教學內容之“新”,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熱愛數學,讓數學成爲學生髮展的重要動力源泉,從而去學習數學獲取知識,實現數學的再發現和再創造。

(二)教學形式要新。小班由於學生人數少,學生獲得了比以往更多、更直接、更快速的與老師、同學碰撞、交流、角色置換的機會。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要積極利用這些有利因素,創造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動態地參與到教學中。如認識方向知識時,我請全班到課外上課,讓他們身臨其境,有利於直觀接受,並現場做個別指導;在教學行車幾站時,可叫學生分組合作,排成行車架式,讓學生體會到行車幾站是數間隔而不是數點,然後老師逐個小組參與,幫助他們理解,切實做到突破難點,這也是小班化教學才能容易做到做好。

(三) 導“思”要新。爲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教師要透過創設反映數學事實的恰當情境,讓學生透過邏輯思維或操作實證的方法,透過對話等多種形式的交流,使學生的思維與教師的思維產生共鳴,從而使學生所學的知識深化內化。小班化教學空間相對增加,教育關照度增加,讓每個學生都受到等距離教學,讓每個學生充分享受教育資源,充分與老師互動交流,思維就能得到有效的發展。如教學“鋪磚問題”,可讓學生藉助學具分組體驗鋪磚情境後,讓他們暢所欲言,提出解決方案,而後讓他們自主探索,認識並找到了大面積(房間)除以小面積(磚)的規律,從而解決了本單元的重大難點;在教學“三角形面積的計算”,課前讓每個學生準備完全一樣的鈍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各一對,以及幾個平行四邊形,進行擺一擺、拼一拼、移一移、剪一剪、看一看能不能透過拼、擺、移、剪成以前學過的什麼樣的平面圖形?教師引導學生觀察並思考: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與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麼關係?而後交流他們不同的思考成果,從而推匯出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因爲班生少,學生佔有的單位時間和教學資源相對較大,學生的疑點訴求和老師的引導思考才能一一得到有效的表達和突破。

(四)作業輔導要新。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在越受老師關注的條件下越容易取得成功。所以老師要利用作業面批,培養師生情感,提升學習成績。與大班化相比,小班化教育存在着人際交往優勢。人數少,更利於教師深入學生、瞭解學生,時時處處關心愛護學生,使自己成爲學生心中可敬的師長、可親的朋友。學生愛上你,也就愛上了你的課。

小班化教育爲實施素質教育創造了一個嶄新而又廣闊的空間,它能讓學生享受多種教育資源,增加接受教育的機會,從而使每一位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21世紀的教育是以培養具有獨立個性和人格,適應現代社會並促進現代社會發展的創新人才爲目標。我們有理由相信爲適應時代的發展以及人們對高質量教育的需求,小班化教育必將在我國得到迅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