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利用微課優化小學數學教學模式論文

論文9.7K

摘要:隨着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微課”的教育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在教育界迅速的颳起了一陣“微課”風暴,已逐漸成了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微課”的有效利用,則能讓學生利用零散的時間自行進行學習,可以針對學生們在學習當中的薄弱環節進行鞏固與加強。“微課”作爲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畢竟有它的優勢和不足,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引進“微課”概念,將“微課”的優勢展現出來,是值得每位教師思考與探索的,下面將根據“微課”的特點與概念進行分析,並針對小學數學教學當中怎樣利用“微課”優化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做個簡單的介紹。

利用微課優化小學數學教學模式論文

關鍵詞:小學數學;微課;優化;教學模式

一、“微課”的概念與應用範圍

(一)“微課”的概念

“微課”是以教學視頻爲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中所需各種教學資源的有機結合體。“微課”的時間一般在10分鐘以內,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內容短小,也可以說“微課”是集中說明一個問題的小課程。“微課”與傳統課程相比,它更具有廣泛性與隨意性,不需要固定的地點與時間,學生只需要利用現成的電子設備,便可以自行進行學習,極大的方便了學生們的學習,但是這種模式也有不足,其主題相對較少,只是一章內容的一部分,難以與同學們進行互動,學生只能夠靠自行理解觀看相關內容。

(二)“微課”的應用範圍

“微課”的應用範圍相對而言比較廣泛,小至幼兒,大到成人,都可以從“微課”之中汲取到相應的知識。雖然“微課”的內容比較簡單,但卻是根據不同年齡段的人們來設計的,幼兒可以根據它來牙牙學語,而成人無論是要學習育嬰知識還是行業規則都可以搜尋相關課程。而且它的傳播性極強,人們不單能夠在休閒時在網上觀看,也可以在乘坐地鐵時從手機視頻裏觀看,甚至還可以在微博裏對其進行討論,因此覆蓋面是非常的廣的。面對如此龐大的人羣,“微課”自然而然要分門別類,目前而言主要有兩種分類方式,分別是按照教學方法和教學環節來實行的。教學方法分爲利用語言傳遞資訊和直接傳遞資訊兩大板塊,語言傳遞資訊有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等,直接感知便只有演示法了。教學環節便不用細說,在傳統課堂上應早有體會。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入“微課”的'作用

(一)幫助學生理清數學概念

現在的小學數學內容與之前相比有了明顯的擴展,涉及的內容比較全面,而小學生們由於對數學的接觸並沒有太長時間,而且小學生思維還沒有得到全面的擴展,邏輯能力較差,很可能會把相關的數學內容弄混淆,這樣的話不單限制了自身的發展,也會讓自己失去信心。例如,統計與概率知識,學生們在學習統計知識時會覺得很簡單而不願意專心聽老師講解,而對統計知識的準確掌握很重要,第一次學習《統計表和簡單的條形統計圖》時,老師可以將統計表的介紹和簡單的條形統計圖的介紹製作成“微課”讓學生學習,“微課”的圖文並茂情景化的形式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學習起來輕鬆方便,學生除了在課堂上學習,課後還可以尋找一個靜謐的空間,利用手機等電子設備進行學習。由於“微課”課程精而簡,學習環境也不用害怕受到周邊的干擾,學生便可以放心大膽的安心學習,理清相關的數學概念,彌補傳統課堂中學習的不足。

(二)針對學生喜好擴展思維

對於活潑好動的學生,當然方便老師在課堂之中瞭解他們的學習情況,而那些沉默不語又斯文羞澀的學生,他們也很渴望被老師認可。針對這種情況,老師應該鼓勵他們進行微課的學習,可以根據自身特點鞏固自己的知識,並進行額外的思維擴展。例如課堂上老師拋出這樣一個問題,“5輛汽車5次可以運送100堆木柴,那麼同樣的6輛汽車幾次可以運送120堆木柴呢?”。這樣的一個問題,可能會讓一些對實際問題感興趣的同學眼前一亮,再透過老師將“微課”推廣給他們,他們一定會欣然的去搜尋有關應用題的“微課”專題,從而對這一類題目的解題思路有進一步的瞭解,思維得到擴展,也得到了老師的認同。

三、怎樣設計“微課”普及小學數學課堂

(一)“微課”設計美觀實用

“微課”作爲一項新的學習方式,因爲其推及的範圍之廣,聽課的效率之高,廣受衆多學習愛好者的喜愛。這便要求教師在製作微課的過程中要準確的把握教材內容,對其中涉及的知識點要理清條目,注意區分每節課的重點、難點。由於微課的時間有限,這便要求教師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教授學習者,而且要採用動靜結合的方式,儘量讓自己的微課內容裏包含圖片、文字、聲音等內容,讓整個畫面簡潔流暢。

(二)使用“微課”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

“微課”學習不單能利用在課後複習上,對課前的預習也能起到不小的作用,例如教師明天要上小學數學內容“年、月、日”,便可以佈置給學生們利用“微課”預習的任務,讓他們對“年、月、日”有個大致的瞭解,第二天便利用多媒體呈現一個鐘錶給學生,向他們提問這個鐘錶意味着什麼時刻。這裏主要要關注三點:第一點便是及時的督促學生使用“微課”,第二點則是推薦學生們觀看與上課內容相關的“微課”內容,並試着做出擴展,最後一點便是家長與老師之間的溝通問題了,課餘時間學生畢竟不在校內,教師無法觀察他們的學習情況,只好由家長負責,並且及時與老師進行交流。如此一來,就像閱讀能力的培養一般,學生日久則習慣了“微課”的使用。

四、總結

小學數學教育亟待改進,而“微課”的出現,打破了傳統課堂的條條框框,可以讓學生在課餘時間觀看教學視頻,用零散的時間鞏固自己的知識網絡,大大地優化了小學數學的教學模式,提高了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趙丙科.微課效用及其感悟[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7).

[2]張田曦.資訊時代下的微課理解[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3(11).

[3]王文光.小學應用題解法初探[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