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高職學生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論文

論文2.86W

[摘要]音樂無處不在。欣賞音樂能力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原始的、與生俱來的,有有意、無意形成的,有因明確目的而提升的。音樂欣賞能力形成是個積累過程,更多的要依賴後天的培養,社會、個體、家庭都是培養音樂欣賞能力的因素。高職學生在院校接受的音樂欣賞教學是學生音樂欣賞能力形成和積累的黃金時機。他們接觸到的音樂欣賞概念和記憶到的許多各種風格的音樂旋律,以及這些旋律應該帶給聽者什麼樣的聯覺相關概念,都會在這些學生將來的音樂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高職學生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論文

[關鍵詞]學生;音樂欣賞;能力

日本著名的鋼琴家、指揮家久石讓,在央視的一次採訪中說,他年少時雖然學習和欣賞了不少交響樂作品,但只是聽過,沒有感覺,不爲所動。而當他從事指揮、鋼琴演奏工作後,回頭涉足記憶中的交響樂,才深深體味之中的壯大和宏偉,從而讓他創作出一部又一部膾炙人口的優秀音樂作品,其中不乏帶有濃重交響樂風格的電影音樂。筆者中學時代的化學老師,喜歡聽京劇,問其爲什麼喜歡,他說本來也不喜歡,只應知道京劇是國粹,必然有她的可聽之處,爲了此生不錯過被冠之爲國粹的京劇,就刻意聽之,久而久之,愛上了京劇。石久從聽過、沒有感覺、不爲所動到體味之中的壯大和宏偉繼而創作出帶有交響樂風格的電影音樂;那位化學老師從本不喜歡到刻意聽之直至愛上京劇,都經歷過了一個長期的過程。

這個過程是從記憶成爲感動的過程,是從感性上升爲理性的過程,是人生經歷積累的過程,是音樂欣賞能力形成和積累的過程。筆者從事高職音樂欣賞教學多年了,有相當大一部分學生在課堂上是不可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爲音樂所動的。比如二胡獨奏《二泉印月》,它是中國民族音樂、二胡演奏作品的精華,音樂欣賞教學顯然是不能避開的。當介紹作品開始“嘆氣般”的下行旋律,鋪墊了整個樂曲憂傷的基調;介紹整個樂曲悲而不傷,平靜道來,但音樂內在卻蘊育了強大的被壓抑的力量,是一種曾經滄海、傷痛過去的恍如隔世感覺等,這些需要有些情感經歷或情感體驗的人才能真正感悟,對年紀輕、閱歷淺的高職學生而言,在課堂短短的幾十分鐘裏讓他與阿炳的音樂和老師產生共鳴,實在勉爲其難。所以高職音樂欣賞教學,要把控好音樂欣賞能力形成和發展的規律,要充分認識高職學校和學生的實際,做到既不讓學生錯失在校學習的黃金時機,又不能拔苗助長。

欣賞音樂能力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原始的,與生俱來的。一個很時尚的年輕通俗歌手,說他就是在小學時的一次匯演中聽到其他班唱的合唱里居然有聲部,這種聲部的和諧讓他感到頭皮發麻,大腦深處升起一陣美好的衝動,這美妙的合唱深深地打動了他,讓他從此喜歡上了音樂,從而成就了他的音樂人生;

著名舞蹈家楊麗萍在進行《雲南印象》的音樂創作時,找到作曲家三寶,請他聆聽由當地農民演唱的民歌,三寶說歌聲讓他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這是對這種超具震撼力和感染力的民間音樂的一種強烈感動。筆者曾經與一舞蹈老師一起戴着耳機聽王宏偉清唱的陝北民歌《淚蛋蛋撒在沙蒿蒿林》,當王宏偉極具穿透力的男高音,帶着黃土地的.勁風響在耳邊時,我們同時出現了“雞皮疙瘩”反應。這種感受就幾十秒鐘,是一種快速的“審美反射”,它無需反映出作品的意味與思想,是一種來自對音樂本身的純愉悅,是一個欣賞者對真正的好音樂作品的最原始的反應。這種原始、初級的對音樂的反應會引致聽者對音樂的興趣、愛好、癡迷和感動,這種感動可能不是幾個簡單的形容詞能表達得了的。

二是有意和無意形成的。從嬰兒時期睜大眼睛聽媽媽唱的搖籃曲開始,到幼兒園拍着小手跟着節拍起舞,到小學時用稚嫩的嗓子跟着老師喊歌,中學時沒事掛在耳朵上的隨身聽,到大學的音樂欣賞課,步入社會後私家車裏的CD,音樂廳裏的音樂會,至到臨終彌留之際聽到的催人淚下的舊歌謠……這裏面,有無意識的音樂欣賞,也有有意識的音樂欣賞,它們或早或晚能喚起人們內心的情感。而作爲大部分人(非從事音樂專業學習和工作的人)而言,接受無意識的音樂欣賞教育要遠遠多於有意識的音樂欣賞教育,大部分人甚至一生都沒有接受過專門的音樂欣賞教育,無意識的音樂欣賞是他們音樂生活的主體,這種無意識的音樂欣賞決定了他們音樂生活的水平、風格和質量。比如上世紀70年代戶外高音喇叭播放的是樣板戲,以《臺灣,我的骨肉同胞》爲典型代表的高歌型歌曲,成長在那個年代的人幾乎都喜歡而且會來幾段樣板戲,幾乎都願意或者會大着嗓門歌唱;上世紀70年代鄧麗君的風行,社會上又出現鄧麗君迷,年輕女孩模仿鄧麗君的“氣聲唱法”成爲時尚;上世紀70年代農村的孩子會吹笛子、拉二胡,上世紀80年代城市的青年開始彈吉它,當今孩子被父母送去學鋼琴,有因此成才的,但更多的只是作爲愛好培養。在持續一生的社會音樂欣賞教育過程中,有很多人因此走上了專業音樂隊伍,他們很大部分的音樂審美、音樂概念甚至音樂理論知識,都是在這些看似沒有教學目的音樂欣賞過程中獲得的,在無意識的音樂教育中實現了音樂欣賞。三是有明確目的而提升。

當一個人在生活中受到了挫折和打擊,會將自己獨自關起來,將貝多芬的《第五(命運)交響曲》開到大音響,讓自己沉浸在震憾的音樂中,求得與音樂的共鳴,讓自身的痛苦在音樂中得到釋放,並將對音樂的感受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角度和高度;上世紀60、70年代的音樂作品匱缺,音樂欣賞幾乎只能從樣板戲開始,人們在僅有的八齣戲中翻來覆去地品味其中韻味,以使形成了許多與戲曲音樂表現規律有關的概念:什麼樣的音樂是果敢?什麼樣的音樂是憤怒?什麼樣的音樂是悲傷?什麼樣的音樂是傾訴?什麼樣的音樂是喜悅?什麼樣的音樂是狂歡?時過境遷,那個年代的人們,真的愛上了那樣的音樂表達方式,去卡拉OK會對樣板戲唱段情有獨鍾。

音樂欣賞能力形成是個積累過程。音樂欣賞跟天賦有關,但不是人人都有天生的音樂感受,更多的是依賴後天的培養,它是一個典型的積累過程。音樂欣賞是一項音樂審美活動,是以欣賞者的音樂審美經驗爲條件,透過審美經驗的活動從中獲得音樂審美體驗。

沒有“審美經驗”,審美活動就如同無本之椽、無源之水,成爲空談。音樂審美積累越多,音樂審美活動纔會越有效、越成功。經驗分感性經驗階段和理性經驗階段,聽者對好的音樂的第一感覺,是近乎原始的、純粹生理的反應,它是無意識的,被動的,機械的,但會給人很強烈的唯美的音樂追求,一次次的追求,一次次的滿足,這種“追求”與“滿足”過程,在自覺和不自覺的教育形式下,進入“理性欣賞”階段,好的音樂欣賞理念和習慣,以及一定的音樂欣賞能力便逐漸形成。音樂欣賞能力的形成和增強,音樂欣賞環境非常重要:一是社會層面的。音樂創作者作爲音樂欣賞產品的製造者,應有意創作多一些新穎,有鮮明藝術特徵,讓人們明確、真實地感動的好作品;媒體作爲最有力的音樂傳播者,應該具備除了效益以外更強的教育責任感;學校音樂教育要承擔起音樂欣賞教育和引導作用,爲人們走上正確的音樂欣賞之路做好理論與實踐的引導。二是音樂欣賞個體要加強自我培養意識。

欣賞者應該有意培養好的音樂審美,有目的、有選擇地爲自己進行音樂欣賞教育,同時提升自我綜合文化素質,在選擇音樂審美傾向的路上,不隨波逐流,不誤入歧途,進入音樂欣賞水平與綜合文化素質雙提升的境界。三是家庭音樂欣賞教育。這裏並非指小朋友一定要學點什麼樂器,音樂欣賞是一種融入和氛圍,有意營造好的家庭音樂氛圍,往往對孩子的音樂成長會起到很好的作用。常看電視的人會留心到,但凡能在舞臺上表演一些才藝的,多數都是家庭或家族裏有一個或多個相關藝術門當的“師傅”,至少音體美教學研究119是“發燒友”,這種在與家人朝夕相處、耳鬢廝磨的日常生活中的藝術薰陶,是極有效的。四是音樂欣賞教育都應注意欣賞方式問題。理想的音樂欣賞活動,應該是敏銳感受音樂獨自體認的心理歷程,音樂欣賞活動的核心應該是審美。音樂欣賞教育的方式很多,但均要選擇有利於聽者“感受”音樂的方式進行,方能達到有效的結果。施教者有必要分析聽者的文化水平、音樂積累水平、情感經歷、個性特徵及審美傾向,有針對性的選曲和選擇教育方式,圍繞“感受”作文章。

高職院校音樂欣賞教學是學生音樂欣賞能力形成和積累的重要階段。目前高職院校的音樂欣賞教學有兩個層次,一種是對以音樂爲專業課程的專業進行的,另一種是對不以音樂爲專業課程的專業進行的。都有相應的培養目標。高職學生雖然同爲大學生,但錄取批次低,他們的音樂和文化水平不及一般高校的學生,甚至不及稍發達一點的城市中學生,處於偏低水平,這跟生源的生長環境多爲次發達地區有關。高職院校的辦學是“以應用爲目的,實用爲主,夠用爲度”爲原則,以培養實用型人才爲目的的,不論是對以音樂爲專業課的專業,還是對不以音樂課程爲專業課程的其他專業,音樂欣賞都是以提升學生音樂素質和培養學生音樂欣賞能力爲主要目的的。學生音樂和文化素質較低,任課教師在實行“因材施教”時應予充分考慮和關注。音樂欣賞作爲非主要技能課,都只開一學期即36學時,教學時間非常有限。

所以,在高職音樂欣賞教學中,應該從培養最基礎的音樂欣賞概念開始,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感受音樂的美,教以欣賞音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爲其將來自覺欣賞音樂打下基礎。它既不能像高中音樂欣賞那樣,讓學生以享受音樂爲主,在享受音樂的過程中學習音樂知識,又不能像普通高校那樣,在分析、解剖一部部音樂作品的過程和大量的音樂欣賞理論研究中享受音樂。高職學生自我意識是成年人的,但還是因爲整體文化素質偏低,學習方式不盡如人意,大部分學生還明顯存有中學生時的孩子氣。他們單純,在學習上存在較強的依賴性,同時他們更渴望自己透過學習,能以成人的思維方式學習和處世。所以,在高職音樂欣賞的教學中,要重視音樂欣賞常識和音樂欣賞理論的教育,同時又要顧及學生對音樂欣賞的興趣。如果只重視前者,學生會失去對音樂欣賞的興趣,如果只講音樂的美,對音樂基礎知識薄弱的高職學生來說,課堂上的欣賞只會是“空中樓閣”,而將來學生走入社會,因爲沒有一定程度地掌握音樂欣賞理論和常識,無法再與音樂“結緣”,斷掉了學生欣賞音樂的“後路”。

可見,在高職音樂欣賞教學中,學生能真正爲一些音樂作品打動,理解音樂所蘊含的主要內容、思想和審美,是非常難的。所以,高職院校學生所受的音樂欣賞教育,應該主要是是停留在“感性認識”層面的。

如在欣賞《二泉印月》時,學生如果不能感受到作品帶來的深的哲學性的思考及阿炳滄桑後的嘆息,但至少可以透過欣賞作品,學習到許多音樂欣賞和與作品有關的音樂知識。比如:透過講解第一句的下行旋律如同嘆息奠定了作品傷感基調,告訴學生音樂的下行能讓人感受到哀傷,這個作品是傷而不痛的、是一個生活在舊社會最底層人的內心感受、音樂是有着明顯的江南音樂風格等。學生即使不能切身感受,但完全有必要接受這個概念。教學過程中學生至少是機械性地接觸了音樂,瞭解了一些關於這個作品的音樂概念,按受了與作品相關的音樂欣賞理論知識,哪怕他們還體會不到旋律的優美,但是肯定可以熟記作品相關主題等等。高職院校的音樂欣賞課教師不能好高騖遠,要正視由學生的基礎造成的音樂欣賞教學現狀,紮紮實實做好對學生的初級音樂欣賞教育,乃至音樂啓蒙教育,爲提升學生音樂素質,爲學生有機會步入真正的音樂欣賞之路做好相關的教學工作。高職院校的音樂教師應該面對現實,因材施教,不能完全隨着學生的原始興趣讓學生在音樂欣賞中“圖個樂”。提倡快樂教學,是要以提升教學效果爲目的的,而並非爲樂而樂。音樂欣賞這種對高職學生極具吸引力的事情,不應只是建立在“樂”和“享受”的層面,只有在一定的音樂積累和音樂欣賞能力的前提下,纔可能談對音樂的真正“享受”,這是師生們在音樂欣賞中都應該明確的觀點。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中國書法有“描紅”之舉,都說明了在諸多的知識和技能的學習過程中(尤其是藝術門類知識和技術的培養),最初的學習雖不能立竿見影,但是透過積累,量變是可能達到質變。同樣,高職院校的音樂欣賞教育中,不管有多少感動或沒有被音樂感動的學生所受的教育都是有效的,這是學生音樂欣賞能力形成和積累的必然階段。他們接觸到的音樂欣賞概念和記憶到的許多各種風格的音樂旋律,以及這些旋律應該帶給聽者什麼樣的感覺相關概念,都會在這些學生將來的音樂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這也是高職音樂欣賞教育“建立”、“提升”的理念所期待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