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高校學生音樂審美能力培養初探藝術論文

論文1.26W

一、高校音樂審美能力培養的實施原則

高校學生音樂審美能力培養初探藝術論文

高校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是根據社會主義教育方針、教學目的和藝術美育實施過程的一般規律提出來的,是以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和美學原理、美育原理、教育學原理爲理論基礎的。它主要是我國社會主義音樂藝術美育實踐經驗的概括和總結,同時也吸收了古代和外國音樂藝術美育實踐經驗中有價值的部分。音樂美育的原則是音樂藝術美育基本規律的反映,是科學性和實踐性的有機結合。音樂藝術美育的基本原則是:

1德、智、體、美等諸育統一的原則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德育爲先,全面育人,正確認識德、智、體、美諸育的關係是基礎,正確處理德、智、體、美諸育的關係是關鍵。因爲德、智、體、美是全面育人的核心內容,是相互聯繫的統一整體。因此,我們必須正確認識黨的教育方針中諸育之間的關係,充分發揮各育在相互關聯中的最大功能,充分挖掘各種課程教學中的育人功能。要使諸育融爲一體,互相促進、相得益彰,決不可將他們分割開來,對立起來。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偏離任何一方,對人的全面發展都是有害的。實現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目標,不僅要求學校正確處理德、智、體、美等諸育之間的關係,把德育放在首位,而且還要求正確處理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質修養與科學文化知識和職業技術學習的關係,正確對待學習、生活和科學健身等問題,高度重視高尚道德情操與健康審美情趣的培養,在注重理論知識和職業技術學習的同時,加強實踐鍛鍊,在學習生活實踐中養成健康向上的文明習慣。只有這樣,才能透過學校的教育培養和學生的學習鍛鍊,最終使學生成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2.理論與實踐統一的原則。

理論和實踐是描述人類社會活動的特徵的一對基本範疇。人類從事任何活動,必然包括抽象的、邏輯的、思辨的、理性的、動腦的方面,也必然包括具20體的、歸納的、行動的、感性的、動手的方面。正如上和下、左和右、正和反一樣,這兩個方面相輔相成,對立統一,缺一不可。如果兩者脫離,銜接不上,就做不好事情。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第一基本觀點,任何正確的理論認識都需要經過實踐到認識,再由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覆才能完成。實踐是檢驗理論是否正確的唯一標準,任何教育都不能違背這一原則,音樂美育也不能例外。人類幾千年來積累了大量的知識和技能,任何人不可能事事親歷。所以,把總結好的知識和技能,以課堂講授的方式由教師直接傳遞給學生,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然而,如上所述,理論和實踐是不能脫離的。現在我們的教育領域中的問題是:實踐方面在很大的程度上被忽視了,學生只從理論的方面接受知識,而沒有親身的體驗和感受,這樣是不可能深刻地、有效地掌握知識和技能的;學到的東西只是空洞的、不實用的條條。現在大力強調加強實踐環節是非常必要的。教學中在理論教學加強學生對音樂審美能力的基礎上,更要強調學生在的實踐認知中對音樂的審美能力的提高,強調實踐環節並不是忽視理論的學習,恰恰相反,只有加強了實踐環節,才能使我們在理論的傳授和學習上得到有效的支援和保證,才能從整體上提高我們的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和素質,包括理論學習和審美的水平。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觀點:一個正確的認識,需要經過由實踐到認識,再由認識到實踐,即由物質到精神、再由精神到物質的多次反覆,才能完成。實踐是檢驗理論是否符合客觀實際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凡教育都不能背離這一原則,音樂美育當然也不能例外。在音樂美育過程中,要堅決反對“爲藝術爲藝術”,反對形式主義和唯美主義,反對“純技術”的觀點。要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去開展藝術美育,強調學以致用,將認識和實踐、思想和行動統一起來,提高審美文化水平,培養完美的個性。

3.情感與認識相統一的原則。

我們知道,音樂美育作爲一種情感活動,總是離不開認識活動的,情感的每一次淨化都需要認識活動參與。因此,音樂美育只有堅持情感與認識相統一的原則,將審美認識活動融入審美情感體驗之中,才能獲得理想的教育效果。音樂美21育作爲一種認識活動,不同於一般的邏輯認識,自始至終都以形象思維爲主,審美心理包括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因素,其中情感是其中最活躍的因素,其他心理因素都圍繞着情感運動,藝術美育的動因和目的也離不開審美主體的情感體驗,從而使整個藝術審美過程浸染上濃郁、強烈的情感色彩。因此,藝術美育只有堅持情感與認識相統一的原則,將審美認識融入審美情感的體驗之中,才能獲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4.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相適應的原則。

即要在實施音樂美育的過程中,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二者由矛盾達到統一的原則。這是在音樂美育實施過程中把美學的特點和教育學的特點有機地結合而提出來的原則。由於音樂美育是與美感有着密切關係的一種特殊的教育,而人的美感,又是由不可缺少的兩個方面所構成:一方面,必須有客觀的審美對象的存在作爲前提;另一方面,審美主體還必須有審美需要以及相應的主觀條件。因此,音樂美育同樣必須具有這兩方面的條件,即審美主體(受教育者)與審美客體(教育內容、教育手段),二者缺一不可。審美客體是不以審美主體的意志爲轉移的客觀存在,是第一性的。堅持審美主體與客體相適應的原則,就必須按照受教育者生理、心理髮展的階段性、順序性的客觀規律來開展美育活動,亦必須根據審美主體的不同年齡階段,有針對性地選擇合適的審美對象作爲實施美育的內容和手段,並且採取相應的途徑和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然而,審美客體之所以能夠被欣賞,並使主體能從中受到教育,主體的主觀條件亦有着特別突出的意義。首先,主體要有審美或受教育的需求;其次,主體要有健全的、社會化(人化)的審美感覺器官,這主要指能欣賞形式美的眼睛和感受音樂美的耳朵。總之,堅持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相適應的原則,就是要在它們之間架起一座感情交流的橋樑。只有這樣,才能促使審美主體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教育,由接觸者變爲接受者,也只有這樣,審美主客體雙方纔能由矛盾走向統一。

二、高校音樂審美能力培養的實施內容

音樂審美能力是一種高度綜合的心理能力,是在音樂活動過程中認識和體22驗、感受和創構審美對象的一種能力。又是一種認識和發現美的能力,是一種複雜的心理過程,是人類特有的能力,它包括對音樂的感知力、想象力、理解力、創造力等,因此對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應當包括培養敏銳的感知能力,培養豐富的想象力,培養透徹的理解力等幾個方面的內容。

1、加強審美感知力的培養

敏銳的感知力是積累豐富的內在感情的重要手段,因爲對內在感情的體驗、認識和積累,往往是透過感官對外部自然形式和藝術形式的把握完成的。對音樂敏銳的感知力,不是閉上眼睛就能冥思苦想出來的,而是在同外部音樂藝術的相互作用和交往中形成的。正如那阻抗水流的岩石和海灘,它們作用於或改造着水流,而它們自己也不知不覺地在這種相互作用中受到了改造。席勒認爲:“感知能力的培養是時代最急迫的需要,這不僅因爲它是一種改善對人生洞察力的手段,而且因爲它本身就會喚起洞察力的改善。”培養音樂感知力的重要途徑,就是要引導學生去親身體驗和感受音樂,使其感覺逐漸適應對音樂中對稱、均衡、節奏,有機統一等美的活動模式,最後形成一種對這樣一些模式的敏銳選擇能力和同情能力。前面提到過,音樂的感覺總體包含音高感、音色感、節奏感、旋律感、和聲感、音樂形式感等等。這些方面只有透過後天的訓練纔會不斷提高。以音高感而言,能否辯認一定的音高本來是一種純生理的能力,也有接近於天賦的絕對音高感,然而,更爲重要的相對音高感,即分辯不同音程距離的能力卻是後天形成的。後者經過長期訓練可以達到相當細緻靈敏的程度。人的節奏感也是如此,在音樂的感受中,人自然而然的會將節奏與現實生活密切聯繫起來,音樂中節奏的動力感會使人產生極爲多樣的聯想。生活經驗是否豐富多樣,對於節奏的聯想具有重要的影響。人們的旋律感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徵,因爲旋律不僅僅是音型的流動,而且它帶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鄉土風情,並具有近於約定俗成的一定旋法習慣。因此,人們後天接觸的音樂越豐富多樣,其旋律感越強,就對不同地區,不同國家的音樂感受越加深刻。和聲感是人們在音樂活動中不斷訓練和培養的結果。對和聲感的功能進行與非功能進行,要在實踐中透過有形無形的薰陶才能取得。和聲感是有一定歷史,一定音樂文化,一定審美觀念的產物。音樂的形23成具有一定的邏輯和連貫性,並具時代、歷史社會的特徵,人們只有在長期的接觸、聆聽記憶、分析中,才能較爲深刻地理解直至把握其形式。敏銳的感受力,最容易在對藝術中最活躍,最複雜和最有秩序性和多樣統一性的音樂觀察中獲得。因此,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去弄清什麼樣的形式是音樂特有的形式,就成了培養他們審美感受力的重要途徑。這種有意識的培養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從理論上弄清音樂藝術的種種特徵。二是引導學生親自從音響中體察音樂那特有的形式。完整的音響感知,要求欣賞者必須要按照音樂的規律把旋律的音高、節奏、力度、音色等要素合成爲主題、旋律、樂段乃至完整的樂曲。因爲它既有助於把握音樂的形式美,又有助於對悅耳動聽的音樂音響和精緻巧妙的音樂形式的感知。在音樂審美教育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領會和體驗音樂的特有模式,並逐漸將其特有的運動模式和形式結構,內化爲他們自己的感知認識,傾向和習慣,是增強他們敏銳的審美感受力的關鍵所在,也是美育之本質所在。我們應該仔細地向他們分析音樂作品的不同特徵及其美的內涵。音樂中那好似龍飛鳳舞的優美旋律,必定顯露出往與復、伸與縮、動與靜、虛與實之間的辯證統一。那高亢曲折的戲曲唱腔也必將表現了人們的喜、怒、哀、樂。教師在和學生共同聽完一段樂曲後,用簡練的語言談一談自己的感受,這樣,再聽第二遍的時候,學生便會感受到音樂的真諦。教師在描述自己的經驗時,切勿扯的太遠,重要的是展開其中的音樂音響模式。在音樂審美感知能力的培養中,既要發揮學生先天的審美潛能,又要加強他們審美實踐的訓練,培養其敏銳的創造、發現、領略美的能力。事實上,每一個人的審美感知能力都不是一樣的。審美感知力的強弱,有先天的因素在起作用。但是,後天教育得法,就有可能將那些“沉睡”的感知力調動起來,反之,既使有先天的素質,如果長期擱置不用,也要退化,甚至消失。人的感知力既有一定的選擇性、整體性、理解性,又有感情色彩、超功利性與個性化的特點。在培養人的音樂感知力時,應使其深入把握音樂活動與內容聯繫的本質,儲存豐富的感覺表象,使感知的客體有血有肉。

2、加強審美想象力的培養

24音樂運動的形態,人類的情感動態,要轉化爲音響動態結構,並予以創造性的表現與把握,就必須憑藉想象力。想象,從本質上說,就是把透過感知把握到的完形或是大腦中的儲存的現在圖式加以改造、組合、提煉,重鑄成全新的意想的過程。審美想象力的培養,是指在審美主體知覺形象的基礎上,對審美對象進行創造性的加工,從而形成審美意向的能力的培育。音樂審美想象力是在全部知覺經驗的基礎上由音響向“音象”(音樂形象)的進發。它具有兩大基本特徵:一是自由性。即人們可以突破時空侷限,憑思維無拘無束地自由馳騁的特性。二是情感性。即形象的變化、組合乃至意象的構成都以情感爲紐帶。音樂審美想象力,可分爲音樂審美的聯想力和音樂審美的構想力。所謂聯想力,是在知覺表象的基礎上按相似律和接近律進行想象從而創造審美意象的能力。審美構想力,是在記憶力表象的基礎上,按照自由律創造審美意象的能力。想象以人們記憶中的表象爲材料,透過對這些材料的分析和綜合,創造出新的形象來。藝術想象所採用的表象材料與一般的想象不同,他雖然也以人的社會生活作爲表象材料。但同時也包含着人的精神生活。因此,培養豐富的“表象儲備”是想象的基礎。音樂想象的源泉之一是生活的體驗。人們在外在體驗豐富多樣,包括人們的外在體驗豐富多樣,包括人的生活經歷、學習、經歷、文化活動、社交、閱讀等等。我們在進行審美教育中,必須強調學生的生活體驗。音樂想象力還有賴於人的無意識或潛意識中儲存的各種本能、衝動、記憶等,然而它們的內在素質往往也是源於外在體驗的,而且也只有在與外在體驗相結合時,才能發揮它們的重要作用。提高學生的審美想象力,還要加強學生的藝術體驗。因爲人們在想象中創造的聽覺表象,具有一種對各種音響的綜合,分析和提煉的過程。學生只有在內心的聽覺中積累豐富的音樂材料,學會體驗,感受各種不同的音響,大腦分析器才能對音響做出深入的分析和綜合,爲想象提供各種所需的素材。學生的'想象力,只有在長期積累的藝術體驗中才能不斷提高。豐富的情感是人們想象的動力。現代科學和藝術創造的經驗表明,情感積累是一個無意識的過程,但必須有清醒的意識參與。人的本能衝動是情感的基礎,人的本能衝動同豐富情感的轉變,是由單一和貧乏向多樣統一的轉變。本能衝動25如不遇到代表社會和倫理的意識的阻抗不會轉變爲人的感情。藝術想象所需要的是熾熱情感。任何人的熾熱豐富的情感,都是在不凡的遭遇中形成的。人們在感受音樂的過程中要有一種真摯而充沛的感情,尤其是在音樂實踐中的演奏與創作時,具有激情更爲重要。這種情感的昇華,將會有力的激發着人們的創造性想象。聯想是想象的重要形式。聯想的重要基礎來自各種反射,當新的刺激能引起過去的有關生活經驗和思想感情的回憶時,就會產生各種聯想。它是音樂審美活動中的重要現象和重要方法之一。失去了聯想,就會使一部音樂作品被理解的程度受到很大限制。由此可見,豐富的想象力必須具有豐富的聯想,而多種多樣的聯想又要求人們具有豐富多彩的生活。

3、加強審美理解力的培養

音樂審美理解力是人們在音樂感受的基礎上,運用理性思維對音樂作品進行審美認識和評價的能力。音樂審美理解力不是與生俱來的,它是有意識的教育和無意識的文化薰陶的結果。音樂審美理解力,一方面表現在對音樂形式的認識中,這主要是指對音樂音響的藝術組合及其形式結構的理解認識,是透過對音樂基本技術理論知識的掌握來進行的。這種對音樂形式的理解認識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將使人對音樂的感受由初有的感性階段進入感性與理性相結合的進階階段,由音響快感階段提高到音樂審美階段。另一方面,它又表現在對音樂作品的內容和社會意義的理解認識上。音樂作品的不同形式與內容具有不同的表現和結果。欣賞者在這種理解認識中,要對樂曲做出某種抽象的理性判斷,把理性認識真正融注於對樂曲的感性體驗中,使音樂欣賞達到更深刻,更高的層次。所以,音樂理解力不是一種純粹對事物進行科學分析和理性把握的能力,而是對音響的整體接受和情感把握的能力。音樂審美理解力,實際上也是一種審美的領悟力。人的審美理解力要從多方面進行培養。音樂審美理解力的培養,應首先重視學生的廣博而豐富的藝術知識與修養。並要求深刻了解各個民族的深層意識,哲學思想和各個時期的時代精神和藝術風格,瞭解各時期不同的音樂語言。音樂由於其自身的非語義性和非具體性的特點,它天然地更加傾向於其他文學藝術的綜合。有許多音樂就是根據其他文學藝術的26題材重新加以創造的,這些音樂作品無論從題材或表現的內涵來說,都與一定的文學藝術作品密切相關。因此,豐富的文學藝術修養,對於理解音樂有直接的關聯。應該說,對文學藝術作品的理解與感受越深刻、越細膩,對相關的音樂作品的欣賞和領會,也就越能收到更好的效果。總之,這是一種全面而寬廣的,一種深刻到能改造自己內心情感和思考方式的教育。音樂審美中最重要的理解,應該是對音響中暗含的特殊意味的直接性理解。這種理解不同於感知,但要以感知作爲基礎。只有對音響有了整體的把握,才能將其中的意味抓住。我們認爲,培養學生對音樂的特殊理解能力,應採取一些特殊的教學方法。當某一音響在學生耳邊縈繞時,應讓學生自由領會,以樹立起他自己體驗和理解的內在情感模式標準。當然,這種理解還應該建立在一定的理論基礎之上,並對樂曲本身的情感內涵和社會意義,以及對樂曲產生的時代背景,作曲家的生活、思想、創作意圖等有深入的瞭解。對音樂的理解,並非要求對某曲做出某種抽象的理性判斷,而是要求把一種對音樂的理性認識真正融注於樂曲的感性體驗之中。一個人對肖邦的《“革命”練習曲》、《敘事》、《d小調前奏曲》等作品賞析時,如果對肖邦所處的歷史時代一無所知,對激盪在肖邦心中的感情浪濤的社會性質也不甚瞭解,那麼,他將很難體會到肖邦樂曲中蘊涵的那種愛國熱情和革命衝動。當然,對音樂的理解還應是廣闊而自由的,儘管它可以透過情感的抒發和音樂的邏輯發展來表達深刻的哲理思想。音樂理解力的培養,不是靠刻苦的背誦和記憶所能奏效的,它靠的是一種對完型的感性把握力,與此同時,又要聯繫到人生的各種情趣意味。也就是說,要經由感受匯入理解,理解時又不脫離感受。音樂理解應建立在豐富的感性體驗的基礎上,使音響感知、情感體驗和想象聯想融爲一體。在音樂的審美過程中,人們將不可避免地要把自己的主體意識滲入到欣賞對象中,從而在某種程度上改變着音樂作品本身的面貌。也就是說,同一樂曲在不同的聽衆中有着不同的反應。這種反應即是一種“自我”理解,而這種理解必將帶有個人色彩,並對原作有所發揮和創造。經過不斷的強調、重複、溫習,人們的音樂欣賞理解力將會逐步提高。可見,接受的音樂作品多,其理解力也會不斷隨之增長。音樂理解力要比單27純的邏輯推理能力複雜得多,因爲它是一種音響語言,一種多層次、多層面同時進行的思維方式。對音樂的理解,通常是將在日常生活中互不相干,甚至互相對立的東西經由情感的中介作用,不可思議的連結在一起了。審美經驗豐富,能力較強的聽衆,對於某一作品,無需重複許多即可達到熟悉的程度。音樂修養與才能的差異,與審美能力、趣味、審美活動中的注意、美感強弱直接相關。回味是音樂理解的一種重要過程,音樂回味可以使審美主體對音樂美內涵的意味,意境、意義獲得進一步的理解。甚至還可以聯想到相同或相異的美的形態並進行比較,聯想到同一作曲家的其他作品或同一流派其他作曲家的作品並進行比較,在系統的,深刻的理解基礎上,重新更深刻地感覺作品的美。可見,音樂的理解力可透過“回味”得到提高。總之,音樂審美理解力的培養,是欣賞不同國別、不同時代、不同民族藝術作品的前提,也是欣賞世界性音樂作品的重要條件。有了這種條件,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意義、內涵,就能深刻地把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