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中職音樂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論文

論文2.01W

中職音樂教學開展的最終目的在於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推動學生綜合素養的形成。音樂作爲一門藝術學科範疇,主要是透過音符來抒發情感,屬於聽覺範疇。音樂教育本質上是美的範疇,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音樂作品是對象,教師需要做的是引導學生透過感知音樂來“品”出某種情感,感受作品本質內容,進而啓發自我的情感產生。從這個角度來說,教師應着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藉以來促使學生更好的去欣賞音樂,同時也是對自我素養的一個深化表現。在此,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粗略的談一下中職音樂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

中職音樂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論文

一、激發興趣,引導學生感知音樂美

想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審美能力,首先需要做的是學生對音樂作品的一個美的感知。在音樂教學中,學生只有具有一定的感知能力才能夠對音樂作品產生特定的情感,才能夠刺激自我內心情感的一個外漏,也就是我們說的情感共鳴。而對於音樂的感知,不是簡單的聽曲子、苦思冥想,更多的是需要學生與音樂作品之間的對話,即:情感交流和互動,對音樂作品達到一個理解力。這裏的理解力指的是:學生在聆聽音樂的過程中自我思維對音樂的一個感知和評價。“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筆者在音樂教學中,透過激發學生的興趣來引導學生感知音樂美,從而爲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奠定基礎。如:在學習《梁祝》欣賞教學時,學生對於梁祝的愛情故事遠比梁祝的音樂感興趣,對此,筆者透過引導學生討論梁祝的愛情故事來激發學生對音樂作品的興趣,之後彈奏(也可以是視頻播放)梁祝的曲子,讓學生靜靜的聆聽。學生本身已經討論了故事的形成背景,內心深處還有着對故事的某種情感因素,這個時候展示音樂作品,學生自然的會感受到音樂的藝術魅力,潛移默化中形成一定的審美能力。

二、加強對比,強化學生了解音樂美

就音樂本身來說,作品與作品之間有着一定的差異性,其藝術魅力不同。在音樂教學中,筆者爲了更好的讓學生感受音樂美,採取對比的手段來引導學生對音樂作品進行分析、比較,更切實的感受音樂無線的魅力,感受音樂語言的變化美、各種旋律表達出來的各種美等等。從音樂的教學來說,對比不只是一種創作的手法,更多的是一種音樂表現手法的彰顯,音樂美更多時候是透過對比其節奏、力度、旋律等來呈現出來的。可以說,加強引導學生對比音樂,聆聽音樂的變化,能夠更有效的強化學生的音樂感悟能力,更深入的瞭解音樂形象、音樂內涵等,是自我音樂審美能力的一個提升。如:在學習“怎樣欣賞音樂”教學內容時,筆者分別讓學生聆聽了《雷鳴電閃波爾卡》和《藍色多瑙河》兩首曲子,讓學生對比感受旋律的變化,感悟其情感的不同,進而透過對比感受音程的協和彰顯出的別樣音樂美。逐漸的透過對比來掌握一定的審美技巧,諸如:協和音程中展示出的和平和安寧,事物的美感;節奏的猛烈,暴風雨的異樣美等等。沒有比較就沒有感觸,這樣,透過對比讓學生感受多樣的音樂美,從而產生多元的審美感受等,從根本推動學生自我審美能力的提升。

三、藉助空白,深化學生的音樂審美

音樂作爲一門藝術有着特殊性,它的技能性較強,大衆都比較喜愛,但是每個人面對音樂的感受是不同的。就音樂的形式來說,它是多種多樣的,諸如:民族音樂、流行音樂、戲曲音樂等。人們對於這些音樂的喜好也不同的。可以說,音樂的欣賞是個體行爲,這樣一來也就決定了學生審美能力的個體性,即:它是個體對音樂的一個獨特的情感體驗、感受等。因此,在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過程中,教師應認識到這一點,並鼓勵學生彰顯個體行爲,表達自我獨特的'審美。就音樂來說,從欣賞視角來看,它有着一定的空白性,是充滿着一定的表現空間的,筆者透過這個角度,在音樂教學中,藉助空白,來深化學生的音樂美。即:結合一定的音樂作品,以自我爲中心,大膽的進行想象,以想象鍛鍊來強化學生音樂審美技能的深度發展。如:在學習《高山流水》音樂欣賞教學內容時,筆者運用“知音難覓”這個音樂空白來引導學生想象伯牙彈奏曲調時,樵夫的種種表現,感受音樂創作者與欣賞者之間的超越情感的互動和交流,同時想象高山曲調時山的宏偉莊重,波濤曲調時的奔騰澎湃等等。更深入的感受音樂的內涵,順其自然的提升自我的音樂欣賞能力。這樣,給予學生思維自由和空間,引導學生進行想象,有助於啓發學生審美的創新,深化學生本身的音樂學習。總的來說,中職音樂教學的目標在於強化學生的音樂技能和素養,其重點不是音樂技術的滲透,更多的是引導學生透過音樂學習而學會審美。我們作爲教師應清楚的認知到這一點,進而在音樂教學中,以學生的發展爲基準來構思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感受音樂美,促使學生將自我與音樂融合在一起,從根本強化學生形成音樂審美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宏宇.中等職業學校藝術欣賞教學用書:音樂欣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尹愛青.音樂審美教育的人學研究[M].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