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中職學生能力培養的職業素養分析論文

論文8.08K

摘要:職業教育旨在爲社會輸送技術應用型人才,職業能力和素質是職業教育的核心,關係着學生的就業與職業生涯發展。本文以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爲研究對象,以訪談和問卷調查的方式展開研究,藉助SPSS對調查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力圖瞭解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培養現狀,爲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提供可能的意見和建議。

中職學生能力培養的職業素養分析論文

關鍵詞:中職;學前教育;能力培養;職業素養

近年來,學前教育專業越來越受到重視,尤其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提出了2020年要基本普及學前教育的發展規劃目標和戰略舉措後,學前教育的發展隨之邁進了一個新臺階。與此同時,社會對幼教教師的素質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職業院校是培養和輸送幼兒園教師的主力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關係着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也關係着其自身職業生涯的長遠。在學前教育專業辦學規模不斷擴大的情況下,如何增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使人才培養與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已成爲職業院校必須考慮的頭等大事。因此研究中等職業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對於瞭解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現狀,培養其職業能力,增強就業能力有着重大的實踐意義。本文以中職學校學前專業學生爲研究對象,採用訪談和問卷調查的方式展開研究,透過對調查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力圖瞭解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培養現狀,爲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能力培養和素質提升提供可能的意見和建議。

一、概念界定與指標體系

(一)核心概念界定1.職業能力能力有兩種含義:其一是個人的實際能力,即對某項任務或活動的現有成就水平;其二是個人的潛在能力,即容納、接受和保留事物的可能性。能力不是指現有的成就,還包括個體具有的潛力和可能性。職業能力是從事某項職業活動所必備的,並在該職業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的多種能力的綜合,是個體當前就業和終身發展所需的能力。2011年12月11日教育部頒佈了《幼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此標準提出幼兒教師的七項專業能力:環境的創設與利用;一日生活的組織與保育;遊戲活動的支援和引導;教育活動的計劃與實施;激勵與評價;溝通與合作;反思與發展。2.職業素質幼兒教師職業素質,是指幼兒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形成的穩定的行爲規範和行爲準則,是自身職業能力與社會適應能力的一種綜合體現,主要表現在道德素質、文化素質、能力素質、身心品質等方面。(二)研究指標體系設計根據概念界定和文獻資料,本研究的指標體系由職業能力與職業素質兩部分構成。其中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分爲職業價值觀,基本能力,專業能力三個維度。職業素質包括道德素質、文化素質、能力素質、身心品質等方面

二、能力培養與職業素養提升調查分析

(一)研究方法本文采用了文獻研究、調查研究、數據分析的研究方法。透過大量閱讀學前教育專業、職業能力與職業素養的相關書籍與文獻,對核心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析,在文獻整理的基礎上設計訪談提綱與調查問卷。透過訪談與問卷調查方式蒐集數據,藉助SPSS19.0對問卷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透過描述性統計,分析目前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與素養培養情況。

(二)問卷發放與回收本研究問卷的調查對象爲中職在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採取隨機抽樣的方法進行樣本選擇,將300多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進行編號,以餘數法的方式等距抽取150名學生作爲研究樣本,進行問卷的發放。本次共發放問卷150份,收回150份,刪除無效問卷6份,有效問卷共計144份,填答有效率爲96%。

(三)調查結果分析

1.學生職業價值觀測量本文將報考原因,喜歡所學專業的'程度,就業取向,職業評價四個維度對學生的職業價值觀進行測量。調查學生“您報考學前教育專業的原因?”家長或教師的意見(25.0%),自己喜歡(53.5%),考分較低沒辦法(5.6%),其他(16.0%);“進入學校後,您喜歡所學的學前教育專業嗎?”非常喜歡(7.6%),喜歡(77.8%),不喜歡(13.9%),非常不喜歡(0.7%);“畢業以後會選擇從事幼兒教師工作嗎?”非常肯定(18.2%),難以確定(63.6%),可能不會(18.2%);“您對幼兒教師工作的評價?”社會地位高(1.4%),穩定有保障(25.2%)工作開心,有認同感(44.1%),對社會貢獻大(15.4%),有較好的職業前景(7.7%),對家庭或朋友帶來有益的幫助(6.3%)。從測量數據來看,大部分的學生喜歡自己所學專業,70%的學生對幼兒教師有較好的職業認同感,但卻只有18.2%的學生非常肯定自己以後會從事幼兒教師工作,對自己以後的職業選擇還較爲迷茫。

2.學生基本能力與素質分析

第一: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應具備的素質與能力

(1)應具備的能力和素質本研究透過問卷的形式,調查了學生們所認爲的作爲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應該具備的能力和素質,調查結果如下:①較好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語言表達能力、溝通與交流能力、自理和自律能力、責任感、誠信度、計算機操作能力等。(90.6%)②較強的專業能力。主要包括崗位所必需的專業知識、專業態度、專業技能等。(77%)③較強的學習能力和社會能力。(54.7%)④思想道德及身體素質(63.3%)。⑤較好的實踐技能。(51.1%)⑥應對突發事件與解決問題能力(58.3%)

(2)掌握與欠缺的能力本研究對以上6項能力進行調查,詢問“在以上6項能力中,您掌握最好的是?”分析結果顯示:54.9%的學生選擇基本能力,7.6%的選擇專業能力,9.7%上午選擇學習能力和社會能力,20.8選擇思想道德及身體素質,2.8%的選擇較好的實踐技能,4.2%的選擇應對突發事件與解決問題能力。調查詢問“在以上6項能力中,您較爲欠缺的是?”調查結果顯示:5.6%的學生認爲缺乏基本能力,27.8%認爲缺乏專業能力,15.3%認爲自己缺乏學習能力和社會能力,0.7%的認爲缺乏思想道德及身體素質,21.5%的學生認爲自己缺乏較好的實踐技能,29.2%的缺乏應對突發事件與解決問題能力。可見,在所有的職業能力和素質中,學生掌握最好的是基本能力,思想道德及身體素質,最爲欠缺的是應對突發事件與解決問題能力,專業能力,較好的實踐技能力。

第二: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基本能力分析

(1)資格證書對學生所獲證書調查如下:2.1%的獲得教師資格證,36.6%的獲得普通話證書,6.8%的獲得育嬰師,34.1%獲得保育員,6.1%獲得計算機相關資格證書,68.4%獲得其他資格證書。由數據可見,教師資格證,計算機相關資格證書,育嬰師三項幼兒教師所必備的關鍵證書證書,所獲比例卻比較低。需要說明的是,教師資格證是高職及以上學歷才能報考,我們的調查對象大都是中職,還不能報名參加教師資格證考試,所以比例很低。

(2)實習與見習透過問卷詢問“您參加過學校組織的幼師相關的實習與見習工作嗎?您所在學校組織過幾次幼師相關的實習?”調查結果爲:66.0%的參加過學校組織的幼師相關的實習與見習工作,37.5%的學生一次都沒有參加過,20.8%的學生參加過一次,40.3%的學生參加過二次,1.4%的學生參加過三次及以上。說明80%左右的學生都參加過學校的實習實踐工作。

(3)學生具備幼兒教師基本技能調查

1)計算機操作能力計算機操作能力對於幼兒教師來說主要是指學生能否根據授課需要獨立製作課件,我們對學生進行調查“您能根據授課需要獨立製作課件嗎?”調查結果爲:20.6%的學生能根據授課需要獨立製作課件,54.6%的學生大多數情況能,24.8%的學生不能。可見,70%以上的學生具備一定的計算機操作能力,能夠根據所授課程獨立製作課件,但也有24.8%的學生不能獨立製作課件,因此要注重學生計算機操作能力的培養。

2)組織遊戲活動與保育能力組織遊戲活動與保育能力的測量指標爲:設計幼兒遊戲活動的能力,自制教玩具的能力,以及保育能力。對三項指標的調查結果如下:“您能根據教學需要設計相關的幼兒遊戲活動嗎?”,能(29.2%),大多數情況能(61.1%),不能(9.7%)。“您會根據遊戲活動的需要自制教玩具嗎?”經常會(16%),有時會(68%),不會(16%)。“您能協助保育員做一些常規的保育工作嗎?”能(72.5%),有時候能(22.5%),不能(5%)。從數據可見,90%的學生能根據教學需要設計遊戲活動,80%以上的學生能製作相關的道具,95%的學生能夠協助保育員做一些常規的保育工作。這表明學生具有較好的組織遊戲活動和保育能力。

3)溝通與協調能力溝通與協調能力對於學前教育的學生來說,主要是指能否自如地應對幼兒提出的各種領域的問題。我們詢問其“您實習過程中能自如地應對幼兒提出的各種領域的問題嗎?”分析結果爲,15.5%的學生能,57.0%的學生大多數情況能,27.5%的學生不能。可見,70%以上的學生能夠自如的應對實習過程中幼兒提出的問題,說明學生具備一定的溝通協調能力。仍然有27.5%的學生不能更好的進行溝通,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需要重視學生的溝通協調能力的鍛鍊和培養。

4)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應對突發事業的能力是指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當幼兒發生意外事故時,能否採取基本的措施進行應對。我們對學前教育的學生進行調查:“您實習過程中當幼兒發生意外事故時,您會怎樣做?”採取一些簡單的急救措施,確保幼兒生命安全(80.6%),通知家長(0.7%),報告老師或領導(18.1%),求助同學(0.7%)。調查結果顯示,80.6%的學生能夠採取一些簡單的急救措施,確保幼兒生命安全,說明學生們還是有一定的應對實踐的能力,還需加強急救措施的培訓。

5)教學反思能力本文從反思頻率、反思內容、反思的基本形式三個指標對學生的教學反思能力進行測量。結果顯示:第一,反思頻率中:經常反思的佔(62.7%),偶爾反思的佔(35.9%),從不反思的佔(1.4%)。第二,反思內容中:自己對幼兒的教育方式(61%),幼兒的反應與表現(19.1%),幼兒教學活動實施情況(19.9%)。

第三,反思的基本形式:寫教學反思日記(25.5%),查閱相關內容(22.7%),與老師交流討論(26.2%),與同學進行交流(25.5%)。幼兒教師的教學反思能力在整個教師的職業生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對教師的職業能力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只有不斷的反思,才能不斷的進步。在被調查的學生中,62.7%的學生在實習時能夠做到經常反思,情況較爲樂觀。

三、研究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在查閱相關文獻的基礎上,設計了問卷,以問卷的形式收集數據,然後藉助SPSS19.0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透過問卷調查得出如下結論:

(一)加強學生職業規劃教育學生的職業價值觀測量結果顯示:85.4%的學生喜歡自己所學的學前教育專業,70%的學生認同幼兒教師這個職業。而從就業取向來看,只有18.2%的學生非常肯定自己以後會從事幼兒教師工作,63.6%的學生還不能確定,一半以上的學生對自己以後的職業選擇還較爲迷茫。表明學生對幼師這個職業有較好的職業認同感,但對前途比較迷茫,沒有明確的職業規劃,需加強職業規劃教育與引導。

(二)鼓勵學生積極獲取職業相關的資格證書資格能力,指的是學生的工作相關證書的取得。調查結果顯示,中職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都不是很強,24.8%的學生不能獨立製作課件,同時對於教師資格證,育嬰師,保育員等與幼師工作密切相關的證書,學生獲取率也較低,應鼓勵學生積極報考。

(三)結合學生實際,注重其薄弱職業能力的培養調查分析結果顯示:學生具備較好的組織遊戲與保育能力,實習與見習機會,但是最爲欠缺是應對突發事件與解決問題能力,少部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更好的進行溝通。因此,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需注重學生應對突發事件、溝通協調及實踐能力的鍛鍊和培養,才能更好的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提高其職業能力與素質。

參考文獻:

[1]鄧霽嵐,周端雲.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分析[J].教育教壇,2011(10):152-154.

[2]趙麗英.高職高專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狀況及對策研究----以山西某高職高專院校爲例[D].湖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3]李德菊.論幼兒教師的職業素質[J].阜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2):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