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創新能力培養下資訊技術論文

論文3.01W

1資訊技術課程目標分析

創新能力培養下資訊技術論文

高中資訊技術課程的教學目標包括知識性目標、技能性目標和情感性目標。知識目標包括理解和應用知識水平;技能目標包括獨立操作和熟練操作水平;情感性目標包括獲得感性認識並表達感受、態度和價值判斷等。普通高中資訊技術課程的總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把資訊素養描述爲資訊的獲取、加工與交流的基本能力;對資訊活動的過程、方法、結果進行評價的能力;流暢地發表觀點,交流思想,開展合作,並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中學生資訊素養的提升具體體現在教學目標的三個方面的發展。資訊技術基礎模組是培養高中資訊素養的基礎,同時也是學習其他模組的基礎。透過本模組的學習,學生應掌握資訊的獲取、加工、交流的基本方法;能夠根據需要選擇適當的資訊技術交流思想,開展合作。解決實際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本模組的教學要注重以資訊處理與交流爲主線,強調在資訊技術應用基礎上的資訊素養的構建,要面向學生的日常生活,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培養資訊素養,這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有基礎性的作用。本模組有四個主題組成:資訊獲取、資訊加工與表達、資訊資源管理以及資訊技術與社會。其中資訊獲取部分要求學生能夠描述資訊的基本特徵,能夠列舉資訊技術應用實例,瞭解資訊技術的歷史和發展趨勢,內容比較偏向理論性,但是與實際生活聯繫緊密;資訊加工與表達部分要求學生能夠根據任務需求,熟練使用文字處理、圖表處理等工具軟件加工資訊。選擇恰當的多媒體工具軟件處理多媒體資訊,本部分的知識偏重於個人的實際操作能力,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挖掘學生的創新潛力;資訊資源管理部分對學生的要求是透過實際操作,瞭解當前常見的資訊資源管理的目的與管理方法,描述各種方法的特點,分析其合理性,這部分知識教師應充分利用資訊技術的特徵來豐富學生的個人知識,爲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資訊技術與社會部分主要透過學生探討資訊技術對社會發展、科技進步以及個人生活學習的影響,這部分內容對學生情感態度的影響較明顯,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作用不大,所以說前三個主題的知識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佔主體地位,應儘可能的使學生創新能力得到有效的發展。算法與程序設計模組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各種思維。算法是關於解決問題的計算過程的描述,即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的描述;程序設計是使用計算機可理解的語言表達算法的過程。本模組教師可透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2資訊技術課程的特徵

l)發展性

資訊技術課程是一門新興的課程,這是資訊技術本身的發展所造成的,同時也是新課程的發展過程中所特有的。不斷有新的資訊技術經過研究、開發、實驗與推廣,從而成爲人們日常應用的新技術,如新的多媒體技術等,所以資訊技術課程所要學習的內容必然要求不斷更新與發展。資訊技術課程要求我們要用發展的觀點認識資訊技術,不斷完善資訊技術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現在我們要把資訊技術課程與當今社會緊密結合,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綜合性

資訊技術本身是多種學科技術發展的結果,其中涉及到物理、數學、化學、生物、心理學等各個學科,體現了現代科學技術的水平。同時資訊技術也綜合了語言文字、圖形、圖像的理解與表達,因此如何在教學中將科學知識與機械操作結合起來,將知識目標與情感目標統一起來。

3)實踐性

資訊技術課程包括實踐操作和理論知識,其中實踐操作有限,過程與結果並重,過程優先。這是因爲資訊素養集中表現在操作能力上,資訊技術能力直接體現在學生能否使用某些軟件。其次資訊素養的培養必須透過大量的實踐操作,也就是隻有透過大量的實踐操作才能夠實現資訊技術課程的教學目標,因此資訊技術課程具有實踐性。

4)創新性

應用資訊技術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個性化,具體體現在使用計算機網絡與其他設備,採用不同的應用軟件做同樣的工作。從不同的角度來研究同樣的問題,因此資訊技術本身提倡創新,資訊技術課程更加需要突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但由於學生所處的階段決定了他們創新工作的不同,首先需要在大量的模仿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其次要不斷的在練習中重複與創新,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應該一方面從模仿開始入門,要求學生按照書上的步驟進行操作,自己掌握其過程,觀察其結果,同時學生應明白這不是唯一的方法,並嘗試其他方法,提倡求異思維。

3資訊技術教學過程的特徵

資訊技術是一門新興課程,其教學活動除了一般課程應該具有的特徵之外,還需要遵循其它一些重要理念。爲了提升學生的資訊素養,應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不斷進行資訊的獲取、加工、管理、呈現、傳遞和交流,掌握技能感受資訊文化,增強資訊意識,從而達到資訊技術教學的目標。首先爲了更好的達到資訊技術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首先應該瞭解資訊技術課程的教學活動具有哪些特徵。

l)資訊技術教學具有時代性

資訊技術的飛速發展,已經使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當今社會中,資訊技術已成爲使用頻率最高的詞彙之一,對於現時代的人才來說具備資訊素養和創新能力關係到國家民族的未來。隨着素質教育及創新教育的進行,人們逐漸認識到資訊技術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所以說加快中小學普及資訊技術教育的步伐和改進資訊技術教學的質量具有重要意義。隨着資訊時代的到來,許多國家都在重視並改進中小學資訊技術教學。目前,美國資訊技術教育的目標是培養中小學生的技術活用能力,把培養學生資訊的檢索和創新能力放在了資訊技術教育的首要目標,同時英國和日本也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作爲資訊技術教育的目標之一。我國資訊技術教育的總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隨着時代的發展,資訊技術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等要不斷完善和創新,以培養符合時代要求的新型人才。

2)資訊技術教學需配備一定的設施條件

爲了能夠有效的實現資訊技術教學,讓學生懂得資訊技術的基本常識,並且具有一定的基本操作技能,這就要求資訊技術課程教學應該具有一定的.設施條件,良好的資訊技術學習氛圍能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有利於學生透過探索與創新獲得成功的體驗,設施條件包含開展資訊技術教學的硬、軟件條件。高中階段更加需要每個學生一臺計算機進行操作實踐,最好能夠建立校園網。

3)資訊技術教學具有開放性

資訊技術教學的目標具有開放性,開放性的教學目標具有更高的靈活性,進而成爲學生個性發展的樞紐,體現了學生綜合發展的目標要求;其次資訊技術教學的內容具有開放性,傳統學科的教學強調教材內容就是教學內容,而資訊技術是一門與時俱進的學科,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在學科間進行拓寬;再者資訊技術教學形式具有開放性,資訊技術教學應以教學對象、教學內容、教學環境等方面的不同而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採用多種互動的教學形式,給予學生自主創新的實踐機會;最後師生關係具有開放性,這有助於學生自主發展,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影響重大。資訊技術教學過程是師生主動開發課程資源並不斷創新課程的過程。正是由於有了互聯網絡,使得資訊技術教學過程具有開放性。資訊技術教學過程成了不斷開發創新課程的實踐過程,豐富的網絡資源使學生的學習成爲主動收集資訊、分析資訊、處理資訊和創新資訊的過程。

4)強調學生的自我反饋與調節

現在的教學理念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因爲資訊技術課程的實踐性和具備良好的環境,所以資訊技術的教學活動十分強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自我反饋。在資訊技術提供的環境下進行資訊技術課程的學習,學生每一步操作大都能夠觀察到實際結果與其設想的結果是否相符。所以自己得到了操作的反饋。這樣能夠得到及時反饋的學習有利於促進學習與探究的積極性,也就促進了學生知識與技能的內化,有利於學生自我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所以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自己進行嘗試與學習各種操作,而不能強調學生一步一步的跟着教師操作,鼓勵學生自主創作有個性有特色的作品,而不僅僅是模仿,同時教師須明確地指導學生自己獲得資訊系統反饋的方法。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在學生髮生錯誤時不要匆忙指出,指導他們進行反思,查出錯誤,如何利用資訊系統解決。另一方面,大部分學生的思路不一定十分開闊,需要學生自我調節,教師的任務就是指導學生完成這個調節的過程,並且使學生掌握自我調節的方法。

4資訊技術教學對創新能力培養的意義

資訊技術課是以創新能力培養爲核心的課程,具有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優勢條件,完全具備在資訊技術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學科基礎,資訊技術可以爲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理想的教學環境,可以激發學習興趣,培養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促進自主學習。

l)提供了最佳創新環境

資訊技術爲學生提供了寬鬆的環境,學生表現出更強的主體性,學生面對計算機進行學習時,可以消除拘謹,同時去掉不必要的心理負擔,有利於學生提出各種問題,進行各種嘗試,敢於冒險,敢於質疑,所以在資訊技術教學中,學生可以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敢於創新。同時互聯網技術彌補了教材的空缺,爲學生提供了知識儲備空間,學生需要素材時可以隨時透過互聯網獲得,爲學生創新能力的進行減少了障礙。在資訊技術課堂上,教師不被教材所束縛,透過文字、音頻、圖像、視頻等多種形式的資訊給予學生以不同的資訊刺激,可以提高腦活動的靈活性,多樣性和廣闊性,進而拓寬了學生的視野,提高思維的敏捷性。

2)突出自主學習,重視學生個性的培養

新的課程理念強調了資訊技術教師應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個性得到發展。這種自主學習能夠給學生提供最大的表現和發展空間。一個人的創新能力只有在他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條件下,才能獲得最大限度的發展。資訊技術課程能夠給學生提供主動參與的良好氛圍,學生透過獨立思考和主動探究,使創新能力得到充分發揮。在資訊技術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從個人的個性特徵出發設計和實現自己的想法,使個性得到發展。教師也可以採用分層教學,尊重學生個性發展。個性與創新能力之間存在着十分密切的關係,任何創新者都具有獨特的個性特徵,因此培養學生的個性特徵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有益的。

3)資訊技術教學有利於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

資訊技術的教學內容與其他學科的不同,形象生動的畫面、悅耳動聽的音樂等,能給學生提供形式多樣、功能各異的感性材料。資訊技術教學手段的科學性、技術性、藝術性的完美結合,透過對多媒體軟件及操作技術的學習可以設計藝術化的作品,能夠啓發學生思考並可給學生提供更廣闊的想象空間、實踐空間,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這些都大大的增加了教學魅力,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長時間的保持,從而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習效率。

4)資訊素養的培養爲學生的創新提供了有利的前提

資訊素養是爲了某種目的而尋找、處理和利用資訊的能力,因此資訊素養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常用技能,依靠資訊素養技能,能夠進行有效的決策。具備資訊素養對個體在創新過程中能夠認識到資訊的重要性,能夠在需要資訊時及時快速的尋找到所需的資訊,並對所需的資訊進行評估和利用,爲創新活動提供了基礎。所以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前提。實踐教學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資訊技術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這些實踐活動中學生除了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外,還可以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實踐操作過程中學生透過構思、分析,可以有效地發展個體的創新性思維能力。

5結束語

進入高中階段學習的學生,知識儲備已日趨豐富,其獨立思考能力基本成熟,並且開始具備了從事創新實踐的基礎,教師在資訊技術課教學過程中能夠正確引導學生進行創新性思維活動,開展創新實踐,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促使學生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擁有勇於探索的創新精神,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