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資訊技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論文

論文1.97W

摘要:在知識經濟時代,國家和社會的發展需要大量的創新人才。因此,實施創新教育已成爲時代的要求。作爲教師,有責任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計算機本身就是創新的產物,資訊技術也在日新月異地更新,因此在資訊技術課程的教學中,對學生的創新素質的培養就顯得尤爲重要。

資訊技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論文

關鍵詞:創新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個性發展

資訊技術課程是一門基礎課程,又與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緊密聯繫,它的特點是:實踐性強、內容更新速度快、應用廣泛。從這些特點來看,資訊技術教育應該是實現創新教育的領頭羊,但從我國現有的教育機制來看,有些地方卻存在着十分突出的缺點,沒有真正體現出計算機的現代化特徵,重教不重自學,重灌輸不重啓發和創新,這嚴重影響了學生的思維活動,壓抑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學生僅有的一些思維火花也給無情地熄滅了。因此,在資訊技術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我們資訊技術教師的緊迫任務。我就結合自己的教研實踐談一下資訊技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一、明確目標,激發創新意識

在教學過程中,結合資訊技術的發展規律,組織課堂教學內容,設計有明確目標的“任務”,以此來有意識地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設立目標、任務可以去掉學生學習中的盲目性。爲了改變學生在學習中的盲目性,上好每章開頭的啓始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當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其學習的自主性就會被充分地調動起來。學生在瞭解了本章學習內容之後,他們會想一想,自己在學完本章後將要完成一件什麼樣的作品,從面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大的方面不說,就說小的方面。例如:在講完文字編輯軟件Word的學習任務目標後,又向大家演示了從網上下載的一些其他學校學生製作的優秀電子報刊,讓學生爲自已的班級作一個電子報刊。

二、營造氛圍,培養創新思維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儘量創造一種民主的氛圍,鼓勵學生大膽地各抒已見,使他們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當學生髮表自己的看法時,只要思路正確、或者能參與、能提出不同凡響的見解,就說明學生是積極向上、善於思考且富有創新精神的。例如,在學習幻燈片PowerPoint時,背景音樂的使用,是學生最感興趣的一個問題。在上課之前,我沒有講出它的做法,而是讓學生先各抒已見,用以前學過的辦法,和自己認爲有效插入音樂的方法,看是否行的通。透過實踐,有的同學做成功了,有的不行。於是我分析了音樂插入的原理,講了正確的方法。學生掌握起來很快,很透徹。但是新的問題又隨之而來,如何讓音樂自動播放,並且貫穿於整個幻燈片的放映中,這又是一個現實的、等待我們解決的問題。同學們又開始在選單中尋找與其相關的設定方法。這樣,讓學生在完成這一過程中,留給了學生獨立思考、探索和自我開拓的餘地,培養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從而有意識地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使學生的自我成就感得到滿足,延遲興趣的持續時間,從而爲創新思維的產生奠定基礎。

三、改進教法,提高創新能力

最好的學習是自主的個別化的探索性學習,最好的教學方式是對話交流的模式。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爲我們提供了這種支援,使我們能克服原來的`障礙限制,在個別化教學中做到積極的對話和交流。

例如我在進行計算機教學的時候,充分利用計算機手段的優勢,將多媒體教學網絡和課堂教學結合起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硬件和軟件,根據具體課程的內容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

(1)邊講邊練。充分利用一些網絡教育的工具,使整個教育過程在機房裏進行,教師在講課時可統一控制學生機,需要練習時再釋放學生機。這種教育方式可及時發現和解決學生在上機過程中碰到的問題,進行及時的對話交流;

(2)先上理論後上機操作,利用液晶投影儀在多媒體教室完成理論部分的講授後,引導學生上機作業,進行積極主動的學習與探索活動。

(3)根據教學內容,設定“任務”,學生自主研究性學習完成學習任務。在任務完成階段中,老師只是一個幫助者和指導者,多給學生以鼓勵,讓每位學生都能自由地、大膽地去完成任務,教師要走進學生當中,及時爲學生提供幫助,還要主動地全面觀察瞭解學生,發現學生出現的問題,特別是共性問題,教師要及時給予提醒和指導。學生獨立完成任務,進行自主探索學習,在學習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體現學生的首創精神,學生透過自己在計算機上進行操作,體驗成功與失敗,正確評價自己的認知活動,從中獲取對知識的正確理解,探求問題的最終解決。透過這些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學生不僅學到了相應的知識,更學會了新的學習方法,學習的主動性大爲提高。而且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潛在能力以及豐富的資訊資源的作用,達到了教學效果質與量的高水平。

四、分層指導,發展個性

學生的智力水平、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力求營造一種學生自主探索學習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練習前,我按難、中、易分層提出要求,學生按教師提出的要求練習。這樣既達到教學目的,學生也各有所得,更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且讓學生懂得了協作的重要性,掌握自我協調的方法,培養與人共事的協作精神。

總而言之,資訊技術給教育帶來了先進的教育手段,豐富的資訊資源和發展的生機,但是並沒在減輕教師肩上的重任,作爲從事資訊技術的教育工作者,更應該儘快轉變教育思想,充分利用這種最新的學習工具,將培養創新人才爲教育目標,使我們的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新。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資訊技術課程標準》.2009年.

[2]黃耀忠.《中學計算機課的基本教學方法》.《中國電化教育》.2010,(7).

[3]陳至立.《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在中小學大力普及資訊技術教育》.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