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姓   名:    王 翠 玲                    電話:15939333597

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以培養創新精神和 實踐能力爲重點的素質教育,是當今教學改革的主旋律。更新教育觀念,解放思想,培養勇於開拓的一代新人,是時代的需要,是我們當今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那麼,如何在語文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

一、創設愉悅情景,營造探究氛圍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和語言材料設計一些靈活性較大的思考題,訓練學生的思維,或讓學生就同一材料、資訊進行討論,探究不同答案,這就需要一個良好的探究氛圍。自由、寬鬆、安全的課堂氛圍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青少年正處於長智力、長身體的特殊時期,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能夠有效的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那麼,用什麼樣的手段才能激發他們天性中的好奇心呢?我的經驗是:在沒有進入正課時,利用一些小故事或小幽默營造快樂的氣氛,使教和學在愉快、寬鬆的氛圍中開始,從而爲創新思維準備好思想的開端。

二、鼓勵質疑問難,培養創新思維

陶行知先生曾言簡意賅地說:“創造始於問題”。有了問題纔會思考,纔有探索和創新,“學貴有疑”,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答一個問題重要”,的確,牛頓發現萬有引力,瓦特發明蒸汽機都源於“疑”。因此,教師要善於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質疑問難,但學生能夠質疑並不是輕而易舉的事,它要求學生的思維一定要處於一種積極思考的狀態。在讀書的過程中,腦子要轉起來,思維要活起來,不因循守舊,不墨守成規,不安於現狀,不唯師,不唯書,大膽設想,大膽疑問。

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我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在質疑中,結合資料和衆人的思考給出答案,從而促進其創新意識的形成,借問題促探索,借探索促發現,借發現促創新,如在講《看雲識天氣》一課時,講到彩雲和天氣的關係時,我就會就此設定疑問:“彩雲”即“彩虹”是怎樣產生的呢?先讓學生各抒己見,然後教師再進行總結:夏天,雨過天晴,太陽對面的雲幕上,含七色的太陽光線,射入大氣中的水滴(雨滴或霧滴)。緊接着再設疑問:“同學們,在夏天,我們這一帶暴雨急至並伴有閃電雷鳴現象非常常見,同學們是否留意,閃電、雷鳴出現的前後呢?”學生大多回答:不知道,少部分細心的同學回答:“先有閃電,後聽到雷聲”,我進而發問:“你知道這是什麼原因嗎?”然後給學生3分鐘的討論思考時間後讓學生回答,結果學生一無所知,這時教師適時作出解釋:“這涉及到光波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和聲波在聲波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問題,光在真空中傳播每秒約30萬公里,在空氣中也與這個數值相近;聲波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在15攝氏度的空氣中每秒約爲340米,光速則遠遠大於聲速,因而是先看到閃電後聽到雷聲,並且我順勢引導:大自然是蘊藏着很多的奧祕的,只要我們多觀察、多思考,多問兩個爲什麼,就會使我們產生興趣,從而促進其創新意識的形成。同時,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不應該駁斥,而應讓他們沿着自己思維的不同方向去擴展,多角度的思考問題,提出問題。教師只是點撥、啓發、引導”。

可以說,讓學生在課堂上質疑發問,是培養其創新能力的鑰匙。

三、鼓勵求異,培養創新能力

求異,也是創新思維的一種形式。它要求對同一事物提出不同的見解,這正是我們語文教學的新方向,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啓發學生突破常規,從不同角度進行思考。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資源,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爲學生提供思維的機會和空間,以便進行多項拓展思維訓練。前不久,我聽了兩位教師同講了《小站》一課,他們的教學片斷如下:

第一位教師教學《小站》,要求學生回答“從哪裏可以看出小站確實很小”的問題,很多學生舉手回答,其中一位首先獲得了發言權:“一是這個小站只有慢車才停靠兩三分鐘,快車從來不停;二是這個小站只有一間小屋,一排木柵欄,三五個乘客”這位教師一聽,情不自禁的說:“啊,答得真好,非常正確,你很聰明!和老師想的居然一樣,”教師原本以爲這樣一表揚,肯定會有更多的同學舉手發言,哪知剛纔舉起的一隻只小手“忽”地不見了!教師一臉茫然。

另一位教師提相同的問題後的教學片斷:

生1:我從“小站上兩個工作人員正在商量着什麼”這句話中看出小站的小。

師:噢,是嗎?我想同學們一定跟老師一樣,很想聽聽你是怎麼想的?你能說說嗎?

生1:如果是一個大的車站的話,就不會只有兩三個工作人員……

師:你能從工作人員的多少來推斷車站的大小,這是個好辦法,其他同學還有更好的辦法嗎?

生2:我是從“蜜蜂嗡嗡地飛舞,使這個小站非常的寧靜”這句話看出的。

師:啊,這也能看出?

生2:如果是一個大車站的話,人肯定多,那聲音也會更大一些,就不會聽到蜜蜂的嗡嗡聲,所以從這裏能看出這是一個小站。

師:哈哈,你們真是越來越聰明瞭!還有嗎?

……..

從以上可以看出:造成第一位教師課堂缺憾原因在於:教師過早的對學生的答案作總結性評價,扼殺了學生創新思維的火花。而另一位教師的課上得很成功,原因在於:他引導發言者和其他同學一起進入更深層次的思考,對生1的補充發言,教師也沒有評價答案的對於錯,只是肯定了思維方法,激勵了其他同學的積極性。對生2的發言教師雖然有些意外,但沒有做出評價,而是讓學生繼續說,並及時對學生的創新思維給予鼓勵,這樣的評價增加了學生自由思考的空間、,激發了學生的思維,同時也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差異,保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引導學生想象,培養自主創新能力

“想象比知識更重要”-------愛因斯坦如是說。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一種東西確實比知識更重要,那就是想象。試想,沒有想象,愛因斯坦怎能發明相對論?沒有想象人類怎能飛上太空?

想象是隻是進化的源泉,學生的想象越豐富,對文章的理解就越有見地,英國詩人雪萊說:“想象是創造力”,創造想象的過程就是創造力發展的過程,要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首先要培養創造性想象,語文學科有着廣闊的想象空間,想象是創新的翅膀。在教學中要重視現實想象力的培養,善於挖掘閱讀教材中的想象因素,找準想象的切入點,充分利用小時已有的生活經驗與知識,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那麼怎樣才能展開想象的翅膀呢?我認爲就是讓學生掌握一些打破常規的想象方法。常規的想象方法一般是指靜態的、單一的去看待事物,而進行想象的過程,如圖“0”它像什麼?常規的想象是:它像“一口井”, 它像 “一個乒乓球”, 它像“一塊餅乾”等。

如何打破常規想象:(1)從動態的方面進行想象,我們可以得到它像“正在漂浮在海上的一個救生圈”, 它像“正在滾動的皮球”等。(2)改變觀點進行想象:a、從宏觀方面,我們可以得到它像 “一個太陽”,它像“一輪圓月”等。b、從微觀方面,我們就可以得到它像“一個細胞”等。

我想,透過一些系統的訓練和在實踐中的運用,我們的想象力可以達到一個較高層次的,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

總之,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創新行動,樹立創新意識,開拓創新思維,使語文課堂真正成爲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沃土。

參考文獻:

《身邊的科學》-------經濟時報出版社

《素質教育全書》-------中國戲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