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數字故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論文

論文1.76W

摘要:

數字故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論文

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資訊技術和課程整合的力度逐漸加大,數字故事作爲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廣泛應用於課堂教學。從數字故事的內涵出發,闡述了數字故事的特點,分析了數字故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希望給有意於將之應用於教學的教師以啓發。

關鍵詞:

數字故事;初中語文教學;應用研究

0引言

數字故事用作爲一種創造性的、新的教學方式,在歐美中小學的各個年級中已經成爲常見的教學方式。本研究在借鑑前人對數字故事分析論述和實踐應用研究的基礎上,探索數字故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方式。

1數字故事的內涵

1.1數字故事的概念

數字故事起源於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美國。達納溫斯洛阿奇利(DanaWinslowAtchley)被認爲是數字化故事敘述的發起人,他用自己的老照片配合講述,製成了一部自傳體電影,並在公共場合播放,得到了人們的好評[1]。之後數字故事的概念在全世界傳播開來,並受到了許多教育者的關注,並在教育中加以應用。數字故事是透過一系列的圖片、聲音、視頻來講述故事的,它融合了聲音和視覺兩大元素,使學生從音畫中獲取故事內容,並能夠得到直觀的感受和體會。

1.2數字故事的特點

(1)數字故事具有真實性。數字故事不同於童話故事和民間神話故事,它是基於真實的故事,需要創作者對現實生活進行探究,然後透過創作數字故事作品的方式表達自己對一些知識和相關問題的觀點。

(2)數字故事具有較強的故事感。故事感就是圍繞故事的主題,有效組織資訊,並結合語境,有感情的表達出來。人們在一定的背景或內容中去講述故事,在設計故事情節時,要注意尋找故事的衝突點和感人的地方,並且情節設計要跌宕起伏。

(3)數字故事具有多種感知方式。傳統故事往往以口頭講述、書面記載或錄音等形式流傳,缺少感動和震撼的氛圍。數字故事呈現方式是多樣的,它集成了文字、圖片、動畫等元素,使故事的聆聽者可從聲音和畫面中同時獲得故事內容,比傳統敘述形式更具體、直觀,資訊量大[3]。

(4)數字故事的共享性較高。數字故事是傳統故事和現代媒體技術結合的產物,計算機和網絡技術也爲數字故事愛好者提供了許多交流、學習、共享的平臺,數字故事作品的傳播範圍也變得越來越廣。另外,一些Web2.0模式的多媒體工具也支援在線製作和分享數字故事。

1.3數字故事應用在初中語文教學的作用及優勢

(1)教學內容故事化,豐富感情,提高學生的人文內涵。數字故事不是簡單的“鏡像”生活,它根據語文教學內容的要求,圍繞課文主題,透過對現實素材的探究、提煉、概括來完成[4]。由文字、圖、聲音組成動態的故事,學生在觀看數字故事的同時,既會接收到來自視覺的資訊,也會接收到來自聽覺的資訊,視聽資訊融合後,則可以使故事更加豐滿。學生能夠感受到數字故事創作者的內心,更能體會到教學內容中所包含的人文情懷。

(2)語文課堂數字化,促進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考。數字故事應用到初中語文教學中,是把資訊技術和學科課程相整合,將語文課堂數字化。畫面、文字、背景音樂的完美結合,會爲學生營造一種學習知識、探索知識的氛圍,使得學生主動參與其中,激發學生的情感和想象力,促進學生積極思考。

(3)培養學生多種實踐能力。透過數字故事化的教學內容,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合作能力和計算機操作能力,同時可以培養學生對人文、社會、自我的整體認知。學生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激發想象力和創造的潛能,在實踐中學習和運用語文知識

2數字故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2.1教師運用數字故事輔助教學

教師運用數字故事進行教學輔助時,需要了解數字故事製作的一般流程,結合語文課文,製作相應的數字故事進行教學。

(1)數字故事應用於匯入環節。

設計數字故事,應充分展示語文教學內容中的人物性格或事物特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並創設情景,使學生進入到將要展現的故事中。這裏的數字故事可以是語文教學中整篇的課文,也可以是課文中的一個點、一個自然段或是一個片段。比如:選取初一語文上冊中的寓言故事《蚊子和獅子》,將數字故事運用到教學的匯入環節。在數字故事的開頭引出故事的主角獅子和蚊子,再描述寓言故事出人意料的結局,提出疑問,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匯入寓言故事《蚊子和獅子》。同時添加錄音,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加深對數字故事匯入環節的理解。這樣的匯入環節能夠激起學生學習這則寓言的積極性,學生的學習思維也能很快地進入思考狀態。

(2)數字故事應用於講授環節。

講授環節是整個語文教學中的重要部分,在講解語文課文時,往往先讓學生通讀課文得到整體感知,爲理解課文中的重點內容和主旨以及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做好準備。如果把數字故事應用到講授環節時,應該把整個課文作爲故事內容進行設計,透過可視化的方式把課文展現出來。

①運用數字故事進行整體感知。數字故事透過文字、圖片、聲音等多種呈現方式,有效組織資訊,把學生較快帶入到數字故事創設的課文情景中,達到整體的感知。

②運用數字故事渲染氣氛。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更能抓住學生的好奇心,而數字故事中的背景音樂或解說,更能渲染故事所表達的氛圍。

③運用數字故事產生情感共鳴。把課文用數字故事的形式展現,可以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利用生動的圖像、聲音,將學生吸引到故事情節中,使學生對於教學內容有了較深的初步印象,進而激發學生對於教學內容的情感共鳴。例如,在初一語文上冊海倫凱勒《再塑生命的人》的教學中,將數字故事應用到講授環節。先讓學生朗讀課文,對課文有大致的瞭解,爲理解重要的句子和課文內容做好鋪墊。在講授環節設計數字故事時,把整個課文內容作爲故事來進行設計,將學生帶入到數字故事創設的課文情景中,達到整體的感知。在講授課文時,先播放數字故事,把“我”和安妮莎莉文老師的故事用動畫的形式表現出來,以豐富的視聽效果來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渲染故事所表達的氛圍,讓學生對作者所表達的情感有初步的印象,從而產生情感的共鳴。結合數字故事中的圖片和文字來講解課文中的重點語句或者幫助學生理解相應的故事情節。

(3)數字故事應用於拓展延伸環節。

在語文教學中,重點是引導學生分析課文去學習作者所表達的人文情懷和真正用意。在某些語文教學內容結束後,如寓言故事,就需要拓展延伸環節,將寓言故事含有的寓意聯繫到生活實際中,理解寓言故事所表達的意義,有利於學生將寓言故事的`聯繫到生活和自身,從而進行反思,並有所收穫一些感悟。所以,在初中語文寓言教學中,數字故事形式的拓展延伸環節是教學所需要的,將生活中的事情與寓言故事情節用數字故事的方式演繹出來相比較,加深學生對寓意的理解,有利於學生把課堂上學習的知識利用到現實生活中去,使教學內容內化。

2.2學生製作數字故事進行小組學習

數字故事作爲一種新的學習方式,教師也可以結合初中語文課程的特點,指導學生利用數字故事進行語文課程的學習。針對某一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內容或者某一學生感興趣的主題來展開一系列的活動,透過學生分組合作完成數字故事作品,展開語文教學的實踐活動,不僅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還有助於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學生與學生的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創新精神,如:在初一語文上冊《羚羊木雕》教學中,教師在課文講解之後,讓學生製作關於課文內容的數字故事或者圍繞課文所表達的“友情可貴、情義無價”敘述一個關於友情的數字故事。具體過程安排參考如下:

(1)活動目標。透過數字故事再現課文的畫面或者圍繞本篇課文表達的主題敘述一個友情的故事,來感悟作者表達的情感,對本篇課文“友情可貴、情義無價”有更深的體會。

(2)活動一般流程。確定主題,主題可以小組討論確定或按教師指定。制定計劃,將學生進行異質分組,組內討論選出組長及分配各成員的任務。數字故事製作,各組選擇主題,收集圖片、背景音樂、編寫文字字幕等,最後利用PPT編輯合成。作品展示,學生根據自評、互評、教師評價完善作品。

(3)活動總結。將課文製作成數字故事的過程,對於課文內容學生有了更深的理解,懂得了友情的可貴、情意的難得。除此之外,學生在製作數字故事的過程還提高了自己的綜合實踐能力,鍛鍊了收集資料能力、合作能力等。

3總結與反思

數字故事作爲新興的教學方法,是教師輔助教學的得力助手,也是學生小組學習的好夥伴。本文的研究中,數字故事的製作是由教師或學生來製作的,對教師和學生使用多媒體計算機的能力有更高要求,如:在教師和學生的資訊素養方面,必須能夠使用PPT等軟件將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編輯合成數字故事,學生也能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共同創造數字故事作品的過程中。爲了使數字故事與語文課程結合更緊密,還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更多的實踐和研究,使得語文教學更加豐富多彩,教學質量更高。

參考文獻:

[1]陳靜嫺.數字化故事敘述在教育中的應用研究[D].上海:上海師範大學,2006.

[2]鄭江豔.數字故事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的應用研究[D].石家莊:河北大學,2008.

[3]周靜,趙志靖.數字故事設計及其教學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36):100-101.

[4]李雪薇,張筱蘭.數字故事應用於小學語文寓言教學的設計要義[J].中小學電教:上,2015(4):32-34.

[5]楊豔豔,楊高雲,楊曉哲,等.數字故事的創作、設計及技術實現[J].中小學資訊技術教育,2012(6):11-13.

[6]魏振英.於數字故事中揮灑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的精彩[J].中學課程資源,2012(7):21-23.

[7]黎加厚.數字故事的教育意義[J].中小學資訊技術教育,2012(6):8-10.

[8]趙曉清.數字化故事敘述———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J].中小學電教,2012(10):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