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關於觀察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論文

論文2.38W

課堂觀察是指教育工作者站在專業的角度,結合教學目標,根據自身的直覺和經驗,直接或者間接地觀察課堂,包括學生的活動狀態、思維狀態、參與狀態等資訊。 課堂觀察是爲了下一步制定相關的教學計劃提供參考意見,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以此來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關於觀察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論文

下面結合教學實例,談談觀察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觀察學生的活動狀態

受到傳統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部分課堂還是經常出現教師“一言堂”的現象,忽略了學生的活動狀態,這樣不利於學生的思維發展,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限制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高中階段,學生的偏科現象比較嚴重,如果教師仍然採取“獨白式”的教學模式,只會進一步降低偏科學生的學習動力,難以提高整體的學生學習水平。 因此,教師應該從自身做起,更新教育觀念,採取以學生爲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程度,在教學中隨時觀察學生的活動狀態,以解決學生的問題爲主,不能盲目追求教學進度,做到隨時發現問題,隨時解決問題。例如,在講“二項式定理”時,在學生已經掌握“多項式乘法法則”的基礎上,學生能夠根據已學知識輕鬆地寫出:( a +b)2= a2+ b2+ 2ab,( a + b)3= a3+ 3a2b + 3ab2+ b3。 教師可以提問: 同學們,能嘗試寫出( a +b)n,( n∈N+) 的'展開式嗎? 在這種情景下,學生都非常有興趣去嘗試,但並非所有學生都能做出來。 此時教師應該注意觀察學生的活動狀態,一部分學生能夠積極地思考,並動手嘗試; 一部分學生在相互交流,討論展開式的規律; 還有一部分學生面對問題有心無力,無從下手,比較困惑。 對於這種情況,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共同討論,關注絕大部分學生的情況,同時兼顧邊緣化的學生,在講解時多留意他們的神情,判斷他們是否掌握,並在課下多加指導和幫助。

二、觀察學生的思維狀態

高中數學更加強調學生的數學思維,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思維能力才能解決問題。 所以,教師需要在教學活動中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僅要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更要觀察學生的思維狀態。 學生的思維狀態主要表現在: 是否積極思考問題; 所提出的觀點是否具有創新性;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思維是否具有發散性; 等等。 教師從這些方面來觀察學生的思維狀態,並進行恰當引導,充分激發起學生的思維興奮度,把學生的思維狀態調整到最佳。

例如,在講“二項式定理”後,有這樣一道練習題: ( x + a+ 2)4提出問題後,教師應該注意觀察學生的思維狀態,根據學生的思維狀態,給予適當的引導。 剛開始時,學生普遍沒有思路,教師可以提示: 結合二項式定理對原式進行分析。 學生的思維被開啟了,發現這道題是三項式不能直接用二項式定理。 然後學生中有細聲討論的,有埋頭苦算的,也有一臉茫然的。 當然,也有個別學生蠢蠢欲動,想回答但又缺乏底氣,不夠自信。 這些都是學生沒有朝着正確的方向去思考問題的表現。 教師應該繼續引導學生: 我們能否將原式轉換爲二項式來計算呢? 此時,有幾位學生終於敢舉手回答,並給出了不同的解題思路。 只有教師細心觀察學生的思維狀態,才能及時給予學生正確指導。

三、觀察學生的參與狀態

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前提。 由於學生的性格方面和學習主動性方面的差異,每一個學生參與課堂的程度會有所不同。 要調動起整體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就需要教師觀察學生的參與狀態,根據學生的參與狀態,對個別學生調整教學方法。 學生的參與狀態主要包括: 學生的情緒是否高漲; 學生是否主動配合教師的課堂活動; 學生是否積極參與集體討論等表現,這些都需要教師細心留意觀察。

例如,在講“橢圓”時,爲了加深學生對橢圓定義的理解,教師可以讓三個學生到臺上進行演示實驗。 其中兩個學生固定繩子的兩端,另一個學生用繩子繞着粉筆,在黑板上畫圖。 學生會發現畫出的是橢圓,但在某種情況下會畫出直線。 在畫圖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觀察臺下學生的參與狀態,大部分學生都看着臺上同學的演示,但會有個別的學生注意力不集中。 對此,教師應該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將演示教學改爲分組實驗,讓全體學生都參與進來,接着探究剛剛發現的問題,找出畫出直線和畫出橢圓的條件,以此來調動所有學生的參與度。

總之,觀察法是每位高中教師必不可少的教學技能。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好觀察法,能使課堂內容更加生動,更加容易被學生接受,能隨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作出相對應的調整,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