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中考語文《古代詩歌鑑賞》專題複習

第一節 詩歌分類

中考語文《古代詩歌鑑賞》專題複習

考  點:詠物詩、送別詩、邊塞詩、詠史懷古詩等。

能  力:根據詩歌類型,學會詩歌鑑賞五步法。

方  法:講練結合法。

導語:

一.古典詩詞的簡單賞析是近年來中考語文的常考題,

詩歌從形式可分爲: 

1 古體詩,包括古詩(唐以前的詩歌)、楚辭、樂府詩.古體詩的詩體可分爲樂府、雜言、四言、 五言、 七言等. 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詩體裁的詩歌也屬古體詩.古體詩不講對仗,押韻較自由.

古體詩的發展軌跡:《詩經》→楚辭→漢賦→漢樂 府→魏晉南北朝民歌→建安詩歌→陶詩等文人五言詩→唐代的古風、新樂府. 

2 近體詩,包括律詩和絕句.詩體分爲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律詩等. 

二. 從詩歌的題材可分爲: 

1 寫景抒情詩,歌詠山水名勝、描寫自然景色的抒情詩歌.古代有些詩人由於不滿現實,

常寄情于山水,透過描繪江湖風光、自然風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這類詩常將要抒發的情感寄寓在後描寫的景物之中,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寓情於景.其風格清新自然. 

2 詠物言志詩,詩人對所詠之物的外形、特點、神韻、品格進行描摹,以寄託詩人自己的感情,表達詩人的精神、品質或理想. 

3 即事感懷詩,因一事由而引發詩人的感慨,如懷親、思鄉、念友等. 

4 懷古詠史詩,以歷史典故爲題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諷今,或抒發滄桑變化的感慨. 

5 邊塞征戰詩,描寫邊塞風光和戍邊將士的軍旅生活,或抒發們樂觀豪邁或相思離愁的情感,風格悲壯宏渾,筆勢豪放.

6.宮怨詩、閨怨詩。

三、詩歌鑑賞步驟

【第一步】先看一下詩歌是哪一類(按表現手法分爲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按內容分爲田園詩、邊塞詩等)古詩一般選擇唐詩 宋詞,以抒情詩居多,抒情詩可分寫景抒情,借古感懷,託物言志。寫景抒情詩主要把握景和情的關係;借古感懷詩,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關係,可以以古喻今,也 可以古諷今;託物言志詩主要領悟物和志的關係,借何物顯何志,這是第一步。

【第二步】到詩詞的後半部分去找詩的中心(作者要抒的情,要表達的志)。

【第三步】看詩詞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寫了哪些意象,這些意象構成什麼畫面,這些畫面有什麼特點,對詩歌的中心有什麼作用(這實際是景情相融,就是把握意境)。

【第四步】做到五必看:

①必看題目(題目常常是詩眼,或中心事件,有助於瞭解詩的內容);

②必看作者(知人論世,瞭解作者風格);

③必看註釋(可以藉此瞭解詩歌的感情基調,難懂的知識典故,有時答案也在其中);

④必看名句(中心句、詩眼常常在此。詩歌鑑賞也常常是名句的鑑賞);

⑤必看題幹(題乾的指向性很強,必須看清要求,必須結合原詩內容、題幹作答,不能空洞的闡述概念。答案必須有針對性、指向性,一定要問什麼,答什麼,要什麼,給什麼,這一點非常重要,可謂重中之重)。

【第五步】看一看詩歌運用了哪些手法,這樣古詩鑑賞就很容易做了。組織成文時一般可用這樣的表達程式:這是一首 什麼類型的詩,詩人攝取了哪些景物組成了怎樣一幅畫卷(或透過什麼形象的描寫刻畫),從中寄寓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在藝術特色上,主要運用了什麼表現手 法,起到了怎樣的表達效果。或這樣表述:這首詩採用了(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技法,寫出了(意象)的(某某)特點,表現了(突出了)(某某)思 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經典例題:

第一題: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小題。(共5分)

使至塞上(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小題1】詩人睹物生情,把自己比作“          ”和“           ”,流露出詩人被排擠出朝廷幽微難言的情感。(2分)

【小題2】對這首詩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全詩敘寫了出使的路線,沿途看到的風光以及聽到候騎報告的前線情況,內容與題目緊緊相扣。

B.詩人以傳神的筆墨刻畫了明媚秀麗的塞外風光,其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兩句,更是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C.“直”“圓”兩字精煉傳神,線條簡約,描繪的景物不多,但畫面開闊、意境雄渾,充分體現了王維詩歌“詩中有畫”的特色。

D.“都護在燕然”和前面的“屬國過居延”遙相呼應,點明瞭詩人此次出使路途之遠。

第二題: 

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小題(4分)

飲湖上初晴後雨                   錢塘湖春行

蘇軾                          白居易

水光瀲灩晴方好,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山色空濛雨亦奇。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欲把西湖比西子,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淡妝濃抹總相宜。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小題1】兩首詩都抒發了作者對西湖的___之情。 (2分)

【小題2】對兩首詩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都描寫了晴雨變化中的湖光山色。

B.都描寫了生機勃勃的早春景象。

C.作者觀察景物的角度不同。

D.作者所寫景物的色彩相同。

第三題:

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小題。(2分)

望   嶽  (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

本詩中“割”與“小”的用詞之妙,自古爲人們所稱道,請任選其一加以賞析。    (2分)

我選:       

賞析:

例題解析:

1.【小題1】徵蓬(1分) 歸雁(1分)

【小題2】B

2.【小題1】喜愛

【小題2】C

解析:【小題1】試題分析:根據文中寫景之後的抒情句,“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句中的“愛”可知,文章表達了對西湖美景的喜愛之情。

3.示例:⑴一個“割”字,表現世泰山像一把碩大無比的刀切斷了陽光,使泰山明暗對比強烈,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小”在此處是“矮小”的意思。它不僅形象地寫出泰山巍然高聳的氣勢,同時象徵性地表達了詩人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意思接近即可) 

第二節 詩詞賞析技巧

考  點:古典詩詞的常用表現手法

能  力:分析、賞析能力、總結答案能力。

方  法:講練結合法

詩詞賞析技巧:

古典詩詞的簡單賞析是近年來中考語文的常考題,要做好此類題目,關鍵是把握好以下兩點:一是古典詩詞蘊含的思想感情;二是古典詩詞常用的表現手法。

一、如何把握古典詩詞蘊含的思想感情?筆者認爲可分兩步走

第一步:弄清中國古典詩詞蘊含的思想感情。

第一類情感:對大自然的熱愛、讚美.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東晉?陶淵明《飲酒》)詩人在低頭採菊與仰頭見山這一不經意的瞬間,與籬菊和南山形成了一種若有若無的默契關係,進入了悠閒淡遠、恬然自適的佳境。

第二類情感:傷春惜春,對人生苦短的慨嘆。

“三月殘花落更開,小檐日日燕飛來。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北宋?王令《送春》)以惜春之情來寫送春,新穎別別緻。作者透過寫花、鳥,把自然物象點化爲情感現象,抒發出對春的一種執著、深厚、纏綿、悽婉的依戀之情。

第三類情感:秋思、秋恨,對離愁別緒的詠歎。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唐?溫庭筠《夢江南》)“斜暉脈脈水悠悠”一句,既是寫眼中所見,又借景物巧妙 地烘托出一種悵然若失的痛苦心情,那悽清的景象,不正暗示了那悠悠不返的男人辜負了女主人公的脈脈之情嗎?讀罷使人感同身受,平添一種悵恨。

第四類情感:愛國報國之志.

此類詩歌通常從亡國之痛、壯志難酬這兩個角度來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爲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唐?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爲國戍輪臺。”兩 句直截了當地表達了詩人不顧年邁體衰,一心想報效祖國的強烈願望。“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這兩句藉助夢境把詩人的愛國情懷錶現得淋漓盡致。

第五類情感:對統治階級的揭露和控訴。

①不勞而獲。

“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北宋?梅臣《陶者》)作者透過對比,揭露和批判了統治階級不勞而獲的社會現實。

②政治黑暗(苛捐雜稅、徭役、戰爭)。

“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我願姓君王,化作光明燭。不照綺羅筵,只照逃亡屋。”(唐?聶夷中《詠田家》)反映了農民在苛捐雜稅的逼迫下不得將青苗和蠶抵押給債主的悲慘遭遇,呼籲統治者能關心民生疾苦。

③腐敗無能(南宋、清朝)。

“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清?丘逢甲《春愁》)作者將自己的感情與民衆的感情融成一股情感的潮水,抒發了強烈的愛國之情和對清政府腐敗無能的憤怒之情。

第六類情感: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和讚美.

“足蒸暑士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秉遺穗,左臂懸敝筐。聽其相顧言,聞者爲悲傷。”(唐?白居易《觀刈麥》)描寫了農民在夏日割麥的艱辛和貧婦在田中拾穗的可憐與悲苦,表達了對農民的深切同情。

第七類情感:對友情、愛情的讚美。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唐?李商隱《無題》)運用了諧音雙關和比喻象徵的手法,歌頌情人之間那種致死不變的愛情,成爲千古名句。

第二步:掌握進入古代詩人情感世界的兩條途徑。

(1)由物象(事物的形象)進入詩人的情感世界。

裴斐先生說:“客觀存在的月亮只有一個,詩中出現的月亮千變萬化。物象有限,意象無窮。”也就是說,月亮本身只是物象,只有在各種情境中被觀照、被表 現的月亮纔是意象。“物象”即事物的形象,物象有表義物象、載情物象等。表義物象如“柳”。古人折柳送別,“柳”與“留”諧音,含有“柳”字的詩句往往與 離愁別緒有關。如“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載情物象以“雁”爲例:“惆悵秦城送獨歸,薊門雲樹遠依依。秋來莫射南飛雁,從遣乘春更北 飛”。(《送客還幽州》)以對雁的憐惜寄託羈懷,也就是託物抒情。

(2)由詩人自身進入詩人的情感世界。

李白處在唐朝典盛時期,希望營造一個理想的世界,一生蔑視權貴,一生不與統治者合作。這些思想情感在詩人的筆下表現很強烈。正如《夢遊天姥吟留別》中 所寫“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杜甫處於唐朝由盛轉衰的時期,因此,提到“杜甫”就應想到他“隴國憂民”的思想;杜詩,乃至他個人情感也融 入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南宋是個風雨飄搖的朝代,漢人(統治者)被子金人趕到江南(杭州)。因此,南宋詞人在詩詞中大多表現出收復失地,慷慨報國的壯志。如陸游《示兒》中所寫“王師北定中原日,空祭無忘告乃翁”。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所寫“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二、中國古典詩詞常用的表現手法有以下幾種

1、正反對比。

古今對比、美與醜對比、理想世界與黑暗現實對比、田園生活與污濁官場對比。

2、襯托。

①從正面襯托。“江山荒城猿烏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千五百年間事,只是濤聲似舊時。”(陸游的《楚城》)“江山荒城猿烏悲”一句就用了以悲襯悲的表現手法。該句以“荒城”的悲襯托“烏”悲,襯托詩人內心的悲,猿猴、烏鴉與悲涼、愁苦相聯。

②從反面襯托。南朝詩人王籍的《入若耶溪》中有一名句“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被後世傳爲絕唱。“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唐?杜甫《望嶽》) 大意是: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絕項,放眼四望,那所有的山山嶺都會顯得十分渺小。該詩句表面上是在寫景抒情,而實則蘊含着深刻而豐富的生活哲理:只有站得 高才能看得遠。“蟬噪”襯托“林靜”,用“鳥鳴”顯現“山幽”,動中寫靜,充滿生氣,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3.虛實結合的手法。

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爲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後文的虛寫“鐵馬冰河入夢來”,與前文的實寫“僵臥孤村不自哀”相照應,表達了詞人壯志難酬的無限慨嘆。

4、比喻、擬人、誇張等手法。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南唐。李煜詞《浪淘沙》以自然界的花落、水流、春去不歸三件事比喻離別後的江山如天人相隔,永不能見,沉痛哀婉,十分淒涼。

5、借景抒情。

“一切景語皆情語”,無一純寫景詩。“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唐?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這兩句借景語言情思。雲橫秦嶺,雪擁藍 關語意雙關,明寫天氣寒冷,暗寫政治氣候惡劣。“家何在”喻將遠走,“馬不前”喻前途艱辛。冰天雪地之中,詩人立馬藍關,不獨心繫家人,更多的是傷懷國 事。景物描寫中露出英雄失路之悲情。

以上只是從整體上對初中古典詩詞鑑賞的基本方法,對古典詩詞鑑賞的還要了解詩人的生平,扣住重點字詞分析詩詞所表達的意境,平時要多看詩詞賞析的文章等等。

經典例題:

第一題: 

閱讀詩歌,完成下面問題。(6分)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小題1】詩中連用五個地名,這在絕句中是獨一無二的,請寫出這五個地名,結合詩歌內容說說這樣寫的作用。(2分)

【小題2】“影入平羌江水流”爲我們展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有何表達效果?(4分)

第二題: 

閱讀《送友遊吳越》(唐杜荀鶴),完成後面小題。(6分)

去越從吳過,吳疆與越連。有園多種桔,無水不生蓮。

夜市橋邊火,春風寺外船。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經年。

【小題1】詩中描寫吳越之地集市繁華景象的詩句是:              ,            。

【小題2】吳越之地的自然景物有什麼特點?請你用簡潔的語言加以概括。(2分)

【小題3】詩人認爲友人遊吳越“必經年”的原因有哪些?請結合全詩用自己的話加以概括。(3分)

第三題:

夏日南亭懷辛大(4分)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閒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小題1】“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兩句分別從                、            的感覺角度渲染了           的氛      

圍?(3分)

【小題2】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的哪些情懷?(1分)

例題解析:

1. 【小題1】峨眉山、 平羌(江)、清溪、三峽、渝州。連用五個地名,不着痕跡地爲讀者展開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圖,構思巧妙。

【小題2】皎潔的月影倒映在平羌江面上,江水流動,月影也隨着江水前行。該句不僅寫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晴朗優美的江中月景),同時暗點秋夜行船之事。

解析:【小題1】

試題分析:這道題是考查對詩詞內容理解的題 型。這幾個地名是比較容易找到的:峨眉山、 平羌(江)、清溪、三峽、渝州。但作用需要考生好好琢磨。作者從峨眉山寫起,“月亮走,我也走”,作者順着平羌江順流而下,看到了“影入江水流”的妙景。 次句李白正連夜從清溪出發進入岷江,向三峽駛去,但畢竟是乍離鄉土,戀戀不捨。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峽--渝州,詩境就這樣漸次爲讀者展開了一 幅千里蜀江行旅圖。,構思可謂巧妙。

2. 【小題1】夜市橋邊火,春風寺外船 

【小題2】橘多,“有園多種”蓮多,“無水不生”表現了吳越之地水陸風光俱美的特點。

【小題3】有人遊吳越“必經年”的原因:一是風光優美,二是集市繁華,三是吳越人熱情好客。

解析:【小題1】

試題分析:要求學生仔細閱讀,注意關鍵詞“集市繁華”注意把握寫景語句。

3. 【小題1】嗅覺;聽覺;清幽(清淨)

【小題2】納涼的悠閒和對友人的懷念

解析:【小題1】

試題分析:此題比較簡單,從“香氣”“清響”可知從“嗅覺”“聽覺”渲染氛圍。:“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荷花的香氣清淡細微,所以“風送”時聞;竹露滴在池面其聲清脆,所以是“清響”,因此渲染出一種“清幽”的氛圍。

詩歌鑑賞練習

普通--★★★

第一題:

寒塘

曉髮梳臨水, 寒塘坐見秋。

鄉心正無限, 一雁度南樓。

【小題1】全詩的第一、二句表現了秋水的什麼特點?(2分) 

【小題2】“一雁度南樓”一句是如何表現詩人思鄉之情的?(3分)

第二題:

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爲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小題1】.“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寫出了出獵時的                          的場面。(2分)

【小題2】.下列對這首詞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這首詞起句一個“狂”字,貫穿全篇,統攝全詞。

B.詞人在詞中以孫權、馮唐自比,表達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強烈願望。

C.“酒酣胸膽尚開張”是說詞人飲酒到盡興之時,更覺心胸開闊、壯志滿懷。

D.這首詞表面寫的是一次出獵,實則表達了詞人報效國家的志向和豪邁氣概。

第三題:

蝶戀花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裏,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

【小題1】作者以“_______”一詞既點明時令,又表達了漂泊異鄉的落魄感受與懷戀意中人的纏綿情思。(2分)

【小題2】下面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黯黯生天際”,指愁緒生於天際,寫出了主人公沮喪的心情。

B.“草色煙光殘照裏”,既是寫眼前的實景,也是內心愁苦的寫照。

C.“強樂還無味”,作者借酒澆愁,已把苦澀的愁緒拋到了九霄雲外。

D.“爲伊消得人憔悴”,暗喻詞人情深志堅的理想,是全詞點睛之筆。

第四題:

天淨沙.秋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小題1】下列句子與本曲描述的季節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知否,知否?應是紅肥綠瘦。

B.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C.夜來城外一尺雪,曉架炭車碾冰轍。

D.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小題2】本曲前後兩組景物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它們分別是         、         。 ( 4 分)

較難--★★★★

第一題:

輞川六言(其五)

王維

山下孤煙遠村,天邊獨樹高原。

一瓢顏回陋巷,五柳先生對門。

【註釋】①輞川:地名。②一瓢顏回陋巷:孔子在《論語.雍也》中讚美弟子顏回安貧樂道的高尚品質。

【小題1】任選一、二兩句詩中的一句,發揮想象描繪你讀到的畫面。(2分)

【小題2】細讀全詩,說說詩人嚮往怎樣的生活。(2分)

第二題:

清平樂

獨宿博山王氏庵

辛棄疾

繞牀飢鼠,蝙蝠翻燈舞。屋上松風吹急雨,破紙窗間自語。平生塞北江南,歸來華髮蒼顏。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里江山。

【小題1】請簡要賞析上片“破紙窗間自語”一句。(2分)

答:

【小題2】全詞抒發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概括作答。(2分)

答:

第三題: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小題1】詩人在“楊花落儘子規啼”-句裏寫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樣的氣氛?(2分)

【小題2】從“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兩句中,你解讀出了詩人哪些情感?(3分)

第四題:

春 寒

陳與義

二月巴陵日日風,春寒未了怯園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濛濛細雨中。

宴詞

王之渙

長堤春水綠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聽聲聲催去棹,桃溪淺處不勝舟。

註釋:園公:詩人自號。畎:quǎn ,田間小溝。棹:船槳。

【小題1】兩首詩都描繪了春天的景象,《春寒》所寫的春天有着             的特點,《宴詞》所寫的春天有着             的特點。(2分)

【小題2】請賞析這兩首詩所表達的不同情感。(3分)

普通--★★★

第一題:

閱讀王勃的《山中①》一詩,完成後面的題。(6分)

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

況屬高風②晚,山山黃葉飛。

【註釋】①此詩爲王勃客居巴蜀時所作。②高風:秋風。

【小題1】下列與本詩描述的季節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枝間新綠一重重,小蕾深藏數點紅。

B.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C.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D.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小題2】此詩主要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思?(   )(2分)

A.恬淡超脫 B.壯志難酬 C.憂國憂民 D.旅思鄉愁

【小題3】請對“山山黃葉飛”一句作簡要賞析。(2分)

                                                                     

第二題:

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後面問題。(4分)

採桑子①[歐陽修]

羣芳過後西湖②好,狼籍殘紅,飛絮濛濛。垂柳闌干盡日風。   笙歌散盡遊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③,雙燕歸來細雨中。 

注:①本詞作於熙寧四年(1071年),這年六月,歐陽修以太子少師的身份辭職,回到潁州。暮春時節來到西湖遊玩,作《採桑子》十首,這是其中第四首。②西湖:指潁州西湖,在今安徽阜陽西北,穎水和諸水匯流處,風景佳勝。③簾櫳:窗簾。

【小題1】詞中“狼籍殘紅,飛絮濛濛”意境很美,請任選一角度簡要賞析。

【小題2】這首詞表現了作者怎樣的胸懷與心境?(2分)

第三題: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後面問題(4分)

月 夜

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鬥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小題1】“蟲聲新透綠窗紗”一句歷來爲人所稱道,請賞析。(2分)

【小題2】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感情?(2分)

第四題:

閱讀辛棄疾的《鷓鴣天》,完成後面問題。(5分)

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①。平崗細草鳴黃犢②,斜日寒林點暮鴉。

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③。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

[註釋]①些:語氣詞。②犢:牛。③青旗沽酒有人家:指山村酒家。青旗,酒家招牌。沽,賣。

【小題1】請展開想像,描寫 “平崗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所表現的田園春光。(2分)

【小題2】詞中加點的一個“破”字,用得非常傳神,請簡要分析它的表現力。(3分)

較難--★★★★

第一題:

閱讀理解(50分)

(一)閱讀李賀《雁門太守行》一詩。(5分)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爲君死。

【小題1】 首句用黑雲暗喻敵軍,一個“壓”字,把敵軍的               情況,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2分)

【小題2】賞析最後兩句的妙處。(3分)

第二題:

閱讀下文,完成後面題目(6分) 

書黃筌畫雀

黃筌畫飛鳥,頸足皆展。或曰:“飛鳥縮頸則展足,縮足則展頸,無兩展者。”驗之信然。乃知觀物不審者,雖畫師且不能,況其大者乎?君子是以務學而好問也。

【小題1】上文作者是        代的文學家蘇軾,我們曾學習過他的一首詠月詞

       。

【小題2】下列各組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2分)

A.驗之信然。惟潁川徐庶與崔州平謂爲信然。

B.雖畫師且不能。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C.乃知觀物不審者。乃不知有漢。

D.君子是以務學而好問也。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小題3】本文揭示了一個藝術創作規律,那就是:           。(2分)

第三題:

閱讀下面詩歌,完成後面題目(4分)

壽陽曲遠浦帆歸   

夕陽下,酒旆閒,兩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斷橋頭賣魚人散。

【註釋】酒旆(pèi):酒店的旗簾,酒家懸於門前以招徠顧客。 

【小題1】全詩境界清淡閒遠,前三句中         是近景。      是遠景,近景遠景相得益彰。(2分)

【小題2】這首詩描繪了一幅什麼畫面?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2分)

第四題:

柳枝詞(宋)鄭文寶

亭亭畫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煙波與風雨,載將離恨過江南。

詩中將無形的愁思具體化,並表現出愁思很多的一個字是       ;作者埋怨船“不管煙波與風雨”都要出發,“煙波與風雨”既指自然的現象,也指       。

全解全析

普通--★★★

1. 答案:

【小題1】曉髮梳臨水---一般是對着鏡子梳妝,但這裏對水梳妝,說明秋水清澈的特點。 寒塘坐見秋---一個寒字點明主題,當然是說秋水冷的特點了。

【小題2】大雁是候鳥,秋天要回到南方。南方應該是作者的故鄉吧,大雁都能回去,而作者不能,當然傷心。何況一雁,即落羣的.雁。同時也表達作者在異鄉的孤獨吧.

解析:【小題1】

試題分析:做這類題目,考生要先把所涉及到 的詩句翻譯一遍,然後用自己的話概括一下其內容或特點。因此,全詩的第一、二句表現了秋水的特點可以這樣來回答:曉髮梳臨水---一般是對着鏡子梳妝,但 這裏對水梳妝,說明秋水清澈的特點。 寒塘坐見秋---一個寒字點明主題,當然是說秋水冷的特點了。從本題可以看出規律,做這類題目考生只需能夠把內容翻譯出來即可了。

2. 答案:

【小題1】.雄壯

【小題2】.B

解析:【小題1】

試題分析:此小題注意句子中的“千騎”和“卷”字,就知道蘇軾此次出獵場面的“雄壯”。

3. 答案:

【小題1】春愁(2分) 

【小題 2】C(2分)

解析:【小題1】

試題分析:透過分析題幹中的“點明時令”,那就是“春”;“ 表達了漂泊異鄉的落魄感受與懷戀意中人的纏綿情思”那就一個“愁”自矣。因此爲“春愁”。做此類題主要分析題幹,然後找原詞中相應詞語。

4. 答案:

【小題1】B

【小題2】遲暮蕭瑟、明朗絢麗

解析:【小題1】

試題分析:本題從題目上知道是描述秋天景象的一首元曲,A項是描述夏天,C是描述的是冬季,項描述的是早春景象,所以只有B項是符合題意的。 

較難--★★★★★

1. 答案:

【小題1】示例:第一句描繪了遠處的山邊橫臥着一個寂靜的小村莊,綠樹掩映中零星的檐角翹起,其間正升起一縷嫋嫋的炊煙。第二句描繪了遠處的高山雲霧繚繞,與天相接的地方正靜靜地挺立着一株枝繁葉茂的青松。

【小題2】詩人嚮往恬靜安閒的田園生活,也向往如顏回和陶淵明那樣安於清貧的寧靜生話。

2. 答案:

【小題1】上句“破紙窗間自語”運用了擬人的手法。(1分)屋外狂風急雨,吹動窗上破紙,瑟瑟作響,就像自言自語一樣,這樣就把風吹動紙響給人格化了,生動形象;特別是“自”字襯托了詩人“獨宿”博山的孤寂心情,渲染了淒涼破敗的氛圍。(1分)

【小 題2】詩人平生爲了國事操勞奔走於塞北江南,終老時卻落得罷官閒居,壯志未酬的結局,辛酸之情躍然紙上。他半夜驚覺,眼前的景象不再是沙場點兵而是飢鼠蝙 蝠,殘燈破窗和自己的滿頭白髮,落差之大可悲可嘆。(1分)上片荒涼孤寂的景物爲結語“眼裏萬里河山”的無限感慨起了很好的鋪墊作用,可見他失意時心繫的 不是自身處境的艱難而是中原統一的大業,表現出詩人志在千里的理想和崇高的報國熱情。(1分)   

解析:試題分析:【小題1】理解詩句的意思,可知,語句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我們可結合語境從這個角度分析。

【小題2】根據詞人的生平以及詞中所寫之景,所敘之事,尤其是“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里江山”一句可知,表達了詞人愛國的情懷及無限的傷感。

3. 答案:

【小題1】楊花和子規鳥。渲染了無限悲涼感傷的氣氛。

【小題2】詩人聽說友人將左遷龍標時的惆悵和戀戀不捨之情。

解析:試題分析:

【小題1】根據“楊花落儘子規啼”的詞句分析可以得出楊花、子規爲名詞即爲所寫景物。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朋友的思念,渲染出淒涼感傷的氛圍。

【小題2】根據寫景之後的抒情句,“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可以體會出作者對友人的思念及內心的孤獨傷感之情。

4. 答案:

【小題1】⑴寒冷;生機盎然(2分,一空1分,意思符合即可)

【小 題2】《春寒》透過海棠挺身獨立在寒風冷雨中,燦爛地開放表現了詩人對海棠的生機蓬勃和勇敢無畏的讚美。《宴詞》描繪了長堤逶迤,春水碧綠的生機盎然的景 象,以樂景襯哀情,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不捨。(3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分析1分,讚美1分,孤傲、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也可

解析:試題分析:

【小題1】《春寒》所寫的春天“日日風,春寒未了怯園公”可見其寒冷。《宴詞》所寫的春天“春水綠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可見充滿了生機與活力。根據詩句揣摩概括即可。

【小題2】前一首詩,後兩句爲文章的主旨所在,情感所寄。即表達了對在寒冷中獨自開放的海棠的讚美。後一首詩,後兩句的“莫聽聲聲催去棹,桃溪淺處不勝舟”,尤其是體會“莫聽聲聲催去棹”一句可知,是送別,因此,表達了對朋友的不捨之情。

普通--★★★

1. 答案:

【小題1】C

【小題2】D

【小題3】示例:“山山”運用疊詞,表明每座山峯、每條溝壑都是如此,既強調了深秋的蕭瑟景象,又景中含情,傳神地把綿綿不絕的羈旅鄉愁烘托出來。(也可抓住“黃葉”賞析,2分)

解析:【小題1】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詩歌時令,由“高風:秋風”“ 山山黃葉飛”可知,落葉紛飛是指秋季。選項中季節分別是春夏秋冬,故選C項。

2. 答案:

【小題1】示例一: 狼藉”、“飛絮”二句寫落紅零亂滿地、翠柳柔條斜拂於春風中的姿態,描摹出一幅清疏淡遠的暮春圖景。示例二:濛濛運用疊詞,富於韻律,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柳絮隨風飄揚的迷濛,描摹出一幅清疏淡遠的暮春圖景。

【小題2】(2分)表現了作者的曠達胸懷和恬淡心境。

解析:【小題1】

試題分析:品味詩歌語言,主要是品味關鍵字 詞,古人寫作詩歌講究對字的推敲,所以有“煉字”“詩眼”之說。品味關鍵字詞是詩歌考查的主要內容。學生應留心字詞在詩中的意思,體會該字詞在詩中創設的 意境,學會分析該字詞所傳達的情感。這裏從“狼藉”“飛絮”角度來賞析暮春景色即可。

3. 答案:

【小題1】(2分) 這一句描寫了在寒氣襲人、萬籟俱寂的夜晚,小蟲首先感受到了夜空中散發着的春的資訊,於是情不自禁地鳴叫起來,寫出了生命的萌動,引起人們對春回大地的美好聯想。10. 11.

【小題2】(2分)本詩透過描寫蟄蟲涌動、春天來臨的情景,表現了對春天來臨的無比喜悅(驚奇、喜愛)之情。

解析:【小題1】

試題分析:把握詩歌內容,就是要把握詩歌的意象和意境,是要求學生把握詩意以及基本表情達意的方式等。

4. 答案:

【小題1】(2分)示例: 鄉村小路邊柔嫩的桑枝上有了點點綠色,吃草的小黃牛在山坡上時不時哞哞地叫着,太陽偏西,回巢的烏鴉點綴着有幾分春寒的樹林。

【小題2】(共3分)一個“破”字,傳神地寫出了桑葉在春風的催動下,逐漸萌發、膨脹,終於撐破了原來包在桑芽上的透明薄膜。“破”字不僅有動態,而且似乎能讓人感到桑芽萌發的力量和速度。

解析:【小題1】

試題分析:解答時就要緊扣“情”或“景”,仔細體味詩中的意象,藉助聯想和想象把握詩歌所抒發的情感。一般答題方法是抓住詩中主要景物再現畫面,從而體會詩人的思想情感。這裏學生緊扣“情景悽清”特徵,展開想象,表述合理即可。

較難--★★★★★

1. 答案:

【小題1】(2分)人馬衆多(來勢兇猛或交戰雙方力量懸殊)

【小題2】(3分)引用典故表達了將士們報效朝廷的決心。(寫出典故得1分,後面決心得2分)

解析:【小題1】

2. 答案:

【小題1】宋 《水調歌頭中秋》

【小題2】C

【小題3】要深入觀察,要勤學好問。

解析:【小題1】試題分析:解答這類題目關鍵以課本的註釋爲主,注意平時的積累。最好的辦法就是將這些篇目做一個系統的梳理,可按朝代和國籍編序,列出每一篇目的出處、作者、文章內容要點以及相關的資料等。這裏學生積累蘇軾及其作品。

3. 答案:

【小題1】酒旆、夕陽、兩三航

【小題2】漁人晚歸 對寧靜生活的嚮往。

解析:【小題1】試題分析:詩詞理解與鑑賞,主要考查學生對詩句的理解和賞析能力。這類題往往從內容主題上、語言表達上、技巧手法上對詩歌進行鑑賞。要求學生觀察出作者的寫景角度,這裏近景與遠景相得益彰,“酒旆”與遠方的“夕陽”“兩三航”層次分明,井然有序。

4. 考點:詞;體味詩歌的遣詞;體味詩歌的意象

答案:載;(2分)社會的險惡,人生的困難、坎坷等。

解析:試題分析:這是一道考查對古代詩詞內容理解的題型,這雖然是一 首課外古詩,但這首詞的難度係數不大,因爲從課內的相應篇目可以給予答此題的提示。此題的第一問,考生很容易想起課內李清照的詞“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 許多愁”, 將無形的愁思具體化,並表現出愁思很多的一個字是“載”,課內早有分析,考生應該透過聯想,很正確的填寫出來。第二空,可聯繫“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 雪滿山”“身世浮沉雨打萍”這類有寓意的句子考慮。 

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