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資料

論王道,說和諧(人教版高一必修教學論文)

 論“王道”,說“和諧”

論王道,說和諧(人教版高一必修教學論文)

萬樹相

孟子在《寡人之於國也》一文裏,勸說梁惠王實行所謂的“王道”,體現了儒家最高的政治主張或政治理想。何爲“王道”?。孟子說:“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孟子公孫丑上》)。 “不忍人之心”與惻隱之心是一回事。行王道就是把君主的惻隱之心推及到人事上。照儒家所說,“仁”,只不過是惻隱之心的發展;惻隱之心又只有透過“愛”的實際行動來發展;而“愛”的實際行動又不過是“善推其所爲”。這,就是“王道”。

在孟子看來,實行王道並沒有什麼奧祕或困難之處。《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7節裏記載,有一次齊宣王坐在堂上,有人牽牛經過堂下,齊宣王問:“把牛牽到哪裏去?”僕人回答說:“把牛牽去獻祭。”宣王說:“把牛放了吧,我實在不忍看它顫慄害怕的樣子,像是無罪而被處死。”僕人問:“那還要不要獻祭呢?”宣王說:“祭祀怎麼可以廢除?換上一隻羊去獻祭吧。”孟子聽說此事,問齊宣王,是否卻有其事。宣王回答說確有其事。孟子說;“憑這種善心,推而廣之,就可以實行王道了。”在《梁惠王章句下》第5節記載,齊宣王嚮往王道,只是未能實行。孟子問:“王如善之,則何爲不行?”齊宣王承認,因爲自己太愛財貨和女色。孟子告訴宣王:“這是天下人的通好。如果國君從自己所愛好而想到天下人都有同好,設法去滿足天下人,這就是實行王道了。”作爲統治者,只要“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就可以“運之於掌上”了

孟子認爲,人人都有“惻隱之心”。清代學者李漁在他《閒情偶寄》中說:“王道本乎人情”。 “在孟子看來,正是由於人性的善良--尤其是那些統治者本身善良,仁政纔有實現的可能。歷史上大凡治理得比較好的時期,帝王們大都 受到王道的深刻影響。比如唐太宗深知“水可載舟,亦可覆舟”,虛心納諫,從善如流,勤政愛民,纔出現了歷史上的盛世“貞觀之治”。正因爲康熙、乾隆懂得“得民心者得天下”,才 出現了令人矚目的“康乾盛世”。

    “怎樣推其所爲”呢?孟子在《寡人之於國也》一文中有很形象的論述:“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 罟不入 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 亦即減輕人民負擔,遵循自然規律,人們豐衣足食,雖死無憾 。不過,這還只是“王道之始”,因爲照孟子的看法,經濟只是更高文化的起步。“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只有當人人都受到適當教育、懂得人倫之道,王道才能完全實現。

 如今,我國要構建民主、和諧的現代文明社會,除了法制保障外,王道中的愛民、保民和開發仁愛之心的思想,在今天仍然是國家長治久安之道。

孔子在《季氏將伐顓臾》中這樣說:“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意思是無論是有國的諸侯或者有家(封地)的大夫,不必擔心財富不多,只需擔心財富不均;不必擔心人民太少,只需擔心不安定。若是財富平均,便沒有貧窮;和平相處,便不會人少;安定,便不會傾危。如今,社會財富之多,孔子那個時代與現在,是不可同日而語的;人口之衆,那個時候與今天也是不可同日而語的。但是,貧窮還沒有消滅,社會上依然存在着種種不安定因素,因此,王道思想對於消滅貧富差距,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和諧相處,社會安定、經濟發展和保持生態平衡等方面,仍然有其重要的積極的意義。

王道,傳統的儒家思想,在改革開放,向西方先進文明和技術學習的今天,在中國邁步走向世界的二十一世紀,依然有它的重要意義。

 

萬樹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