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合集9篇

爲了確保我們的努力取得實效,往往需要預先進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有很強可操作性的書面計劃。方案應該怎麼制定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合集9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靜夜思》。

3、認識對話的書面表達形式。

4、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生字,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靜夜思》。

教學難點 :

背誦《靜夜思》,並理解這首詩的詩意。

教具準備:

投影片、生字卡、小黑板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匯入 新課。

小朋友們,你們在家裏學過古詩嗎?誰能把學過的古詩背給大家聽聽嗎?

今天我們要學的新課文,說的是一個小朋友在學校學了一首古詩背給他奶奶聽的。

二、板書課題:3 英英學古詩

三、解釋課題,教題中生字。

1、 “英英”是一位女小朋友的名字,“英”是整體認讀音節,又是後鼻音“ying”,

古詩的“詩”也是整體認讀音節,是翹舌音“shi”。(領讀課題兩遍)

2、教師範寫,學生書空。

四、初讀指導。

1、看圖。

(1)出示圖:圖上有哪兩個人?她們在做什麼?

(2)小結:畫面上的意思是英英和奶奶正在說話,兩個人有說有應,有問有答,這種情況叫做對話。

2、自學課文。

(1)講述對話書面表達方式。

課文中表示說話人名字回與他說的話區分開,第一行“英英”指的是說話人,緊接着是英英說的話。

(2)藉助拼音輕聲讀課文。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並讀一讀。

(3)檢查學習情況:(出示小黑板)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4)自讀課文。要求:讀通句子,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錯字,把標點符號 讀正確。

(5)分段指名讀、齊讀。

(6)分角色讀對話。自讀、同座二人分角色對讀、指名二人對讀各一次、分兩個大組對讀各一次。

3、再讀課文。要求:說說課文裏英英和奶奶對話,英英說了幾次?奶奶說了幾次?

五、指導讀好古詩。

(出示古詩內容):

1、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

2、指名讀、齊讀。

過渡:下一節課我們一同來學習《靜夜思》。

第二課時

一、學習《靜夜思》。

1、(出示古詩)解釋詩題。

“靜夜”就是“靜靜的夜晚”,“思”就是“想念”的意思,合起來就是在“靜靜的夜晚有着深深地思念。

2、看圖。

出示投影片《靜夜思》。

(1)圖上出現的是什麼人?你從哪兒看出來的?(我以爲圖上出現的就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從他穿戴的是古人的衣帽可以看出來)(這幅圖是爲《靜夜思》配的畫,《靜夜思》作者是李白,所以圖上出現的人就是他)(這幅圖左邊有個大筒子,插着許多詩稿,說明這個人就是大詩人李白)對,你們看得很仔細,想得很合情理。

(2)從圖上看,他正在做什麼?(他在望着窗外天空的明月)(他好像是在想着什麼)(也許他正在想着做詩呢)對,你們說的畫面意思正和詩題的意思相同。

3、學詩句。

(1)指名讀《靜夜思》。

(2)這首詩有幾句?(兩句)現在我們依次來學。

第一句

① 指名讀。

②這句詩,英英是怎麼理解的?請默讀英英第二次說的話再回答。(學生答)

③爲什麼英英知道這是秋天的夜晚呢?爲什麼這一句裏的“疑是”,英英把它解釋成“好像”?

第二句

①指名讀。

②“舉頭望明月”中的“舉頭”是什麼意思?爲什麼要用“舉頭”?

③想象一下,詩人擡頭望月會有什麼樣的感受?

你們的想象都合情合理。詩人想到故鄉的人和事,想得很多很多。那麼當他想念故鄉的時候, 頭還是擡着望月亮嗎?詩裏是怎麼說的?對,用“低頭”這個詞語表示詩人思念故鄉的感情很深沉。爲什麼英英把這句解釋成“不由得 思念起故鄉來”?

(3)指名讀英英對全詩的解釋。

(4)齊讀《靜夜思》。

4、朗讀指導。

(1)《靜夜思》的朗讀節奏。

(2)“疑是”“低頭”語速要慢,表示詩人在沉思。

(3)“光”“霜”“鄉”押韻字要讀得清晰,停頓要長一些,表示感情逐步深化。

二、朗讀課文,練習背誦《靜夜思》。

第 三 課 時

一、指名朗讀課文。

二、總結課文。

這篇課文透過對話形式,引出一首古詩,反映了小學生英英對古詩《靜夜思》的正確理解,並知道它的作者是誰,激發我們學習古詩的興趣。

三、指導背誦《靜夜思》。

1、聽錄音欣賞。

2、揭示板書,引導背誦。

3、分兩個大組,交替背、聽各一次。

4、指名背誦,師生評議。

5、同座二人交替背、聽各一次。

四、寫字指導。

1、須按筆順描紅的生字。

鄉、英、舉、教

2、其他要描紅的生字。

古、詩、故、首、意

五、作業 練習。

1、描紅練習。

2、比一比,再分別組詞。

古( ) 自( ) 代( )

故( ) 首( ) 袋( )

3、寫出帶有下列偏旁的字。

心——( )( )( )

——( )( )( )

——( )( )( )

——( )( ) ( )

六、板書設計 。

3 英英學古詩

背 明月光———霜 聽

(講) 靜夜思 懂

望 思 鄉

奶奶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材簡析

《我叫足球》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第17課。這篇課文以擬人化的手法,以第一人稱的方式向我們介紹了足球運動的起源及發展概況。課文共3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介紹了足球的形狀及產生的時間。第二自然段主要介紹了足球運動起源於中國。第三自然段主要講了踢足球是當今世界最流行的運動。

學生分析

一年級學生對朗讀感興趣,但閱讀能力不強;對運動感興趣,但對足球比較陌生。

設計理念

讓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能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

教學目標

1.能喜歡閱讀課文,並把課文讀流暢。

2.初步瞭解足球運動的起源及發展概況,激發喜愛足球、熱愛運動的情感。

3.正確認讀本課生字詞,認識1個偏旁,會寫慶祝兩字。

教學流程

一、啓動激趣。

1.由學生向老師自我介紹開始,激發說話的慾望和積極性。接着,請學生介紹足球。師扮成足球:今天你們可以叫我什麼?或足球先生,或足球老師。

【透過角色的轉換,拉近師生間的距離。】

(板書課題。)

2.足球老師(師手捧足球)走近學生,讓學生親親自己,摸摸自己:說說我長得什麼樣?讓學生對足球外形有一個認識。你們想了解我的過去與現在嗎?引起足球的自我介紹(課文內容)。聽完介紹可說說知道了什麼,對課文有一個整體的感知。

3.創設閱讀情境:一起到綠茵場上去看看我的身姿(放VCD,《98世界盃》的精彩剪輯),球場因爲有我而精彩,球迷、隊員因爲有我而興奮、激動、瘋狂,我的威力多大啊!你們想加入我們足球的行列嗎?好,誰要能把足球的自我介紹讀得很流利,我足球老師就歡迎你的加入!

二、主動認讀。

學生自由放聲讀,師巡迴指導,給予充分的時間。

三、聯動合作,能動內化。

1.請學生選一段自己最喜歡的或最拿手的讀給大家聽。

老師用激勵性的評價語言推進朗讀,如:歡迎你的加入(與之握手)!祝賀你,成爲足球的一員(擊掌)!好棒哦,足球老弟(翹大拇指)!請進入足球王國(邀請式)!或者是:有希望,再練練!×××,加油!也可以是學生相互評價,促進朗讀的提高。

2.課間活動:爲了慶祝大家加入足球王國,老師帶來一段音樂讓大家輕鬆輕鬆,可以動一動,唱一唱,扭一扭(放《生命之杯》),師生一起跳。

介紹這首曲子,並介紹中國隊在20xx年10月7日走向世界以及參加今年世界盃的有關情況,激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3.鼓勵學生質疑提問:關於足球,你還想了解什麼?帶着問題走向課外,去釋放對足球的熱愛之情。

四、互動識字。

1.創設情境:今天,我們的生命中又多了一個朋友足球,你們高興嗎?用什麼方式表達?(學生用歡呼、擊掌等各種形式慶祝。)

(板書:慶祝。)

2.聯繫生活,你還在哪裏見過慶祝兩字?(慶祝春節,慶祝元旦,慶祝香港迴歸)這麼多地方要用上這個詞兒,它真是個神奇的詞兒,想寫好它嗎?

3.生寫字,師指導。

4.師生反饋,同桌評價,互相提高。

課後總結

米盧先生用他享受足球,快樂足球的理念把中國隊帶入了世界盃,圓了我們40多年的夢。我們是否也能用享受語文,快樂語文的理念來圓我們語文教學的夢呢?本堂課的設計,我就努力地嘗試着把它放到學生生命的長河裏,試圖成爲一顆小石子,激起一朵小小的美麗的浪花,甚而能再泛起圈圈的漣漪,讓課堂能充滿生命的活力。

一、讓教材活起來。

教材是課堂的重要資源,是學生的一個獨立的對話夥伴,它可以憑藉符號資訊向學生進行全方位的刺激,發出對學生心靈的呼喚。《我叫足球》是一篇以第一人稱寫成的可愛的說明文,讀來又像生動的故事,與孩子的心靈非常貼近,我們應該好好地挖掘教材的內涵。我透過自己角色的轉換和情境的創設,由聽我介紹到學生自己去讀悟課文,完成與文字的親切對話,讓文字成爲一個有聲的朋友,使教材變得鮮活。但是,教材又只是閱讀和閱讀教學的憑藉,要用好教材,又不能只依靠教材。所以,我藉着這篇課文,和學生一起走入了一個更爲廣闊、更充滿活力的足球世界,讓孩子熱愛足球,讓足球走進孩子的生命之中。也許,生命會因此而更精彩。

二、讓學生動起來。

學生是閱讀的主人,只有讓他們真正地動起來,才能使他們有所收穫和啓發。

1.內部思維動起來。

在看過足球場上精彩的一幕幕後,學生帶着滿腔熱情迫不及待地進入了閱讀。這時,他們的目標是讀流利,這就必須要靠自己動腦、動口,進入符號世界,加工處理符號資訊。在與文字的對話中,他們的思維無形地活躍着。再有,我讓學生說說小腦瓜裏的問題,還想了解什麼?培育他們的問題意識,不斷激起學生問題的漣漪。一堂課的結束,不但使他們充滿了喜悅與滿足,並且充滿激情地投入更爲廣闊的空間,來回應、拓展課堂生活。

2.外部肢體動起來。

我們培養的學生,應具有健康的生理和心理。聽聽歡快的音樂,自由奔放地動一動、唱一唱、扭一扭,愉悅了身心,縮短了師生間的距離。在握手、擊掌中,我們傳遞着快樂與友情,表達着對課堂的喜愛和對足球的熱情,讓個性得到張揚。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設計理念】

葉聖陶先生指出,教師之爲教,不在於全盤授予,而在於相機誘導,必令學生運其才智,勤苦練習,領悟之源廣開,純熟之功彌深,乃爲善教者也。因此,我設計的理念是:讓課堂成爲多元對話的過程,讓課堂成爲語文實踐體驗的過程,讓課堂教學成爲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知識的魅力,體驗成功的快樂,實現生命價值的自然生成。求實,求活,求新,求效是本課設計總的指導思想。

【教材分析】

《梅花魂》是一篇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這篇閱讀課文生動感人,情真意切。它講了一位身在異國他鄉的華僑老人對梅花的喜愛,反映了他對祖國的深深眷戀,表露了一位老人的中國心。

全文采用倒敘的寫法,首先由梅花想到外祖父,接着回憶幾件具體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對祖國的眷戀之情。即:常常教外孫女讀唐詩宋詞;對一幅墨梅圖分外珍惜;因不能回國而難過得哭起來;離別前把最寶貴的墨梅圖送給外孫女;船快開時,又遞給外孫女繡着梅花的手絹。最後又從梅花想到外祖父的愛國心。

本文在寫作上有以下特點:

1、緊緊圍繞外祖父在國外思念祖國這一思想感情展開回憶,中心突出。

2、首尾呼應,結構嚴謹,借梅花來表情,蘊意深刻。

【教學的三維目標及重難點】

1、知識與技能目標:

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目標:

自讀探究,體會梅花堅韌高潔的品格,感悟外祖父對祖國無限眷戀的深情。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的民族意識及愛國情意。

4、教學重點,難點:

透過個性化閱讀,深入感悟梅花精神及外祖父深厚的愛國情意。

【教學思路】

賞梅(觀其形)品梅(會其神)讀梅(入其境)頌梅(悟其魂)

【教學流程】

一、談話入題,賞梅花

1、導語引入:

同學們,不知不覺中,暑氣漸去漸遠,我們一下子撞進了秋天的懷抱,寒來暑往,四季更替。春天是百花盛開的季節,夏天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的荷,秋日有本性能耐寒,風霜挺且直的菊,而嚴冬,則更有此花開盡更無花而一枝獨秀的梅。

梅歷來是畫家,詩人所讚美的對象,我國宋代詩人王安石,陸游:元代畫家王冕都曾經寫下詩句讚美它。我們的開國領袖也曾寫下詞盛讚她。梅花不愧是花中之王,花之君子。

2、課件演示,欣賞梅花,學生吟誦詠梅的詩句。

3、過渡:

看到那朵朵冷豔,縷縷幽芳的梅花,作家陳慧瑛常常會想起了身在異鄉的外祖父,並由此勾起了她一連串的回憶。

二、理清脈絡,知梅花

1、速讀課文,思考作者在文章中回憶了外祖父的哪些事?

2、討論交流,理清條理,出示小標題:

(吟詩落淚,珍愛梅圖,思國傷懷,贈墨梅圖,送梅花絹)

三、細讀引導,悟梅花

1、在作者的記憶中,外祖父是一個愛梅的人,你能從哪能地方體會到這一點呢?

同學們,我們讀過這幾件小事,都倒感覺到外祖父愛梅花。你是怎樣從這些段落中讀出這種感情的呢?

出示:我們可以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用這些方法:

⑴ 聯繫上下文。

⑵ 抓重點詞句。

⑶ 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

⑷ 用朗讀的方式。

⑸ 其它自己喜歡的方法。

2、自學體會,動手圈畫。

3、讀句交流,談理解。

4、重點引導第二件事:

從對比手法的使用及對外祖父神情,語言,動作等的描寫體會對梅花的愛。

5、練習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四、品讀昇華,頌梅花

1、過渡:

外祖父爲什麼對梅花情有獨鍾,文中哪一段話給我們解開這個謎團?

2、自由讀外祖父所說的那段話,互相交流,討論:

⑴ 從這段話中你瞭解到哪些內容

⑵ 把你瞭解到的內容講給同桌聽聽。

⑶ 全班交流:

① 梅花的精神(不畏嚴寒,堅貞不屈)。

② 梅花的精神象徵中華民族的精神。

③ 儲存墨梅圖激勵自己保持民族氣節。

3、說說中國歷史上出了哪些有氣節的人物?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讀出外祖父對梅花,對有骨氣的中國人的敬佩:

⑴ 自由練讀。

⑵ 指名讀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⑶ 齊讀。

五、拓讀深化,學梅花

課文除了寫外祖父摯愛梅花外,還寫了外祖父幾次哭了,請找出來讀一讀。

1、引導學生想象說話:

唐詩宋詞時,外公滿臉憂傷,鶯兒啊,鶯兒──。

當外公因年紀太大而無法回國而哭時,親愛的外公,你別哭了──。

當外公含淚遞梅花手絹時,外公滿心悽楚:鶯兒啊,鶯兒──。

2、學完了課文,你明白文章爲什麼以《梅花魂》爲題目了嗎?

3、學生結合着自己的理解來談:

讓學生明白,梅花魂就是愛國心。

4、文章的開頭了結尾有什麼聯繫?

5、讓學生想象說話:

外公就是這樣一位時時刻刻都牽掛祖國的老華僑,他在臨終前還不忘囑咐家人,一定要把他的骨灰帶回到祖國去,我們完成了老人的遺願,把他安葬在梅花樹下。又是一年的冬天來臨了,面對着梅樹下的老人,你想說些什麼呢?

6、師導語:

故鄉,祖國讓多少身居在外的旅人,遊子擁有無盡的相思與眷戀,幾千年來,多少文人墨客吟誦出了無數思鄉愛國的詩篇,你會吟誦嗎?

7、古往今來,由於許多歷史原因,許多向外祖父一樣的中華兒女流落他鄉。它們雖然身穿洋裝,說着異地的語言,但是他們的血管裏流動着中國人的血,它們的胸中跳動着一顆顆中國心。最後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張明敏演唱的歌曲《我的中國心》,讓我們在歌聲中再一次感受愛國華僑們的心聲。

8、播放歌曲《我的中國心》。

【設計特色】

在教學設計中我具體體現以下幾點:

一、教學活動中要注重溶情

如果說以往的教學注重的是語文知識,語文技能,那麼新世紀的語文教學追求的是情感。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纔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在語文課堂裏,孩子對待語文學習,不應是被動的學,旁觀者似的學,應該讓孩子感到語文學習的過程就是生活的過程,生命成長的過程,一次情感經歷的過程,也就是說,要讓孩子在語文的情感世界裏真正走一趟,用情感驅動語文知識。這是學好語文的前提。因此,教師要充滿激情,用飽滿的真摯的情感喚起學生的熱情,激情。從而產生對梅花魂的理解,體會華僑的愛國之情。

二、給學生一個對話的`課堂

傳統的語文課堂,學生只是可憐的傾聽者,談不上和誰去對話。我們要還給學生一個對話的課堂,實現文字對話,師生對話和生生對話。

文字對話:比如在這堂課中,在教外孫女學唐詩宋詞,外公哭了,我設計了,外公滿臉的憂傷,鶯兒啊,鶯兒──當外公因年紀大而無法回國而哭時,設計了親愛的外公,您別哭了──,當外公含淚遞梅花手絹時,外公滿心的悽楚:鶯兒啊鶯兒──,留下空白,引導學生去想像,和課文中的人物對話,以文會友,充當其中的角色,去體驗,去感受。

師生對話:在課堂上,我們教師應該做孩子的朋友,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熱情的手,不再那樣高高在上,不容侵犯。實現與學生的溝通,展現給學生一個真實的我!

生生對話:課堂上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們應當積極地給學生創造交流與合作的機會,使孩子們學會人與人的交往,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三、引領孩子去讀書

葉聖陶先生曾說過:教材無非是例子。那麼,利用好例子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之後,接下來的應該是大量的實踐,只有在實踐中,學生的能力才能不斷鞏固,提高。基於這個思想,我經常蒐集課外閱讀材料,推薦給學生閱讀。在學文前,我引領孩子欣賞古代和現代有關讚美梅花的詩,教學後,我讓學生欣賞《鄉愁》,《遊子情懷》,一方面昇華了學生的情感,另一方面又使學生們瞭解到了更多有關於讚美梅花,思鄉之情,離別之情的詩歌,使他們對這種感情有一個更全面的瞭解。

四、給學生一個感悟的課堂

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老師曾說過:學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槓桿上的支點,對人的發展來說,學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決定今後能否撬起這個地球。感悟既是一種心理活動,又是一種感情經歷,還是一種審美的體驗。

1、把人家的情感變成自己的情感:

梅花魂這一課講述的是華僑老人的思鄉之情,愛國之情。如何讓我們的學生去體驗作者的情感呢?首先我透過回憶寫梅花的詩,展示梅花圖片,而後,我便引導學生體會梅花所代表的精神,把梅花所象徵的含義,透過外祖父對梅花的讚美,對中華民族的讚美層層引出。並從外祖父一系列的舉動中讓學生感悟出,梅花寄託着外祖父的情感,同時也將自己深深地感動。

2、把人家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

文章的第十三自然段,字裏行間都滲透出外祖父對梅花的讚美與喜愛,同時也是重點段落。在品味的過程中,讓學生把了解到的內容講給同桌聽,這樣學生不但理解了課文內容,也把文章的語言內化成自己的語言了。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一、 教學目標 :

(一)能力目標

1、 學習“每”“輒”等詞的古義;瞭解“未之知”這種與現代漢語語序不同的句子。

2、 學會分析三種比喻句的不同表達效果。

(二)美育滲透

領會作者文中所充溢的熱愛春天,熱愛自然的激情的薰陶。

二、 難點、重點

1、 文章表現出來的熱愛春天、熱愛自然的激情。 2、 三種比喻句的不同表達效果。

三、重難點突破:

閱讀文章,體會文中的激情。

閱讀——討論——體會比喻句的不同效果

四、 教學設想

教學方法: 誦讀法、點撥法、質疑法、討論法

媒體設計:(略)

教學課時:1

五、 教學流程

(一)新課導讀:

1、同學們,前面我們在柳宗元的陪同下,遊覽了湖南永州市的小石潭;與蘇軾相伴,欣賞了“積水空明,藻荇交橫”的承天寺夜景;在徐霞客的指引下,登遊了極其險俊難攀的恆山。今天,我們將“揮師北上”,看看北京東直門的滿井一帶又有什麼好看的景緻,走,我們也隨袁宏道踏青去!

2、範讀課文 學生評價 教師點撥

3、整體感知:久居城內,滿眼都是紅牆碧瓦。一旦到了郊外田野,滿地綠意,滿眼山光水色,不禁喜不自勝。這篇文章就是作者與友人遊歷了滿井後寫的一篇浸透着早春芳馨和感念大自然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的美好情懷的佳作。

4、學生自讀課文,消滅文字、詞語障礙

注意“斫、遁、礫、茗、鵠、呷、蹇”等幾個字的讀音。

5、學生齊讀課文 教師點評

6、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然後在班上交流。

A.同桌藉助參考工具書及課文註解疏通全文大意。 同時圈畫疑難詞句,並向老師提出質疑。 集體解疑,教師點撥。

(泉:泉水,用泉水、茗:茶,煮茶、lei2:酒杯,舉着酒杯、紅裝:穿着豔裝—名詞動用)

B.作者圍繞“滿井”寫了哪些內容?

討論明確:柳枝、麥苗、土、冰(水)、山巒、鳥、魚、遊人(板書)

C.作者抓住了這些事物怎樣的特點?從原文中找出相關語句。

討論明確:

水——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於匣也。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第三冊80頁例5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編制8的乘法口訣的過程,瞭解8的乘法口訣的來源.

2.理解8的乘法口訣的意義,能記住8的乘法口訣,並能用乘法口訣進行簡單的計算.

3.會用8的乘法口訣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4.透過編制口訣,培養學生運用類推的方法學習新知識.

5.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實物圖,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準備。

1.背6、7的乘法口訣.

2.師生對口令.如三七( ),( )十二.

搶答;並抽問算式的意思.(電腦演示)

3╳6 6╳5 7╳2 1╳7

二、學習新課.

教師談話:我們已經學習了2-7的乘法口訣,今天我們要根據以前學習口訣的經驗.自己來學習8的乘法口訣.(板書課題:8的乘法口訣)

1.準備題(學生製作卡片)

拿出8張卡片,在第一張上寫8,然後8個8個地加,一直加到64,把每加得的數分別寫在一張卡片上,按順序擺好.(課件演示)

2.觀察、並回答.

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嗎?

根據卡片的排列順序,你能編幾句口訣嗎?先想想,並把你編的口訣寫到練習本上,然後在同桌交流.(根據學生回答,師板書,其餘學生進行較對) (電腦演示)

1╳8 =8 8╳1=8 一八得八

2╳8=16 8╳2=16 二八十六

3╳8=24 8╳3=24 三八二十四

4╳8=32 8╳4=32 四八三十二

5╳8=40 8╳5=40 五八四十

6╳8=48 8╳6=48 六八四十八

7╳8=56 8╳7=56 七八五十六

8╳8=64 八八六十四

3.課件出示:

提問:24是幾個8相加得來的?

五八四十是什麼意思?

56是由幾個8相加得來的?

4.揭題.齊讀口訣.點題-今天我們學習的就是8的乘法口訣.(板題)

三、觀察實踐,鞏固新知.

1.學生列式,主題圖.看第一組有幾個人,這是幾個8?怎樣列式?(學生回答)

並讓學生獨立列出2個8,3個88個8的乘法算式.

2.找8的乘法口訣的規律.指算式,這組題有什麼特點?(被乘數都是8,乘數一道比一道多1,積一道比一道多8)

(課件)記住這個規律,可以幫助我們記口訣.比如,忘了四八三十二這句口訣,誰知道可以怎麼辦?(想相鄰的口訣,三八二十四,24+8=32;或者想五八四十,40-8=32)

3.記口訣.看卡片口算,說出用哪句乘法口訣 (課件出示)

8╳5= 8╳4= 8╳2 = 8╳7 =

8╳1 = 8╳3= 8╳8= 8╳6=

4.背口訣,體會一下哪幾句最難背.自己重點記這幾句.

5.對口令.師生之間對,學生之間對.

6.填適當的數.(課件出示)

7╳( )=56 8╳( )=32 8╳( )=

( ) ╳( )=24

(最後一題鼓勵學生用想出多種答案)

7.數學遊戲:摘蘋果(課件演示)

春天到了,我們給果樹澆水、施肥,秋天蘋果獲得大豐收,哪個同學願意幫助摘蘋果。 (可以畫一棵蘋果樹,結滿了蘋果,蘋果上面寫得數,以8的乘法口訣得數爲主,也可以有前面學過的題。有6個筐,每個筐上有四道乘法算式,沒有得數。每組派一個代表,摘一筐蘋果,即算出算式的得數去摘蘋果,貼在等號後面,本組同學可以幫助,看哪組摘得又對又快)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怎樣學到的,學得高興嗎?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授課時間:

教學目標:

1、能發現相同的兩個字調換順序後組成的詞,所表達的意思不一樣。

2、能自主根據形聲字特點進行識字。積累運用詞語。

3、能自己讀懂小故事。

4、以“我們的小製作”爲主題開展口語交際。

5、自主學習,樂於展示。

重點難點:

1、重點:認字、口語交際、積累詞語

2、難點:進義詞詞義的區分,口語交際。

教學方法:自主探究識字、小組合作、交流共享。

教學準備:投影儀、生字卡片、收集資料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我的發現。

1、出示詞語。

奶牛 牛奶 圖畫 畫圖 蜜蜂 蜂蜜 牙刷 刷牙

水池 池水 山上 上山

2、自讀詞語,小組交流自己的發現。

3、全班交流

它們的共同特點是每組詞語的兩個字都相同,只是交換了前後的位置。第一大組都是表示事物名稱的詞,因爲顛倒了字的順序,所以表達的意思不同了。第二大組的第一豎行是表示事物名稱或地理位置的詞,交換了字的位置,就變成了表示動作的詞。

4、你還能說出類似的詞語嗎?以小組競賽的方式,看哪一組說得多。

隨學生回答教師板書,然後用多種方法朗讀。

二、日積月累

(一)是“讀讀認認”;

1、投影出示字詞。

2、組內交流說發現。(形聲字;用熟字加熟字的方法識記新字。)

3、遊戲識字。

*卡片認讀生字提示

“姓、警”的正確讀法;

*任意抽卡片認讀

*送信遊戲

*同桌互讀,全讀對的給同桌畫顆星。

4、自由練習讀詞語,擴詞練習。

(二)是“我會填”;(“我會填”是選擇近義詞填空的練習。)

1、說說每組的兩個詞是什麼關係。(近義詞

2、結合生活分別用這兩個詞造句。

3、說說差別。

4、填空。

(三)是“我會讀”。

“我會讀”是閱讀《魯班造傘》這篇短文。

1、學生默讀明意,自主識字。

2、朗讀感悟:魯班善於思考,動手創造。

3、談談自己的讀書心得和想法。

4、把這個故事講給小朋友或家長聽。

第二課時

一、口語交際

1、生將課前佈置製作的小製作拿出。如,用毛線編織蝴蝶結,用塑料瓶做成花籃,用紅辣椒做成玩具鞭炮,用紙疊成的……

2、展示自己做成的可愛的小製作。

3、小組交流、彙報製作過程。別人講的時候,聽的同學可以提出問題,講的同學要作解答。

4、小組推薦做得好、說得好的同學在班上展示、介紹自己的小製作。

5、評一評誰的小製作做得好,誰介紹得好。

6、將學生的小製作辦成一個展覽。

二、展示臺

1、導語:小朋友們,在我們的生活中當你碰到美的東西你會怎樣?(生交流。)

2、展示:與組內的同學交流自己蒐集到的圖片與材料。(內容不限)

3、全班交流自己的蒐集途徑。

4、總結:每個人交流一個蘋果,得到的還是一個蘋果;每個人交流一個思想你便得到許許多多的思想,原同學們,時時處處不忘留心美的事物,不忘將美與他人分享。

5、爲此專題辦個展覽。

作業佈置:蒐集李白與杜甫的相關資料。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教學角度:運用多中人稱,講述中國登山隊員的壯舉。

主要教學步驟:

1、速讀全文,要求學生讀出情節發展的幾個主要階段。

2、瀏覽課文,要求學生讀出層次

詳略,注意體味文中的人物描寫和景物烘托。

3、組織課堂討論,議說“登上地球之顛”。

說讀訓練實施過程:

1、引導學生運用第三人稱,概述登山隊員突擊主峯的經過。

2、引導學生運用第一人稱,以某一登山隊員的身份,講述登山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歷所感。

教師佈置幾個話題供學生思考和討論:

A攀登“第二臺階”,

B奔向“地球之顛”,

C、劉連滿的生命之光。

學生自選角色和話題,思考準備。

先小組

後全班進行課堂發言。

3、引導學生談讀後感。

4、引導學生朗讀景物描寫的句子,體會其表達作用。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學習目標】

1、透過日積月累中讀讀記記,認識9個字。

2、對學生進行字詞的綜合訓練,引導學生積累詞語。

3、透過日積月累中讀讀記記的教學,指導學生觀察圖片,展開想象,提高閱讀能力,增加語言積累,瞭解、欣賞我國優秀古詩詞。

4、透過口語交際的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說習慣,倡導合作交流,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5、透過展示臺,引導學生展示自己課內外學習所得,增強學習自信心和成就感。

6、透過閱讀寬帶網,引導學生主動收集和了解與本組專題有關的資料,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讀讀認認中要認識的字)

2、口語交際中的小小旅行社導遊和遊客的道具。

3、中國地圖,課前佈置學生收集自己家鄉的有關資料。

4、水彩筆、白紙。

【我的發現】

1、自讀探究。先讀讀幾組詞語,在讀讀學習夥伴的話,看看自己發現了什麼。

2、交流發現。

3、彙報學習情況:

學生進行學習彙報。(老師在聽取學生彙報時,要鼓勵學生髮表不同意見,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與感受)

4、評價總結。

【日積月累】

1、讀讀認認:

⑴ 自讀質疑:

自讀8組反義詞,勾畫出要認識的字,把不會讀的字和不理解的詞做上記號。

⑵ 交流討論:

分組合作學習,共同解決自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老師隨機指導。採取多種形式,整體認記生字。

⑶ 拓展積累:

指導學生用反義詞練習說話,把反義詞放到具體的語境中加以理解,在運用中學習表達,積累語言。

2、我會填:

提示:本題是詞語搭配的練習形式:形容詞+名詞。

⑴ 交流討論:

小組互相交流探討,先讀一讀,再口頭表達,共同解決出現的問題,老師隨機指導。

⑵ 自己完成練習。

3、我會說:

⑴ 指導看圖:

圖上有什麼人,他們在幹什麼?你知道詩中描繪的是什麼地方的景物嗎?

⑵ 老師簡介詩中的大意。

⑶ 學生自讀。初步瞭解詩意。

⑷ 邊讀邊展開想象,讀出感情,可以鼓勵學生背誦。

【口語交際】

1、激趣匯入,引出話題:

我們的家鄉是個好個好地方,有迷人的風光,豐富的物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暢談家鄉,讚美家鄉。

2、創設情景,引導交際:

⑴ 師:外國小朋友要來你的家鄉旅遊,請你爲他們精心設計一條旅遊路線,要求在旅行中向遊客介紹家鄉的風景、特產和近些年來的變化。

⑵ 分組進行交際:

全班分成三個組,每組選出一名小導遊和幾名外國小朋友的扮演者,成立小小旅行團,表演排練情景劇。

⑶ 小組表演短劇:

演後評一評哪組演得好,好在哪裏。

3、拓展能力,要求寫話:

讀寫一寫一題中學習夥伴的話,引導學生用幾句話寫寫家鄉美麗的景色或誇一誇家鄉有名的特產。

【展示臺】

1、激趣匯入,引出話題:

這節課我們要進行詞語接龍競賽,現在選舉學生代表,共同指定競賽規則,每組推選一名評委。

2、小組活動,遊戲激趣:

學生分成兩個小組,由組長組織進行詞語接龍的比賽。每組答對一次得一分,評委最後根據得分情況宣佈競賽結果。

3、延伸課外,滲透教育:

⑴ 歌頌讚美家鄉:

學生可以自由組合,充分利用課前收集的有關家鄉過去和現在的照片,家庭中的小故事以及其他資料,以歌頌家鄉爲主題編成詩歌或小品進行表演,讚美家鄉。

⑵ 小評委和老師共同評定優秀節目獎和優秀表演獎。

【寬帶網】

1、自讀寬帶網,初步感知內容:

⑴ 藉助拼音,自讀寬帶網上的內容。

⑵ 想一想第一段文字講的是什麼,第二段文字講的有是什麼。

2、合作學習:

⑴ 分組交流、彙報自己讀懂了什麼。再討論以下問題:

我國有多少個民族?

你知道一些少數民族的生活習慣和民族的特點嗎?

我國有多少個直轄市和特別行政區?

我國有多少個省、自治區?(學生可以根據課前查閱的資料自由彙報,不要求說全面,彙報的時候可以採用多種形式:如圖片、文字、繪畫、歌曲)

⑵ 實踐體驗:(出示中國地圖)

把找到的四個直轄市,兩個特別行政區、自己家鄉所在的省或自治區在地圖上用小紅旗標出來。

動手畫一畫你喜歡的少數民族服飾。

【課後記】

具體說來,一是要理解文章的內容,知道文章寫的是什麼。二是要領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以及作者爲什麼寫篇文章。三是要體會到文章是怎樣運用書面語言來表達內容和思想感情的。衡量閱讀能力的另一個不能忽視的重要標誌,是獨立閱讀,即學生能獨立思考,在閱讀實踐中逐步掌握讀書的方法,學會讀書。這是新教材教學所要達到的目標。

教學設計方案 篇9

【學情分析】

這篇課文圍繞“我”和克萊諦之間因本子被弄髒而發生爭吵這件事,重點講了“我”的心理變化,以及“我”對整個事件的感受,告訴我們朋友之間要相互諒解、彼此寬容。課文細緻描寫了“我”的心理活動,“我”的不安與後悔,“我”知錯卻沒有認錯勇氣的矛盾心態,寫出了“我”對克萊諦往事的回憶及印象。這些心理活動的描寫真實地體現了“我”的個性特徵,課文講述的這種心理活動,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是每個學生在生活中都有可能遇到的。在教學時引導學生認真體會,不但可以使學生感到課文寫得真實具體,而且可以使學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因此,教師應創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情境,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的學習與創造,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讀懂課文。同時,作爲新課程改革之一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還應該關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一、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讀懂“我”和克萊諦爭吵後各自表現。體會爭吵前後的心裏變化。

2、技能目標

感情朗讀課文中的有關段落

3、情感目標

體會父親說話的含義,懂得人與人之間要團結友愛,相互寬容的道理。

二、教學重點、難點

揣摩品味課文中的關鍵句子,關鍵詞語。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我們繼續學習。(出示課題:爭吵)

2、誰和誰爭吵?(板書:“克萊諦”和“我”)

3、爲什麼爭吵?能用一個簡單的句子說說嗎?(板書:無心犯錯,有心報復)

(設計意圖:知道爭吵的原因,是學生深入感悟的前提,是上環節教學應達到的一個主要目標。在學生初讀課文後,讓學生說爭吵的原因旨在檢查學生對上節課的掌握情況,這是中年級閱讀教學的一個重點。)

4、過渡引入:

我們在初讀課文時,知道了他們爲什麼而爭吵,下面讓我們再仔細地讀讀課文。

二、細讀課文,研讀寫“克萊諦”和“安利奇”的句子。

1、在爭吵以後,“我”和克萊諦各自怎樣表現呢?請孩子們翻書自學5-13自然段,根據你的喜好選擇一個人的表現,用筆把它勾畫出來。有不清楚的同桌可以商量一下。

(一) 讀讀你勾出的句子。有沒有補充或不同意見?

(二)下面我們分組讀讀你們找出的這些句子?看看你讀懂了什麼?

(三(彙報)說說你讀懂了什麼?(生自由發言,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隨機講解以下問題)

⑴ 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我的心裏感到怎樣?(板書:後悔)能用書上的句子告訴我嗎?

(多媒體出示:我很後悔,不該那樣做。)(啊,要是我沒有罵他,沒有做對不起他的事,該有多好!)

(多媒體出示:我又說起父親“應該知錯認錯”的話來。但是,要我向他承認錯誤,我覺得太丟臉。想到這裏,我覺得克萊諦很可愛,心裏暗暗說“去向他認錯吧,”可是“請原諒我”這幾個字怎麼也說不出來)

還聽不出你的內心矛盾,誰再來試試?

既然“我”是想報復克萊諦,爲什麼又會想到向他認錯?請一個孩子讀讀事情發生後我的想法。

學生閱讀,梳理後多媒體板書演示:

課件出示:能幫助父母幹活 勤勞

服侍生病的母親 孝順

我們全家人歡迎他 友善

衣肩上的線縫開了 樸素

我想起他的種種好,所以說他碰到我的胳膊時不會是故意的,絕對不會是故意的。絕對,那這句話該怎麼讀呢?

(試讀——抽讀——女生齊讀——全班齊讀)

⑵是啊,這麼好的朋友,誰都不願失去。我們一起讀讀3-6句,體會一下。我還不能感受到你們不願失去這個朋友。感情再強烈點

(女生齊讀——男生齊讀)

⑶是啊,任何人都不願意失去這樣的朋友。(引讀)我又說起父親“應該知錯認錯”的話來,可是我認錯了嗎?爲什麼?(讀書回答)

多媒體出示:我又記起父親“應該知錯認錯”的話來,但是,要我向他承認錯誤,我覺得太丟臉。

我只能用眼角偷偷地看他,見到了什麼?(讀書回答)(上衣肩上的線縫開了)我們再讀讀這句話,看看你從中體會到什麼(樸素)。

⑷我很在乎他、珍惜他,生怕失去了這位可愛的朋友,儘管這樣,我還是不肯開口向克萊謗認錯,這時克萊謗有什麼表現?(生齊讀)

多媒體出示:克萊諦不時用眼睛膘我,從他的眼裏表示出來的不是憤怒,而是悲哀。

①克萊諦怎樣地看?

②我看見克萊諦眼裏表示出來的不是什麼?而是什麼?(板書:悲哀)

③克萊諦應不應該憤怒?爲什麼不是憤怒,而是悲哀?

看來他們平時很要好,加上克萊諦是個好人,很能體諒、寬容別人,所以把憤怒壓下去了,只是表示悲哀,這“悲哀”是流露出一種出人意料的情緒,克萊諦對我所做的一切和有意報復很不理解,沒想到會發生這種事情。

⑸是啊!越想越覺得他可愛,可是我最終還是沒有開口認錯,克萊諦卻主動說話了他怎麼說?

多媒體出示:

1、我在外邊等你。

2、我在外邊等着你。

看看這兩個句子,有沒有不一樣?想想他們分別是在什麼情況下說的?同桌之間可以議議。

說句話的時候,克萊諦已經原諒了我,我又是怎樣說的呢?(齊讀)

多媒體出示:“我也等着你!”我理解了他的話的意思了嗎?他們都說在外邊等着對方,倆人想的一樣嗎?

(不一樣)

(克萊諦說的在外面等“我”,是想向“我解釋,以求化解矛盾,不是故意的。“我”說的在外面等着你,誤解了克萊諦的意思,以爲他要報復我,要打我。)

我們明白了倆人的想的不一樣,應該怎麼去讀。

學生試讀,評價,教師指導朗讀。

第一句餘怒未消,應該讀出強硬的語氣,第二句要表示強調,語氣應加重,第三句表示“不甘示弱”的語氣,也應稍重。

害怕克萊諦找我算帳,上課時心想着怎樣對付克萊諦,所以上課時間覺得過得太慢,課文中哪個字最能體現。

⑹他們怎樣和好的呢?請孩子們分組討論商量,用朗讀的形式自學。

注意:朗讀要落實到句子上,句子中要抓關鍵詞。商量一下,該怎樣讀。(小組自學)

①和好了嗎?(板書:和好)誰主動?

②克萊諦用什麼方式與我和好的?(板書:微笑)能用朗讀表現出來嗎?

③兩終於和好了,復得了這個差點失去的朋友,我的心情怎樣(高興)。咱們帶着這種感情一起來讀讀這部分。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教學緊扣課文小氣泡提示的“他們都說在外邊等着對方,倆人想的一樣嗎”這一牽而動全身的問題,輻射全文,引導深入探究文章的重點句段,體會“我”和克萊諦爭吵後的內心活動以及表現,要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走進文字,與文字展開對話,進而認識人物形象。)

三、 研讀文章末段的“爸爸的教誨”

1、課文中的安利珂和克萊諦都讓我們感動,課文中還有一個人也很令人感動,令人尊敬,是哪一位?

2、 讀課文最後一段說說最受啓發的是哪一句,並說說理由。(預設父親的話)

《愛的教育》

“既然你錯了,就應該第一伸過手去,請他原諒,而不應該向一個比你高尚的朋友舉起戒尺

讀課文最後一段,說說讓你最受啓發的是哪一句話,並說明理由。

3、一個人不但要能認識自己的錯誤,而且還要敢於承認自己的錯誤,求得別人的諒解,否則就是錯上加錯,“第一個伸過手去“意味着主動向對方認錯,求得諒解。

四小結讀的感受

同學們課文寫的雖然是一種很平常的小事,卻使我們認識了兩個不同尋常的孩子我一位偉大的父親,兩個孩子都那麼善良,他們相互理解,父親呢?如老師一樣嚴格教育孩子。讀了課文,我們懂得了人與人之間,眼下就是同學之間應該怎樣相處?

克萊諦最突出的品質是什麼?你有沒有犯過“安利柯”那樣的錯誤,與人爭吵?有,怎樣解決的?沒有,今後怎樣和別人交往纔是正確的。老師這裏準備了一些橢圓形的紙,中間用剪刀剪斷,兩邊分別寫上了“爭吵的原因是什麼?有哪些和好的好辦法?”其實這橢圓形紙好比一面鏡子,但由於爭吵或者其他矛盾,鏡子碎了,我們可以用“友情牌膠水把它粘合起來,寫下你們的辦法,看誰的辦法最有創意。

五、 佈置作業

1、自讀《愛的教育》

2、抄寫課文中的爸爸的話。

3、鼓勵學生寫一寫自己和同學之間發生過的一件事情。

標籤:教學 設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