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集合10篇

爲了確保工作或事情順利進行,往往需要預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是解決一個問題或者一項工程,一個課題的詳細過程。我們應該怎麼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集合10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學習目標:

1. 認識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旅遊、偵察、愚蠢、爭先恐後、若無其事等詞語。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

3. 豐富見聞,激發探究大自然對人類啓示的興趣。

教學重點:

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從中受到啓示。

教學難點 :

理解嚮導的話,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 一 課 時

一、閱讀單元導讀,引入新課

1. 指名讀單元導讀,說說本單元專題是什麼,有什麼新的要求。

2. 今天,我們先來學習一個真實而又令人難忘的故事,初步瞭解大自然給人類的啓示。(板書課題)

二、自由朗讀,自主預習

1. 按常規或按要求自讀自學:把課文讀兩三遍,讀通讀順;認讀生字,找出生詞,查字詞典理解生詞,標自然段序號,想一想課文大意。

2. 出示小黑板,檢查生字詞認讀與理解情況:指名讀,想讀哪些就讀哪些,想說哪個詞義就說哪個,有的詞語可用形象表演的方式,如:欲出又止、魚貫而出、氣喘吁吁等。

小黑板

旅遊 築巢 幼龜 沙灘 偵察 企圖

情願 蠢事 返回 海鷗 補救

爭先恐後 欲出又止 若無其事 見死不救

魚貫而出 愚不可及 氣喘吁吁 響徹雲霄

3. 指名或推薦學生逐段朗讀全文,檢查是否達到準確、流利朗讀課文,重點指導難讀的句子,並多讀幾遍。

4. 彙報:你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疑問?

師生共同確定學習目標與重點:瞭解課文大意,理解自然之道的含義並從中受到啓發,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以演促讀,感悟蠢事

1. 出示句子:我們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這是一件什麼蠢事呢?我們讀懂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請自由讀第三、四、

五自然段,等一會兒,我們來分角色表演這三個自然段敘述的情景。如果你會表演了,也就讀懂了。

2. 演中促讀,演中理解:

a) 請一個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請兩個學生扮幼龜嘲鶇,帶頭飾上臺表演,大家邊聽邊看。表演後評議,教師引導學生抓住欲出又止躊躇,評議幼龜的表演,並理解這兩個詞語的意思,比較並書寫幼和幻字;引導學生抓住突然啄拉,評議嘲鶇的表演,範寫啄字。

b) 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或表情的詞語,如焦急若無其事冷淡極不情願頹喪,自由讀該段,要求讀出各自的表情。再分角色朗讀,教師引導學生透過範讀、模仿讀、比賽讀,初步讀出感情。最後指名上臺表演。教師採訪嚮導扮演者:你說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這是什麼意思呢?引導學生初步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3. 想象課文描寫的場景,分小組再說一說。

4. 回答:我們幹了一件什麼樣的蠢事?

5. 比較句子:下面兩個句子有什麼異同?

我們幹了一件蠢事。

我們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透過比較,並聯系課文明確:我們的確是弄巧成拙,好心辦壞事,是愚不可及。然

後範寫愚蠢,學生在草稿本上寫兩遍。

四、課堂小結,完成練習

自主讀課文,遍數自定,抄寫生字新詞。

第 二 課 時

一、導讀課文,感悟啓示

1. 觀察課文插圖,說說圖意。

2. 課文第六、七自然段就描述了這幅圖的情景,請大家再自由讀一讀。

3. 默讀六、七自然段,展開想象:

食肉鳥是怎樣飽餐一頓的?請大家展開想象寫幾句話,描述一下,並寫一點兒自己

的感受。

4. 指名讀自己寫的片段,表達出自己的心情。

5. 比較句子,體會悲嘆根本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a) 嚮導一邊走一邊說: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就不會受到傷害。

b) 嚮導一邊走一邊發出悲嘆: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

6. 感悟啓示:同學們,如果你們就是當時在場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們一定從這件事中受到了教訓,得到了啓示。那麼,就把你受到的啓示對大家說一說吧!

在學生廣泛發言後,請大家找到《黃河是怎樣變化的》的閱讀提示,畫出其中

一句話,並齊讀:如果不按照自然規律辦事,往往會產生與我們的願望相反的結果。

二、朗讀全文,歸納大意

1. 齊讀課題,再指名說說課題的含義和道的意思。

2. 朗讀全文,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先指名說一說,如果學生不能概括清楚,就出示小黑板讓學生填空式地說一說,最後小結方法把各部分意思連起來。

三、明確要求,啓動綜合性學習

1. 讀一讀綜合性學習的安排,說一說活動方式與要求。

2. 分組商議:準備怎樣開展這次活動。

3. 全班交流,教師針對實際情況提出活動要求和注意事項。

4. 課餘時間學生分頭行動,教師及時瞭解情況。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一、概述

小學數學一年級蘇教版《數學》一年級上冊84、85頁一課時 · 認識時針、分針、整時、大約幾時 · 認識鐘錶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

二、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 初步認識鐘面,會看鐘面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

2、過程與方法:發展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建立時間觀念,從小養成按時作息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發展初步的數學應用意識。

三、學習者特徵分析

本單元在學生掌握20以內數的基礎上,聯繫日常生活的需要認識鐘錶面上的整時和接近整時。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時間既熟悉又陌生。有些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認識鐘錶的經驗,但他們認時間、看鐘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體的;也有些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時間觀念差,對鐘錶的知識感到陌生。這就需要在老師的引導下,提升、概括科學地認識鐘錶的方法,同時,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的教育,培養學生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設計理念:設計本課時力求把新的教學理念融入課堂教學之中,整堂課都以學生自主探究和活動爲主,讓學生透過實際操作、親自體驗,認識鐘錶。擬在本課教學中體現以下幾點:

(一)知識呈現生活化:“數學的生活化,讓學生學習現實的數學”是新課程理念之一。新知從生活中自然匯出,使學生初步感知“數學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使數學課堂迴歸兒童的生活世界。

(二)學生學習自主化: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認識鐘錶面、認識整時刻、判斷大約幾時等,都是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在充分的動口、動手、動腦的探索過程中自主獲得。

(三)學習過程活動化:新課程以學生主體活動爲主要方式,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發揮資訊技術的優勢,恰當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豐富多彩的活動情境,激起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與慾望,使學生總能處於一種新奇、興奮、快樂的活動氛圍中,親自實踐,大膽探索。

五、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

教學準備:課件,鐘面模型等。

六、教學過程

一)匯入

1、(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會走沒有腿,會說沒有嘴,它會告訴我們,什麼時候起,什麼時候睡)。師:猜猜它是誰?

教師透過猜謎語,激發了學生強烈的興奮感,營造了積極活躍、向上的學習氣氛。 2、課件出示一些漂亮的鐘,教師提問:你們喜歡它們嗎?爲什麼?

學生回答後,教師揭示課題:是啊,鐘錶不僅外型漂亮,還可以告訴我們時間,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有關鐘錶的知識。

(二)動手操作,交流,探究知識

1、認識鐘錶

設計這一環節時,我注重給學生提供觀察與思考,發現與表達的空間,注重給學生提供動手實踐、自主探索的機會,我這樣設計的目的是激發學生自主參與的意識,培養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先讓學生觀察鐘面,看看鐘面上有些什麼,然後小組交流

學生彙報觀察結果,教師板書:時針 分針 12個數

2、教學整時

這一環節在教學形式上應重視學生的獨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機結合,因此在課堂中我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探究、去發現、去再創造,使每個學生都有一塊屬於自己的思維拓展空間。

出示3時的鐘面,讓學生說說表示的是是什麼時刻?你是怎麼知道的?

再出示1時、4時、6時的鐘面,讓學生說說是什麼時刻,然後再提問:1時、4時、6時的鐘面上,都有什麼共同的特徵?分針都指着什麼數?你能用一句話說說看整時的方法嗎?

小組討論看整時的方法,透過討論發現學生個性化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連一連:學生口頭回答鐘面時間,鞏固看整時的方法

說一說:將整時融入小明一天的作息時間裏,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將鐘錶知識與實際生活自然地結合起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教學大約幾時

出示7時、7時不到和剛過7時三個鐘面 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三個鐘面的時間

小結:一個是7時不到,一個是剛過7時,我們把它們都叫做大約7時 師追問:這兩個都是大約7時,有什麼不同呢? 生:一個是7時未到,一個是剛過7時 說一說:讓學生說出鐘面上大約是幾時 (三)鞏固練習

1.畫一畫:先讓學生透過觀察判斷出缺少的是時針還是分針,再借助直尺畫出鐘面上缺少的針,這裏還要提醒學生注意畫時針和分針的區別。

2.掌握用上午、下午這些詞語表示時間

這一環節透過讓學生髮現、思考、討論有挑戰性的問題,瞭解時針每天要在鐘面上走兩

圈,所以一天要走兩個10時,拓展了學生的視野,使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出示兩幅表示10時的圖,讓學生觀察,看能提出什麼問題?透過觀察學生髮現兩個都是10時,但不一樣,一個是上午10時,一個是晚上10時。

提問:一天有幾個8時,幾個9時?

3.撥一撥:學生在鐘面上撥出自己起牀和睡覺的時間,然後同桌的同學說一說,要求說完整。教學這一環節時,教師順勢教育學生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時間,養成按時起牀按時睡覺的好習慣。

4.說一說:讓學生說說自己的一天是怎樣安排的?

根據兒童的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特點,如幾時起牀,幾時睡覺,豐富了學生對時間的感性認識,使學生 充分感受時間就在身邊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學生對時間的觀念,聯繫了學生生活實際,突出了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四、全課小結。

教學內容與

教師的活動

媒體的運用

學生的活動

教師進行邏輯選擇

七、教學評價設計

本節課利用多媒體組織教學,有效突出了重點,分解了難點;多媒體介入了學生感興趣的鐘面,激起了學生說的慾望。課堂效果顯示學生能較靈活地運用自己小結出的方法進行練習。課後反饋反映出學生透過語言項目的學習,對認識鐘錶已經基本理解,包括認識整時和大約幾時大多數學生掌握良好,由練習反饋也可知。

八、幫助和總結

教師的作用就在於引導學生如何更有效地學習新知,儘可能將學生的學習效率最優化;同時教師還需創設有利於學生學習的環境,如藉助生動形象的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觀察、思考、交流、比較、總結,從而更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新知。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掌握菱形的定義,知道菱形與平行四邊形的關係.

2.掌握菱形的性質定理1和性質定理2,井能用定義判定一個四邊形是菱形.

4.使學生能夠靈活運用菱形知識解決有關問題,提高能力.

5.透過教具的演示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6.根據平行四邊形與矩形、菱形的從屬關係,透過畫圖向學生滲透集合思想.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菱形的性質定理.

2.難點:把菱形的性質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識綜合應用.

三、教學方法

觀察分析討論相結合的方法.

四、教學手段

(做一個短邊可以運動的平行四邊形)投影儀、透影膠片.

五、教學過程

(一)複習提問(用投影儀打出)

1.什麼叫做平行四邊形?什麼叫矩形?平行四邊形和矩形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2.矩形中對角線與大邊的夾角爲36°,求小邊所對的兩條對角線的夾角.

3.矩形的一個角的平分線把較長的邊分成5cm、3cm,求矩形的周長。

(二)引入新課

我們已經學習了一種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矩形,其實還有另外的特殊平行四邊形,這時可將事先按課本中圖4-33做成的一個短邊也可以活動的教具進行演示,如圖4-39,改變平行四邊形的邊,使之一組鄰邊相等,引出菱形概念.

(三)講解新課

1.菱形定義:有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叫做菱形.

講解這個定義時,要抓住概念的本質,應突出兩條:

(1)強調菱形是平行四邊形.

(2)一組鄰邊相等.

2.菱形的性質:

教師強調,菱形既然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因此它就具有平行四邊形的一切性質,此外由於它比平行四邊形多了“一組鄰邊相等”的條件,和矩形類似,也比平行四邊形增加了一些特殊性質.

下面研究菱形的性質:

師:同學們根據菱形的定義結合圖形猜一下菱形有什麼性質(讓學生們討論,並引導學生分別從邊、角、對角線三個方面分析).

生:因爲菱形是有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所以根據平行四邊形對邊相等的性質可以得到.

菱形性質定理1:菱形的四條邊都相等.

由菱形的四條邊都相等,根據平行四邊形對角線互相平分,可以得到

菱形性質定理2:菱形的對角線互相垂直並且每一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 引導學生完成定理的規範證明.

師:觀察圖4-40,菱形ABCD被對角線分成的四個直角三角形有什麼關係? 生:全等.

師:它們的底和高和兩條對角線有什麼關係?

生:分別是兩條對角線的一半.

師:如果設菱形的兩條對角線分別爲a、b,則菱形的面積爲什麼?

教師指出當不易求出對角線長時,就用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般計算方法計算菱形面積.

例2 已知:如圖4-41,AD是△ABC的角平分線,DE∥AC交AB於E,DF∥AB交AC於F.

求證:四邊形AEDF是菱形.

引導學生用菱形定義來判定.

例3 已知菱形ABCD的邊長爲2cm,∠BAD=120°,對角線AC,BD相交於點O,如圖4-42,求這個菱形的對角線長和麪積.

(1)按教材的方法求面積.

(2)還可以引導學生求出△ABC一邊上的高,即菱形的高,然後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計算菱形的面積.

小結:(打出投影)

1.菱形、平行四邊形、四邊形的從屬關係:

2.菱形性質:

①具有平行四邊形的所有性質.

②特有性質:四條邊相等;對角線互相垂直,且平分每一組對角.

(四)練習

教材P.153中1、2、3.

(五)作業

教材P.160中6、7、8;P.192中10.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分析

生物圈中的每一個生物都受到周圍很多因素的影響,除了受非生物因素的影響外還受到生物因素的影響。對於這部分知識的構建應主要透過學生觀察多媒體錄像、收集資料並分析、討論、交流獲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透過直觀材料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再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收集的相關資料,促進學生進一步理解對生物因素對生物影響,培養學生收集信 息、討論分析、合作交流的能力,並進一步引導學生形成珍愛生物,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目標

1、 描述生物因素的概念。

2、 舉例說明生物因素對生物 的作用。

3、 透過學生收集資料,合作交流培養學生收集資訊和處理資訊的能力。

4、 結合實際,引導培養學生樹立生態學的基本觀點。

教學重點:

生物之間的相互關係。

教學難點

生物之間相互關係的歸納總結。

教學準備

多媒體:反映植物間、動物間以及植物和動物之間關係的圖片和錄像。

課前準備:佈置學生透過各種渠道收集有關生物與生物之間關係的資料。

教學程序

一、 情景激疑:

1、 媒體展示:

呈現生物關係的一組錄像,請學生觀察。

2、 設定問題,引導激疑:

(1) 你從畫面中看到了幾種生物?

它們之間有怎樣的關係?

(2) 你從中得到什麼啓示?

(3) 學生思考並發表個人的意見,認識到各種生物之間的關係。

教師啓發:生物界中是否所有的生物之間都存在這樣的現象?從而順利地引入課題。

二、 探究新知:

1、 教師用多媒體出示:螞蟻共同搬運食物、蜜蜂羣聚生活、白蟻的羣聚生活、狒狒的羣體生活,兩隻公羚羊爲爭奪一隻母羚羊發生爭鬥,兩隻狗爲爭奪食物打架,兩隻雄象海豹爲佔據一片海灘在爭鬥等畫面。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對比、討論,找出它們之間各自的關係:螞蟻共同搬運食物、蜜蜂羣聚生活、白蟻的羣聚生活、狒狒的羣體生活的畫面中都體現出同種動物之間的互助關係,兩隻公羚羊爲爭奪一隻母羚羊發生爭鬥,兩隻狗爲爭奪食物在打架,兩隻雄象海豹爲佔據一片海灘在爭鬥的畫面則體現出同種動物之間的鬥爭關係。最後師生共同歸納:①同種動物的羣體生活,雖分工不同,但彼此之間分工合作,共同維持羣體的生活,有利於種羣的生存和繁衍。同種動物之間的鬥爭雖然對於失敗的個體是不利的,但對於生物種族的生存和發展是有利的。②結羣是動物互助的一種常見形式,可以是長久的,也可以是臨時的,“社會性”昆蟲是結羣的最高形式。③“任何事物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的哲理。

2、教師用多媒體演示:寄生在大豆植株上的菟絲子、寄生在人體內的蛔蟲、地衣、冬蟲夏草、白蟻與鞭毛蟲、鱷魚捕食、狼吃兔子、樺木樹中生長的雲杉、動物屍體上的細菌等活 動畫面,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對比、討論找出它們之間的關係:寄生在大豆植株上的菟絲子、寄生在人體內的蛔蟲體現出不同生物之間的寄生關係;地衣、白蟻與鞭毛蟲體現出不同生物之間的共生關係;鱷魚捕食、狼吃兔子體現出生物之間的捕食關係;樺木林中生長出的雲杉則體現出生物之間的競爭關係;動物屍體上的細菌體現出了生物之間的腐生關係。

師生共同歸納總結:在不同種個體之間的關係比種內關係複雜,包括植物與植物,動物與動物,動物與植物之間的關係,既有種間的互助關係,也有種間的競爭關係。其中主要是圍繞着食物發生的聯繫,主要包括:共生、寄生、捕食、競爭、腐生等。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比較寄生、捕食、競爭之間的不同:①從範圍看:寄生是寄生物生活在寄主的體內或體表;而競爭和捕食並無此限制,但捕食是動物所特有的。②從鬥爭的目的看:寄生是寄生物從寄主體內或體表獲得生存所需要的養料;捕食是某動物以另一生物爲食物,從那裏獲得食物和能量;競爭則是兩種生物爲爭奪資源(包括食物、水、光、肥等)和空間而發生鬥爭。③從鬥爭的結果看:寄生關係,對寄生物有利,對寄主不利;捕食關係則是以捕食者勝利和被捕食者失敗而告終;競爭的雙方誰勝誰 敗則不一定,也可能兩敗俱傷,這與生物種類和時間不同而異。這樣透過對比,學生在應用中不會出現混淆不清的現象。

3、 分組討論各自查找的資料:進一步認識到生物之間的關係是多層次的,不是單一的,正是這些錯綜複雜的關係使得各種生物之間相互制約,彼此依存,促進了生物界的共同發展。同時也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加強對這部分知識的全面理解。

三、 歸納總結:

這是對探索的知識和結論進行歸納總結,也是本節知識的構建和昇華,是學生思維活動最積極的環節,是培養學生歸納總結能力的手段之一。從教師的點撥下,學生從椋鳥與枸杞之間的關係歸納出:自然界中沒有一種生物能脫離其他生物而孤立生存。生物間的關係是錯綜複雜的,但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形成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的生命之網。各種生物個體都是此網中的一員,它即影響別的生物個體,同時又受着其他生物的影響。

四、 遷移深化:

1、教師出示多媒體錄像:一羣狼羣攻擊一羣麝牛,狼羣之間互相協作,一羣麝牛之間也互相幫助,當一羣狼捕殺掉一隻麝牛時,狼羣又爲了食物爭鬥起來。引導學生觀察分析錄像中生物之間有哪幾種關係?又是怎樣轉化的?透過分析討論使學生學會運用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達到對知識的深化。

2、 教師出示資料:

①洱海引進太湖銀魚,造成洱海弓魚、大眼鯉魚等近2/3的洱海土著魚滅絕。學生思考從中有什麼啓示?

②我國西南地區廣泛分佈的紫莖澤蘭和飛機草。原產中美洲,現僅雲南就達2470公頃,具有生長速度快,繁殖能力強,羣居性高的特點,總是以滿山遍野密集的單優勢羣落出現,嚴重影響許多物種的生存發展,含有的毒素引起馬匹的氣喘病,牛羊因無飼料而銳減,你能幫助雲南省解決這個問題嗎?

③ 毛里求斯有兩種特有的生物,一種是渡渡鳥,另一種是大櫨欖樹。渡渡鳥喜歡在大櫨欖樹樹林中生活,在渡渡鳥生活過或者經過的地方,大櫨欖樹總是枝葉繁茂,幼苗茁壯。16世紀至17世紀中,歐洲人踏上了毛里求斯的土地。他們用來福槍的射殺和獵犬的追捕,使渡渡鳥的數量急劇減少,到1681年,最後一隻渡渡鳥被殺死。奇怪的是,渡渡鳥滅絕以後,大櫨欖樹也日漸稀少,到本世紀80年代,整個毛里求斯也只剩下13株大櫨欖樹。這是什麼原因?(學生了解椋鳥與枸杞之間的關係後,會理解這種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的關係)

五、開拓創新

鼓勵學生進行生態調查,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小組爲單位,選擇公園或效外的自然環境。確定調查目的、調查內容、設計好調查表,記錄完整的調查內容,如調查範圍內的陸生植物、水生植物的名稱。上述植物上昆蟲及其他動物等等,並分析它們之間的關係。

教學設計說明

一、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創設問題情景,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 生思維的積極性。多媒體、畫面的展示,使學生在回味自然環境的意境中步入知識的學習中。

二、教學過程的設計注重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真正做到課堂的主人,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的實施中,都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學生學習的合作者。

三、教學過程的設計突出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課前佈置學生查找資料培養了學生收集資訊,處理資訊的能力。小組合作交流鍛鍊學生分析、歸納、邏輯思維的能力、交流表達則培養了語言能力,同時又促進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能力,開拓了思維的寬度和廣度。

四、加強責任意識、注意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樹立生態科學觀。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珍愛生物,熱愛大自然。

五、立足課本內容,注重課本資源開發,加強實踐創新,提高生物科學素養。學生查找的資料,豐富了課堂內涵。課外生態調查體現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樸素理論。

教學反思

在本節課中,始終倡導以學生爲主體的新課程理念,面向全體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課堂上透過多媒體的展示,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維感官,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極大興趣,問題情景的設定,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小組合作學習,培養了學生合作意識,開拓了學生的視野。資料的展示給學生一個發展延伸的平臺,歸納總結,鍛鍊了學生思維的能力。選擇一些實際資料,使學生感到真切、自然,問題的深化給了學生放飛思維的空間,透過學習使學生感到了身心愉快。課堂教學中學生查找資料之豐富,令教師在興奮、讚歎之餘,又惶惶不安,從而更堅定了以新課程理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之路。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⑴學習並掌握下列詞語:緘默

窺探

狩獵

顧忌

滑翔

目空一切。

⑵瞭解有關大雁的科學知識。

⑶瞭解作家作品。

2、能力目標:訓練語言表達閱讀體驗與個性觀點的能力,提高閱讀理解課文的能力,書面表達能力與總結學習心得的能力也在個別環節得到培養。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樂學、愛學語文的熱情,尊重、愛護學生富於個性的學習體驗與發現,使他們在團隊的協作中互動學習,在競爭中取長補短,在活潑而積極的課堂教學氛圍中不斷完善自我,在同學的鼓勵與老師的讚美中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教學過程】

一、設定情境

大家聽說過電影《木乃伊歸來》嗎?那真是一部令人聞之即不寒而慄的電影,不禁讓我們聯想到“恐怖”……(陰森、黑暗、骰髏等)這些詞語。現在當我們看到《大雁歸來》這個題目時,不知大家會想到些什麼詞語?(春天、陽光、溫暖、親情、南方、自然、和諧……)

看來同學們都深受此文的感染,都對它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那麼誰能介紹一下本文的主要內容呢?

二、整體感知

1、明確文章的主要內容:春天,大雁歸來的活動。

2、不知同學們在讀後有否與老師一樣的感受:獲得了不少有關大雁的知識?

(大雁飛行的路線很直;雁隊的數字以六爲單位;孤雁通常鳴聲淒涼;雁是羣體生活的鳥類;等等)

明確本文具有很強的知識性。

三、精彩賞析

1、語言形象優美:

⑴作者是一個著名的……?(環境保護主義者)對他而言,發現許多不爲人知的關於大雁的祕密並非難事,真正難的是當他發現這許多之後如何與讀者分享,怎樣使讀者喜歡看他的作品,你認爲他還要在他的文章裏添加些什麼?

學生髮言:

對大雁的熱愛;

語言十分優美。

這兩點恰是本文難能可貴之處。這兩位同學真是慧眼識真珠玉,就讓一起先賞析文章語言之美。

⑵學生結合文中優美的語句暢談對本文語言特點的感受

⑶學生總結:

A、大量運用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等,使文章形象生動,可讀性強;

B、多處運用對比的寫法,突出大雁的特徵;

C、詞彙豐富多彩。

⑷仿寫句:

選一句你喜歡的句子,仿照它另寫一句。或者,仿寫老師從文中提煉的句子,來小試牛刀。

例:一隻燕子的來臨說明不了春天,但當一羣大雁衝破了三月暖流的霧靄時,春天就來到了。

⑸學生精彩仿寫句選:

一股刺骨的寒風說明不了冬天,但當漫天的凜冽的風夾雜着雪花時,冬天就來了。

一棵樹的葉子落光說明不了冬天,但當一片樹林受不了十一月寒風的折磨時,冬天就來了。

一片落葉的飄零說明不了秋天,但當一層層葉子沐浴在金黃的大地的懷抱時,秋天就來了。

一隻鳴蟬的死亡說明不了秋天,但當一片麥田更換了十月的新衣時,秋天就來了。

(教師給予表揚:剛纔幾位同學的仿寫句可以用《敬畏自然》裏的“精巧絕倫”來形容。)

2、“愛”融化在字裏行間:

⑴爲了觀察研究大雁,作者都是怎麼做的?

他半夜三更偷偷“潛伏”在沼澤裏,只爲了聆聽大雁的集會;

幾乎年年都統計光臨農場的大雁的數據,並作科學的考察;

長期觀察大雁的生活習性;

⑵同學們所造的好句都源於豐富的心靈與用心的'學習,那麼作者呢?他又何以將大雁寫得如此生動、形象而感人至深?而又是什麼推動他爲大雁付出那麼多呢?

明確:是愛。他在字裏行間處處流露着對大雁的深情。

這種感情尤其體現在文中的一些語句語段中,如:

“我們的大雁”“我們剛到的客人”“這些孤雁是傷心的單身”……

⑶階段小結:學生對上半節課的教學內容加以總結概括,明確本文是集知識性、形象性與抒情性於一體。

四、質疑暢談

1、學生針對文章能提出一些疑問:

說大雁知道威斯康星的法規是什麼意思?

“從三月的天空灑下來的一首有益無損的帶着野性的詩歌”是指什麼?

2、學生也提交了些獨立的閱讀思考的成果:

作者用了許多擬人手法描寫大雁,也是有感而發——對大雁的喜愛之情。在作者心目中,大雁像人類一樣具有靈性,雁羣就像人羣似的,有集會,有辯論,講親情,講友誼。

大雁身上有許多珍貴的品質:團結,勇敢,善良,溫和,大方,這些從文中許多地方都可以看出來。

五、拓展延伸

結合研討與練習一,談談人們究竟“失去”了什麼東西?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目標 :

1、認知目標:

(1)瞭解作者,瞭解科學小品文的文體特點。

(2)瞭解北極旅鼠的三大奧祕。

2、技能目標:理解本文獨特的寫法,體味其知識性、趣味性。學會生動形象地介紹科學知識,清楚明瞭的說明覆雜事物,逐步提高寫作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科學理性的精神和人文關懷精神,關注社會問題,善於觀察生活,熱愛自然。

教學重點難點:

(1)把握文意,領會文章給人的啓示。

(2)把握本文獨特的寫法,即說明文與記敘文的雜交種。

教學方法:合作探究法、延伸拓展法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

一、匯入 :

放出旅鼠的圖片,學生描繪一下旅鼠的樣子。

這種生活在北極草原上的小動物,有許多難解的謎團。幾個世紀以來,科學家絞盡腦汁卻始終解不開它們的奧祕。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旅鼠之謎》,去探索一下。

二、檢查預習:

1、請學生介紹課前收集的作家、作品。

位夢華, 1940年生於山東平度,地質學家.1991年他獨闖北極,深入到阿拉斯加北極愛斯基摩人聚居區進行了一個半月的綜合性科學考察,成爲直接與愛斯基摩人接觸並廣交朋友的第一個中國人.1992年回國後撰寫了大量文章介紹北極的各種情況。他的主要著作有 《神奇的北級》、《南極之夢》等 。

2、讀一讀,寫一寫:

徘徊 媲美 篤信 幼崽 齧齒

倉皇逃竄 饒有興趣 神祕莫測

焦躁不安 東跑西顛 鼠目寸光

傳宗接代 道聽途說 若有所思

三、速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在課文中找找北極旅鼠有哪些奧祕,用自己的語言加以概括。

明確:三大奧祕

(1)繁殖力驚人,爲動物世界之最。一對旅鼠,一年就有百萬後代。

(2)旅鼠的繁殖並非年年如此,一旦繁殖過多,就有種種奇怪的自殺行爲,或停止進食,或在天敵面前主動挑釁,或改變毛色,吸引天敵。

(3)死亡大遷移,數百萬旅鼠匯成浩浩蕩蕩的隊伍,奔向大海,葬身大海。

四、合作研討,深層探究:

1、 提問:你從課文中可以獲得哪些啓示?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之後由各組選代表發言,共同交流。

學生可能有的答案有:

l 大自然有許多奧祕人類還無法解釋,有待繼續研究

l 人類也不應該毫無節制的繁衍下去

l 在位夢華和丹尼斯身上我們看到了爲科學的崇高獻身精神

l 只有創新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才能揭開大自然的奧祕

l 自然界本身就具有調節機制,一旦被破壞,就會向新的平衡轉化

重點品味文末丹尼斯的話,他說的有道理嗎?談談你的感受。

學生自由討論,鼓勵創新思維,引導學生關注社會問題。

五、 品讀課文,體味文章獨特的寫作手法

a) 提問:本文介紹了旅鼠的三大奧祕,知識性很強,但讀來生動有趣,引人入勝.想一想,文章的寫法有什麼獨特之處?它是說明文還是記敘文?在課文中找出你的依據來。

學生思考、明確:

本文是一篇科學小品文,用文學的筆調介紹科學知識。

記敘的框架、說明的內容、對話的方式。

通篇寓知識於敘事之中,讓人既長知識又有興趣。

b) 學生自主選例評析,品味文章的知識性和趣味性。

六、 延伸拓展:

除了旅鼠之外,其他動物也有一些奇異的現象。請根據你的觀察和了解,說說某種動物奇異的表現及其原因。

七、 課堂小結:

《旅鼠之謎》是一篇文質兼美的科學小品。文章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形式生動形象地介紹了旅鼠的三大奧祕,新奇有趣,意味深長。自然是一位智慧老人,他用多種形式啓發我們。從旅鼠的身上,我們如果反觀人類自身,也許會領悟到很多

作業 佈置:

1、 抄寫生字詞。

2、 完成課課練。

3、 選擇北極旅鼠三大奧祕中的任一一個奧祕,大膽而合理地猜測一下吧!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正確朗讀課文。

二、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三、教學重難點:學習生字新詞。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激發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出示要求,學生自由讀課文。

2、教師出示生字詞語,檢查學生自學生字詞的情況。

3、指名朗讀,初步體會情感。

4、同桌互讀,將課文讀正確。

5、集體朗讀課文。

(三)學寫生字。

(四)組詞練習。

五、課堂小結。

六、佈置作業。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讀中體會喜慶、歡樂的氣氛,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3、透過練習,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二、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練習卷

三、教學重難點:學習生字新詞。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複習生字。

1、師:同學們,你們還記得祖國媽媽的生日在哪一天嗎?(板書:十月一日)

2、師:對了,十月一日就是什麼節日?(國慶節)

3、師:你們真聰明,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歡慶》這一課(板書:歡慶),讓我們一起再次體會國慶節喜慶、歡樂的氣氛,好嗎?

4、師:體會氣氛之前,我們一起來複習生字詞,看誰讀得最棒的。(出示課件生字詞)

(1)生字詞:歡慶、獻上、旗幟、潔白、奏起、億萬、樂曲、祖國

(2)拼音連線。

zǔ ɡu? 歡慶 yì wàn 旗幟

huān qìnɡ 祖國 xiàn shànɡ 潔白 yua qǔ 奏起 ji? bái 獻上

z?u qǐ 樂曲 qí zhì 億萬

二、感情朗讀,體會氣氛。

1、師:同學們真棒,生字都學會了。

2、教師過渡:新中國成立後,每年的10月1日這一天,全國人民都會共同歡慶這美好的日子,讓我們一起去重溫那普天同慶的時刻吧!(出示課件)

3、師:同學們,觀看了這令人喜慶的畫面,你們的心情是怎樣的?(高興、歡樂......)好,現在我們就以喜慶、歡樂的心情把這篇課文讀一讀吧!(齊讀、男女生讀)

4、教師範讀。

師:看同學們都讀得這麼開心,老師也忍不住想讀一讀,你們可以讓老師來表現一下嗎?(能)你們可以閉上眼睛,一邊聽老師讀一邊用腦袋想象一下,等一會兒請你告訴老師,在你腦海裏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可以嗎?

5、師:誰能告訴我,在你腦海裏看到了什麼?或者聽到了什麼?(學生反饋)

三、分句學習。

(教師隨着學生說出的句子出示課件)

(一)學習:田野獻上金黃的果實。

1、師:你能有感情地讀一讀這句話嗎?(學生讀)

2、師:聽了你們的朗讀,我好像看見了田野滿是豐收的景象!你們看到田野裏有什麼?(學生討論、反饋)

3、師:田野裏的果實上誰種出來的?(農民伯伯)

4、師:是的,農民伯伯把辛勤的勞動成果獻給了誰?(祖國媽媽)。當他們爲祖國的生日獻上果實的時候,心情是怎樣的?(高興、興奮)這表達了他們對祖國的一種什麼的感情?(出示課件:表達了農民伯伯( )祖國。)你能用一個詞來說說嗎?

5、師:對了,我們一起讀讀這句話。(出示課件:表達了農民伯伯(熱愛)祖國。)

6、師:你能用農民伯伯的心情讀讀這句話嗎?(學生讀—比賽讀)

7、師:同學們讀得真好,在這句話中你能找出哪個是動詞?(獻上)你能用動作來表示嗎?(學生示範動作)

8、師:誰能加上動作,並有感情地讀讀這句話?(透過動作讓學生了解“獻上”這個詞)

9、師:你能把這句話變變小魔術嗎?

(出示課件):田野獻上金黃的果實。

田野獻上。

獻上。

(二)學習:楓林舉起火紅的旗幟。

1、師:除了看到“田野獻上金黃的果實”外,還有看到其他的嗎?

2、師:(出示課件、圖片、句子)我們一起讀讀這句話!

3、師:你在圖片裏看到了什麼?楓葉是什麼顏色的?

4、師:看這麼漂亮的楓林,你的心情是怎樣的?(高興、快樂)

5、師:你能帶着這些心情,並加上動作讀讀這句嗎?這句哪個是動詞?(舉起)

6、師:誰能讀得更有感情?(比賽讀)

7、師:你知道這裏的“旗幟”是指什麼?(楓葉)

8、師:你們真聰明,這裏把楓葉比喻成旗幟,這個句子是什麼句?(比喻句)我曾經教過你們比喻句,你能選出下面的比喻句嗎?

(出示課件):1、天上的白雲好像一隻小狗。( √ )

2、小明的樣子好像他的爸爸。( )

3、一串串葡萄好像美麗的寶石。( √ )

(三)學習:藍天飛着潔白的鴿子。

1、師:除了看到“楓林舉起火紅的旗幟”外,還有看到其他的嗎?

2、師:你能讀讀這句話嗎?(學生讀)

3、師:你聽到小鴿子說什麼嗎?(學生討論、反饋)

4、師:你能讀出鴿子的心情嗎?(比賽讀)

5、師:老師曾經說過,鴿子是代表着什麼意義?(和平、沒有戰爭)

6、師:是對,有戰爭的國家是痛苦的,(出示戰爭圖片)現在你們生活中祖國媽媽的懷抱裏,覺得幸福嗎?(幸福)

7、師:如果讓你對祖國媽媽說一句話,你會怎樣說?(學生討論、反饋) (出示課件:請你對祖國媽媽說一句最想說的話)

8、師:現在我們一起用熱愛祖國的感情讀讀這句話吧!(齊讀)

(四)學習:大海奏起歡樂的樂曲。

1、師:還有誰看到其他的?

2、師:(出示句子)你能讀讀這句話嗎?(學生讀)

3、師:大海也爲祖國媽媽的生日奏起了樂曲,你們想聽聽是什麼樂曲嗎?(播放《生日快樂》《愛我中華》)

4、師:好聽嗎?這句裏有兩個相同的字,但是讀音卻不同,你知道是哪個字嗎? (出示課件: yua (音樂、樂曲)

la (快樂、歡樂)

5、師:我們一起有感情地把四句讀一讀吧!(出示課件)

(五)學習最後一句:十三億孩子歡慶這美好的日子,十月一日——祖國媽媽的生日。

1、師:新中國成立以後,祖國發生了翻天覆地地變化,我們一起去看看。(出示圖片)(1)萬丈高樓平地起。(2)天空亮起五彩的禮花。(3)申請奧運成功。(4)嫦娥飛越太空。

2、師:看到祖國大地美如畫,我們的祖國六十一年來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你們自豪嗎?驕傲嗎?

3、師:那麼我們一起以自豪、驕傲的心情來讀最後的句子。(出示句子)(齊讀—男女比賽讀——表演讀)

4、師:中國有十三億人口,可書上說是十三億孩子,你如何理解?(出示選擇題:十三億孩子是指:( B )

A、中國的全部孩子。

B、全中國的人民。

5、師:對了,全國人民都歡慶這美好的日子,這代表着人民對祖國的什麼感情?

6、師:你們也愛祖國嗎?(愛)好,我們一起用感情地讀好這篇詩歌,看誰讀得最好的。

四、延伸拓展。

1、(出示課件)你會怎樣爲祖國媽媽慶祝生日?

2、學生討論,再反饋。

五、練習鞏固。

一、連一連。

獻上 旗幟金黃的 旗幟

舉起 鴿子火紅的 果實

飛着 樂曲潔白的 樂曲

奏起 果實歡樂的 鴿子

二、仿照例子寫一寫。

1、田野獻上金黃的果實。 獻上 。

2、藍天飛着潔白的鴿子。 飛着 。

六、課堂總結。

七、佈置作業。

背誦《歡慶》給父母聽,明天過關。

板書: 歡慶

田野 獻上 果實

十月一日 楓林 舉起 旗幟 熱愛祖國

國慶節 藍天 飛着 鴿子

大海 奏起 樂曲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一、設計思想

1、課前透過學生欣賞六幅插圖,初步瞭解了課文故事,給學生一個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讓學生結合插圖敘述故事。

2、在學課文前,進行反覆的自由讀,選擇喜歡的段落讀,小組讀,分自然段讀。然後在分角色朗讀。朗讀是培養學生語感的有效途徑,它可以喚起學生的想像,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情感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稱讚》是九年義務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18課,本單元的主題是:“別人有困難,我們應該熱情幫助,新世紀的小主人就應該友好相處,團結合作。”

愛聽好話,這是人們的正常心理,獲得他人和社會的認可,這是人的正常需要。文中的小刺蝟和小獾相處得多麼融洽,多麼富有人情味兒!只要是發自內心的稱讚,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話,也會產生想不到的效果。要想獲得別人的稱讚,得先學會稱讚別人。

三、學情分析

1、學生是發展中的個體,他們的生活經歷和體驗及學習需求各不相同。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因此,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及認知水平,即關注學生閱讀“期待視野”。

2、學生經過一年的語文學習,掌握了一些識字方法,能夠用比較通順的語言回答課堂上出現的問題。在分角色朗讀的過程中,每一位學生的朗讀能力得到了提高。

3、教學中圍繞角色間的對話來學習。理解什麼是稱讚?誰對誰的稱讚?爲什麼要稱讚?

4、創設情境,進行課文內容表演。學生透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進行角色表演。這個過程既可以培養學生的表演才能,同時又能培養學生之間相互合作的能力。

四、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相互稱讚帶來的快樂。

3、學着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

五、重點難點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字

2、體會相互稱讚帶來的快樂。

六、教學策略與手段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七、課前準備

1、學生的學習準備:學生自讀課文,瞭解內容。

2、教師的教學準備:介紹獾的圖片文字資料,詞語卡片。

3、教學用具的設計與準備:刺蝟、小獾的頭飾以及板凳、椅子等道具。

八、教學流程

教學設計

鄉鎮意見

教師體會

(一)匯入新課

1、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第18課《稱讚》,看到這個問題,你有什麼問題要問嗎?

學生:什麼是稱讚?

課文中誰稱讚誰?

因爲什麼而稱讚?

稱讚的結果怎樣?

2、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非常好,這些問題的答案就在課文之中,讓我們共同到文中去找一找答案吧。(開啟書)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在讀書時,帶着問題去讀。知道自己爲什麼要讀書,知道透過讀書要明白那些問題。】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

藉助漢語拼音把字音讀準確。

2、再讀課文。

圈出不認識的生字大聲讀幾遍,標出自然段。

3、小組內自習生字,遊戲“你指我讀”。

4、教師檢查自學情況。

同學們讀的怎麼樣?老師來考考你們。

出示生字:你是怎樣記住它的?指名彙報。

(開火車讀、齊讀生字)

5、把生字帶回課文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

指名朗讀課文,鞏固生字讀音。

【設計意圖:經過一年多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識字方法。透過自學初步學會生字,再讀中學會生字。學會生字後在去讀課文,這樣讀文和識字就有機的結合起來了。】

(三)朗讀感悟

1、教師範讀課文

同學思考:聽了這個故事後,你知道什麼是稱讚了嗎?

2、如果你得到別人的稱讚心情會怎樣呢?

3、課文中是誰稱讚誰的事?怎樣稱讚的呢?爲什麼呢?

4、學習小刺蝟稱讚小獾。

指名朗讀課文,

回答:他們是怎樣稱讚的?

指導朗讀。

5、學習小獾稱讚小刺蝟。

小組自學彙報。

6、你喜歡小刺蝟和小獾嗎?爲什麼?選擇你喜歡的段落讀一讀吧!

【設計意圖:學生從讀中感悟,並能回答出相關的問題。能夠深入的理解課文的意圖,使學生受到啓迪。】

(四)分角色表演讀

小組練習,指名彙報表演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小組內,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練習表演讀,然後在向大家彙報。】

(五)寫字指導

學習本課中的“採”、“背”

指名認讀,組詞。

師範寫,學生寫仿。

【設計意圖:寫字指導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教師在課堂上應該給學生留下寫字的時間。每一課中的生字應分散在不同課時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九:板書設計

18、稱讚

小刺蝟小獾

消除疲勞有了自信

(善於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

十:作業設計

1.自己選一個同學,誇誇他的優點。注意選擇平時表現不太好的學生,發現他們的長處。把你對他稱讚的話兒寫下來,並親自對他說說。

2.回家選擇合適的時機,用恰當的方式,試着稱讚你的家人。

教學設計方案 篇9

教學目標:

1、學會“因、交、作、布、兩、左、右、它”8個字,會認“板、勞、第、世、界、更、能”8個字。認識新部首“點橫頭”、“巾字底”。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透過課文的學習,使學生知道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有恆心,不怕困難,只有堅持不懈纔有可能取得不斷的進步。

教學重難點:

學習生字,讀懂課文,理解重點詞句,使學生明白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有恆心,不怕困難,只有堅持不懈纔有可能取得不斷的進步。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故事匯入課文(介紹愛因斯坦)

二、初讀課文

三、,多種形式認讀田字格、雙橫線生字

四、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設疑:愛因斯坦爲什麼要做三隻小板凳呢?

五、學會寫“作、兩、交、它”四個字,學會新偏旁(點橫頭)

第二課時

(一)複習詞語,激趣匯入

1、複習生字詞( 田字格、雙橫線)

2、自由讀全文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讀中體會。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

2、指名讀

學習第一句話:

1、、出示第一自然段中重要的詞語

2、引導學生讀好詞語

3、透過讀好詞,引導學生讀好句子

4、相機理解“作品”

學習第二句話:

1、指名讀第2句話。

2、他指誰?

3、這是一隻怎樣的小板凳?(相機引導學生讀出愛因斯坦作品交得很晚、小板凳樣子很醜)

4、齊讀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讀中感悟。

1、師範讀第2自然段

2、問題提出:老師對愛因斯坦的小板凳滿意嗎?

學習老師的話:

1、出示老師說的話,引導學生讀出老師的很不滿意。

過渡:聽到老師很不滿意的評價,愛因斯坦又是怎麼做的,怎樣說的呢?

2、讀一讀,找出愛因斯坦動作和語言,做上記號。

3、同桌互相說一說劃線的句子。

4、師出示描寫愛因斯坦的動作和語言的句子。齊讀。

相機理解:不慌不忙

5、引導學生看插圖

邊讀課文,邊看插圖:愛因斯坦最後交的是第幾只小板凳?這三隻小板凳哪個更好?爲什麼?

6、學生交流比較。

7、討論:愛因斯坦爲什麼做了三隻小板凳?(相機理解“強一些”)

8、你認爲愛因斯坦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9、分角色朗讀第二自然段

(四)學寫四個字(因、右、左、布)

1、觀察這四個字,說說你是用什麼方法記住這些字的?

2、師範寫“布”(認識新偏旁“巾字底”)

3、生練寫

板書設計:

第一次

6 三隻小板凳 第二次 強一些

第三次

堅持、認真......

教學設計方案 篇10

一、抓"步態"感受高傲

1、感受文字:

⑴自由讀,感受步態的高傲:鵝走來了,《白鵝》教學設計。自由讀第4自然段:有沒有感受到高傲的步態。

⑵學生交流:

①師:我聽見了鴨、鵝…

指名分別讀──評"鴨小姐""鵝先生"的朗讀。

②師:寫高傲的鵝爲什麼寫"鴨"?(引出"對比"的寫法。)

③出示詞語,進行理解:急速侷促不安從容大模大樣

2、視頻突破"淨角"難點:

⑴有不明白的嗎?(淨角)誰知道?(課件出示)指名說感受。

⑵師:豐老用"京劇裏的淨角出場"來比喻鵝的步調,不僅形象地寫出了鵝步調的從容,更顯出了鵝的步伐中透出的不可一世的傲慢。

3、朗讀體會對比寫法:誰能透過朗讀表現鵝步態的從容、大模大樣,那股傲氣?

4、引讀: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二、抓"吃相"體味高傲

1、默讀感受:"鵝的吃飯,常常使我們發笑。"這回請你默讀第5、6、7自然段,爲什麼使我們發笑?你感受到他的高傲了嗎?(劃出重要的詞句,把感受寫在旁邊,教案《《白鵝》教學設計》。)

2、自由交流:

⑴指名說。板書:三眼一板、一絲不苟

體現在哪兒呢?

⑵品讀句子,說感受:

①譬如吃了一口飯,倘若水盆放在遠處,它一定從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飲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過泥和草再回來吃飯。

師:真是一絲不苟、循規蹈矩、不會變通啊!令人發笑。

師:吃東西也是慢悠悠的,不怕耽誤時間,並且很會擺架子。

②這樣從容不迫地吃飯,必須有一個人在旁侍候,像飯館裏的堂倌一樣。

因此鵝吃飯時,非有一個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師:爲什麼"非有人侍候不可"?(因爲它太三眼一板,一絲不苟,高傲吧!)

③因爲附近的狗,都知道我們這位鵝老爺的脾氣,每逢它吃飯的時候,狗就躲在籬邊窺伺。…鵝便昂首大叫,似乎責備人們供養不周。

師:喜歡"鵝老爺"這個詞嗎?(太形象了,它的確像個"老爺",吃飯必須有人侍候,擺老爺架子,因爲它總踏着方步去喝水、吃泥、吃草,狗來偷吃,飯被狗吃淨了,它昂首大叫,耍老爺脾氣。)

3、小結,引讀: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MSN(中國)

標籤:設計方案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