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錦九篇

爲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開展,往往需要預先進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方面進行安排的書面計劃。那麼什麼樣的方案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錦九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預期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七、兒、九、無4個字,認識2種筆畫和4個偏旁。

2、認真朗讀課文,認真傾聽課文,感受四季的不同特點,感受各個季節的美麗。

3、透過觀察、朗讀、想象,連結生活抓住季節特點創編小朋友眼中的四季,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設計要旨】

1、課標解讀:

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學生是有靈性的生命個體,他們對課文中的人、事、物都會有自己的感受與想法。教師應尊重學生這種感受,本課教學中讓學生轉換穀穗雪人等不同的角色朗讀並熟讀成誦就是加深體驗、培養語感的有效途徑。連結生活,豐富生活體驗,發展兒童語言。生活是兒童語言的發源地,利用課前收集圖片、兒歌及課堂中多媒體課件展示,鼓勵學生生生的交流,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四季美麗的風光,連結了課堂與生活的距離,使沒有實踐條件去認知各種季節的同學也有了真實的感知,引導悟讀像尖尖這樣的疊詞語言特色創編詩化語言,凸現學生個性思維與個性表達,教育迴歸了生活。

2、內容分析:

本首兒歌透過草芽、荷葉、穀穗、雪人這四種代表春、夏、秋、冬的事物的描述,表現了四季的不同的景色。兒歌採用擬人的手法,語言親切、生動,讀來琅琅上口,能喚起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學生一定愛朗讀,也愛背誦。插圖色彩明麗,能引起學生觀察的興趣。

3、學情認識:

這首兒童詩透過對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葉、秋天的穀穗和冬天的雪人這幾種代表性的事物的描述,表現四季不同的特徵。由於兒童生活經驗匱乏,他們對於四季中的景物往往不能準確地區分。爲此在教學時要讓學生透過與家長溝通、課件展示季節情景、課堂多向交流,把四季有關的資源引入課堂,再進行認真的朗讀認真的傾聽,感受四季不同的特點。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另外,詩歌中有幾處的語言形態對於剛完成漢語拼音學習,語言知識還不夠豐富的兒童會造成閱讀理解過程中的障礙,例如穀穗彎彎,他鞠着躬說這一句對於學生來說,是很難理解到詩歌是在形象、生動地介紹成熟的穀穗的樣子;對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頑皮地說中的頑皮一詞,學生也會是有理解的困難。這一切都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善於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予以突破。

4、經驗介紹:

新教材的識字量大,如果一味地把生字集中在一起教學,天長日久勢必使學生失去了學習漢字的興趣。本課識字以分散識字語境識字爲主,把11個漢字分解成三塊出現,開始是賞景識字,自然習得。再是說說印象最深的景以短語的形式出現來貫穿識字是、雪、肚、葉、圓,最後把對、說、就三個漢字放到品讀四季景中識字。這樣的識字是在語言的實踐學習中進行,融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知識與能力三維教學目標爲一體,起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

【課前準備】

能展示四季風光的課件、生字卡片、課堂收集有關四季的圖片與兒歌等。

【教時安排】

2教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欣賞四季風光,初步感知四季特點(賞景識字)

1、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一年有哪幾個季節嗎?

2、老師要帶小朋友去欣賞四季美麗的風光,想去嗎?不過老師有一個小小的要求,就是在欣賞的時候小朋友要一邊用眼睛看,一邊用腦子想一想,你都看到哪幾個季節來到了我們身邊?

3、播放四季風光片。(小朋友可真會欣賞!)

4、交流:

第一張畫面是哪一個季節?春天你喜歡嗎?請你美美夢地讀一讀春天。(它們兩個是好朋友,讀的時候要緊緊地挨着,再讀一讀。)第二幅畫面是哪一個季節?請你讀一讀,開火車讀。第三幅畫面是哪一個季節?誰來讀?(好像涼爽的秋風吹來了!)第四幅畫面又是哪一個季節呢?請你讀。這位小朋友讀出了不怕冷的樣子。

5、揭示課題,組織學生齊讀課題: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於四季的兒童詩。

板書:四季

(讓學生從圖片聯想生活來感知一年中有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在觀察圖中整體感知四季的景物,培養觀察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二、初讀課文,再次感知四季不同特點(說景識字)

1、我們的課文中也有美麗的四季風光,現在就請小朋友開啟課文,認認真真地讀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來學習,邊讀的時候把今天要認識的漢字娃娃用圓圈圈出來。

2、讀好的小朋友與小夥伴交流一下,哪些生字朋友你已經認識了讀給小夥伴聽,說說你是怎麼認識的?還不認識的交流交流用什麼好辦法記住它們?

3、課文中的四季,哪一個季節的景色給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指名說。

春天:

⑴請你讀一讀。

讀出春天剛長出的小草嫩嫩的感覺?

⑵剛長出的小草又嫩又好看,

小草一鑽出地面對小鳥說什麼呢?誰來當一當小草讀好:我是春天。他哪個字的讀音特別準?

夏天:

⑴請你看圖讀一讀。你剛纔靜靜地聽這位小朋友讀,你聽出荷葉有什麼特點?

⑵誰再來讀,課件點出圓字,在生活中你還看到過什麼圓圓?

⑶這個短語中還藏着一個生字娃娃,誰認識?點出葉字。你在哪兒認識的葉,你知道他還有哪些好朋友?

秋天:

⑴指名讀。他讀出了秋天的什麼特點?

⑵誰也來當一當秋天的穀穗,讀一讀。

冬天:

⑴誰來讀一讀這個短語?

⑵大肚子是什麼樣的?誰來做一做大肚子?誰來邊做動作邊讀一讀,讀出雪人的神氣!讀出雪人頑皮的樣子,不怕冷的精神!哪位小朋友已經認識了這個肚字?你是怎麼記住它的?

4、自由讀課文,圈出生字娃娃。

5、與同桌交流已經認識的生字娃娃。

6、再讀課文,想一想:哪個季節的景色留下最深的印象?

7、讀正確短語,並在交流中認讀部分生字:是、葉、圓、雪、肚、。學生評讀是否讀出四季不同景物的特點。

(學生在課前及生活中已經初步感知了景物與四季的特點,在這個基礎上初讀課文說景,有助於瞭解景物與四季之間的關係,學習交流識字並積累語言,同時課本知識與課外知識相聯繫,活躍了學生的思維,豐富了視野。)

三、再讀課文,品讀四季不同特點(品景識字)

1、選擇一個喜歡的季節自由讀。

2、指名選擇喜歡的季節讀。說一說:你爲什麼喜歡?讀出你的喜歡的季節的特點。

3、選擇性讀句,讀出四季不同的特點。認讀對、說、就3個生字。

4、重點品讀春天的詩句:

⑴讀出春天的特點。

⑵說說怎麼知道春天已經來到了我們的身邊?

⑶欣賞春天的美景。

⑷我當小詩人,創編寫春的詩句。交流。

5、四人小組合作朗讀《四季》。

(鼓勵學生讀好喜歡的季節的詩句,立足於學生對春天的瞭解,在充分感知的前提下,在品讀課文詩句的特點中,鼓勵學生自由地表達和創編寫春的詩句,基於兒童文化發展兒童語言。)

四、遊戲中鞏固識字悟規律(遊戲識字)

1、我們來到四季果園,請小朋友摘果子。課件演示:學生讀出水果上的生字的音,然後點一下,水果就自然摘下。

2、這些生字娃娃爲什麼穿不同色彩的衣服?(按左右、上下、全包圍三種結構來分類本課的生字。)

⑴摘四季果子。交流生字娃娃爲什麼穿不同顏色的衣服?

⑵打汽球。鞏固難字就。

抓住學生的心理,用遊戲的方式來鞏固識字,悟出漢字上下、左右、全包圍等不同的構字規律。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活動,在操作活動中體驗快樂。

2、瞭解一年有12個月,一個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

3、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能在日曆上找到確切的日期。

活動準備:

1、教具:自制外型似房子的1月~12月的年曆一份(大月、小月、2月房子大小有區分);大年曆圖一張。

2、字卡:年、月、日;1月1日、6月1日、3月8日。

3、學具:4張作業清單,XX年曆人手一張,鉛筆人手一份。

4、經驗準備:幼兒已知自己的生日。

活動過程:

1、教師講述故事,引導幼兒初步瞭解年、月、日的概念。

(1)教師講述故事《年***一家》,提問:年媽媽有多少個日娃娃?年媽媽爲日娃娃蓋了多少座房子?年媽媽給房子起了什麼名字?

(2)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字卡年、月、日,引導幼兒初步瞭解年、月、日的概念。(一年有12個月,共365天)

2、出示代表12個月的“房子”,進一步瞭解年、月、日。

(1)教師:今天年媽媽和她的日娃娃們也來到了這裏,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2)出示代表12個月的“房子”, 提問:它們有什麼不同?(引導幼兒探索大月、小月和二月)

(3)教師小結:一年裏一共有十二個月,分別是: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房子住了31個日娃娃;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房子裏住了30個日娃娃;那座最小的二月房子裏只住了28個日娃娃。

3、認識年曆並學習檢視年曆的方法。

(1)出示年曆,引導幼兒觀察數字代表的意義。提問:方框裏的紅色數字x是什麼意思?或者表示什麼?再引導幼兒認讀:x月x日。

(2)鼓勵幼兒查找具體日期,如:1月1日、3月8日、6月1日。

(2)師幼共驗證。

(3)師幼共同小結查找具體日期的方法。

4、幼兒分組操作,鞏固查找具體日期的方法。

(1)出示作業清單、操作材料,講解操作要求。

(2)幼兒分組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3)師幼共同檢驗操作材料。

活動延伸:

回家後找到爸爸媽媽或其他家人的生日,並標記。

附故事:

年***孩子真多呀!她給孩子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日”。年媽媽到底有多少個“日”娃娃呢?數呀數呀,原來一共有365個日娃娃。這365個日娃娃住在一起嗎?不,那麼多的日娃娃擠在一起怎麼能行呢?於是,年媽媽就爲它們蓋了12座小房子,讓所有的日娃娃分別住到這12座房子裏,並且給這些房子起名: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

這些房子怎麼看起來有的大、有的小?而且還有一座最小的房子。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原來 ,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房子住的娃娃多一些,每座房子有31個日娃娃。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房子裏住的日娃娃少一些,每座房子裏有30個娃娃。那座最小的二月房子裏只住了28個日娃娃。

年媽媽是那麼地疼愛自己的孩子,它常常擔心她的孩子因貪玩而找不到家。於是,房子蓋好了以後,年媽媽就從一月房子開始數着自己的孩子的名字:一月、二月、三月……從早數到晚。當它數到第十二個月裏的最後一個娃娃時,就要帶她的所有孩子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再也不回來了。到那個時候就會有一位新的年媽媽,帶着她自己的孩子又住進這十二座漂亮的月房子裏,重複過着同樣的生活。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綠線中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能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說說泊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

4、透過朗讀課文的訓練,感受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鬥爭時的機敏、勇敢,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理解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

教學難點:

感受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鬥爭時的機敏、勇敢,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

教具準備:光盤、圖片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23半截蠟燭

2、讀課題,學生質疑:課文爲什麼用半截蠟燭作爲題目?這半截蠟燭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

3、教師質疑:課文圍繞半截蠟燭寫了一件什麼事?請同學們帶着問題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透過朗讀課文,大家解決了哪些疑問?

3、學生交流。

4、本文圍繞半截蠟燭寫了一件什麼事?要求講清時間、地點、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況。

三、再次讀課文,重點學習字詞。

1、明確要求:藉助漢語拼音讀準生字字音,讀順語句,讀通全文;邊讀邊用圈畫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詞,並透過聯繫上下問或解決。

2、檢查自學情況。

(1)讀準字音。

(2)檢查詞義掌握情況。

3、討論主要內容。

4、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

第一段(1-2):伯諾德夫人把裝有情報的小金屬管藏在半截蠟燭中。

第二段(3):一名德國軍官點燃了藏有情報的蠟燭,伯諾德夫人取出一盞油燈,吹滅了蠟燭,暫時避免了一場危機。

第三段(4-5):大兒子傑克想結搬柴生火之際拿走裝有情報的半截蠟燭,但沒有成功。

第四段(6-7):小女兒傑奎林在萬分危急關頭藉口上漏稅繳拿走裝有情報的蠟燭,避免了一場危機。

5、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四、課堂練習

1、寫字練習。

2、用鋼筆描紅、臨寫。

3、抄寫詞語。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透過對語言文字的朗讀、感悟,體會花木蘭愛國愛家的英雄品質。說說花木蘭是怎樣說服家人的。

教學過程:

一、激情匯入:

小朋友們,老師很想知道你們長大了想幹什麼,能告訴我嗎?指名說。有沒有想過成爲一名英雄?

什麼樣的人才算是真正的英雄呢?指名說。

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位中國古代的英雄。她的名字叫——板書:木蘭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木蘭從軍》。

二、品讀課文

1、首先請一位小朋友讀第一節。指名讀。

你讀懂什麼了?指名說。(木蘭是一位女英雄)

思考:文中哪些字、詞、句讓你覺得她是一名英雄?輕輕讀讀課文,邊讀邊想,遇到重要的地方可以劃下來,多讀幾遍。

生自讀課文。

2、彙報交流。(依學生回答隨機進行)

小朋友們,大家都想做英雄,其實,那些大膽發言,勇於說出自己想法的同學就是課堂上的小英雄,誰先來說。

(1)、隨機出示:木蘭告別了親人,披戰袍,跨駿馬,渡黃河,過燕山,來到了前線。,在多年征戰中,她爲國立下了赫赫戰功。

讀一讀,想一想,木蘭在渡黃河,過燕山是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

從軍很辛苦,路途艱難,但木蘭沒有被困難嚇倒,而是勇往直前。終於來到了戰場。戰場上的木蘭是什麼樣的呢?請看圖,你看到了什麼?還想到了什麼?指名說。

她躍馬提槍,馳騁沙場,英姿颯爽,奮勇殺敵,爲國立下了汗馬功勞,她是一位真英雄!誰來讀一讀。(適當點評)。齊讀。

(2)、正是在像木蘭一樣英勇的將士的努力下,戰爭結束了。回到家鄉的木蘭有什麼變化呢。指讀第4節。再見木蘭,將士們什麼反應?指名說。

你從哪些詞能讀出驚訝的感覺?(“才”、“竟”)。

想一想,他們爲什麼這麼驚訝?(這更說明木蘭在戰場上表現的英勇,決不遜色於男兒)

將士們僅僅是驚訝嗎?(還有敬佩)自由練讀。指名讀。

(3)這樣一位文靜俊美的姑娘爲什麼要女扮男裝呢?再讀課文,思考。

指名說。

出示:“自己理應爲國爲家分憂。”

“理應”什麼意思。“家憂”是指什麼?“國憂”又指什麼?

正因如此,木蘭決定替父從軍,那麼,她又是這樣說服家人的呢?

先想想,木蘭家裏有哪些人?指名說。小組討論一下,再演一演。

敢於走上講臺的人是最勇敢的,指名演。師生點評。

三、指導背誦:

1、整體感知:說一說:木蘭是 ()的女英雄,因爲她( )。

願意把木蘭的故事講給別人聽嗎?那麼就讓我們把這個故事記下來吧。誰來告訴大家你平時怎樣來背誦的?(學生自由發言)(看圖來背、多讀多背、想意思來背、抓重點來背……)

好!大家的方法真多,今天老師爲大家再提供一種背書的方法,動詞串連————就是在理解的基礎上把這些動詞連成一條線,就很容易把內容記住。比如,第四段中(木蘭)回鄉,脫、穿上、(將士們)探望、發現。下面請大家根據自己的習慣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練習背誦。

A、自由背B、指名背

四、生字教學:

過渡: 真正的英雄不僅要勇敢、堅強,還要學知識,學本領,我們來比一比,誰能把這些字寫正確,寫漂亮。

出示生字,將、病。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1.課題名稱:

《詹天佑》、《懷念母親》、《彩色的翅膀》、《中華少年》 2.概述

· 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

· 所用教材: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教科書 · 所需課時:八課時 3.教學目標分析 知識與技能:

1.學會生字,能正確讀詞語。能抄寫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2、感情朗讀,並背誦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 3、蒐集文中相關的資料,爲綜合性學習做準備 過程與方法:

1)談話匯入,揭示課題。培養訓練學生分析比較的思維能力。

2)初讀課文,感知課內容, 透過討論活動,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分析思考能力。 3)理解課文交流感受。 透過研究活動,使學生掌握應用網絡進行學習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課文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了愛國情感,讓學生在字裏行間感受着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增強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併爲自己是一箇中國人感到自豪,更爲祖國的日益強盛而驕傲。 4.學習者特徵分析:根據以往在此班上課的觀察與瞭解我認爲: 在智力因素方面:

在這節課前,學生們已經瞭解了單元大綱要求。該班學生的整體學習成績在年級中屬於中等,學習能力較強,思維活躍,肯動腦筋,能積極參與討論、發表自己的觀點。 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學生的蒐集資訊和處理資訊的能力 5.教法和學法:

主要是啓發、講授爲主要方式。由教師提供資料,引導學生根據資料進行學習。整體上把握本單元的課文內容主要透過老師的分課講授由學生圍繞課文題目進行分析、討論,並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分工協作精神。 組織學生進行成果展示,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儘量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

利用課件和網絡媒體進行教學,使學生充分掌握該單元的大綱要求

學生的自主學習策略:課上積極參與思維、協作、討論。(主動參與策略) ,利用網絡收集、整理資訊,與小組成員協作使用PPT製作電子作品。(資訊加工策略、問題解決策略、協作策略)講解調查結果,演示PPT作品。(表達策略、參與策略) 6. 教材分析:

本組教材圍繞“

祖國在我心中”這個專題,按照近代到現代的順序,選編了適合高年級學生的幾篇具有濃厚愛國主義情感的課文。《詹天佑》、《懷念母親》、《彩色的翅膀》、《中華少年》這四篇課文都圍繞專題,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了愛國情感,讓學生在字裏行間感受着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增強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併爲自己是一箇中國人感到自豪,更爲祖國的日益強盛而驕傲。

《詹天佑》教學的重難點是:抓住關鍵句段,體會詹天佑的愛國熱情和創新精神,並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懷念母親》教學的重難點是:能抓住關鍵詞、句、段和日記,體會季羨林爺爺思念祖國的情感,感悟愛國情

《彩色的翅膀》、教學重點是::1.瞭解邊防戰士愛祖國海島的獨特方式,體會戰士的愛海島、愛祖國的情感。2.瞭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穫與昆蟲的關係。

難點:理解戰士小高最後說的那段話的含義,感受戰士們對海島的熱愛,對祖國的熱愛。 《中華少年》教學重點:瞭解祖國的過去、今天、明天 難點:感受中華少年熱愛祖國的情感和自豪感。

7、教學過程: 學習情景:

透過圖片演示和展示資料,爲學生學習提供真實的情景。爲學生的協作學習創設適當的網絡環境。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一)出示圖片,談話引入

1.透過閱讀資料,同學們自由談 (二)、讀略讀提示,明確學習目標

1.讀略讀提示,想想這節課的學習任務是什麼?

(1.以充沛的感情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深情。2.採用不同形式的讀,然後交流讀後的體會。)

(三)分配任務,學生自讀詩文

1.生分四人小組,自己分工。教師出示學課文指導 A 小組分工,分幾個角色。 B 幾人合作朗讀課文。

C 找出不理解的地方,與小組成員討論得出結論。(可藉助學習工具幫助學習,如字典) D 討論每段課文分別講了什麼,表達着怎麼樣的一種感情。 E 帶着自己感受到的感情分角色朗讀。

F 換角色再讀詩文,將自己的感受用一段話表達出來。(文體不限,字數不限) 2.生分組活動。

(四)全班交流學習成果

1.生按自己的角色分配,全班一起讀課文。 2.生交流小組尚未解決的問題。

3.生交流每段課文分別講了什麼,表達着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了愛國情感,學生在字裏行間感受着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增強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併爲自己是一箇中國人感到自豪,更爲祖國的日益強盛而驕傲。

4.交流自己寫的感受,在聽別人感受後,可以充實自己的感受。

(五)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帶着激情在反覆讀,然後背誦。

8.資源

· 指導教師一名; · 網絡教室;

· 人教版義務教育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教科書 · 與教材配套的掛圖若干

· 關於介紹第二單元的圖片、視頻和閱讀材料,關於學生討論中需要用到的表格,學生學習活動中可能用到的相關網站的網址以及與此主題相關的或類似的其他主題網站的材料。

9. 評價

請公平的爲各個小組的表現打分!打分可以是1~5種的任意一個。其中5爲最好,1爲最

10.幫助和總結 拓展思考題/活動: 1、在讀中探討、理解

在教學過程中能透過多形式、多層次的讀讓學生探討、理解課文。在課的結構上體現了“三大讀”:感知性讀、感悟性讀、鞏固性讀,很有層次性;而在形式上有:默讀、個別讀、範讀、引讀以及老師與學生、同學與同學的分角色讀。

2、抓住重點進行學習

3、創設情景,激發情感,加深感悟

本組教材還圍繞專題安排了一次“祖國在我心中”的綜合性學習。從這個安排,我們不難看出編者的意圖在於讓學生透過多種途徑、多種形式感悟、表達自己的愛國情,強調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和培養學生的蒐集資訊和處理資訊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材簡析】

《牧童》、《舟過安仁》兩首詩以輕鬆、詼諧的筆調描繪出悠然自得、無憂無慮的牧童和兩個張傘使風的頑皮兒童,凝練的詩句中充滿了童真、童趣。《清平樂·村居》以輕快、流暢的語言,徐徐鋪開一幅恬淡、愜意的農家生活圖,令人深深地沉醉其中。

【教學目標】

1、識記本課7個生字並正確書寫、運用。正確、流利朗讀、背誦古詩詞。

2、進一步瞭解宋詞的有關知識。

3、藉助字典和課後註釋理解詩詞中字詞的意思以及整首詩詞的意思,想象詩歌描寫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4、想象詩詞所描繪的情景,並在說的基礎上改寫成一篇短文寫下來。

【教學難點】

想象詩詞描寫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課前準備】

1、瞭解詩人的生平。

2、收集有關宋詞的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匯入,激發興趣

童年,是純真、難忘的歲月。身處童年,我們每天都在編織着美麗的故事。這些故事飽含着我們的快樂、夢想和追求。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古詩詞三首》也真實地再現了多彩的童年生活。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是《牧童》和《舟過安仁》。看看這幾個孩子的身上是否有你們的影子。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古詩《牧童》,要求:

讀正確,讀通順。

2、指名讀詩,正字音,尤其注意“鋪、蓑”的讀音。

3、反覆多讀幾遍這首詩,透過,結合課文註釋,想想詞語的意思,想想這首詩大體寫什麼。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畫出來。

4、指名交流,適時點撥。

三、再讀古詩,理解詩意

1、再讀古詩:

想想每句詩的意思,可以與人合作。

2、彙報:

用自己的話說說每句詩的意思。

3、根據學生回答,教師適時小結出各詩句的意思。

4、全班齊讀此詩。

四、想象詩境,悟其感情

1、教師有感情朗讀,學生閉目想象。

2、學生髮言,把所想到的畫面說給大家聽。

3、學生採用不同形式的朗讀,邊讀邊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4、全班交流,教師適時點撥引導。

(詩人呂岩借寫牧童悠然自得的生活,抒發了自己淡泊名利,追求自由自在的鄉村生活的思想感情。)

5、自由讀詩,要求帶着和詩人一樣的感情朗讀。

6、練習背誦。

五、總結學法,自讀感悟

1、總結學習方法:

剛纔我們透過初讀詩句──瞭解大意──理解詩意──體會詩境──悟其感情的方法學習了《牧童》。請你用這種方法學習《舟過安仁》。

2、自讀古詩,瞭解大意:

⑴ 自由讀詩,要求讀準、讀通,看看註釋或藉助字典查不懂的詞。

⑵ 指明學生讀,正音。

(注意讀準“篙、棹”。)

⑶ 多種形式讀詩,要求正確、流利。

⑷ 自學,看看能否弄清詩的意思,提出不明白的地方。特別提示:看圖理解是好方法。

⑸ 小組交流。全班交流。教師適時點撥。

3、再讀感悟,體會詩境:

⑴ 自由讀詩:

邊讀邊在腦海中想象詩歌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⑵ 全班交流,說說你所想象的畫面,要求:

內容具體,人物形象生動。

⑶ 師生共同評析。

4、品評詩句,悟其感情:

詩人透過細心的觀察,把兩個頑童刻畫得栩栩如生。猜猜詩人當時是以一種怎樣的心情在觀察兩個孩童?

(喜愛。)

5、感情朗讀,熟讀成誦。

六、拓展活動

1、課外讀讀寫兒童的詩。

2、推薦背誦楊萬里的其它詩。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爲進一步加強我學區教師教學業務基本技能的鍛鍊,促進教師磨練教學內功,優化整體素質,提升教書育人的品位,中心學校決定開展教師教學設計技能競賽活動,爲教師搭建一個鍛鍊提高、展示風采的平臺。

一、組織保障

爲了確保學區內教師教學設計技能競賽活動的順利開展,特成立教師教學技能競賽領導小組,成員如下:

組長:楊XX

副組長:王XX、汪XX

主任:李XX

成 員:茅XX、季XX、朱XX、朱XX、朱XX、方XX、楊XX

二、參賽對象

全學區在編在崗教師

三、競賽學科:

語文、數學

四、競賽時間:

10月10日(星期三):9:10—11:40 語文

10月11日(星期四):9:10—11:40 數學

五、地點:

中心學校多媒體教室

六、活動形式:

1、競賽活動分學科、分年齡組舉行。

學科:

語文、數學

年齡組:

男:45週歲以上學科組(含45週歲)與45週歲以下學科組

女:40週歲以上學科組(含40週歲)與40週歲以下學科組

2、競賽內容爲本學期個人所授語、數學科教學內容(專職常識、體藝、英語、幼教教師可根據自己的學科專長,在競賽語、數學科中任選一科)。課題由中心學校教導處統一確定,同年級同學科同一課題。

3、參賽教師所需的教材與教學參考用書由中心學校教導處提供,教師用筆自備。參賽教師不準私自夾帶任何與大賽有關的資料。

4、大賽所需的教學設計用紙,由中心學校教導處統一印製。

5、分學科分年齡段評選設獎。

活動要求

1、各學校要加強對這次活動的組織和領導,要充分發揮學校學科教研組(備課組)的作用,要重視過程、重在參與、重在實效。

2、在崗教師要全員參加這次大賽活動,做到互相學習、比學趕幫,崗位練兵、在職培訓,透過這次活動促進全學區教師教學基本技能的提高。如有特殊情況不能參賽者,需提前向中心學校教導處請假、備案。

3、本次活動要和構建高效課堂結合起來,要和校本研訓結合起來,要和全學區的教師培養、培訓學習結合起來,要和全學區教師的業務評價結合起來。

XX中心學校

XX-9-29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教學理念: 抓住小學生語感形成的心理機智和規律,以學生多種形式的讀文爲基礎,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品詞、品句,進行語言文字的聽、說、讀、寫訓練,提高學生的讀寫和運用語言文字能力,切實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用自己喜歡的識字方法學習本課生字,能按筆順規則正確、工整地書寫10 個生字,並能試着欣賞自己書寫的字;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瞭解中央電視塔的外型特徵及作用,感受它的神奇之處。培養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運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透過學習課文,使學生了解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激發他們學習科學知識的興趣。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瞭解中央電視塔的外型特徵及作用,感受它的神奇之處。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認識塔

1、教師板書: 塔 請同學讀一讀這個字。

2、你們都見過什麼樣的塔?說說它的樣子。

3、你們知道我國有幾個著名的電視塔嗎?老師告訴你們,我國有 3 個著名的電視塔:第一個是上海電視塔,叫東方明珠;第二個是天津電視塔,簡稱天塔;第三個是北京的中央廣播電視塔。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這“ 神奇的塔” 。教師接着板書:神奇的`。齊讀課題。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生:這個神奇的塔是什麼塔?爲什麼說它是神奇的塔?)咱們帶着這個問題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初讀感知——瞭解塔

1、藉助漢語拼音自由輕聲試讀課文,讀準字音。找一找,這座神奇的塔叫什麼名字?

2、再讀課文,把讀不準的字圈出來多讀幾遍。讀後標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4、同桌同學互讀課文,相互糾正讀音,把課文讀流利。

5、指名讀課文,學生邊讀邊思考:都是誰發現了中央電視塔的神奇之處?

三、研讀品味——熟悉塔

(一)整體感知塔

1、明確中央電視塔的位置。

2、自由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把不懂的詞語畫出來。

3、圖文對照理解“聳立”一詞。這塔很高很高,你們能把它讀出來嗎?自己試試。

4、指名讀。

5、教師也想讀讀行嗎?教師範讀。你們聽出什麼了?(聽出這座塔特別高)

6、學生模仿讀。

(二)藍天眼中的塔

1、自由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

2、引導學生在圖上畫不同的東西:畫太陽,畫白雲,畫小鳥,還可以畫小樹、房子等。畫在哪兒,是關鍵,由此幫助學生體會塔高聳入雲,站在塔上看,房子、小樹就像積木塊。

3、多種形式練讀,體會塔的高。

(三)太陽眼中的塔

1、指名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

2、你們想不想欣賞一下夜晚時的塔?(多媒體出示夜晚時明亮的電視塔)。看了這個畫面你有什麼感受?學生自由談感受,

3、你們見過宮燈嗎?(多媒體出示宮燈)請同學說說宮燈是什麼樣子的。

4、爲什麼要說這圓圓的塔樓像宮燈呢?(塔樓與宮燈有相似之處)

5、教師小結:當兩種事物間有相似之處,就可以用比喻的手法,把一種事物比喻成另一種事物。

6、請同學們用“…… 像…… ”說話,體會塔的美。

7、請同學們再讀讀這一段,體會形象生動優美的語言。

8、同桌讀,指名讀。

(四)孩子眼中的塔

1、自由讀課文的第四自然段,想一想:我眼中的塔是什麼樣的塔?

2、仿照“中央電視塔上有…… 還有…… ”說話。

3、(課件出示旋轉餐廳、瞭望塔),請同學說說旋轉餐廳和了望塔是什麼樣子的。

4、教師結合圖介紹中央電視塔的結構。

5、小組比賽讀這一段,體會塔帶給孩子們的快樂。

(五)大人眼中的塔

1、指名讀第五自然段,說一說:媽媽說了些什麼呢?

2、媽媽說這塔很神奇,爲什麼這麼說?(生:這個塔能讓我們看到多彩的世界。)

3、“ 能讓我們看到多彩的世界” 是什麼意思?你能結合平時的生活說一說嗎?

4、教師簡介中央電視塔的功能。

5、同桌比賽練習讀這一段,體會中央電視塔的神奇作用。

6、展示讀,學生評價。

四、美讀欣賞——讚美塔

1、以小組爲單位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語言美。

2、欣賞中央電視塔的圖片,感受塔的外在美。

五、誦讀積累——留住塔

1、師生合作分角色朗讀課文。

2、按課文內容填空,爲積累語言服務。

3、背誦課文。

六、拓展延伸——豐富塔

1、引導探究性學習。

2、指導課外閱讀。

七、總結:談談學習課文後,你有了哪些收穫?

教學設計方案 篇9

【教材分析】

本節課屬於空間與圖形知識的教學,是小學階段幾何知識的重難點部分,是小學學習立體圖形體積計算的飛躍,透過這部分知識的教學,可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想象能力,較深入地理解幾何體體積推導方法的新領域,爲學生進一步學習幾何知識奠定良好的基礎。本節內容是在學生了解了圓錐的特徵,掌握了圓柱體積的計算方法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重視類比,轉化思想的滲透,直觀引導學生經歷“猜測、類比、觀察、實驗、探究、推理、總結”的探索過程,理解掌握求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會運用公式計算圓錐的體積。這樣不僅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還能培養學生抽象的邏輯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設計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應放手讓學生經歷探索的過程,在觀察、操作、推理、歸納、總結過程中掌握知識、發展空間觀念,從而提高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能運用公式求圓錐的體積,並且能運用這一知識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透過“直覺猜想——試驗探索——合作交流——得出結論——實踐運用”探索過程,獲得圓錐體積的推導過程和學習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勇於探索的求知精神,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能積極參與數學活動,自覺養成與人合作交流與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圓錐體積公式的理解,並能運用公式求圓錐的體積。

【教學難點】圓錐體積公式的推導

【學情分析】

學生已學習了圓柱的體積計算,在教學中採用放手讓學生操作、小組合作探討的形式,讓學生在研討中自主探索,發現問題並運用學過的圓柱知識遷移到圓錐,得出結論。所以對 於新的知識教學,他們一定能表現出極大的熱情。

【教法學法】試驗探究法 小組合作學習法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等底等高圓柱圓錐各6個,水槽6個(裝有適量的水)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流程】

第 一 課 時

一、回顧舊知識

1、你能計算哪些規則物體的體積?

2、你能說出圓錐各部分的名稱嗎?

【設計意圖】透過對舊知識的回顧,進一步爲學習新知識作好鋪墊。

二、創設情景 激發激情

展示磚工師傅使用的鉛錘體(圓錐),你能測試出它的體積嗎?

【設計意圖】以生活中的數學的形式進行設定情景,引疑激趣遷移,激發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慾。(揭示課題:圓錐的體積)

三、試驗探究 合作學習(探討圓柱與圓錐體積之間的關係)

探究一:(分組試驗)圓柱與圓錐的底和高各有什麼關係?

1、猜想:猜想它們的底、高之間各有什麼關係?

2、試驗驗證猜想:每組拿出圓柱、圓錐各1個,分組試驗,試驗後記錄結果;

3、小組彙報試驗結論,集體評議:(注意彙報出試驗步驟和結論)

4、教師介紹數學專用名詞:等底 等高

【設計意圖】透過探究一活動,初步突破了本課的難點,爲探究二活動活動開展作好了鋪墊。

探究二:(分組試驗)研討等底等高圓柱與圓錐的體積之間有什麼關係?

1、大膽猜想:等底等高圓柱與圓錐體積之間的關係

2、試驗驗證猜想:每組拿出水槽(裝有適量的水),透過試驗,你發現了圓柱的體積和圓錐的體積有什麼關係?邊試驗邊記錄試驗數據(教師巡視指導每組的試驗)

3、小組彙報試驗結論(提醒學生彙報出試驗步驟)

教學預設:(1)圓椎的體積是圓柱體積的3倍;(2)圓錐的體積是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3)當等底等高時,圓柱體積是圓錐體積的3倍,或圓錐的體積是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等等。

4、透過學生彙報的試驗結論,分析歸納總結試驗結論。

5、你能用字母表示出它們的關係嗎?要求圓錐的體積必須知道什麼條件呢?(學生反覆朗讀公式)

【設計意圖】透過學生分組試驗探究,在實驗過程中自主猜想、感知、驗證、得出結論的過程,充分調動學生主動探索的意識,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突破了本課的難點,突出了教學的重點。

探究三:(伸展試驗---演示試驗)研討不等底等高圓柱與圓錐題的體積是否具有三分之一的關係。

1、觀察老師的試驗,你發現了圓柱與圓錐的底和高各有什麼關係?

2、觀察老師的試驗,你發現了不等底等高的圓柱與圓錐的體積之間還有三分之一的關係嗎?

3、學生透過觀看試驗彙報結論。

4、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歸納總結圓錐體積是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所存在的條件。

5、結合探究二和探究三,進一步引導學生掌握圓錐的體積公式。

【設計意圖】透過教師課件演示試驗,進一步讓學生明白圓錐體積是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所存在的條件,更進一步加強學生對圓錐體積公式理解,再次突出了本課的難點,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分析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進一步讓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了理性認識。

四、實踐運用 提升技能

1、判斷題:【題目內容見多媒體展示】獨立思考---抽生彙報---說明理由---師生評議

2、口答題:【題目內容見多媒體展示】獨立思考---抽生彙報---學生評議

3、拓展運用:【課本例題3】學生分析題意---小組合作解答---學生解答展示---師生評議

【設計意圖】透過判斷題、口答題題型的訓練,及時檢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鞏固了圓錐體的體積公式。而拓展題型具有開放性給學生提供思維發展的空間,讓他們有跳起來摘果子的機會,以達到培養能力、發展個性的目的。

五、談談收穫: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呢?

六、課堂作業:

1、做在書上作業:練習四 第4、7題

2、坐在作業本上作業:練習四 第3題

【課後反思】

【板書設計】附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