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範文集錦九篇

爲確保事情或工作高質量高水平開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綜合考量事情或問題相關的因素後所制定的書面計劃。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範文集錦九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複習鞏固漢語拼音。

2、初步句式的訓練。

3、初步寫左右結構的字。

4、熟記成語

5、朗讀背誦詩歌。

6、按要求連貫地說幾句話,寫一句話。

教學重難點:拼音訓練、詞句訓練、寫字訓練、讀背訓練、說話訓練。

教具學具安排:小黑板。

主要板書:練習1。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

(1)指名藉助拼音讀題目。

(2)教師講清題目的要求。

2、指導。

(1)指導讀字母的呼讀音或名稱音。

(2)教學《漢語拼音字母歌》,熟記字母名稱和順序。

(3)背誦大寫字母,並練習默寫。

3、練習。

(1)出示卡片,集體練讀。

(2)按字母表順序背誦。

(3)默寫大寫字母。

4、反饋。

(1)請學生試背字母表,從讀音、順序、連貫等方面給予評價表揚。

(2)展示默寫寫得好的字母,表揚默寫寫得好的同學。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教師幫助學生弄清學習要求。

2、指導。

(1)。指導學生學習第一組句子。

a. 朗讀句子,要求讀通順,讀連貫。

b. 再讀句子,想想每句話的意思。

c. 這組句子有什麼特點?

d. 初步認識句式。

第一句:用兩個句子把意思說明白。

第二句:用一個並列複句把兩個意思說明白。

第三句:用一個單句把句子說明白。

(2)。指導學習第二組句子。

a. 指名朗讀,讀正確、讀流利。

b. 分角色朗讀。注意語氣。

c. 師生共同評論朗讀情況。

3、練習朗讀。

4、反饋。

用開火車的方法,檢查學生的朗讀情況,爭取檢查到每個學生。

三、教學第三題

1、審題。

教師談話,讓學生弄清本題的學習要求。

2、指導。

(1)出示卡片,認讀漢字。

(2)引導學生回憶寫字要求和描紅要求。

(3)指導書寫。

(4)學生練寫,師巡視。

(5)反饋。

表揚姿勢好、寫字寫得好的學生。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四題

1、審題。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成語。

(2)教師範讀。

(3)學生自由讀。

(4)理解4條成語的意思。

3、練習。

(1)學生自由練讀。

(2)同位練習背誦。

4、反饋。

(1)集體齊背。

(2)指名背。

二、教學第五題

1、審題。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

(2)教師範讀。學生了解詩歌的內容。

a. 詩歌寫的是什麼季節的事?

b. 第一、第二節分別寫什麼?

(3)學生邊讀邊想象莊稼的樣子和水果的色彩。

(4)再讀詩歌,讀好停頓和輕聲,逐步達到生動和流暢有感情。

(5)練習背誦。

3、練習。

(1)學生自由練讀。

(2)指名讀。

(3)練習背誦,指名試背。

4、反饋:檢查朗讀、背誦。

第三課時

教學第六題

一、審題

1、揭示說話的話題:9月10號是教師節,小朋友給老師祝賀節日,還親手做了賀卡送給老師,大家都是尊敬老師的好孩子。那天,你最想對老師說什麼?

2、板書課題;老師,祝賀您

二、指導

1、指導觀察。

投影出示圖畫,問:教師節到了,圖上的小朋友在做什麼?小朋友怎樣做賀卡?賀卡上會寫些什麼?

2、指導說話。

(1)看看圖,想想你自己在教師節來臨之際,是怎樣做賀卡的。說話時用上“什麼時間、什麼地點、怎樣做,卡片上寫了些什麼”等,用幾句連貫的話說說。

(2)你把賀卡送給哪位老師?送賀卡時,你對老師說了什麼?老師又會怎樣?

(3)分角色扮演老師和學生,練習對話。

3、句式訓練。

(1)你去送賀卡,先幹什麼,再幹什麼,最後幹什麼?

(2)句子練習。

找老師

a. 你去送賀卡,怎樣找老師?

b. 你看見老師正在幹什麼?你有什麼想法?

把“找老師”是這部分內容連起來說說。

送賀卡

a. 你找到老師,把賀卡送給他,當時你是怎麼做的?

b. 全班討論,板書動詞。

c. 要把內容說具體,還可以加上:你怎樣走到老師那兒,怎樣把賀卡遞給老師,怎麼說的,是什麼神情?

d. 出示句式:我()地說:老師()。

把“送賀卡”的經過說說。

收賀卡

這時,老師非常高興,臉上是什麼神情?會對你說什麼?

句式:老師()地說:“()”。

4、練習說一段話。

個別練說、指名說、集體評議。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第三冊80頁例5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編制8的乘法口訣的過程,瞭解8的乘法口訣的來源.

2.理解8的乘法口訣的意義,能記住8的乘法口訣,並能用乘法口訣進行簡單的計算.

3.會用8的乘法口訣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4.透過編制口訣,培養學生運用類推的方法學習新知識.

5.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實物圖,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準備。

1.背6、7的乘法口訣.

2.師生對口令.如三七( ),( )十二.

搶答;並抽問算式的意思.(電腦演示)

3╳6 6╳5 7╳2 1╳7

二、學習新課.

教師談話:我們已經學習了2-7的乘法口訣,今天我們要根據以前學習口訣的經驗.自己來學習8的乘法口訣.(板書課題:8的乘法口訣)

1.準備題(學生製作卡片)

拿出8張卡片,在第一張上寫8,然後8個8個地加,一直加到64,把每加得的數分別寫在一張卡片上,按順序擺好.(課件演示)

2.觀察、並回答.

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嗎?

根據卡片的排列順序,你能編幾句口訣嗎?先想想,並把你編的口訣寫到練習本上,然後在同桌交流.(根據學生回答,師板書,其餘學生進行較對) (電腦演示)

1╳8 =8 8╳1=8 一八得八

2╳8=16 8╳2=16 二八十六

3╳8=24 8╳3=24 三八二十四

4╳8=32 8╳4=32 四八三十二

5╳8=40 8╳5=40 五八四十

6╳8=48 8╳6=48 六八四十八

7╳8=56 8╳7=56 七八五十六

8╳8=64 八八六十四

3.課件出示:

提問:24是幾個8相加得來的?

五八四十是什麼意思?

56是由幾個8相加得來的?

4.揭題.齊讀口訣.點題-今天我們學習的就是8的乘法口訣.(板題)

三、觀察實踐,鞏固新知.

1.學生列式,主題圖.看第一組有幾個人,這是幾個8?怎樣列式?(學生回答)

並讓學生獨立列出2個8,3個88個8的乘法算式.

2.找8的乘法口訣的規律.指算式,這組題有什麼特點?(被乘數都是8,乘數一道比一道多1,積一道比一道多8)

(課件)記住這個規律,可以幫助我們記口訣.比如,忘了四八三十二這句口訣,誰知道可以怎麼辦?(想相鄰的口訣,三八二十四,24+8=32;或者想五八四十,40-8=32)

3.記口訣.看卡片口算,說出用哪句乘法口訣 (課件出示)

8╳5= 8╳4= 8╳2 = 8╳7 =

8╳1 = 8╳3= 8╳8= 8╳6=

4.背口訣,體會一下哪幾句最難背.自己重點記這幾句.

5.對口令.師生之間對,學生之間對.

6.填適當的數.(課件出示)

7╳( )=56 8╳( )=32 8╳( )=

( ) ╳( )=24

(最後一題鼓勵學生用想出多種答案)

7.數學遊戲:摘蘋果(課件演示)

春天到了,我們給果樹澆水、施肥,秋天蘋果獲得大豐收,哪個同學願意幫助摘蘋果。 (可以畫一棵蘋果樹,結滿了蘋果,蘋果上面寫得數,以8的乘法口訣得數爲主,也可以有前面學過的題。有6個筐,每個筐上有四道乘法算式,沒有得數。每組派一個代表,摘一筐蘋果,即算出算式的得數去摘蘋果,貼在等號後面,本組同學可以幫助,看哪組摘得又對又快)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怎樣學到的,學得高興嗎?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活動目的: 1、瞭解百合花的含義。

2、能夠運用身邊的材料製作百合花。

3、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

活動重、難點:

瞭解百合花的意義並能製作百合花。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剪刀、彩紙、卡紙等工具。

活動過程:

一、匯入新課

1、出示百合花圖片讓學生欣賞

你們認識這些花嗎?這些花漂亮嗎?

指名學生回答。

今天我們就來製作百合花。

2、板書課題:百合花

二、講授新課

1、教師講解怎樣製作百合花。

2、教師演示製作過程:? 1)、準備一張正方形卡紙 2)、在正方形卡紙上先畫個像扒開的香蕉皮 3)、再在兩個分叉上畫上三個叉,像花朵了。 4)、花朵中間畫天線,接着畫花梗兩個豎線 5)、最後畫上長長的葉子 6)、用剪刀把畫好的花朵剪下來粘貼到卡紙上。 7 )、再在卡紙上裝飾些其它的小製作,這樣一幅完整的小製作就做好了?

3、小組討論製作方法。

三、學生動手操作,教師指導

要求:1、製作新穎、獨特。

2、保持地面乾淨、在製作過程中要注意安全。

3、作品展示、點評

將做好的作品放到講臺上,大家互相點評,選出最佳獎。

4、教師總結? 百合花表示偉大的愛,希望今天咱們把自己製作的百合花送給你們親愛的媽媽。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一、設計意圖:

在生活中,我們小朋友對"一雙"、"一對"的概念不太清楚,經常會說出一些笑言。現在冬天到了,天氣越來越冷,小朋友都戴起了手套,但經常會出現這樣一種現象:找到一隻,丟了另一隻,或者是找到的兩隻不一樣。針對這種現象,我設計了雙雙對對這個數學活動,旨在幫助幼兒理解"一雙"、"一對"的含義,並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從而獲得更多的生活體驗。

二、活動重難點:

重點:知道"一雙"、"一對"的含義。

難點:能準確將物品進行配對。

三、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雙"和"對"的含義。

2.能找出身邊成雙成對的東西。

3.體驗解決問題的快樂。

四、活動準備:手套、鞋子、筷子、襪子、茶杯一對、耳環一對、小熊玩偶一對、操作材料、貼紙等。

五、活動過程:

(一)分類遊戲,引出"雙"、"對"的概念。

1.教師展示手套、鞋子、襪子、筷子等。

教師:請你們幫老師整理一下這些東西,好嗎?把相同的東西放在一起。

【將手套、鞋子、襪子、筷子等全部打亂放在一起,讓幼兒根據已有的經驗進行分類、配對。】

2.觀察分類好的物品,初步瞭解"雙"、"對"的概念。

教師:請小朋友仔細觀察分好的東西,說出分類的理由。

【這裏主要是爲了引出"雙"、"對"的概念,讓幼兒瞭解一雙或一對由兩個組成,理解"雙"、"對"的概念。】

教師:我們把他們叫做"一雙手套"、"一雙鞋子"、"一雙筷子"。

【向幼兒簡單介紹"雙"、"對"的含義及使用條件。】

(二)分類遊戲,進一步瞭解"雙"、"對"的含義。

1.教師展示茶杯、耳環、玩偶等物品。

教師:請小朋友再幫老師整理一下這些東西,儘量將這些東西也配成一雙或一對,並且說說分類的理由。

【進一步強化幼兒的認知,並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教師小結:原來,在我們的生活中成雙成對的物品都是有關聯的,我們將這兩樣具有相同用途或造型的物品稱作"一雙××"或"一對××"。

(三)找找身邊成雙成對的物品。

1.教師:除了老師準備的東西外,我們身邊還有哪些成雙成對的東西呢?(比如:身體,教室環境等)請小朋友找找,什麼東西可以成雙成對的。

教師小結:原來,我們生活中有這麼多成雙成對的東西,他們雙雙對對多漂亮啊!

【透過此環節進一步的讓幼兒理解了活動的意義,也增進了幼兒對活動的興趣。對幼兒的知識能力也有所提升。】

(四)幼兒動手操作,進一步強化本活動中所學經驗。

1.教師:今天老師還給小朋友們準備了許多操作材料,我們大家帶動動手將它們進行成雙配對。

2.教師展示幼兒操作材料,分組進行操作。

3.幼兒成果展示。

【這一環節裏,主要是考驗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並再次強化幼兒所獲得的經驗,對知識進行鞏固。】

教師小結:其實在我們生活中,可以成雙成對的不僅僅是那些物品,我們人也可以成雙成對,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出去試一試吧!

(五)結束部分

遊戲《成雙成對》。

六、活動反思:

在"雙雙對對"活動中,幼兒掌握比較好,不但知道了鞋子,襪子,手套是成雙成對的,還了解了生活中的物品也有許多是可以成雙成對的,並能準確的用語言表述"一雙××"或"一對××"。幼兒對於該活動很感興趣,活動中表現的很積極。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1、積累“期”“舍”等常見的文言詞語,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課文的基本內容。

2、認識誠實守信和尊重他人這些傳統美德的價值。

3、初步瞭解自主、合作、探究這一學習方式。

【教學重點】

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

一、匯入

由20xx年高考作文題匯入:

有一個年輕人跋涉在漫長的人生路上,到了一個渡口的時候,他已經擁有了“健康”、“美貌”、“誠信”、“機敏”、“才學”、“金錢”、“榮譽”七個背囊。渡船開出時風平浪靜,說不清過了多久,風起浪涌,小船上下顛簸,險象環生。艄公說:“船小負載重,客官須丟棄一個背囊方可安度難關。”看年輕人哪一個都捨不得丟。艄公又說:“有棄有取,有失有得。”年輕人思索了一會兒,把“誠信”拋進取水裏。

寓言中“誠信”被拋棄了,它引發你想些什麼呢?

二、與課文有關的文學常識

1、世說新語:是六朝志人小說的代表作,古代小說所記大多是傳聞、軼事,以短篇爲主,在寫法上一般都是直敘其事。《世說新語》全書原8卷,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等36門,《陳太丘與友期》選自“方正”一門。

2、劉義慶(403~444),南宋文學家。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宋宗室,襲封臨川王,曾任南兗州刺史。愛好文學,招納文士。

三、課文學習

1、你讀我念:

自由大聲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好停頓,讀得流暢。

2、你翻我譯:

自學課文,對照註釋,翻譯課文。

3、搶答題:

⑴ 解釋加點文言詞語:

① 與友期行

② 太丘捨去,去後乃至

③ 門外戲

④ 尊君在不

⑤ 待君久不至

⑥ 相委而去

⑦ 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⑧ 下車引之

⑨ 元方入門不顧

⑵ 翻譯文言句子:

① 期日中,過中不至。

太丘與朋友約定的時間是正午,過了正午還不見朋友來。

② 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不是人啊!

與別人相約同行,卻丟下我走了。

③ 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友人聽了很慚愧,走下車拉元方,元方走進自己家門連頭也不回。

⑶ 補上句中省略的人物: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友)過中不至,太丘舍(友)去,(太丘)去後(友)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元方)答曰:“(家君)待君久不至,已去。”(你)日中不至,則是無信;(你)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4、3分鐘背誦比賽。

5、你扮我演:

再讀課文,揣摩說話者的語氣,同桌或小組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表演對話。

6、你思我想:

⑴ 對文中的三個人,你有何看法?

⑵ 問題探究:

① 陳太丘未能堅持等朋友是否也不夠守信?

② 元方最後“入門不顧”,是否失禮?

7、你收我獲:

從這則故事我們學到了什麼?

四、小結與延伸

1、詞語積累:

仿照例子,瞭解句中加點字的含義,並寫出帶該字的一個成語。

例子:吾日三省吾身 (多次)

成語: 三令五申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2、動手試一試:解釋加點的的詞語:

⑴ 陳太丘與友期

⑵ 太丘捨去

⑶ 下車引之

⑷ 入門不顧

3、中外名人講誠信:

如果要別人誠信,首先自己要誠信。

──莎士比亞

人類最不道德處,是不誠實與怯懦。

──高爾基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只有首先做到言出必行,你的話纔有信用。

──(波斯)昂蘇爾·瑪阿里

人生在世,如失去信用,就如同行屍走肉。

──(英)赫伯特

履行諾言是名譽的標誌。

──(法)諺語

4、教師寄語:

擁有誠信,你將擁有一切;失去誠信,你將失去一切。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一、匯入

今天在講課之前,老師先考考大家有誰知道成語“胸有成竹”講的是什麼?(學生回答) 師:宋朝一個人特別善於畫竹子,當時蘇軾說他所以畫得好,是因爲他在動筆以前心裏已經有了畫成了的竹子模樣,因此得“胸有成竹”之說,後來以“胸有成竹”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意,有了計劃。在這裏也希望同學們今後不管做什麼事都應先做到有一定的計劃,這樣才能做好每一件事情。正好這節課我們也來學習畫竹子。(課件—圖一)

二、講授新課

我們先來欣賞一幅竹子的圖畫,同學們仔細觀察圖中描繪了竹子的哪幾部分?(竹竿、竹枝、竹葉) (課件—圖二)

接下來我們一起學習竹竿、竹枝和竹葉的特徵及畫法。(課件—框架圖三)

1、竹竿

竹竿是一節一節的,認真觀察圖中同一竹竿的竹節長短變化有什麼規律?(生:越往上越長) 因此,繪畫時應一節一節的從下往上畫,並且越往上的竹節越長,如果畫成上短下長就不符合竹子的生長規律了。(圖四)

繪畫時節與節之間留出小的空隙,竹節畫完以後用濃墨勾畫竹節之間的連接處,我們可以把連接處的形狀看成一對單引號,這樣畫起來就容易了。

畫多根竹竿時避免平行。(圖六)

觀看竹竿的繪畫片段。

學生討論提出問題

2、竹枝

小竹枝竹枝生於節與節之間的連接處,上下竹節的竹枝左右交錯生長,發枝處可生一枝也可生多枝,根據畫面的需要而定,不要畫的太亂,要交代清楚生長規律。

如何更好的畫好竹枝請大家仔細觀看下面的繪畫片段。

學生討論提出問題

3、竹葉

竹葉是竹子的畫龍點睛之筆,竹竿能表現竹的質感,而竹葉則體現竹的質感。我們可以把竹葉看成一組一組的。這四組竹葉可以用“一、八、個、介”四字來概括,也就是把這四個字的每一筆都當成一片竹葉,並給予它一定的動態,將書寫與繪畫融爲一體來表現竹葉的結構及動態。(圖八)

表現茂密的竹葉時,開始要一組一組的話儘可能多畫幾組葉子片數多的而後在一片一片的加。用墨時要注意濃——淡、密——稀的變化,這樣能體現竹葉的層次感。(圖九)

觀看竹葉的繪畫片段。

學生討論提出問題。

4、繪畫步驟的演示

師:現在同學們一定想馬上就動筆,要想畫好除了瞭解竹竿、竹枝、竹葉的特徵外,還需要我們對繪畫過程的仔細觀察。不管是課堂上還是生活中只有認真觀察才能準確的表現某個事物。

接下來我們帶着問題觀看竹子的繪畫全過程。

問題:繪畫竹子時先畫什麼,再畫什麼,最後畫什麼?

三、學生練習

透過以上的學習結合課本、大屏幕或生活中所見到的竹子描繪出你心中的竹子。練習中我們再播放一次繪畫過程,同學們可以邊看邊畫。(課件—音樂)

教師巡迴指導

四、作業展評

將優秀的作品進行展覽,同時糾正錯誤。

五、小結

今天,同學們對竹子的繪畫完成的比較好,雖然有些同學還沒有完全掌握其中的技巧,但是請你不要灰心,相信透過你課下的努力一定回做到成竹在胸。如果這節課能夠劉給你一段記憶,或者一個思考,或者一個經驗,甚至一個微笑的話,那我的教學目的就達到了。謝謝大家!(課件—圖十)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

1、瞭解並想像1970年5月1日,人們在天安門廣場觀看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飛越北京上空時的情景,知道我國航天科學技術所取得的偉大成就,感受到做一箇中國人的'自豪。

2、學會本課11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樂;讀寫並理解16個新詞;能比較熟練地,根據詞語確定字義。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4、5自然段。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想像人們在天安門廣場觀看東方紅1號飛越北京上空時的情景,體驗人們歡樂、自豪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課文第4自然段,特別是有關人造衛星和我國航天技術成就的詞語理解。

三、教學時間:2課時

第1課時

一、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樂。掌握第1、2、3自然段中的新生詞語。學習用原來把上下文連起來。

2、讀通課文,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1、2、3自然段。

3、想像人們在天安門廣場觀看東方紅1號飛越北京上空時的歡樂情景。

二、教學過程 :

(一)匯入 :

1、談話:20xx年11月我國成功發射神州一號無人飛船,這次成功發射,成爲繼俄羅斯、美國之後第3個掌握航天技術的國家,爲實現中華民族上天之夢邁步堅實的一步。

2、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中國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時的情景。

3、板書課題,學生讀題。

(二)檢查家庭預習情況

1、 自告奮勇朗讀課文句子或段落就,其他同學點評。

2、 交流識字、學詞。

(1)學生起立朗讀本課生字,並挑選認爲自己學得最好的或自己認爲最難記的生字,告訴大家識字的方法。

師隨機進行正音或分析字形。

(2)出示頓時、預定、返回等詞語及帶點字字義,訓練學生給帶點字據詞定義。

(3)指名朗讀課文。

(三)討論課文第13自然段。

1、讀課文,把課文分成兩部分,怎麼分。(學生讀,並在書上做記號。)

2、交流,分層次。

3、研讀課文1-3自然段。

(1)朗讀課文1-3段,邊讀邊發現:從這三段課文中,你瞭解了東方紅1號哪些情況?

(2)自由交流。(東方紅1號是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於1970年5月1日晚飛越北京上空;東方紅1號從太空向地球發回《東方紅》樂曲------)

(3)除了寫衛星,課文中還寫了許多人的活動,仔細讀寫人的句子,從哪些詞語或句子體會出了什麼?

(4)指導朗讀有關句子,指導用原來把兩句話連起來。

句子一:頓時,廣場上響起了一片歡呼聲。

句子二:我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正經過北京上空呢!

讀兩個句子,想想意思之間有什麼聯繫?課文是用哪兩個詞語把兩句話連起來的?

練說,把句子補充完整:

1970年5月1日晚,人們聚集在天安門廣場,原來------

人們看到一顆明亮的星星,在夜空中緩緩移動,原來------

從收音機中傳來《東方紅》的樂曲聲,原來------

(5)討論:人們爲什麼如此激動?

(6)有感情朗讀。

(四)作業 本作業 1、2、3題。

第2課時

一、教學目標 :

1、學會第4、5自然段中的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課文第4、5段,默寫第5段。

3、給句子加上標點符號,體會頓號和歎號的用法。

二、教學過程 :

1、複習匯入

(1)複習生字新詞並聽寫。

(2)指名朗讀課文1-3段。

2、研讀4、5段。

(1) 自由朗讀課文第4段,找找我國航天事業取得了哪些令人驕傲的成績。

(2) 交流彙報。(衛星種類多,發射的衛星數量多,衛星研製時間只有20多年,時間短;技術高,能按預定軌道返回地球------)

(3) 指名有感情朗讀第5段,嘗試背誦。

(4) 完成作業 本第6題;默寫課文第5自然段。

(5) 背誦第4自然段。

3、作業 本作業 4、5題;背出課文。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課時:兩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瞭解師生之間產生矛盾與隔閡的原因,掌握與老師溝通的方法。

(二)、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與老師主動溝通的能力,形成和諧師生關係。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在感受老師工作辛苦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學會用感恩的心來對待社會。

二、教學重點:正視師生間的矛盾,引導學生學會與老師溝通。

三、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學會並應用與老師有效溝通的方法,實現師生和諧。

四、教學方法:談話法,討論法,合作探究法,反饋教學法

五、教學教具:多媒體

六、教學過程

(一)、新課匯入:學生欣賞蠟燭的圖片並聯系蠟燭的精神。老師提出問題:老師和學生之間關係如何?由此進入本節內容的學習。

(二)、對比引入師生間的矛盾:透過同學解讀古詩詞“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和欣賞歌曲《謝謝老師》來說明師生之間的和諧關係。但是,凡事都有兩面性,引入‘師生之間也有矛盾’。

(三)、創設問題情境:透過引入一個學生被老師誤解的材料,提出問題。

(四)、提出問題,合作探究

1、導致劉浩氣沖沖的原因有哪些?(同學思考再回答)

把學生分爲兩個大組,一個大組代表‘劉浩’,另一個大組代表‘老師’,來出謀劃策。看看哪個大組的同學討論積極,回答得好。

2、假如你是劉浩,你應該怎麼辦?

3、如果你是老師,你會怎麼處理?

(五)、問題延伸,說說自己的親身經歷

先調查一下學生中有多少人被老師誤解並受到了批評的,然後請這些同學來說說自己的親身經歷。說的內容包括:

1、你當時的感受是什麼?

2、你當時有沒有去解除這個誤解?如果有,你是怎麼做的?

(六)、學有所思

請大家閱讀教材結合劉浩的這個材料並思考:師生之間產生矛盾的原因有哪些?先請學生回答,然後由老師做總結。

(七)、活動設計

辯一辯:老師的表揚對我的作用很大,所以學生只需要表揚,不需要批評。

一二大組爲正方,三四大組爲反方,進行辯論,時間在十分鐘之內。

(八)、課後調查:請大家去調查你的老師,調查的項目包括調查表裏的幾項內容(調查表見後面的附表)

(九)、老師總結

七、板書設計

師生之間

一、師生間也會有矛盾

(一)、正視師生間的矛盾

(二)、產生的原因

附調查表:

調查的老師所教科目:___________

每天工作時間:____________

每天需要處理的工作: ____________

她(他)對本班級的期望:____________

我們的表現令她(他)高興的事:____________

我們的表現令她(他)煩惱的事:____________

她(他)承擔了:____________

她(他)得到了:____________

透過調查,我們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學設計方案 篇9

一、課文理解:

課文寫了舊社會農村的一個窮苦的孩子以挖野菜爲樂,表達了對薺菜的特殊

感情,含蓄地反映了舊社會貧苦農民的孩子對自由的嚮往,也從側面揭露了舊社會的黑暗,小學語文第九冊課程輔導——16、我盼春天的薺菜。

課文開頭就點明瞭課題“我對薺菜有着特殊的感情”。接着寫“我”小時候饞是因爲肚子餓,具體記敘了“我”因飢餓掰了財主家的玉米棒子,遭到財主家的人兇狠地追趕的事,既反映了舊社會財主欺壓窮苦人家孩子的罪惡,也是“我”對薺菜有着特殊感情的原因。課文最後寫出春天帶給“我”的希望。文中“而挖薺菜時的那種坦然的心情,更可以稱得上是一種享受”,很值得我們深思。

二、學習重點:

1、用自然段段意歸併法概括段落大意。當段落由多個自然段組成時,經常

用到自然段段意歸併法。閱讀時,先認真閱讀文章,理清每一個自然段分別寫了什麼內容,概括出每個自然段的段落大意。接着聯繫課文的主要內容,分清哪幾個自然段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然後取主去次,歸納出完整的段落大意。

《我盼春天的薺菜》第二段(第2、3自然段)段意的概括(詳見課本第六單元單元學習提示)。“自然段段意歸併法”的難點在於對各自然段的段意根據主次關係進行取捨。在概括時應反覆閱讀體味才能確定,有時幾個自然段寫了一件完整的事,可按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去概括。如課文第3大段(第4---8自然段),在對各自然段段意串連起來時,對語句進行加工,使之完整通順。這段段落大意可這樣概括:“我”掰財主家的玉米棒子,被財主家人兇狠追趕而跳進河裏,後來不敢回家,獨自遊蕩在廣闊的田野上。

2、課文第9自然段“最使人感到飢餓的冬天過去了……藍天上白色的雲朵”,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第九冊課程輔導——16、我盼春天的薺菜》。讀這段話,要這樣去理解:1、勞苦的人家辛勤勞動了一年,秋天收起來的糧食大多被財主剝削去了,家裏一點糧食,不夠一家人生活,冬天只得捱餓。2、窮人盼望春天的到來。因爲春天一到,田野里長滿了各種野菜,可以挖野菜來充飢。3、“把它下在玉米麪的糊糊裏……多好吃了”。這樣的食物只有窮人孩子才感到好吃,因爲它比捱餓好受多了,所以對薺菜有一種特殊的感情。4、爲什麼“挖野菜時會有那種坦然的心情”,而且感到是一種享受呢?這更是對薺菜有一種特殊感情的反映。因爲如今去挖薺菜時,可無憂無慮,不必擔心財主家的人拿粗木棍兇狠地追趕,還可以自由自在地看天空的小鳥、樹上的杏花、天上的白雲。

三、難點分析:

【難句理解】“我並不是怕媽媽打我,而是怕看見她那雙哀愁的眼睛。”在

那個社會裏,要是媽媽知道這件事,怎麼會不哀愁呢?因爲擔憂自己的孩子遭到財主毒打,擔憂財主會藉此向父母敲詐、逼債。我怎麼忍心看着媽媽再苦上加愁呢?孩子怕失去相依爲命的父母,所以說“我並不是怕媽媽打我,而是怕看見她那雙哀愁的眼睛”。

四、參考資料:

薺菜,一種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羽狀分裂,裂片有缺口,花白色,嫩葉可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