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數學《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精選5篇)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數學《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數學《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精選5篇)

數學《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篇1

今天,聽了王老師講的《乘法的初步認識》。這節課不論是教學設計,還是教師引導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乘法的初步認識》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課,是學生進一步學習乘法口訣和解決問題的基礎。本節課着重使學生親身經歷乘法產生的過程,和感悟乘法的意義。爲了能達到此目的,王老師在課的開始抓住了學生喜歡小動物的心理,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參與活動,激發學習興趣。

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小動物來進行匯入,並提出問題,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進行學習,產生學習新知的慾望。

二、發現問題,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這是本節課的中心環節,透過觀察加法算式,引導學生進行比較,讓學生認識相同加數。在老師說算式與學生寫長長的同數連加算式的活動中,比如寫:7+7+7+7+7+7+7+7+7+7+7+7。再比如,老師說200個6相加,學生感到很茫然,使學生親身體驗到相同加數連加用加法算式表述確確實實很麻煩,從而促使他們思考:怎樣寫簡便?再讓學生透過小組合作交流,教師根據學生的展示彙報情況,適時地引出乘法。這樣學生可以親身經歷乘法產生的過程。乘法的知識並不是教師硬塞給學生的,而是學生在體驗了簡化的加法,有了自己的簡化方法之後才呈現出來的,這樣的教學不再是教師機械講解,學生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是學生在不斷思考,探索和創新中到新發現,獲得新知識,感受成功體驗的過程。

三、應用新知,解決生活問題。

這是本節課的練習環節,先透過觀察公園遊樂場的情景圖,提出數學問題,讓學生在這些問題中自主選擇,並用今天學習的乘法知識解決問題。再呈現一些鞏固練習,讓學生進一步地體會到乘法的意義,乘法與加法之間的關係。最後一道開放題。放手讓學生思考,討論,交流,促使學生髮現不同的方法比如:3+3+3+9和4+2+2+2+2+2+2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思考問題的習慣,體現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的教學思想。在練習中交流鞏固,雙基得到了很好的落,開闊了思維,培養了能力。

不足之處:

1、在給加法算式分類時,沒有砸實,學生只把相同加數的算式分爲一類,而另一類,加數不相同的算式,沒有分,老師也沒有理會,導致後面學生對乘法的意義沒有更好的理解。如果老師讓學生觀察,這樣的算式爲什麼不能寫成乘法算式?這樣把問題給學生,促使他們積極思考,得出加數不相同,所以不能寫乘法算式。我認爲這樣學生對乘法的意義理解的會更好。

2、揭示課題如果放在新授課後,效果會好一些。

3、練習題有個別沒有處理,教師的語言不要過於羅嗦。總之,聽完了王老師的這節課,我想,在以後的教學中,作爲教師如何想盡一切辦法使學生掌握新知識,運用怎樣的方法手段,使學生對數學感興趣,進而提高課堂效率非常重要。需要認真鑽研,不斷反思,在成功、失敗中總結經驗,最終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

數學《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篇2

乘法的初步認識是在學生理解了加法的意義,掌握了100以內加減法計算方法的基礎上學習的,是乘法學習的起始單元,是學習乘法口訣的基礎,也是進一步學習較複雜的乘法計算及應用的基礎。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初步認識理解乘法的意義,體會乘法與加法的關係。乘法源於加法,而加法分爲相同加數和不同加法相加兩種情況。讓學生體會到相同加數用乘法算式表示更簡便,從而產生乘法產生的必要性,理解其意義。

上課時,首先給出3幅圖:(1)每組2個圓片,有5組;(2)每袋有5顆星,有3帶;(3)每盤3個蘋果,有4盤。先讓學生說說圖意,數數有幾個幾,求一共有

多少個?列出連加算式並進行計算後,及時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這3個算式你有什麼發現?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小組討論,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體會這些加法算式的加數都相同,老師引導說出都是加數相同可以說成是相同加數,這些算式都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

當加數相同時,可以把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介紹方法:先找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數,再數有幾個相同加數,中間寫乘號。也可以先寫有幾個相同加數,再寫相同加數。改寫幾道算式後。老師說明:當加數相同時可以寫加法算式,也可以寫乘法算式。那要是100個2相加的和是多少?你寫加法算式還是乘法算式呢?爲什麼不寫加法算式呢?看來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使學生體會到乘法的'必要性。

本節課首先出現了大量的同數連加,接着讓學生體會同數連加的特點,爲認識乘法產生的必要性做準備,使學生經歷了知識產生的過程和知識的自主建構過程。

其次,在引導學生進行相同加數求和的計算,遇到100個2相加是多少的問題,使學生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感受到多個相同加數相加的瑣碎性和乘法產生的必要性。

唯一的不足是,這節課忽視了一年級學生的注意力時間,再後面的教學中,還要多用小獎品刺激、鼓勵,讓學生的注意力更持久、更集中。

數學《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篇3

乘法的本質是一種特殊的加法,乘法知識的生長點是幾個相同數的連加,本節教學內容與相同加數連加有着相互依賴的關係,是在認清相同加數和相同加數的個數的基礎上引發出來的,實驗教材強化了幾個幾的實際含義,簡化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和讀法(不再區分乘數與被乘數,“×”讀作“乘”等),刪除了抽象的概念表述(乘法的定義、“相同加數”“相同加數的個數”等抽象用語)。

學生已經學過加法、減法,這一節是學生學習乘法的開始,由於學生沒有乘法的概念,加之這個概念又難以建立,在這種情況下,一開始列了一節乘法的初步認識,使學生知道乘法的含義,爲以後學習乘法的其它知識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礎。重視讓學生實際操作,首先提出了讓學生擺一擺、算一算。透過實物圖、加法算式與乘法算式相對照;乘法算式的讀法、意義與乘法算式相對照。這樣形數的有機結合,使學生初步認識乘法。在認識乘法過程中學會乘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

從中我們可以清晰地得出二個知識點:一是初步認識相同加數及相同加數的個數,從而引入乘法,這是本節教學的一條主線。二是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這是理解乘法的意義和實際計算的基礎。透過以上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可確定以下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關鍵。

我認爲整個設計思路應該比較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基本完成教學任務。在教學時必須突破難點。而難點就是在幾個幾相加上。在教學時我一直讓學生一個幾,兩個幾,三個幾這樣數,在數的過程中學生理解並掌握了幾個幾,很容易地看到圖就用這樣的方法去數,列出相應的乘法算式,不會混餚。但是由於過於“扶着學生”學本領,而忽略了讓學生自己去尋找、去發現,讓學生自主的學習少了些。

教完了“乘法的初步認識”,思緒萬千,在以後的教學中,作爲教師,如何想盡一切辦法使學生掌握新的知識,運用怎樣的方法手段,使學生對數學感興趣,非常重要。需要認真鑽研,不斷反思,在成功、失敗中總結經驗,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

數學《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篇4

新教材中“乘法的初步認識”一節無論在內容還是呈現形式上較以往都有很大的突破。教學中已不再強調乘數與被乘數這方面的知識,同時出現了兩個乘法算式。教學時我把教材做了一個改變,在二(2)班上課時我開始就說今天我們先來作一個遊戲,學生馬上很來勁,連着問我做什麼,我說做一個擺小棒的遊戲。看誰擺的又多又好。學生開始動手擺,圖形各種各樣非常富有想像力。我看到有幾個小朋友擺了幾個一樣的圖形心中大喜。機會來了!我趕緊提問你們能提出數學問題並計算嗎?創設情境,開展擺小棒遊戲。這是本節課的中心環節。學生用小棒創作出了美麗的作品,讓學生提出問題並計算自己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從而列出許多相同加數連加的算式。

透過觀察這些加法算式,並讓學生想像:如果繼續擺下去,擺100個圖案,所列的加法算式會怎麼樣?使學生充分感知到這種加法算式記錄起來很麻煩,於是產生想要簡化的願望。在對加法有了充足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再讓學生積極開動腦筋、自主探索,並透過小組合交流,探究出一種比較簡單的表示方法,然後再根據學生研究探索的情況、學生的展示彙報情況由教師引出乘法。這樣教學避免了教師灌輸知識,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的情況。讓學生自己想辦法簡化加法算式,創造新的表示方法,學生在充分參與簡化的過程後,教師再適時地引出乘法。學生在不斷思考、探索和創新中得到新發現,獲得新知識,感受成功體驗的過程,使學生真正成爲了數學學習的主人。

接着我把教材所展示的一個熱鬧歡快的遊樂園的主題圖,透過這一學生熟悉而又特別喜愛的場景,暗示出生活中有許多一組一組出現的數量,並且每一組的數量是相同的。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拉近了生活與數學的聯繫。教學時放手讓學生找出圖中的有關乘法的場景。學生興趣很高,並且也有很多小朋友說出乘法和他所代表的意義,充分體現出學生的思考、個性和創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感受成功的愉悅。

整節課在孩子們的主動學習中比較好的完成了教學任務。

數學《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篇5

認識“幾個幾”,是認識乘法的直接基礎,也是以後解決“幾個幾”是多少實際問題的重要前提,因此認識“幾個幾”對於乘法學習十分重要,也影響以後的除法學習。但在學生的認識和經驗裏,對“幾個幾”的概念基本沒有或十分缺乏,這是因爲學生在生活裏很少接觸或注意過這種“幾個幾”的具體情境,這是學生建立乘法概念和解決乘法簡單實際問題的主要障礙之一。因此,創設的情境裏讓學生觀察兔有幾個2只,雞有幾個3只,接着邊指圖邊依次數一數,具體感受“幾個幾”,對於認識“幾個幾”就有了重要的支點。接着,透過情境圖引導學生列出加法算式,有“幾個幾”,把直觀認識的“幾個幾”抽象成同數連加算式。所以認識乘法第一步,就是要學會數“幾個幾”,理解“幾個幾相加”得多少的含義,這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乘法概念的建立和以後乘法應用的學習。

教學過程中,我還透過擺一擺、數一數、填一填的活動,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幾個幾”和“幾個幾相加”;讓學生看,再說說怎樣列算式,強化“幾個幾”的表象,深化認識,感受它們的特點,使接下來的認識乘法具有知識與經驗的支撐。

最後在認識乘法的設計中,我把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進行了對比,使孩子們的興趣越來越濃厚。爲了讓孩子產生強烈的主動學習乘法的願望,我又設計了讓孩子們討論“加法和乘法,你更喜歡用哪種方法?”。透過討論,孩子們實實在在地看到了用乘法來表示“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確實比加法快,想學習乘法的熱情就會自然地迸發出來。這樣,就有利於提高數學的有效性,讓孩子對乘法的感受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