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平行四邊形教學反思

作爲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那麼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平行四邊形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平行四邊形教學反思

平行四邊形教學反思 1

平行四邊形這個內容是學生在認識了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後又一個對平面圖形的認識。在上本節課之前我讓學生每個同學用木條分別製作一個長方形和三角形本節課就是利用學生自制的長方形拉成一個新的圖形匯入的,學生的興趣一下字就被激發起來了。他們對新的圖形“平行四邊形”很有興趣。因此利用這個熱度讓他們對自己手中的新圖形進行觀察,看一看,比一比,哪個小組找到新圖形的特徵多。平行四邊形的特徵在孩子們激烈的討論中出來了。然後讓他們把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進行對比,進一步認識他們之間的不同之處。對平行四邊形的特點有更加深刻的認識,也對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的用途有了新的認識。本節課的優點就是在於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學習當中,讓他們在與同伴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真正地掌握了數學知識,同時也學會了學習數學的方法。這樣的課堂學生的參與面積很廣,熱情很高,就連我們平時不愛說話的郝立榮同學,在這節課上竟然站了起來,說出了自己的發現,發表了小組的意見。他們在這個過程中體驗到了學習數學的樂趣,因此課堂的效率也大大的提高了。

美中不足之處就是:注重了學生的參與度,時間卻也浪費了許多,因此課堂上的內容涉及的不是很多,在練習這個環節上就顯的很倉促,沒有做什麼練習,下課的鈴聲就響了。所以只能在下一節課上進行練習了。

平行四邊形教學反思 2

認識圖是培養學生空間觀念的重要載體,如何運用操作,計算,變換,簡單推理等多種手段認識圖形,是教好這門知識的關鍵。讓學生透過量一量,畫一畫,比一比,看一看等數學方法來讓學生髮現平行四邊形的特點。

第一、以學生原有的知識內容爲基礎構建新的知識。在課的匯入方面,是先讓學生回顧舊知識,認識長方形的特點,在長方形圖形的基礎上,平移兩個角的頂點位置,使長方形變成一個平行四邊形,然後讓學生猜測這是什麼圖形,並從中觀察這個新的圖形――平行四邊形"邊"有什麼特點"角"有什麼特點邊的特點你還發現其它什麼特點透過實踐活動的",建構新的知識。讓學生自己去挖掘新知識!

第二、以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爲輔的'地位。讓學生自己在數學實踐活動中,理解和應用數學的知識,思想和方法,去尋求平形四邊形的特點。比如在學生活動中,學生主動去量平行四邊形的邊長,去畫邊長,去剪角的大小等透過這些有意義的活動去發現"對邊相等",對角等。但是在讓學生去探討平行四邊形的不穩定性時做的還不夠,沒有讓學生在和三角形對比的情況下得出平行四邊形的不穩定性。

平行四邊形教學反思 3

感謝學校給我上這麼一節課的機會,在選題時,我選了《認識平行四邊形》這一節課。從而進行了備課!備課後,我的師傅xx老師對我進行了細心的指導,不管是課件還是教案上都進行了大幅度的修改。第二天時,我進行了試教,發現還存在些問題。就透過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評課,我的師傅對我相當負責。我直到凌晨一點纔將課件、教案修改完。這也說明了我的準備不夠充分,如果我早點給師傅看教案,認真仔細的在研究這節課,是不是會上的比這次好了?我相信肯定是的!所以不管作什麼事情,我們都要早點準備好。

在上完《認識平行四邊形》這一節後,我也發現了這一節還存在的問題,結合教研室專家譚老師對我進行的評課,我進行了反思。

1、在課件的第一頁,標題出示的不完整,同時課件裏面還有兩個錯別字。上課前應該信心的檢查一遍,數學是嚴謹的,不能太隨便。

2、一節課只要40分鐘,很寶貴。要節約課堂上的每一分每一秒,學習任務單應該上課前就發給學生,讓學生放在抽屜裏。而不是上課時再發,這樣浪費了一定的時間。

3、數學來源於生活,在匯入時,可以從生活中的一張圖抽出平行四邊形,從而讓學生自己說一說什麼是平行四邊形,並強調一組對邊,到底是是那條邊與那條邊。

4、在畫垂線的時候,應該強調尺子要如何擺放,規範作圖。

5、板書要完整,概念性的東西應該讓學生多讀多說。

6、在播放微課後,要讓學生回顧所聽到的知識。

7、課件出示垂線的時候有一條有錯誤,順序不對。再可以出示延長線的這一種!

8、在畫高時,一定要強調過底對邊一點所作的垂線。

聽了教研專家譚老師給我評課,我的收穫很大。知道自己哪裏還存在問題,知道自己哪裏還要加油努力,同時我也會朝着這個方向前進。

平行四邊形教學反思 4

一、用發展的眼光來教學,關注知識形成的過程,關注學生的終身發展、未來能力。

用發展的眼光來設計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探究中親歷知識形成的過程,遠比讓學生直接但卻被動地獲取現成知識結論要更加具有深遠的意義和影響,學生的觀察、猜想、探索和創新等其他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有效地開發和鍛鍊。

“紙上得來終覺淺。”以聽、記憶背誦接受而來的知識,理解較膚淺也易遺忘。而在體驗中自身感悟的東西理解深刻、印象久遠。創新能力、實踐能力是不可能靠講授、聽而得來的,“能力”要在有效的活動中、探究中、應用中、實踐中鍛鍊而成。對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徵研究,我本着讓學生親歷知識的形成過程的方法,讓學生依據探究內容自己有序探究,自己量一量、比一比、想一想,從而得出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徵,學生自然也得到了有效地學習。

二、創造性地挖掘教材裏的素材,讓學生也能“提出問題”。

我們的學生大多數只會被動地聽而不能提出問題、發表見解。“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我們要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途徑去思考問題,勇敢地發表見解,大膽推理,勤於探索,從而促進學生創新精神的發展。課堂教學中,

發散性提問:“假如……那麼……?”“你還有不同的想法嗎?”“還有哪些可能?”這類問題的答案不是唯一的,而是要學生產生儘可能多、儘可能新、儘可能前所未有的獨創的想法。這類問題激發的正是學生的發散思維、創新思維。在這種問題的推動下,學生必然展開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維活動,以求得到多種答案。例如,在認識梯形時當學生探索出“這幾個四邊形都是有一組對邊平行,但長度不相等,另一組對邊不平行。”時,我將提問向知識的深度、廣度發散,並同時嘗試着激發學生們也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對!這幾個四邊形都只有一組對邊平行,但長度不相等,那假如……?假如什麼呢?我們可以推理什麼呢?(誰能猜猜老師想提什麼問題呢)”

一個思維敏捷的孩子舉起了手:“假如長度也相等的話,會怎樣呢?”學生們七嘴八舌地說開了:“假如長度也相等的話,另一組對邊也會平行,就有可能是正方形了。”“也有可能是長方形。”“還有可能是平行四邊形。”多麼新穎的提問啊!給思維插上了飛翔的翅膀,使學生對梯形、正方形、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特點有了更爲深刻的感悟和理解,溝通了知識間的聯繫與區別,對它們之間的異同處也更加明晰了,思維的覆蓋面拓寬了,還使學生初步習得了一種假設、推理、論證的數學思想和方法,開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那誰能告訴大傢什麼叫做梯形了嗎?“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有些同學還刻意地把“只有”兩個字說得格外重些,這說明他們對本知識點理解地很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