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積的近似值》教學反思範文

篇一:積的近似值教學反思

《積的近似值》教學反思範文

本節課教學《積的近似值》,重點是教學生學會用“四捨五入”法求出小數乘法中積的近似值。教學中我在以下幾個方面產生了深刻的體會。

注重創設情境是《數學課程標準》中一個新的亮點,它使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更貼近學生的社會生活,符合學生的認知經驗。我覺得能把看似枯燥的計算課上得生動有趣,情境的作用尤爲重要,在“積的近似值”的教學中,我始終注重讓學生獲得基本的知識和技能,學生活中的數學,體驗學習數學的價值。

1.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自然生成問題情境

本課教學我從個人買香蕉的例子開始,我告訴學生昨天我買了一點香蕉中,大家猜一猜我付了多少錢?我還告訴學生香蕉1.8元一斤,我一共買了二斤一兩,你知道我付了多少錢嗎?使學生產生解決問題的需要。開頭的引入,一方面能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初步感受求積的近似值在生活中的應用,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於拓展學生的視野,引領學生主動關注自然和社會。

2.始終關注思考的主體是學生

在這個解決問題的情境中,學生始終是問題情境的主動參與者,我做到只是根據學生隨時出現的問題加以針對性的指導,在計算積的'近

似值過程中我注重讓學生自主思考,先嚐試自己解決,巧妙設計故意犯錯用“=”、答題不用上“大約”,並進而在交流中加深理解、達成共識(強調看清題目要求積應保留幾位小數,強調取近似值中應注意用“≈”,答題中應注意用“大約”)。

3.體會“積的近似值”的應用價值

教學中我從生活中挖掘素材,讓學生充分體會到“積的近似值”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力求每位學生學“有價值的數學”。

教學中練習形式略顯單一,可以多樣化練習,例如:設計一些改錯題,口頭練習。學生上黑板練習中的錯誤可以保留,能喚起學生的記憶。練習設計中對數值的設計沒能讓學生很好的應對,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不足之處。

教學中數學方法總結可以讓學生先說,教師再總結 ,最後還可以讓學生讀一讀,加深記憶。

篇二:積的近似數教學反思

在課前談話中,我發現學生們對求數的近似數的方法很生疏,真正掌握的學生很少,這時我意識到學生的知識背景與我當初的預設有了很大的出入,那麼在學習求積的近似數之前,必須讓學生學會四捨五入,所以我在引入主題圖之前,我先給學生複習了求一個整數、小數的近似數的方法,重點在四捨五入時根據哪個數位進行判斷,透過對幾組不同的整數、小數進行取近似數,讓學生演板、解釋和訂正,讓全體同學從這個環節中掌握了求數的近似數的方法。然後透過情境圖順利匯入新課。

在順利解決了教材例題之後,學生對求積的近似數的必要性理解還不夠完善,我就在課堂鞏固這個環節,隨機加入人民幣的近似數問題,讓學生在合作中、爭論中解決了這一認知難點,從而完成了對教材知識的擴充,讓學生了解到生活中某些積的近似值的特殊性。

反觀這節課,因爲有了課前對學生的知識背景的瞭解,我在處理教材的時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比較準確的切入了學生新舊知識的交匯點,從而提高了教學效率,爲後面的知識擴充留有餘地。但是這節課學生之間交流的活動較少,練習的形式不夠多樣。此外,針對班上學生的基礎較薄弱,如何在短期內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這將是後期教學中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篇三:求積的近似值教學反思

注重“創設情境”是《數學課程標準》中一個新的亮點。它使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更貼近學生的社會生活,符合學生的認知經驗。使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情境中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體驗學習數學的價值。然而,“創設情境”是教師個人的任務還是由師生共同完成,是實際教學中存在的兩種不同的做法。下面就“積的近似值”教學,談幾點自己的思考。

首先,要避免情境由教師備課時一個人精心設計好,避免問題由教師提出來,避免學生始終被教師“牽着鼻子走”。這樣,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習的自主性便大打折扣。要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自然生成問題情境。本課教學從討論“買菜時應該考慮瞭解哪些資訊呢”入手,瞭解學生在解決這一問題時的真實想法。在充分尊重了學生看法的基礎上提供相關資訊,使每位學生都成爲情境的創設者。本課還創設了“填寫發票”的問題情境,透過聯繫剛纔大家解決的問題,提出“你能幫賣方填寫一張發票嗎?”,使學生產生“填寫發票”的需要。然後指導學生親自嘗試填寫發票的過程,在填寫過程中引導學生掌握填寫發票的方法,從而獲得了“必要的數學”。在這個解決問題的情境中,思考的主體是學生,教師只是根據學生隨時出現的問題加以針對性的指導。學生始終是問題情境的主動參與者。創設情境並非是教師的專利,教師應該積極引導每位學生參與到情境設計的過程中,使情境真正有助於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交流。

其次,要避免削弱學生的主體地位而造成的資訊量比較少,討論的焦點要避免停留在“積應該保留幾位小數”上,要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積的近似值”的應用價值。本課教學讓學生在實際應用中(根據計算結果幫賣方開發票寫金額)產生疑惑,並嘗試自己解決,進而在交流中加深理解、達成共識(錢應根據實際情況保留兩位小數),再進而能正確運用於實際生活中。

最後,要充分從生活中挖掘素材,加大資訊量,力求針對性強,且具較強的開放性。學生討論的焦點也最終落腳在“哪種結果更合理”上。從而在討論合理性的過程中充分體會到“積的近似值”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力求每位學生學“有價值的數學”。在例5教學後,安排三個層次的練習加深理解:其一,舉出老師生活中購買東西的例子,有的錢保留一位小數(商場不收分了),有的錢保留整數(自由市場討價還價,瞭解一下去尾法保留),讓學生認識到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保留;其二,透過一道應用題的練習,讓學生按老師的要求進行多次保留,比較哪個值最精確,從而讓學生明確,數位越多越精確;其三,安排一道計算結果正好是兩位小數不需要保留的應用題,讓學生明確取近似值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判斷。在最後的鞏固練習中結合生活實際,根據3個商場的價目表,讓學生設計購買3樣東西的方案,由於學生要考慮到價格、質量、路程、時間、信譽等問題,因此出現了多種方案,是一道開放題。學生既得到了技能訓練,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