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關於創設物理教學情境的反思

目前我校教學中所遇到的最大問題是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高,難以形成有效的自主性學習,使教師的教學活動無法落實到實處,本研究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展開。

關於創設物理教學情境的反思

一、教學情境的作用

在教學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目的是引起學生心理的內部矛盾衝突,從而引起他們的好奇心,激發起學習的動機,使他們興趣盎然地投入學習,變“要我學”爲“我要學”。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合理創設和運用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能夠提高教學效率。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透過直觀手段與語言描繪相結合等手段,營造適宜的氛圍,把學生的情感活動與認知活動結合起來,使學生在生動和諧的課堂氛圍中充分鍛鍊自己,提高自己。教學情境是教學的突破口,他在教學中所起到的最大作用就是讓學生在不自覺中達到情景交融,使學生的情感和興趣始終處於最佳狀態,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之中,從而保證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和預見性。

二、有效的教學情境特點

在物理教學中所創設的教學情境必須滿足一下特點:

1、生活性。物理知識來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教學中所創設的情境必須具有生活性。既要注重聯繫學生的'現實生活,在學生鮮活的日常生活環境中發現、挖掘學習情境的資源。又要深入挖掘和利用學生的經驗。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接知如接枝。我們要以自己的經驗做根,以這經驗所發生的知識做枝,然後別人的知識方纔可以接得上去,別人的知識方纔成爲我們知識的一個有機部分。”

2、形象性。強調物理教學情境創設的形象性,其實質是要解決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關係。在物理教學中有一些教學難點,學生不易理解,究其原因是因爲抽象。因此在創設的教學情境時必須強調情景的可見性,要讓學生摸得着的、看得見。它能有效地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幫助學生從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轉化和昇華。同時應該能夠促使學生透過想象和聯想,超越個人狹隘的經驗範圍和時間、空間的限制,既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掌握更多的事物,又能促使學生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互動發展。

3、學科性。物理教學情境創設要體現物理特色,緊扣物理教學內容,凸現學習重點。教學情境應是體現物理學科知識發現的過程、應用的條件以及學科知識在生活的意義與價值的一個事物或場景。只有這樣的情境纔能有效地闡明物理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價值,幫助學生準確理解物理知識的內涵,激發他們學習的動力和熱情。例如在“阿基米得定律”教學展開之前,首先設計教學情境,可以讓學生講“曹衝稱象”的故事,當然也可以透過動畫的形式展現。然後引導學生分析,並根據“曹衝稱象”揭示船的吃水深度――排水量――船與石頭重之間的特定聯繫,由此爲阿基米得定律教學展開奠定了情境基礎,

4、問題性。創設教學情境的目的是引起學生的思考,因此所設計的教學情境一定是內含問題的情境,它能有效地引發學生的思考。教學情境一定的教學目標而提出來的,目標是設問的方向、依據,也是問題的價值所在;同時其難易程度要適合全班同學的實際水平,以保證使大多數學生在課堂上都處於思維狀態,以使問題具有真正吸引學生的力量。只有這種才能讓學生主動學習,主動聯想,藉以激發學生思考,促使學生的思維從疑問開始,在聯想和想象中活躍,在獲得正確答案中發展,在理解、深化、運用物理概念的過程中得到強化,例如“浮力”,來自於生活中的經驗往往成爲學生思維的障礙,學生常常誤以爲浮力跟物體的質量、密度有關,跟物體浸入液體中的深度有關,沉入水底的物體不受浮力等,爲了使學生建立正確的概念,設計如下問題情境:(1)用彈簧秤分別掛起同體積的鐵塊和鋁塊浸入水中,要求學生觀察彈簧秤示數,並提問:這說明了什麼?(2)用彈簧秤掛起鐵塊慢慢地浸入水中,讓學生觀察彈簧秤示數變化,待鐵塊全部浸入再置於不同深度,提問:觀察到什麼?(3)換用煤油或酒精重做上面的實驗,讓學生觀察並回答液體密度不同,彈簧秤示數有何不同?這些問題源於生活實際,但又往往被人們熟視無睹或與常規生活經驗相桲,這就更使即將展開的教學籠罩上一層趣味的光環。

以上是我對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情境創設的一點看法和做法,教學情境一般交叉、變換用於教學,要使效果顯著,關鍵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靈活應用,爲學生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擺脫消極被動困境,讓學生學得生動活片、積極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