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物理教學反思的五個方面_物理教學反思

作爲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透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現自己的講課缺點,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物理教學反思的五個方面_物理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物理教學反思的五個方面_物理教學反思

物理教學反思的五個方面_物理教學反思1

二、 探究式課堂教學應使學生思維開放

探究式學習是透過發現問題,研究探索,從而獲取知識和技能的一種學習形式。但是探究式學習關注的不僅僅是問題的結果,更重要的是關注學生主動探索問題的過程,關注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特別是創造性思維的方法和途徑,從而使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例如,在“研究摩擦力的大小與什麼因素有關”時,我們啓發和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學生提出:與接觸面受到的壓力大小有關,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與接觸面積有關,與物體的運動速度有關等等。整個實驗探究過程,學生思維活躍,具有開放性。

三、 探究式課堂教學必須要經過實踐探索

物理教學應從生活到物理,再由物理生活。實施探究式課堂教學,必須加強實踐探索活動,讓學生圍繞研究的問題,在實驗、觀察、統計、讀書、查閱資料、蒐集資訊、訪問、調查、分析現象和數據等大量實踐、探索活動中,豐富感性認識,訓練、提高實踐能力。例如在研究 “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的大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的關係時”,我們不是直接告訴學生結論,而是指導學生在做好實驗的基礎上得出結論;其次要注重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記錄、分析實驗數據,得出實驗結論;同時要重視引導學生掌握查閱資料、蒐集資訊、調查訪問等方法。

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們還要繼續學習生命化課堂理論知識,並積極貫徹到教學中,以期在探究式教學中取得更大的進步。

物理教學反思的五個方面_物理教學反思2

本學期視導時,按照進度我講的這節課。當時玉樹大地震剛剛過去,於是我就用了玉樹震後的重建工作來匯入的新課,從而引出問題:建築工人要把建築材料(如沙子)運到高處可以採用什麼方法?問題一出,同學們的答案也跟着出來了,有的認爲直接搬上去,還有很多同學則想到了用滑輪組,而且理由還很充分,用滑輪組既省力又省功。那接下來我讓學生來針對運沙子這一問題來進行實驗探究,看看滑輪組是否是省功。

把一小鐵桶裝滿沙子,測出它的重力G,然後用兩種方法來把它提升到相同高度h:

1、直接用手把小桶提到高爲h處;

2、用一個由一個動滑輪和一個定滑輪組成的滑輪組和彈簧測力計來

把小桶提升到高h處;

讓學生透過計算來比較兩次做功。然後讓學生思考:對誰做的功是我們需要的 ,哪部分功是我們不需要,但不得不做的,這樣透過對事例的分析,使學生了解什麼是有用功、額外功,總功就是有用功與額外功之和。

本節課中理解總功、有用功和額外功三個概念,是後面解決機械效率問題的關鍵。我又設計了這樣一題, 讓學生思考並討論:在做相同有用功的情況下,做的額外功越多越好還是越少越好?爲什麼?學生討論之後得出了正確答案。我及時補充了一句:工作中,我們總是希望額外功越少越好;也就是有用功在總功中所佔的比例越大越好。爲後面引出機械效率做了鋪墊。這樣,透過學生的小組討論,不斷髮現問題,結合實際解決問題,認識了我們需要的有用功和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額外功,從而認識了總功。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活躍了課堂氣氛,培養了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物理教學反思的五個方面_物理教學反思3

第一,要讓學生切實學懂每個知識點。懂的標準是每個概念和規律你能回答出它們“是什麼”“怎麼樣”“爲什麼”等問題;對一些相近似易混淆的知識,要能說出它們的聯繫和本質區別;能用學過的概念和規律分析解決一些具體的物理問題。爲了學懂,同學們必須做到以下三點:認真閱讀課本;認真聽講;理論聯繫實際。課堂上,老師的講解一般會比課本更具體更詳細。認真聽講,一方面能更好的掌握知識的來龍去脈,加深理解,另一方面,還要讓學生注意學習老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提高思維能力。

第二,學習物理,要掌握物理學科特有的思維方式。中學的物理規律並不多,但物理現象和過程卻千變萬化。只掌握了基本概念和規律是不夠的,還必須掌握科學的思維方式。如假設法,理想化法,等效替代法,隔離法與整體法等等。掌握了科學的思維方法,才能提高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把複雜的問題分解爲簡單問題的能力,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物理問題。

第三,要即時複習鞏固所學知識。對課堂上剛學過的新知識,課後一定要把它的引入、分析、概括、結論、應用等全過程進行回顧,並與大腦裏已有的相近的舊知識進行對比,看看是否有矛盾,否則說明還沒有真正弄懂。這時就要重新思考,重新看書學習。在弄懂所學知識的基礎上,要即時完成作業。

第四,閱讀適量的課外書籍,豐富知識,開闊視野。實踐表明,物理成績優秀的同學,無不閱讀了大量的課外書籍。這是因爲,不同的書籍,不同的作者會從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式來闡述問題,閱讀者可以從各方面加深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理解,學到很多巧妙更簡捷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在這方面我自己就有切身的體會,見識一多,思路當然就活了。

物理教學反思的五個方面_物理教學反思4

剛從初中升上高中的學生普遍都覺得高中物理難學,而學習跨度大是高中物理難學的主要困難之一。如何搞好高初中物理教學的銜接,降低高初中物理的學習臺階;如何使學生儘快適應高中物理教學特點和學習特點,渡過學習物理的難關,就成爲物理老師的首要任務。以下是我在教學中的一點心得體會:

一、注意新舊知識的結合。高中的物理內容有不少是以初中內容爲基礎而深入的。因此在備課的時候老師應瞭解學生在初中已經掌握了哪些知識,並認真分析學生已有的知識。把高中教材研究的問題與初中教材研究的問題在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維特點等方面進行對比,明確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與差異。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使學生順利地利用舊知識來同化新知識。

二、加強直觀性教學、培養學習興趣。高中物理在研究複雜的物理現象時,爲了使問題簡單化,經常要建立物理模型,使物理概念抽象化。初中學生進入高中學習,往往感到模型抽象,不可以想象。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可以多做一些實驗,多舉一些實例,使學生能夠透過具體的物理現象來建立物理模型,掌握物理概念。

三、加強解題方法和技巧的指導。思維模式爲我們提供瞭解決問題的一般性的思維方式,但是要有效解決一個具體的物理問題,還必須掌握一些特殊的方法和技巧。例如:解決力學中連接體的問題時,常用到“整體法”和“隔離法”。剛從初中升上高中的學生,常常是上課聽得懂課本看得明,但一解題就錯,這主要是因爲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比較薄弱,所以平時應加強解題方法和技巧的指導。

物理教學反思的五個方面_物理教學反思5

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能否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和提出有價值問題的多少是衡量一個人有無創新能力和創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標誌。

物理學家海森堡說過這樣的一句話:“提出正確的問題,往往等於解決了問題的大半。”問題往往預示着偉大的發現,重大問題必將帶來現有理論的大突破、大發展。

物理學研究和創新的起點不是已有的問題,而是從現象和事實中提出的新問題。提出新問題是科學研究的最重要的一環,一個人一旦向自己提出了某個問題,產生了解決它的慾望,形成了“問題意識”,就能更加敏銳地感受和覺察與該問題的有關資訊,提高對無關資訊的抗干擾能力。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使學生的注意力有明顯的指向性和選擇性,也使得學生對持續進行的有目標的思維及探索活動形成明顯的激勵作用。

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問題提出”的意識及能力,我認爲要注重做到以下幾點:

1.營造適合“問題提出”的民主環境。

2.減輕學生負擔,留足發展“問題提出”能力的時空。

3.倡導多向懷疑。

4.鼓勵大膽發問。

總之,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更好的考慮怎樣培養學生提出有價值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帶着問題走進課堂,帶着更深刻、甚至更多的問題走出課堂,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而不把學生培養成爲馴服的工具。

物理教學反思的五個方面_物理教學反思6

課堂提問是一種教學方法,也是一門藝術;其核心是設疑提問。問題是思維的嚮導。在課堂教學中設疑提問,讓所有的學生都積極思考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和答案,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能力。那麼,怎樣設計一堂課的提問思想,使所設之疑合理、適當、有意義,起到激發學生積極思維,培養學生能力的作用呢?我今天從以下兩方面談起。

一、在匯入新課時設問

有經驗的老師非常重視匯入新課的藝術性,他們往往用設問的方法,照成學生渴望、追求新知識的心理狀態,使學生產生一種探索新知奧祕的強烈願望,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好效果。例如:在《槓桿》一節課的匯入時,我引用的是阿基米德一句名言:“給我一個足夠長的槓桿、一個支撐點,我能翹起整個地球。”然後我提出問題:你支援阿基米德這種說法嗎?這種設問的設計,使學生產生一種神祕的心裏,一開始就對新問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二、抓住模糊點設疑

所謂模糊點,就是似懂非懂、似明非明的地方。在課堂教學中,根據資訊反饋,準確地撲捉學生認識上模糊的地方設計提問,可以有效地引導學生正確理解不同物理量的不同含義。例如:在區分效率和功率這兩個物理量時,針對這一問題可以這樣設問:“效率高的機械做功一定快嗎?”然後透過學生的不同回答結合講過的知識點幫學生分析清楚兩個物理量的區別。透過這樣的設問,澄清了學生的模糊認識,提高了學生的識別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巧妙的設疑,不僅能增強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更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物理教學反思的五個方面_物理教學反思7

進入二十一世紀,資訊技術迅速興起,蓬勃發展,正以前所未有的迅猛發展態勢,滲透到世界的各個角落,正給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帶來巨大的變革。資訊技術的普及爲教育提供了豐富的資源,給教學帶來革新機遇,將促進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直至教育思想、教育理論和教育體制的根本變革。面對挑戰,如何利用資訊技術和網上資源,建構資訊化的學習環境和新的學習模式,實現資訊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開展這方面的教學有着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教學大綱的教學目的中強調了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進行科學、技術、社會(簡稱STS)教育的目標,即在初中物理教學中不僅要使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和技能,而且要使學生懂得這些知識的實用價值,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技術意識、社會意識,使學生形成關於科學技術與人類福利、社會發展相統一的價值觀。新的物理課程標準進一步強調了“人”的發展,提出了“三個維度”,即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與價值觀。傳統教學無法全面實現上述目標,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爲物理資訊時空一體化提供了展現舞臺,讓學生在資訊化的環境中探究,主動進行資訊收信、篩選,進行知識意義建構,在探究活動中長知識,開發創造力和潛力,在民主、平等的學習環境中陶冶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張揚主體鮮明的個性。資訊技術與物理學科教學整合爲上述教育目標的實現提供了最佳的教育教學(此文來自)模式。

物理教學反思的五個方面_物理教學反思8

理化學科有許多原理、規律,也有不少的特例。而這些特例往往是考試時命題者設定的“陷阱”,一不小心,就會失誤。因此,建立一本錯題本,對特殊的知識點加以防範,是免入“陷阱”的好方法。建立錯題本,必須注意以下內容:

1.分門別類地把平時練習或模擬考試中做錯的題進行整理、分析、歸類。

2.分析出現錯誤的原因,明確是答題失誤,還是思維方法錯誤、知識錯誤、運算錯誤,這是建立錯題本最爲關鍵的步驟環節。

3.把做錯的原題在錯題本上原原本本地抄一遍或剪下來貼在錯題本上,並把原來錯誤的解法清晰地摘要在錯題本上,並在下面留有一塊空白。

4.糾正錯誤。當老師講解出正確答案時,同學們手裏要用紅色筆隨着老師的講解,在原題下面空白處記下自己沒有做出來或做錯的原因分析,最後按老師講的正確思路,一步一步規範地把原題做一遍,以便加深印象和逐步形成能力。如果此題有多種解題思路,可以在旁邊用另一色筆把幾種解法的簡要思路寫上。

5.定期歸類、整理。初三學年一般實行月考制,因此,每一個月複習結束之前,教師應要求學生把這一個月解題過程中所犯錯誤進行歸類整理,把它們分成知識型錯誤、思維方法型錯誤、運算錯誤等幾部分。這個過程是學生再學習、再認識、再總結、再提高的過程,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從而對知識的理解掌握更加牢固。

6.錯題本上也可以記載一些非常典型、考查知識全面、解法靈活多樣的優秀習題。

物理教學反思的五個方面_物理教學反思9

初中物理新課程有着適應於時代的價值觀和功能,有着全新的培養目標,定位在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它的課程理念是:注重學生的發展,改變學科本位,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的多樣化;注重學科滲透,關心科技發展;構建新的評價體系。要想適應新的課程,要求我們必須更新課程理念,樹立課程觀,教材觀,這樣才能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體現新課程的要求,在是新課程實驗成敗的關鍵。

新課程的實施爲物理教學帶來了許多變化,如教師的教學觀,學生的學習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師生關係,教學方法,學習方式,對學生的評價觀,教師的素質等各個方面,下面就針對更新課程理念方面的案例進行評析;

物理,再從物理走向社會,符合當前課改的重要理念,充分使課堂變得生機勃勃,新不課改的中心環節是課程實施,而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是課堂,轉變教師的`教學行爲,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是課堂教學改革的重點,也是實現以學生髮展爲本的關鍵,這節課的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和充分調動學生主體探究學習的熱情,另外在教學中注重創建和諧的師生關係,教師在學生學習中,還要學會指點,誘導,和啓發。學法的指導也是很重要的在學生的學習方式上,改變學生被動的學習狀態,讓他們獨立,勇敢,主動地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物理教學反思的五個方面_物理教學反思10

因爲這次是借班上課,而且三校共同體的一次研修活動,所以課前班主任對這個班的學生到班級裏強調課堂紀律。原本我想這是一堂非常有趣的的作文課,模擬“燒手帕”的實驗時學生應該是會轟動起來的,然而這堂課這班原本很調皮很愛說話的學生卻顯得出奇的“靜”,甚至是我點燃盤於裏的酒精,盤子裏升起熊熊的火焰時,他們也沒有發出一點擔擾的喊聲。

幾分鐘後在酒精未燒完以前撲滅火焰,讓學生猜測手帕燒壞了沒有,學生也是無動於衷,只有寥寥幾個學生舉手。課後,我好好的回想這堂課,毫無疑問選材應該是學生最感興趣的科學實驗,只是我沒有給予學生寬鬆的協作環境下進行教學,因此在課堂上,學生已經表現得過於拘謹,我無形之中束縛了孩子們想象的空間、發言的積極性。

彌補這一過失,我寫作時給予適當的幫助與指導,學生的習作便不至於”偏離航線”,使學生寫出來的文章內容具體,言之有物,從而做到中心明確,選擇材料,更好地突出中心,從學生的文章來看這次習作可以說是最刻骨銘心、更具感染力的習作,從課後與同學們的談話中得知他們很喜歡這種另類的習作課,希望再次上類似的習作課。同時,強調作文要講求一個”真”字,這次習作材料沒有絲毫“打假”的成分,每位學生都能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物理教學反思的五個方面_物理教學反思11

光是一種電磁波

可見光是我們眼睛能看見的電磁波。太陽暖暖地照在我們身上,它由紅、橙、黃、綠、青、藍、紫七色光組成。紫光波長最短,紅光波長最長。可見光波長不同,光的顏色不同。可見光波長範圍從400nm至760nm。

頻率是物質的固有屬性

頻率、波長和波速這三個量中,頻率是物質的固有屬性。例如,音叉製造好之後,其頻率就固定不變了,無論音叉發出的聲波是在空氣中、水中,還是在鋼鐵中傳播。而波速與波傳播的介質有關。聲波在空氣中、水中和在鋼鐵中傳播,其速度是不一樣的。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頻率相同、波速不同,波長也就不同。電磁波也是如此。

怎樣尋找黑匣子

飛機失事後,爲了分析事故原因,必須立即尋找黑匣子。怎樣尋找黑匣子呢?原來,在飛機墜毀後的30d內,黑匣子能以37.5kHZ的頻率自動發出信號。探測儀就是透過黑匣子本身不斷髮出的這種信號進行查找的。但黑匣子發射信號依賴其攜帶的一塊蓄電池,如果不能儘早找到,信號會隨着電池的消耗逐漸減弱,探測難度將越來越大。

探測儀是一種高精度頻譜分析儀,透過發射一個波段的長波,來尋找黑匣子的直線方位。在幾個不同位置找到“黑匣子”的直線方位後,幾條直線的交叉點,就是黑匣子真正的位置。

物理教學反思的五個方面_物理教學反思12

牛頓第三定律是反映物體間相互作用的規律,它揭示了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間的定量關係和方向間的具體關係,是牛頓運動定律整體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牛頓第三定律作爲牛頓運動定律的一個獨立定律,有着極其廣泛的應用,僅從解答物理習題、定性地分析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我們就能發現牛頓第三定律所發揮的關鍵作用,加之本定律可設計爲讓學生動手實驗、透過自主探索得出,從而使牛頓第三定律更具思想教育價值。

本節課在教學設計時注意以學生爲主體,注重提高學生的基本科學素養,倡導學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讓學生主動參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本節課在設計上有以下亮點。

一、探究性實驗設計。

本節課涉及到兩個實驗,一個探究性實驗,一個演示實驗,充分調動了學生積極性的作用。學生利用彈簧測力計自主探究作用力與反作用力間的關係,再利用DIS實驗系統進一步研究作用力與反作用力間的關係,同學們注意觀察屏幕上圖線(兩個力傳感器的相互作用力隨時間變化的曲線)的變化情況,並由此進一步總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間的關係,這樣結論更有說服力。

二、導學案的編寫。

在導學案的編寫過程中,努力將學生參與課堂的部分拓展,由教師提供相關器材和點撥指導,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合作探究。透過學生的實驗觀察、分析、總結等一系列活動發現科學概念、科學規律。

三、不足之處:

因時間關係板書得較爲簡潔,牛頓第三定律的內容沒有在黑板上完整板書出來。板書的字也是我需要再進行練習的。

這些不足之處均是我在以後教學中要不斷去改進和提高的。

物理教學反思的五個方面_物理教學反思13

本課在網絡環境下開展教學活動,有其利的一面也有其弊的一面,如何指引學生一起完成這節課,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明確教學目的任務,掌握物理思維特點,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本課重點即定律的內容不是老師強加到學生腦中,而是透過學生自主的探究,在一定思考和推理情況下學到知識,因此教師設計教學一定要符合高中學生的思維能力,透過“猜想——實驗——驗證”嚴密的科學探究方法,培養學生能力。

2、本課教學中用到較多的仿真實驗,具有安全性和可操作性,避免了實際操作中的用電安全問題。安全的仿真實驗可充分發掘學生的好動性、探知性,用學生特有探究角度去思考問題,有效地發揮學生的個性,並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拓展。同時透過仿真實驗的操作,提高學生的生活用電安全意識。

3、本課教學能充分聯繫生活實際,培養了學生的知識綜合應用能力。如爲避免短路現象的發生安裝保險絲;生活用電中電燈的亮度問題等。

4、本課教學能構建有效的網絡環境,提供給學生自主學習權。網絡環境設定任務,透過人機交互,學生有選擇的開展學習,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完成教學內容。學生還可以按自己的水平層次將課堂內未完成的內容拓展到課外,作到課題學習和課外思考的互通。

物理教學反思的五個方面_物理教學反思14

一、靜態變動態,提高學習興趣

用粉筆在黑板上畫圖是靜止的,若用動態投影輔助教學,效果較好。如在講槓桿的力臂概念時,老師在黑板上怎麼畫都是靜止的,學生印象不深。用可動的投影片,力臂會隨力的作用方向改變而改變,學生看起來十分鮮明,興趣高漲。在較短的時間內絕大多數學生都理解了力臂的概念.

二、師生共同參與,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利用投影進行教學中,師生共同參與,教師處在主導地位,學生主體作用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如在投影片上題目的展示下,教師讓學生輪流在投影儀上將答案打出來,答對了的學生受到鼓舞,如果答錯了,其他學生給予糾正。形成了互相幫助的學習氛圍.課堂氣氛活躍,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潛能。教師在學生有誤區時便於及時點撥。知識傳輸暢通,反饋及時.

三、增大資訊量,提高教學效率

事實證明,學生在消化知識時,只有不斷地向大腦中傳輸資訊才能引起記憶和理解的連續發展,利用投儀教學,貯存資訊多、傳輸資訊快、直觀連續,使學生得到不斷練習、消化、理解知識的機會,提高了知識的掌握程度。如做練習時採用手寫題目或小黑板展示,也不過7~8道,用投影展示可達10~20道,教學效率提高明顯.

一隻粉筆、一本書、一塊黑板的教學方式,實踐證明已不適應大面積、快速提高教學效率的需要。用投影教學不僅是教學形式的改變,而且也是教學思想的轉變。

物理教學反思的五個方面_物理教學反思15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從中不難看出教學反思的意義,然而很多教師不知道該從哪些方面進行反思。這裏,我結合“歐姆定律”(人教版版八年級第六章第四節)一節的教學,談談物理教學反思的五個方面。

一、反思教學理念

新課標註重全體學生的發展,突出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對於該節的教學目標,是傳承以往的“理解歐姆定律,並能進行簡單的計算”,還是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從而加深對物理規律的客觀性、普遍性和科學性的認識,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呢?很顯然,前者凸現了“重結論、輕過程,重接受、輕動手,重教師主導、輕學生主體”的陳舊教學理念,而後者則落實了新課標的要求:不僅關注了學生學習的結果,更關注了學生學習的過程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讓學生理解了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學生的各種學習能力都得到培養。反思教學理念,就要徹底拋棄陳舊的教學理念,從片面注重知識的簡單傳授轉向全面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從而制定出切合我班學生實際的教學目標。

二、反思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反思包括課前反思、課後反思。課前反思主要是面對新的課程改革,突破習以爲常的教學模式,在新課標的理念指導下,優化教學方法。“教然後知不足”,說的就是課後反思。即使是很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也會有遺憾和感慨。所以,每上一節課後,就及時地從導語、學生思維、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師生互動、問題討論、板書設計等方面作出深刻的反思,把這些反思記在自己的教案後面,調整下一堂課的方案或者作爲以後教學的借鑑和參考。在講授“歐姆定律”一節時,課前我透過反思新舊課本,認爲新教科書只是讓學生透過定值電阻研究電流與電壓的關係,再透過分析數據找出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係,而不是像舊課本那樣“保持電壓不變,研究電流與電阻的關係”,這樣更符合新課標對歐姆定律要求降低的需要,從而放棄了一開始準備用“控制變量法”分別研究電流與電壓、電流與電阻的關係的念頭。課後反思發現,這樣處理,也更符合學生的學習實際,並且不影響學生的理解和掌握。

三、反思學習過程

新課標要求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爲將學生的學習過程由“吸收——儲存——再現”轉變爲“探索——研究——創新”,從而實現由簡單傳授知識轉變爲培養學生會學習,逐步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認真檢查、審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到了什麼、形成了什麼能力。反思這一節課,學生在教師提出的“電壓形成電流,那麼,電壓越大,電流就越大;電阻阻礙電流,電阻越大,電流就越小。它們之間有沒有某種定量關係呢?”的問題激發下,透過討論、猜想和假設、實驗驗證,自己探究並發現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係,不僅學到了物理知識,而且進一步認識和學習了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透過合作探究,他們的合作意識進一步加強;透過對實驗數據的處理,他們分析問題的能力也進一步提高。

四、反思教學方式

長期以來,授課方式上基本是“滿堂灌”——灌知識、灌方法,沒有師生互動,更談不上激活感悟,啓迪智慧,挖掘潛能。這種方法使學生的知識不能靈活運用,更談不上創新。透過深刻反思和學習新課標,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該成爲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師應該徹底拋棄“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方法,而採用探究式教學方法,透過討論、探究、實驗等多種教學組織形式,引導學生變革學習方式,使之積極主動地學習。在教學中還要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讓學生靈活運用知識,培養創新思維能力。反思本節課的教學,在提出問題後,我又及時引導學生要注意用到“控制變量法”,即對某一定值電阻進行探究;在確定實驗器材時,沒有直接告訴學生要用到滑動變阻器,而是提出“如何改變定值電阻兩端電壓”的問題,由學生討論得出“根據串聯電路電壓特點,串聯一個滑動變阻器來改變電壓”;進行完一組實驗後,我又讓學生更換另一個電阻進行實驗,使他們體會到物理規律的客

觀性、普遍性、科學性,也便於他們分析電流與電阻的關係;在得出結論後,我又恰當地補充了練習:“[判斷]由R=U/I可知:電阻與電壓成正比,與電流成反比。”透過分析,加深了學生對歐姆定律的理解。

五、反思實驗方法

物理實驗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好的實驗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然而實驗方法的單一或陳舊,減弱了學生對實驗的熱情和興趣。一些原本應由實驗所體現的問題卻被理想化的數字計算所代替,很難讓學生體驗到物理實驗帶來的樂趣。例如本節內容,如果不顧課標要求,要麼不做實驗,而是直接設計幾組數據讓學生分析;要麼唱獨角戲,一個人在臺上演示,學生當觀衆勢會帶來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漲。反思我這一節的處理,按新課標的要求,由學生合作探究完成實驗,增加了學生動手的機會,由“靜”變爲“動”,由獨立變爲合作,由觀察者變爲實驗者,由動腦變爲手腦並用。另外,還應重視實驗教學的創新,比如,在實驗的安排上,可以將驗證性實驗與探究性實驗相融合,適當增加探究性實驗的比例,把演示實驗改爲學生實驗,等等。透過實驗的反思和實驗方法的調整,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利於學生觀察能力、自學能力、實驗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高。

透過教學反思的實踐,我更新了教學理念,改善了自己的教學行爲,提高了教學水平。因此,作爲教師的我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不斷創新,不斷與時俱進,這樣在今後的物理教學中才能才能探索出更加切合實際的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