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物理教學反思點滴_物理教學反思

身爲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那麼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物理教學反思點滴_物理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物理教學反思點滴_物理教學反思

物理教學反思點滴_物理教學反思1

理化學科有許多原理、規律,也有不少的特例。而這些特例往往是考試時命題者設定的“陷阱”,一不小心,就會失誤。因此,建立一本錯題本,對特殊的知識點加以防範,是免入“陷阱”的好方法。建立錯題本,必須注意以下內容:

1.分門別類地把平時練習或模擬考試中做錯的題進行整理、分析、歸類。

2.分析出現錯誤的原因,明確是答題失誤,還是思維方法錯誤、知識錯誤、運算錯誤,這是建立錯題本最爲關鍵的步驟環節。

3.把做錯的原題在錯題本上原原本本地抄一遍或剪下來貼在錯題本上,並把原來錯誤的解法清晰地摘要在錯題本上,並在下面留有一塊空白。

4.糾正錯誤。當老師講解出正確答案時,同學們手裏要用紅色筆隨着老師的講解,在原題下面空白處記下自己沒有做出來或做錯的原因分析,最後按老師講的正確思路,一步一步規範地把原題做一遍,以便加深印象和逐步形成能力。如果此題有多種解題思路,可以在旁邊用另一色筆把幾種解法的簡要思路寫上。

5.定期歸類、整理。初三學年一般實行月考制,因此,每一個月複習結束之前,教師應要求學生把這一個月解題過程中所犯錯誤進行歸類整理,把它們分成知識型錯誤、思維方法型錯誤、運算錯誤等幾部分。這個過程是學生再學習、再認識、再總結、再提高的過程,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從而對知識的理解掌握更加牢固。

6.錯題本上也可以記載一些非常典型、考查知識全面、解法靈活多樣的優秀習題。

物理教學反思點滴_物理教學反思2

作爲一個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要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教師自己在教學行爲中更應大膽創新,比如在對待教材上、課堂結構上都可以突破常規來進行教學。

我在教樂音的特徵時,就對教材做了改動。第一,我改變了教材上的知識順序。首先從頻率、振幅這兩個概念上着手,讓學生理解頻率是物體在1秒內振動的次數,也就是我們唱歌時聲帶在1秒內振動的次數;振幅是物體振動的幅度(結合手勢),也就是我們唱歌時,聲帶的振動幅度。然後再透過探究活動讓學生認識到頻率越大,音調越高。第二,我用了更易操作、效果更好、學生參與面更大的實驗替代了教材上有一定侷限性的實驗。即用敲擊桌面讓學生觀察桌面上紙團蹦的高低代替教材上的音叉叉股彈乒乓球的實驗,學生很輕鬆就總結出:物體的振幅越大,響度也就越大。第三,我一改課堂中間不唱歌的習慣。即在學生已明白“音調與頻率,響度與振幅”的關係後,大膽地讓全班學生分別用大小不同的聲音唱兩遍“1、2、3、4、5、6、7、i”,這時讓他們自己討論兩次唱法中,什麼相同,什麼不同。再讓意見不同的代表人物站起來辯論,在辯論中他們對音調、響度這兩個不容易理解的概念理解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

在上述教學中,我根據學生已有了一定理解能力的實際情況,直接講述頻率和振幅這兩個概念,同時注重了理論知識與實踐的有機結合,一來打破了學生對物理實驗的神祕感,同時也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使學生增加了對科學的感悟和體驗,教學效果很好。這個創新讓我自己也有成就感,以後的教學還要不斷嘗試各種新方式。

物理教學反思點滴_物理教學反思3

21世紀世界各國綜合國力競爭主要是高科技的競爭,高科技人才又來源於教育,21世紀教師肩負着培養高素質、具有創造性人才的艱鉅任務。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要積極地投入到教學改革中去,認真學習適應新課程標準,重新認識教育過程、更新教育觀念、探索教育方法。反思自已的教學行爲,不斷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筆者就自身教學反思,談以下三點感受。

一、新課的引入是否培養學生興趣,所提問題是否激發學生求知慾。強烈的好奇心,爲新課教學埋下伏筆。

例如:運動的描述一節,充分得用教學資源、動畫、錄像、展示出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法國飛行員在兩千米高空飛行時發現臉旁有一個小東西在遊動,他敏捷地抓了過來,確是一顆德國子彈,此時引起了學生們的強烈好奇心,同時提出問題:在什麼情況下我們也能抓住一顆飛行的子彈?併爲講述參照物和機械運動埋下了伏筆

二、重點、難點教學是否是最佳方式。例如:這節課的內容描述物體運動的核心是參照物。難點是參照物的選擇,而參照物這個概念教學不能僅透過教師講解,要充分運用一定的錄像片,同時要安排學生分組討論,去發現概念的確切含義。例如錄像片中坐在行走的車中的兩個小朋友,相互沒有運動。而地面的小朋友卻發現車上的小朋友在快速運動,這樣同學們很快明白了判斷物體是否在運動需要選取一個標準的物體,這個標準的物體就是參照物。

三、每節教學內容的教學是否符合物理學科的教學特點。每節教學內容的基本物理概念是物理教學的基礎,是物理學理論的根基和精髓,建立科學的物理概念是教學成功的關鍵。而基本概念須透過實驗(演示、分組)獲得。

例如:講電流的磁場後提前讓學生準備銅導線,並讓學生繞成矩形,上新課時讓學生猜想磁能否生電?此時課堂十分活躍(可能生電、可能不生電)然後學生根據猜想分組制定實驗計劃進行實驗,透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與分析,輕鬆的得到“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力線運動時要產生電流。”

總的來說,物理教學要充分利用演示實驗、分組實驗。讓學生自已去摸索科學探究方法,提出問題,進行猜想制定實驗計劃進行實驗,收集實驗數據分析論證,學會評估,學會科學的探究方法。經歷同科學家進行科學實驗探究時類似的過程,從而真正把學生培養成爲創造型人材。

物理教學反思點滴_物理教學反思4

進入二十一世紀,資訊技術迅速興起,蓬勃發展,正以前所未有的迅猛發展態勢,滲透到世界的各個角落,正給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帶來巨大的變革。資訊技術的普及爲教育提供了豐富的資源,給教學帶來革新機遇,將促進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直至教育思想、教育理論和教育體制的根本變革。面對挑戰,如何利用資訊技術和網上資源,建構資訊化的學習環境和新的學習模式,實現資訊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開展這方面的教學有着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教學大綱的教學目的中強調了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進行科學、技術、社會(簡稱STS)教育的目標,即在初中物理教學中不僅要使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和技能,而且要使學生懂得這些知識的實用價值,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技術意識、社會意識,使學生形成關於科學技術與人類福利、社會發展相統一的價值觀。新的物理課程標準進一步強調了“人”的發展,提出了“三個維度”,即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與價值觀。傳統教學無法全面實現上述目標,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爲物理資訊時空一體化提供了展現舞臺,讓學生在資訊化的環境中探究,主動進行資訊收信、篩選,進行知識意義建構,在探究活動中長知識,開發創造力和潛力,在民主、平等的學習環境中陶冶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張揚主體鮮明的個性。資訊技術與物理學科教學整合爲上述教育目標的實現提供了最佳的教育教學(此文來自)模式。

物理教學反思點滴_物理教學反思5

《電場》一章的教學終於結束了,回顧這將近半學期的教學工作,感覺很是無奈,高二物理教學反思。學生學起來太費勁了。當然,不全怪學生認知能力差,這一章內容也確實很抽象,尤其是電勢、電勢差和電勢能的教學,雖然我們採用了與高度、高度差和重力勢能類比的方法,開始感覺學生還能接受,但課後做練習真的很費勁,所以這點內容我們用了很長的時間,最後感覺學生掌握的還算差不多。

而到了章末學習“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時”我們又遇到了麻煩,因爲要用到高一學的“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有關規律和“平拋運動”知識,學生將這些內容已忘得差不多了,我們不得不又領着學生將這些內容複習了一遍,所以又耽誤了一點時間,現在看來我們的進度比起其他學校慢多了,怎麼辦?爲此我們物理組幾位教師經常商量這個問題,教學反思《高二物理教學反思》。

說實話,我很着急,因爲十二月底還有學業考試呢,總不能一點都不復習吧,本學期我們高二物理才四課時,課時有限,還想讓學生多學一點,所以今天我們索性把學業考試的有關材料給了學生,不知這樣好與不好。我們想讓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有精力的同學適當地把高一內容看一看,沒精力的同學只能由着他們了。估計後半學期,情況會稍有好轉,畢竟《恆定電流》和《磁場》內容,學生多少有點基礎,但願透過我們大家的努力,無論是學業考試還是期末統考會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我們正在加油!

物理教學反思點滴_物理教學反思6

一、靜態變動態,提高學習興趣

用粉筆在黑板上畫圖是靜止的,若用動態投影輔助教學,效果較好。如在講槓桿的力臂概念時,老師在黑板上怎麼畫都是靜止的,學生印象不深。用可動的投影片,力臂會隨力的作用方向改變而改變,學生看起來十分鮮明,興趣高漲。在較短的時間內絕大多數學生都理解了力臂的概念.

二、師生共同參與,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利用投影進行教學中,師生共同參與,教師處在主導地位,學生主體作用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如在投影片上題目的展示下,教師讓學生輪流在投影儀上將答案打出來,答對了的學生受到鼓舞,如果答錯了,其他學生給予糾正。形成了互相幫助的學習氛圍.課堂氣氛活躍,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潛能。教師在學生有誤區時便於及時點撥。知識傳輸暢通,反饋及時.

三、增大資訊量,提高教學效率

事實證明,學生在消化知識時,只有不斷地向大腦中傳輸資訊才能引起記憶和理解的連續發展,利用投儀教學,貯存資訊多、傳輸資訊快、直觀連續,使學生得到不斷練習、消化、理解知識的機會,提高了知識的掌握程度。如做練習時採用手寫題目或小黑板展示,也不過7~8道,用投影展示可達10~20道,教學效率提高明顯.

一隻粉筆、一本書、一塊黑板的教學方式,實踐證明已不適應大面積、快速提高教學效率的需要。用投影教學不僅是教學形式的改變,而且也是教學思想的轉變。

物理教學反思點滴_物理教學反思7

離中考只剩下42天了,我們第一個階段的系統複習已經進入尾聲,馬上要轉入專題複習,可我總感到學生的基礎不太紮實,缺乏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能力和對難點知識的分析能力。因此,在這最後的衝刺階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使大部分學生在克服一定困難的前提下學到更多知識,增長能力顯得尤爲重要。

在今後的複習備考中,我將堅持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訓練爲主線的教學模式,教學中注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思維。在課堂上,積極引導學生對事物進行分析比較,培養概括和判斷推理、綜合的能力和運用知識的能力;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及自學能力。在努力改進教法的同時,也注意對學生進行學法的指導,以學法的優化推動教法的優化,讓學生逐步掌握教材體系、基本內容及其內在聯繫,抓住主線、明確重、難點,搞清肄點,把握關鍵。

爲確保教學取得成效,每節課要做到"五有":有明確的教學目的;有具體的教學內容;有連貫而清晰的教學步驟;有啓發學生積極思維的教法;有合適精當的練習。授課後及時總結本節課教學的成功和失誤,以便不斷改進教法,不斷提高質量。同時應多方擴充資訊,不斷充實,完善備課資料,做到與時相和,與時俱進。

畢業班工作是學校教學工作的重點,爲了讓每一名學生都順利畢業,合格升入新的學校,完成學校佈置的任務,我們將以今年教研會的精神爲指南,以過去中考和模擬考的測試卷爲抓手,整理出一系列的、有指導性的習題反覆練習,鞏固再鞏固,爭取有新的突破。

物理教學反思點滴_物理教學反思8

一、重視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常一些儀器簡單、現象鮮明直觀的演示實驗,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激發起學生的興趣;而根據教材舉出一些與學生的生活經驗有衝突有矛盾的物理學現象,也可以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如:紙盒能燒開水嗎?理髮用的剪刀一定是費力槓桿嗎?小推車不推了,會停下來,是不是因爲沒有力來維持啊?透過這些問題來鞏固強化知識的掌握。

二、讓學生敢於猜想

利用猜想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透過猜想的鍛鍊和培養,激發和保持學生探究物理問題的濃厚興趣,更重要的是能讓學生體會和經歷一次物理研究的過程。這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很好的效果。

三、用好、用活教材中的插圖

教材中編入的大量漫畫插圖,深入淺出的揭示物理現象、物理規律於有趣的生動活潑的畫面之中。學生很容易回到現實生活中去體驗,回顧生活中的物理現象,他們感到物理就在我們身邊。這也符合物理從社會中來,再回到社會中去,這一新的物理教學理念。

四、適當應用多媒體技術,將物理情景更生動的展示給學生

在課堂教學中合理藉助於多媒體技術,可以輕鬆的引領學生進入直觀、形象的場景,使學生猶如身臨其境,學習興趣倍增,有助於突破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

五、讓學生體驗成功

教學中要對學生一視同仁,因材施教。要注意設定教學內容的層次和梯度,創設更多的條件,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上的成就感。考試題目要容易一點,遵循認知規律,逐步的循序漸進的進行教學。

總之,教學中只有不斷的進行探索和總結,才能提高教學的質量,使教育教學有所提高。

物理教學反思點滴_物理教學反思9

第一,要讓學生切實學懂每個知識點。懂的標準是每個概念和規律你能回答出它們“是什麼”“怎麼樣”“爲什麼”等問題;對一些相近似易混淆的知識,要能說出它們的聯繫和本質區別;能用學過的概念和規律分析解決一些具體的物理問題。爲了學懂,同學們必須做到以下三點:認真閱讀課本;認真聽講;理論聯繫實際。課堂上,老師的講解一般會比課本更具體更詳細。認真聽講,一方面能更好的掌握知識的來龍去脈,加深理解,另一方面,還要讓學生注意學習老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提高思維能力。

第二,學習物理,要掌握物理學科特有的思維方式。中學的物理規律並不多,但物理現象和過程卻千變萬化。只掌握了基本概念和規律是不夠的,還必須掌握科學的思維方式。如假設法,理想化法,等效替代法,隔離法與整體法等等。掌握了科學的思維方法,才能提高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把複雜的問題分解爲簡單問題的能力,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物理問題。

第三,要即時複習鞏固所學知識。對課堂上剛學過的新知識,課後一定要把它的引入、分析、概括、結論、應用等全過程進行回顧,並與大腦裏已有的相近的舊知識進行對比,看看是否有矛盾,否則說明還沒有真正弄懂。這時就要重新思考,重新看書學習。在弄懂所學知識的基礎上,要即時完成作業。

第四,閱讀適量的課外書籍,豐富知識,開闊視野。實踐表明,物理成績優秀的同學,無不閱讀了大量的課外書籍。這是因爲,不同的書籍,不同的作者會從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式來闡述問題,閱讀者可以從各方面加深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理解,學到很多巧妙更簡捷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在這方面我自己就有切身的體會,見識一多,思路當然就活了。

物理教學反思點滴_物理教學反思10

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能否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和提出有價值問題的多少是衡量一個人有無創新能力和創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標誌。

物理學家海森堡說過這樣的一句話:“提出正確的問題,往往等於解決了問題的大半。”問題往往預示着偉大的發現,重大問題必將帶來現有理論的大突破、大發展。

物理學研究和創新的起點不是已有的問題,而是從現象和事實中提出的新問題。提出新問題是科學研究的最重要的一環,一個人一旦向自己提出了某個問題,產生了解決它的慾望,形成了“問題意識”,就能更加敏銳地感受和覺察與該問題的有關資訊,提高對無關資訊的抗干擾能力。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使學生的注意力有明顯的指向性和選擇性,也使得學生對持續進行的有目標的.思維及探索活動形成明顯的激勵作用。

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問題提出”的意識及能力,我認爲要注重做到以下幾點:

1.營造適合“問題提出”的民主環境。

2.減輕學生負擔,留足發展“問題提出”能力的時空。

3.倡導多向懷疑。

4.鼓勵大膽發問。

總之,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更好的考慮怎樣培養學生提出有價值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帶着問題走進課堂,帶着更深刻、甚至更多的問題走出課堂,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而不把學生培養成爲馴服的工具。

物理教學反思點滴_物理教學反思11

又是一個新學期開始,翻開熟悉的而又帶着油墨芳香的物理課本,感覺很親切,實施新課標已經8年多了,也教了好幾輪,我們有很多收穫和感悟。其中,很早以前我就發現課本中有些不妥,到現在還一直沿用和印刷着。

問題一、九年級物理第十四章第五節《浮力》,的課後題中,第5題,原題是這樣的:5、動手做本書八年級上冊圖0.1---9(序言)中雞蛋在自來水中下沉、在鹽水中上浮的實驗,解釋所看到的現象。

我在這些年的教學實踐中,也多次做這個實驗,每次實驗很都能成功。但是這個實驗過程緩慢,而且要加很多鹽,直到鹽都快飽和了纔會成功,整個過程時間長,不利於演示。

改進:把雞蛋換成小西紅柿,放入水中,發現全部下沉,然後加入一些鹽,攪拌之後,西紅柿就上浮了,效果很明顯,時間而且很短。

問題二、九年級物理課本第十四章第六節《浮力的應用》開頭的想想議議,有一副圖,讓學生在圖中畫出物體所處幾種情況下受力的情況。我認爲所畫的三副圖有些不妥。書中三副圖都是同一種顏色,很容易讓學生誤解:物體大小一樣,顏色一樣,應該是同一個物體,那爲什麼同一個物體在同一種液體中會有的下沉,有的上浮,有的懸浮呢?

改進:將三副圖換成不同的顏色。

問題三、九年級物理第十七章《能源革命》中,關於能力轉移和轉化的方向性,讓學生按圖豆子生長過程,按照正確的順序把編號填在空白內,C圖下面的葉子是黃色的,有點誤導學生,容易把C圖排在後邊。

建議:將C圖下面的葉子印成淺綠色,這樣就不會誤導學生了。同時本節介紹中國的核電站的相關內容太少了。

物理教學反思點滴_物理教學反思12

剛從初中升上高中的學生普遍都覺得高中物理難學,而學習跨度大是高中物理難學的主要困難之一。如何搞好高初中物理教學的銜接,降低高初中物理的學習臺階;如何使學生儘快適應高中物理教學特點和學習特點,渡過學習物理的難關,就成爲物理老師的首要任務。以下是我在教學中的一點心得體會:

一、注意新舊知識的結合。高中的物理內容有不少是以初中內容爲基礎而深入的。因此在備課的時候老師應瞭解學生在初中已經掌握了哪些知識,並認真分析學生已有的知識。把高中教材研究的問題與初中教材研究的問題在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維特點等方面進行對比,明確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與差異。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使學生順利地利用舊知識來同化新知識。

二、加強直觀性教學、培養學習興趣。高中物理在研究複雜的物理現象時,爲了使問題簡單化,經常要建立物理模型,使物理概念抽象化。初中學生進入高中學習,往往感到模型抽象,不可以想象。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可以多做一些實驗,多舉一些實例,使學生能夠透過具體的物理現象來建立物理模型,掌握物理概念。

三、加強解題方法和技巧的指導。思維模式爲我們提供瞭解決問題的一般性的思維方式,但是要有效解決一個具體的物理問題,還必須掌握一些特殊的方法和技巧。例如:解決力學中連接體的問題時,常用到“整體法”和“隔離法”。剛從初中升上高中的學生,常常是上課聽得懂課本看得明,但一解題就錯,這主要是因爲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比較薄弱,所以平時應加強解題方法和技巧的指導。

物理教學反思點滴_物理教學反思13

本學期視導時,按照進度我講的這節課。當時玉樹大地震剛剛過去,於是我就用了玉樹震後的重建工作來匯入的新課,從而引出問題:建築工人要把建築材料(如沙子)運到高處可以採用什麼方法?問題一出,同學們的答案也跟着出來了,有的認爲直接搬上去,還有很多同學則想到了用滑輪組,而且理由還很充分,用滑輪組既省力又省功。那接下來我讓學生來針對運沙子這一問題來進行實驗探究,看看滑輪組是否是省功。

把一小鐵桶裝滿沙子,測出它的重力G,然後用兩種方法來把它提升到相同高度h:

1、直接用手把小桶提到高爲h處;

2、用一個由一個動滑輪和一個定滑輪組成的滑輪組和彈簧測力計來

把小桶提升到高h處;

讓學生透過計算來比較兩次做功。然後讓學生思考:對誰做的功是我們需要的 ,哪部分功是我們不需要,但不得不做的,這樣透過對事例的分析,使學生了解什麼是有用功、額外功,總功就是有用功與額外功之和。

本節課中理解總功、有用功和額外功三個概念,是後面解決機械效率問題的關鍵。我又設計了這樣一題, 讓學生思考並討論:在做相同有用功的情況下,做的額外功越多越好還是越少越好?爲什麼?學生討論之後得出了正確答案。我及時補充了一句:工作中,我們總是希望額外功越少越好;也就是有用功在總功中所佔的比例越大越好。爲後面引出機械效率做了鋪墊。這樣,透過學生的小組討論,不斷髮現問題,結合實際解決問題,認識了我們需要的有用功和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額外功,從而認識了總功。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活躍了課堂氣氛,培養了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物理教學反思點滴_物理教學反思14

第一稿太拘泥於課本,展開太少,沒有充分利用好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而且也沒有必要使用課件。因爲這節課學生經驗豐富,假如你使用媒體,可能你媒體中出現的例子都已經舉過了,我覺得這就失去課件的意義,再一個媒體是線性的,而課堂則是非線性的,而我這節課是把課堂交給了學生,有很多機動的地方,不用課件可以更靈活的處理,於是就選擇不用課件。

關於探究的修改:影響蒸發的快慢三個因素:溫度、表面積、空氣流動這三個因素,學生已經積累了很多的生活經驗,但離科學概念的提升還有一定的距離。於是就透過讓學生“比一件溼衣服儘快變幹”限定時間比較誰的方法多這麼一個平臺,讓學生共享彼此的經驗,再透過歸類,提練出三個因素。而學生比較陌生的不同液體蒸發快慢是否相同進行探究。蒸發吸熱這一實驗首先讓學生髮生認知衝突,首先對着幹溫度計扇溫度沒變化,而“洗澡”的溫度計示數會下降後又上升,透過這麼一對比,學生對於“對着幹的物體扇,因爲沒有蒸發也就不會降溫了”也就更深刻了。

關於媒體的選擇。

充分體現“從生活到科學課堂,又從課堂走向生活”,把學生原本零亂的生活經驗能過彼此的語言交流、思維碰撞上升到抽象的概念,形成概念之後又應用於生活,指導於生活。讓學生真真正正的感悟到科學來自於生活,科學不僅是有趣的更是有用的。

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意識,把課堂真正的還給學生。所有知識都是由學生建構的,無論是汽化、液化、蒸發、蒸發快慢、蒸發吸熱都是由學生得出,並且問題由學生提,實驗由學生設計,透過比較設計方案的優劣中讓學生學會鑑別,學會判斷,尤其是爲什麼這麼設計的追問,既可以讓不明白的同學更清楚。

物理教學反思點滴_物理教學反思15

《電場》一章的教學終於結束了,回顧這將近半學期的教學工作,感覺很是無奈。學生學起來太費勁了。當然,不全怪學生認知能力差,這一章內容也確實很抽象,尤其是電勢、電勢差和電勢能的教學,雖然我們採用了與高度、高度差和重力勢能類比的方法,開始感覺學生還能接受,但課後做練習真的很費勁,所以這點內容我們用了很長的時間,最後感覺學生掌握的還算差不多。

而到了章末學習“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時”我們又遇到了麻煩,因爲要用到高一學的“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有關規律和“平拋運動”知識,學生將這些內容已忘得差不多了,我們不得不又領着學生將這些內容複習了一遍,所以又耽誤了一點時間,現在看來我們的進度比起其他學校慢多了,怎麼辦?爲此我們物理組幾位教師經常商量這個問題。說實話,我很着急,因爲十二月底還有學業考試呢,總不能一點都不復習吧,本學期我們高二物理才四課時,課時有限,還想讓學生多學一點,所以今天我們索性把學業考試的有關材料給了學生,不知這樣好與不好。我們想讓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有精力的同學適當地把高一內容看一看,沒精力的同學只能由着他們了。

估計後半學期,情況會稍有好轉,畢竟《恆定電流》和《磁場》內容,學生多少有點基礎,但願透過我們大家的努力,無論是學業考試還是期末統考會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我們正在加油!高中物理教學反思高三物理教學反思物理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