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最後一課》教學設計及反思

【教學目標】

《最後一課》教學設計及反思

1、瞭解小說三要素,品析重點句子

2、從理清小說故事情節入手,分析人物性格。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培養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重點】

從小說中的語言、表情、行動、心理描寫分析人物性格。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反覆閱讀課文,把握課文的環境與情節,分析小弗郎士的變化。

一、新課匯入

在法國人民中間流傳着一個光輝的名字──貞德。人們以十分敬仰的口氣稱她爲奧爾良英雄。1337年,在歐洲歷史上爆發了一場歷時最長的百年戰爭,戰爭的雙方是法國和英國。1528年,英軍佔領了巴黎之後,傾注全力圍攻通往法國南方的門戶奧爾良城,形勢十分危急。當時,年僅十七、八歲的貞德,爲了挽救民族危亡,毅然向王子請求參軍。之後,她受命擔任解救奧爾良城的軍事指揮,女扮男裝、身披盔甲,率領6000多人,向英軍發起進攻,併成功擊敗英軍,解除了城圍,扭轉了戰局。所以人們尊稱她爲奧爾良英雄。爲了紀念她,法國聖母大教堂廣場一側,至今還屹立着一座聖女躍馬橫刀的雕像。

的確,在民族危難的時刻,很多原本普通的人都成爲愛國者,今天,我們來學習19世紀法國人民在另一場戰爭中的愛國故事。

二、聽讀課文,整體感知

1、簡介文章的寫作背景:本文是1870~1871年普法戰爭後發生的事,法國皇帝拿破倫三世爲阻止普魯士用武力統一德意志,維護法國在歐洲的霸權,發動了普法戰爭,法軍大敗,普軍長驅直入,侵佔巴黎,迫使法國割地賠款,法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東部被割讓,普政府不準這兩個地方繼續學法語。這篇小說寫的就是韓麥爾先生給學生教最後一堂法語課的情景。

2、教師範讀課文,學生聽讀,然後以這是一節 課爲句式,說說對這篇文章的感受。

此環節是爲了透過教師的朗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消除朗讀長篇文章的牴觸心理,也可以讓他們感受體會文章表現的愛國情感。至於是一節怎樣的課,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三、閱讀課文,分析研究

1、介紹文章體裁,進行學法梳理:

這是一篇短篇小說,小說有三要素:情節、環境和人物。情節一般分爲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情節是故事發生、發展到結束的過程,可以看做是人物性格的發展史。閱讀小說,往往從分析故事情節入手,然後做細緻的人物分析。

2、按照地點、時間的變化理清情節:

開端 發展 高潮(結局)

上學路上 上課之前 上課之中 宣佈下課

3、小說以什麼作爲線索來展開故事情節的?

我的見聞和感受。

4、小弗郎士在最後一課上思想感情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試舉例說明。

要求學生從課文出發,言之有理即可,教師大概準備下面幾點內容:

⑴ 從貪玩不愛學習到熱愛法語;

⑵ 從怕老師到理解同情並敬愛老師;

⑶ 從幼稚不懂事到熱愛祖國。

四、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收集愛國故事或愛國名言。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分析韓麥爾先生的性格特徵,品味語言內涵,加強對主題的理解,培養愛國感情。

一、 再讀課文、合作探究

1、全班自由朗讀課文。

2、文中的另一主人公韓麥爾先生是個極重要的人物,是他的愛國熱情影響了小弗朗士。請找出描寫韓麥爾先生的地方,並以下面的句式說說他的愛國熱情。

我認爲韓麥爾先生是愛國的,因爲

要求學生從課文出發,言之有理即可,教師大概準備下面幾點內容:

⑴ 穿禮服

⑵ 自責和對阿爾薩斯人的批評

⑶ 讚美法國語言

⑷ 下課時臉色慘白

⑸ 盡全力書寫法蘭西萬歲

3、請歸納透過哪些方式描寫韓麥爾先生的。

(外貌、語言、動作、神態)

二、語言品讀

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象拿着一把開啟監獄大門的鑰匙。監獄大門比喻什麼?鑰匙比喻什麼?全句的含義是什麼?

1、監獄大門比喻普魯士對法國的統治和封鎖;

2、鑰匙比喻法國的語言;

3、全句含義:掌握祖國語言,可以激起人民的愛國意識,從而團結起來,打擊侵略者,求得民族的解放。

三、明確小說主題

這是一首愛國主義的交響曲。小說透過阿爾薩斯省的一個小學生小弗郎士在最後一堂法語課中的見聞和感受,真實的反映了法國淪陷區人民慘遭異族統治的悲憤和對祖國的熱愛,以及爭取祖國解放和統一的`堅定意志,集中的表現了法國人民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

四、拓展延伸

1、作爲法國人,韓麥爾先生說:法國語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最明白、最精確。作爲一箇中國人,你是如何看待漢語的?試說說你對漢語的看法。

2、你還知道哪些愛國故事或名言?請與大家分享交流。

五、作業

從下面兩題中任選一題:

1、假如你是小弗郎士,下課後你會怎麼想?怎麼做?請續寫課文。

2、寫一篇300字左右的讀後感。

【教學後記】

《最後一課》前一段時間的課堂教學,自我感覺都不是很理想,氣氛不活躍。爲扭轉這一局面,我花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設計這一課的教學。原來,自己總希望把課文的方方面面都跟學生講,所以經常會有趕時間的感覺,往往導致很多問題都蜻蜓點水,一帶而過。這次,我決定試試只講幾個重點內容,把問題鋪開來講清講透。

結果一課書講下來,真是感覺到無比的痛快,很流暢,學生氣氛熱烈。原來鬱悶的局面一掃而光,直到現在我還很回味那爭相舉手回答問題的場景。我相信,如果以後的課都能上出這個效果,學生一定會愛上語文課。我自己及時地進行了總結,覺得有幾點地方值得我以後繼續發揚。

首先,我用了聖女貞德的故事來匯入新課,學生對此非常感興趣。這個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了他們的愛國情緒,也讓他們對法國文化增加點認識。接着,我以身作則給大家朗誦了這篇文章。文章飽含深情,但篇幅比較長,現在的學生似乎都比較懶,遇上長篇文章就怕朗讀。教師範讀,既可以讓他們比較充分地感受文章的感情,還有利於他們糾正這種懶惰性。爲了達到比較好的效果,我做了認真的準備。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朗讀感染了大家,而之後讓學生談體會就自然水到渠成。

課堂最高潮的地方在於分析人物,學生很積極地閱讀課文,找出有關句子,發表自己的看法。當進行全班討論交流的時候,同學們都非常踊躍,各抒己見,一個又一個地爭相說自己的看法,而且基本都能言之有理。結果,他們找的地方比我準備的還多還豐富。

最後,讓他們談對漢語的理解和愛國故事、名言。原來生怕他們談不出什麼有價值的東西,收集故事和名言不積極,但事實上,他們說到了漢語的古老性,演變性,會意性等特點,頗有見地。對故事名言的講述雖然脫不了老套路(老革命故事),但顯然他們也進行了一定的準備。

總而言之,這兩節課使我與學生一起體會到語文的樂趣,這種樂趣在於融洽的氣氛、充分地交流、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透過課堂,他們既把握了文章的內涵,又鍛鍊了語言能力,最重要的是培養了對語文的興趣。原來,上好課需要精心的設計和準備,最重要的是不要眉毛鬍子一把抓,而是選擇重要問題、學生容易有話可說的問題,所謂多而泛不如少而精,這樣,學生的情緒就容易充分調動,上課也就輕鬆了。

標籤:一課 反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