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圓柱與圓錐》教學反思範文

作爲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圓柱與圓錐》教學反思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圓柱與圓錐》教學反思範文

《圓柱與圓錐》教學反思1

在學習完第三單元《圓柱與圓錐》之後,很多學生容易把圓柱的表面積和體積的計算方法混淆、計算圓錐的體積時老忘乘三分之一、計算生活實際中的物體表面積和體積時,又不能正確判斷該計算什麼或者如何計算,一系列的問題困擾着全體師生,這些問題也反映出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不牢固、計算能力差、對計算公式運用不熟練等。針對這種情況我設計了一節《圓柱和圓錐的整理與複習》課,本節課共設計了兩個環節:

第一環節:整理本單元學過的知識點。包括兩部分:

1、同桌互說圓柱和圓錐的特徵和相關的計算公式;

2、全班交流圓柱和圓錐的異同點,整理各種計算公式。

第二環節:課堂練習。本環節共設計了10道練習題,都是利用公式進行計算的題目,目的是強化學生運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雖然課前做了充分的準備,但上完這節課,才發現課堂效果並不理想。靜下心來反思,似乎自己有點高估了學生的能力,對學情的把握也不夠好。本計劃用7—8分鐘的時間完成第一環節,然後就進入第二環節的學習。上課時才發現學生對圓柱和圓錐的特徵的掌握還基本可以,對於計算公式只會死記硬背,很多學生並不理解字母公式表達的意思,因此在彙報交流環節用了較長的時間給學生講各個字母公式的意思,幫助學生記憶最基礎的計算公式。比如,有的同學還沒記住圓的面積公式,更不要說新公式了,完全是一塌糊塗。

鑑於這種情況,我想在今後的教學中應注意以下三點:

1、平時注意對基礎知識的強化訓練,沒有簡單的基礎知識的支撐,學生就很難在腦海裏構建系統的知識網絡,就不能靈活運用知識工具解決問題。

2、在上覆習課時,可以將知識點的複習貫穿在習題的訓練中,在習題訓練中再次提煉知識點和解題方法,這樣可以將知識點和解決問題緊密結合,不會出現知識點和解決問題脫節的情況。

3、複習時不要貪多,一節課只針對一個知識點進行復習,習題設計要由易到難,層層遞進,訓練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圓柱與圓錐》教學反思2

本單元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探索並掌握長方形、正方形和圓等一些常見的平面圖形的特徵以及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徵,並直觀認識圓柱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此前對圓面積公式的探索以及對長方體、正方體特徵和表面積、體積計算方法的探索,既爲進一步探索圓柱和圓錐的特徵,探索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以及圓柱和圓錐的體積公式奠定了知識基礎,同時也積累了探索的經驗,準備了研究的方法。教學中我注意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圓柱的認識進行有重點的引導

認識圓柱時,由於學生對圓柱已有了一些直觀的認識,教學中我先讓學生從情境圖中找出圓柱,再讓學生舉例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形狀是圓柱的。然後引導學生透過觀察、比較與交流,進一步探索圓柱的特徵。在此基礎上,結合圓柱的直觀圖,介紹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的含義。這一過程,學生是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學習的,對圓柱的特徵有了較完整的認識。

二、注意學習方法的遷移和知識的對比,關注猜想和估計在探索學習中的作用

圓錐的認識和圓柱的認識在研究內容上有其相似之處。認識圓柱後我及時地引導學生進行回顧:“圓柱有哪些特徵?各部分的名稱是什麼?”透過交流學生明白了對於圓柱是從面、直觀圖等方面進行研究的。我及時設問:“我們能從哪些方面來研究圓錐?”透過交流,學生對學習的方法進行了有效地遷移,學習的積極性得到有效地激發。對於圓錐,不同的同學有了不同的認識。然後,透過適時地交流和組織閱讀課本,學生對於圓錐有了較好的認識。在認識了圓柱和圓錐的特徵以後,我讓學生對它們的特徵進行了有效的對比。從而使學生對於圓柱和圓錐有了更深的認識,完善了學生的知識系統。

在探索圓柱的體積公式時,先讓學生觀察底面積和高分別相等的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猜想它們體積間的關係,再啓發學生把以前探索圓面積公式的經驗和方法遷移到探索圓柱的體積公式中來,進而推匯出圓柱體積公式,驗證猜想。

三、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結合具體事物,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開展教學活動

在教學圓柱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時,我先佈置學生完成學具中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的模型的`製作,讓學生對圓柱的表面積有個潛在的認識,併爲教學體積公式奠定實物基礎。教材先讓學生圍繞求圓柱形罐頭側面商標紙的面積是多少這一問題進行探索。在此基礎上,我找來幾個圓柱形並具有側面商標紙的罐子,用剪刀剪開商標紙進行實物演示,再引導學生在方格紙上畫出圓柱展開圖,探索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學習圓錐的體積公式,重點是理解圓錐體積等於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中的1/3“1/3”,學生沒有動手操作,就沒有親身經歷的體驗,對1/3也就沒有強烈的感受,所以我利用原有學生製作的模型,讓學生在沙池中裝、倒細沙,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親身體驗,推匯出圓錐的體積公式,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水平,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透過本單元的教學,我認識到在我們的教學中要注意教材編排的特點,有層次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學中的“度”確實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

《圓柱與圓錐》教學反思3

綜合複習了圓柱和圓錐部分的知識以後,練習題也做了不少,可我發現許多同學仍然在某些題上頻繁出錯,或隔一段時間再做就會出錯,我仔細分析了一下,發現他們還是沒有真正理解題意,怎麼辦呢?經過思索,我終於發現,問題的根源在於我,在於我的引導方法不對,如:

一臺壓路機的前輪是圓柱形,輪寬1.5米,直徑1.2米:

(1)前輪轉動一週,前進了多少米?

(2)如果每分鐘滾動15周,壓過的路面是多少平方米?

對於這樣一道題,我總覺得學生理解起來應該不難,因此每次只是抽學生回答一下:

第一小題其實是求什麼?(底面圓的周長)第二小題求的是什麼?(圓柱的側面積)。並沒有多想學生理解不理解。而每每做這道題時效果都十分不理想。後來,在一次教研交流中聽了於老師說的一句話,我茅塞頓開,我的引導還是過於含糊了,因此,在下節課中,在講評這道題中,我也隨手拿起學生的一本數學書,請孩子們也跟我來,一起演示壓路機的前輪滾動的情況,邊演示邊指:前進了多少米是求的哪一部分的長,而壓路的面積是求哪一部分的面積,這樣形象直觀,學生很容易接受,同時我告訴學生,以後遇到你不理解的情況,也要積極想辦法,如畫圖、利和手中的書本等幫助自己化抽象爲形象,從而化難爲易,而不能不加思考去拼湊算式。

再如,課本59頁第12題:欣欣把一塊底面半徑2釐米,高6釐米的圓柱形橡皮泥,捏成一個與圓柱底面相等的圓錐形,你知道它的高嗎?

大部分學生會透過計算,即先求圓柱形的體積,再利用體積相等的關係,用體積乘3,再除以底面積來做,但,當我把底面半徑2釐米去掉以後,學生很難分清到底乘3還是除以3,爲此,我很是頭疼。

怎麼辦?背公式嗎?學生記不住,也限制了思維的發展。後來,我發現一個孩子在本上畫圖,我受到了啓發:是啊,當它們體積相等時,學生可以在本上畫圖,憑直覺就能發現,當底面積也相等時,圓錐的高肯定是圓柱的3倍,而高相等時,圓錐的底面積應爲圓柱的3倍。接着,我又在黑板上畫了個相反的情況:試想,當它們體積相等時,如果底面積也相等,而圓錐的高如果說畫成圓柱的1/3,會是什麼樣子呢?我畫上以後,學生哈哈大笑,也輕鬆掌握了這一方法,以後,在這類題上就很少出錯了。

透過以上方法,我也深深體會到,數學教學不能光“說”不“做”,要不,學生記住的,也是一些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