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圓柱與圓錐教學反思

作爲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透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驗,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圓柱與圓錐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圓柱與圓錐教學反思

圓柱與圓錐教學反思1

最近教學了《圓柱與圓錐》,內容包括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體積、圓錐的體積等,並參與實踐活動。從教材編寫的層面上講力圖體現以下特點:

1.結合具體情境和操作活動,引導學生經歷“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的過程,體會“點、線、面、體”之間的聯繫教材的第一個活動體現的內容是“由平面圖形經過旋轉形成幾何體”,這不僅是對幾何體形成過程的學習,同時體會面和體的關係也是發展空間觀念的重要途徑,這也是教材將此課題目定爲“面的旋轉”的原因。教材呈現了幾個生活中的具體情境,鼓勵學生進行觀察,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經歷“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的過程。在結合具體情境感受的基礎上,教材又設計了一個操作活動,透過快速旋轉小旗,引導學生結合空間想象體會立體圖形的形成過程,發展空間觀念。教材還提供了若干由面旋轉成體的練習。

2.重視操作與思考、想象相結合,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操作與思考、想象相結合是學生認識圖形、探索圖形特徵、發展空間觀念的重要途徑。在本單元中,教材重視學生操作活動的安排,在每個主題活動中都安排了操作活動,促進學生理解數學知識、發展空間觀念。如“圓柱的表面積”的教學中,教材引導學生透過操作來說明圓柱的側面展開後是一個怎樣的圖形,並呈現了兩種操作的方法:一種是把圓柱形紙盒剪開,側面展開後是一個長方形;另一種是用一張長方形紙捲成圓柱形。再如本單元的最後專門安排了一個“用長方形紙卷圓柱形”的實踐活動,先讓學生用兩張完全一樣的長方形紙,一張橫着捲成一個圓柱形,另一張豎着捲成一個圓柱形,研究兩個圓柱體積的大小;然後組織學生將兩張完全一樣的長方形紙裁開,把變化形狀後的紙再捲成圓柱形,研究圓柱體積的變化,引導學生髮現規律,深化對圓柱表面積、體積的認識,並體會變量之間的關係。

3.引導學生經歷圓柱和圓錐體積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體會類比等數學思想方法類比是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是合情推理時常用的方法。教材重視類比、轉化等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在“圓柱的體積”教學時,教材引導學生經歷“類比猜想—驗證說明”的探索過程。由於圓柱和長方體、正方體都是直柱體,而且長方體與正方體的體積都等於“底面積×高”,由此可以產生猜想:圓柱的體積計算

方法也可能是“底面積×高”。在形成猜想後,教材再引導學生“驗證說明”自己的猜想。在“圓錐的體積”教學時,教材繼續滲透類比的思想,再次引導學生經歷“類比猜想—驗證說明”的探索過程。另外,教材還注意轉化、化曲爲直等思想方法的滲透,如在驗證說明“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時,引導學生把圓柱切割拼成近似的長方體進行研究,體現了化曲爲直的思想方法。

4.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鞏固所學知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圓柱和圓錐的知識在生活中有着較爲廣泛的應用,教材在編排練習時,選擇了來自於現實生活的問題,引導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如學習“圓柱的表面積”時,鼓勵學生計算薯片盒的包裝紙的大小、通風管需要的鐵皮的面積、壓路機壓路的面積等,由於實際情形變化比較多,需要學生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地選擇有關數據進行計算。在學習“圓柱和圓錐的體積”後,教材鼓勵學生計算水桶的容積、圓木的體積、圓錐形小麥堆的體積、鉛錘的質量等。這些實際問題的解決,將使學生鞏固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體會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豐富對現實空間的認識,逐步形成學好數學的情感和態度。

從教學層面上講,我覺得要注意這麼幾點:

1、讓學生經歷知識的生成,理解公式的由來。

2、熟記相關公式和一些常見數據,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和速度。

3、注意知識的拓展應用,體現數學的應用價值,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圓柱與圓錐教學反思2

“實踐出真知”,我覺得這句話講得非常的好。對於學生的學習,我覺得也是這樣。讓學生真正成爲活動的主動者,才能讓學生真正的感受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在教學圓錐的體積時,我感悟特深刻。 推導公式時,我沒有代替學生的操作,始終只以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其中,使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互動起來,在這種形式下,學生運用獨立思考、合作討論、動手操作等多種方式進行了探索。另外,爲了突出“等底、等高”這個條件的重要性,我巧置陷阱,我還特意安排了一組等底不等高,一組不等底也不等高的圓柱和圓錐,結果學生的實驗結論和其他組的不一致,這時候就出現了爭論,這時,我時機引導學生與上次演示比較,1比3的關係是在什麼基礎上建立的?學生恍然大悟,明白圓錐體和圓柱體等底、等高,圓錐體體積纔是圓柱體體積的三分之一。相信今天透過同學們自己的動手體驗,對圓錐的體積計算方法印象深刻,只有自己經歷了纔會牢牢記住!

圓柱與圓錐教學反思3

前幾天我配合學校教研活動講了一節公開課。這節課是在整理和複習圓柱圓錐基本概念公式以及基礎的習題後,針對學生容易出錯的圓柱圓錐體積關係的變式習題進行的一節練習課。

讓我始料未及的是這節課毀了我從教十二年來所積累的所有自信心。一節課就讓我看清了很多人的嘴臉。教研活動對課不對人,針對這節課優點在哪,存在的不足之處又在哪?這樣的課型下回再上該怎麼去上?這樣每一位講課教師纔有信心上好下一節課。而不是因爲一節課而否定一個人。哪一位教師也不能保證自己節節課都講的很精彩,更何況是一節練習課。我們現在的教學又走進了另一個誤區,以爲一節課學生沒有與老師進行互動,沒有進行合作學習,就沒有體現學生自主學習,進行點對點的課就是一節很不成功的課。我不這樣認爲。不是常說要在課前瞭解學生的情況嗎

?我作爲教師我很清楚我們班學生對這些知識點的掌握情況,討論也好,合作也好,起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很多學生跟着走了一個過場而已。看似熱鬧,實際效果不一定好。還不如老師和一部分學生講,其他人聽效果好。他們並不是陪襯。因爲我覺得聽會也是一種學習。我們不是一直都在講教學的實效性嗎?難道老師們節節課都有討論有合作嗎?講授講授有講有授。有些課是沒有必要合作的。

這只是我個人的一點看法,希望我們的教研活動越搞越成功,能有更多的老師參與。但不要一棍子把人打死。必竟給別人評課和自己講課是不一樣的。給教師一個上進的機會。

圓柱與圓錐教學反思4

經過三個星期的教學,第一單元(圓柱和圓錐)如期完成了教學任務。本單元的知識點包括面的旋轉、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體積、圓錐的體積等。

在教學過程中,透過學生的課堂反映、作業質量、小測的反饋資訊,本單元掌握較好的知識點有:面的`旋轉、圓柱的體積、圓錐的體積。這些知識,大多數學生都掌握了長方形、三角形旋轉一週後得得到一個圓柱、圓錐,會利用公式底面積乘以高得出圓柱的體積,以及利用底面積乘以高再乘以三分之一得出圓錐的體積。在體積的教學中,我主要是透過類比法,先複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底面積乘以高,然後讓學生透過猜測、嘗試驗證等手段,讓學生推匯出圓柱和圓錐的公式,所以學生記得特別牢固,這一點在日後的教學繼續發揚。

同時,本單元出錯較多的地方是:計算圓柱的表面積,因爲學生在求表面積時,沒有很好地理解這個圓柱是求兩個底面積加上一個側面積,或者求一個底面積加上一個側面積,或者只求側面積……,所以經常列式出錯,以及計算準確率不高。

但總的來說,第一單元(圓柱和圓錐)的教學目標已達到,部分知識點學生沒有完全掌握的,在期末複習中查漏補缺。

圓柱與圓錐教學反思5

綜合複習了圓柱和圓錐部分的知識以後,練習題也做了不少,可我發現許多同學仍然在某些題上頻繁出錯,或隔一段時間再做就會出錯,我仔細分析了一下,發現他們還是沒有真正理解題意,怎麼辦呢?經過思索,我終於發現,問題的根源在於我,在於我的引導方法不對,如:

一臺壓路機的前輪是圓柱形,輪寬1.5米,直徑1.2米,

(1)前輪轉動一週,前進了多少米?

(2)如果每分鐘滾動15周,壓過的路面是多少平方米?

對於這樣一道題,我總覺得學生理解起來應該不難,因此每次只是抽學生回答一下:

第一小題其實是求什麼?(底面圓的周長)第二小題求的是什麼?(圓柱的側面積)。並沒有多想學生理解不理解。而每每做這道題時效果都十分不理想。後來,在一次教研交流中聽了於老師說的一句話,我茅塞頓開,我的引導還是過於含糊了,因此,在下節課中,在講評這道題中,我也隨手拿起學生的一本數學書,請孩子們也跟我來,一起演示壓路機的前輪滾動的情況,邊演示邊指:前進了多少米是求的哪一部分的長,而壓路的面積是求哪一部分的面積,這樣形象直觀,學生很容易接受,同時我告訴學生,以後遇到你不理解的情況,也要積極想辦法,如畫圖、利和手中的書本等幫助自己化抽象爲形象,從而化難爲易,而不能不加思考去拼湊算式。

再如,課本59頁第12題:欣欣把一塊底面半徑2釐米,高6釐米的圓柱形橡皮泥,捏成一個與圓柱底面相等的圓錐形,你知道它的高嗎?

大部分學生會透過計算,即先求圓柱形的體積,再利用體積相等的關係,用體積乘3,再除以底面積來做,但,當我把底面半徑2釐米去掉以後,學生很難分清到底乘3還是除以3,爲此,我很是頭疼。

怎麼辦?背公式嗎?學生記不住,也限制了思維的發展。後來,我發現一個孩子在本上畫圖,我受到了啓發:是啊,當它們體積相等時,學生可以在本上畫圖,憑直覺就能發現,當底面積也相等時,圓錐的高肯定是圓柱的3倍,而高相等時,圓錐的底面積應爲圓柱的3倍。接着,我又在黑板上畫了個相反的情況:試想,當它們體積相等時,如果底面積也相等,而圓錐的高如果說畫成圓柱的1/3,會是什麼樣子呢?我畫上以後,學生哈哈大笑,也輕鬆掌握了這一方法,以後,在這類題上就很少出錯了。

透過以上方法,我也深深體會到,數學教學不能光“說”不“做”,要不,學生記住的,也是一些死答案。

圓柱與圓錐教學反思6

在學習完第三單元《圓柱與圓錐》之後,很多學生容易把圓柱的表面積和體積的計算方法混淆、計算圓錐的體積時老忘乘三分之一、計算生活實際中的物體表面積和體積時,又不能正確判斷該計算什麼或者如何計算,一系列的問題困擾着全體師生,這些問題也反映出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不牢固、計算能力差、對計算公式運用不熟練等。針對這種情況我設計了一節《圓柱和圓錐的整理與複習》課,本節課共設計了兩個環節,第一環節:整理本單元學過的知識點。包括兩部分:1、同桌互說圓柱和圓錐的特徵和相關的計算公式;2、全班交流圓柱和圓錐的異同點,整理各種計算公式。第二環節:課堂練習。本環節共設計了10道練習題,都是利用公式進行計算的題目,目的是強化學生運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雖然課前做了充分的準備,但上完這節課,才發現課堂效果並不理想。靜下心來反思,似乎自己有點高估了學生的能力,對學情的把握也不夠好。本計劃用7-8分鐘的時間完成第一環節,然後就進入第二環節的學習。上課時才發現學生對圓柱和圓錐的特徵的掌握還基本可以,對於計算公式只會死記硬背,很多學生並不理解字母公式表達的意思,因此在彙報交流環節用了較長的時間給學生講各個字母公式的意思,幫助學生記憶最基礎的計算公式。比如,有的同學還沒記住圓的面積公式,更不要說新公式了,完全是一塌糊塗。鑑於這種情況,我想在今後的教學中應注意以下三點:

1、平時注意對基礎知識的強化訓練,沒有簡單的基礎知識的支撐,學生就很難在腦海裏構建系統的知識網絡,就不能靈活運用知識工具解決問題。

2、在上覆習課時,可以將知識點的複習貫穿在習題的訓練中,在習題訓練中再次提煉知識點和解題方法,這樣可以將知識點和解決問題緊密結合,不會出現知識點和解決問題脫節的情況。

3、複習時不要貪多,一節課只針對一個知識點進行復習,習題設計要由易到難,層層遞進,訓練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圓柱與圓錐教學反思7

一、這張試卷計算量很大,很多同學兩節課做不完試卷,在考試過程中我發現他們都是按題的順序去做題,比如第五大題計算量是最大的,但是平均到每空卻不足1分,後面的應用題最少都是5分一題,計算量不大也不難算,可是因爲沒有時間,空着,讓人非常可惜,所以我在講評試卷的時候給他們一個建議,先把整張試卷看一遍,在決定怎樣做題。

二、計算出錯很高,因爲要用到3.14,所以很多是小數,有些又是平方,很多同學算錯,填空題基本都要計算,算錯了就2分沒有了,很考驗計算的準確率及計算的速度,平時作業如果是筆算的,在這次考試過程中不容易出錯,而且快,因爲有些他們都背出來了,比如4*3.14=12.565*3.14=15.79*3.14=28.26,16*3.14=50.24,碰到這些根本不用列豎式,而平時不願意筆算的同學,在這次考試中栽跟頭了。

三、不能正確使用公式

求圓柱表面積時忘記用底面積乘2;求圓錐體積時忘記乘三分之一;求表面積或體積時丟掉3。14或忘記乘高

四、公式混淆

如圓柱的側面積公式與體積公式混淆:一個圓柱的底面直徑是10釐米,高20釐米,它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有的學生用3.14×10×20,錯用了側面積公式,有的時候計算體積卻運用了側面積的計算公式。

五、公式的變換不到位,比如一個圓錐的體積是9.6立方厘米,高6釐米,求它的底面積。

生:9.6/6=1.6(平方釐米)錯用了圓柱的體積公式,應該是9.6*3/6=4.8(平方釐米)。

總之,多數錯誤是因爲學生審題習慣不佳,題目理解不到位造成的,以後還得繼續注意這方面的引導。同時在練習的過程當中,還要進一步的加強變式方面的練習,提高計算的準確度和技巧,使得單元知識的掌握更加的牢固。

圓柱與圓錐教學反思8

1、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本節課內容是對圓柱圓錐的相關知識進行回顧、複習和應用,圍繞圓柱圓錐的特徵、圓柱的表面積、圓柱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進行梳理和複習,並結合知識點設計了判斷、選擇、解決問題、拓展延伸等練習題,使得學生進一步認識圓柱和圓錐,溝通知識間的聯繫和區別,在整理複習中形成知識網絡,學會知識整理的方法。並能運用圓柱圓錐相關公式解決和圓柱圓錐有關的問題,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2)學生分析

作爲六年級學生,孩子獨立整理某一單元的知識,有一部分學生具備這種能力,但小組裏面,有大多數學生這種能力尚未形成,因此,我們把單元知識的整理放在小組裏面,放到課前,給學生提供了幾種模式:列表法,大括號法,知識樹等,放手讓學生合作完成,集思廣益,大家的智慧累加到一起,就是這節課的知識脈絡。課上只是展示交流的過程,在提升的過程中,激起學生新的思維火花,生成新的資源,共同處理課上新出現的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一個提高的過程。

2、教學反思:

從課堂實踐來看,知識點與相關練習融合在一起,比與知識點完全割裂,邊複習邊練習,學以致用,學生的腳步更穩健,知識掌握更紮實。這節課上,學生真正成爲課堂的主體,給學生充分的空間和時間來思考、交流、展示;我們的評價及時、客觀,對學生有激勵性;教學內容設計有層次性,重難點突出;課堂上學生活動量大。不足之處:因爲複習課我們缺乏學法的指導,所以這節課上,孩子們沒能把知識點緊密聯繫,沒能找到那種遊刃有餘的感覺,因此,以後的複習課,需要我們給孩子們更多的指導,讓孩子們掌握一種知識梳理的方法。另外,課前預設,備學生這塊,預設不夠細緻,判斷題②圓柱的側面展開一定是長方形。當學生意見沒能達到統一時,不同意見方的辯論組織不夠有效,覺得蒼白的語言讓學生遊離於正確與錯誤之間,不可置否。試想,如果我們課前準備實物演示,直觀的演示會代替萬語千言。

圓柱與圓錐教學反思9

一、對圓柱的認識進行重點引導

認識圓柱時,由於學生對圓柱已有了一些直觀的認識,教學中我先讓學生從情境圖中找出圓柱,讓孩子明白生活中的圓柱和圓錐,在此基礎上,結合圓柱的直觀圖,介紹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的含義。並對圓柱的側面教學作了重點說明。

二、注意學習方法的遷移

圓錐的認識和圓柱的認識在研究內容上有其相似之處。認識圓柱後我及時地引導學生進行回顧。透過交流學生對學習的方法進行了有效地遷移,學習的積極性得到有效地激發。興趣盎然地投入到觀察、研究之中。對於圓錐,不同的同學有了不同的認識。然後,透過適時地交流和組織閱讀課本,學生對於圓錐有了較好的認識。

三、注意對比

圓柱和圓錐認識以後,我讓學生對於圓柱和圓錐的特徵進行了有效的對比。從而使學生對於圓柱和圓錐的面、高有了更深的認識,完善了學生的知識系統。

透過本課的教學,我認識到在我們的教學中要注意有層次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雖然課前鑽研教材,準備學具、教具花的時間多些,但看到孩子們那一張張可愛臉蛋,我心裏和孩子一樣樂滋滋的。

圓柱與圓錐教學反思10

新課之後綜合複習了圓柱和圓錐部分的知識以後,練習題也做了不少,可我發現許多同學仍然在某些題上頻繁出錯,或隔一段時間再做就會出錯,我仔細分析了一下,發現他們還是沒有真正理解題意,怎麼辦呢?經過思索,我終於發現,問題的根源在於我,在於我的引導方法不對,如:

一臺壓路機的前輪是圓柱形,輪寬1.5米,直徑1.2米,

(1)前輪轉動一週,前進了多少米?

(2)如果每分鐘滾動15周,壓過的路面是多少平方米?

對於這樣一道題,我總覺得學生理解起來應該不難,因此每次只是抽學生回答一下:

第一小題其實是求什麼?(底面圓的周長)第二小題求的是什麼?(圓柱的側面積)。並沒有多想學生理解不理解。而每每做這道題時效果都十分不理想。後來,經過反覆思索,詢問學生爲什麼出錯,知道了原因,找出癥結。我的引導還是過於含糊了,因此,在下節課中,在講評這道題中,我隨手拿起學生的一本數學書,請孩子們也跟我來,一起演示壓路機的前輪滾動的情況,邊演示邊指:前進了多少米是求的哪一部分的長,而壓路的面積是求哪一部分的面積,這樣形象直觀,學生很容易接受,同時我告訴學生,以後遇到你不理解的情況,也要積極想辦法,如畫圖、利用手中的書本等幫助自己化抽象爲形象,從而化難爲易,強化思維靈敏度,增強理解力,而不能不加思考去拼湊算式,盲目作題。這樣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空間觀念。

再如,把一塊底面半徑2釐米,高6釐米的圓柱形橡皮泥,捏成一個與圓柱底面相等的圓錐形,你知道它的高嗎?

大部分學生會透過計算,即先求圓柱形的體積,再利用體積相等的關係,用體積乘3,再除以底面積來做,但,當我把底面半徑2釐米去掉以後,學生很難分清到底乘3還是除以3,爲此,我很是頭疼。

怎麼辦?背公式嗎?學生記不住,也限制了思維的發展。後來,我發現一個孩子在紙上畫圖,我受到了啓發:是啊,當它們體積相等時,學生可以在紙上畫圖,憑直覺就能發現,當底面積也相等時,要讓體積相等就要把圓錐的高畫長,圓錐的高肯定是圓柱的3倍,而高相等時,圓錐的底面積應爲圓柱底面積的3倍。接着,我又在黑板上畫了個相反的情況:試想,當它們體積相等時,如果底面積也相等,而圓錐的高如果說畫成圓柱的1/3,會是什麼樣子呢?我畫上以後,學生哈哈大笑,學生的開懷大笑的同時也輕鬆掌握了這一方法。同時在畫的過程中學生總結出:等體等底的圓錐的高是圓柱高的3倍,等體等高的圓錐的底面積是圓柱底面積的3倍。以後,在這類題上就很少出錯了。

透過以上方法,我也深深體會到,數學教學不能光“說”不“做”,要不,學生記住的,也是一些死答案。我們在教學中要善於誘導學生挖掘解題策略與方法,善於總結提煉一些有用的結論,獲得高效學習,讓學生輕鬆獲得數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