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課文《變色龍》的教學反思

《變色龍》一文借“發現變色龍——端詳變色龍——放回變色龍”的線索,生動地向我們介紹了變色龍的外形、捕食、變色三個特點,結構非常清晰,是一篇引導學生學會觀察,訓練學生能按一定的順序描寫動物的極好的範文

因此,我在教學第一課時時,着重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線索,把握“發現變色龍——端詳變色龍——放回變色龍”這一主線,以及工人們是如何發現變色龍的,變色龍給人的`最初印象是什麼?在教學第二課時時,着重引導學生探究工人們是從哪些方面“端詳”變色龍的,理出“外形——捕食——變色”的線索。

第二課時的教學重點我放在“變色龍的外形”上,一方面這一部分的描寫非常生動、細緻,另一方面正好可以結合習作2,指導學生如何觀察小動物,如何把小動物的外形特點寫好的方法。教學時,我先出示一張變色龍的圖片,讓學生觀察,說出自己觀察到的變色龍的外形特點,這時學生說的比較零散,也沒有什麼順序,都是看到什麼就說什麼。學生充分發言之後,我帶着學生走進文字,仔細閱讀課文第9自然段,說一說文中是按照什麼順序來描寫變色龍的外形的。學生會理出“全身—頭—身軀—尾巴”的順序,這是從整體到局部。透過那些表現變色龍各部位特點的詞語,學生很快發現了,作者是抓住了變色龍身體各個部位的顏色、形狀等方面的特點來進行描寫的。從而,引導學生總結出觀察和描寫小動物的方法:仔細觀察、抓住特點、按一定順序來寫。

理出順序,找出方法還不夠,還沒有內化。於是我再次出現變色龍的圖片,讓學生看着圖片,根據黑板上的提綱,練習按順序介紹變色龍的外形。學生基本掌握了以後,我又出示一張小貓的圖片,讓學生嘗試用剛剛總結出來的方法,仔細觀察,抓住主要特點,按照一定的順序來描述小貓的外形。有了前面的總結和內化,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這樣的方法。

要想讓學生在短短的四十分鐘內學有所獲,就需要老師抓住文字特點,掌握學生特點和需要,以此確定教學重點,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將知識內化成學生的語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