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幼兒園中班優質數學教案《排排隊》含反思(通用10篇)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優質數學教案《排排隊》含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中班優質數學教案《排排隊》含反思(通用10篇)

幼兒園中班優質數學教案《排排隊》含反思 篇1

一、活動目標:

1、學習比較物體的高矮,能按高矮對物體進行排序。

2、在遊戲演示、操作比較中瞭解比高矮的前提條件。

3、樂意參加數學活動,體驗操作中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已進行過3以內的大小、長短物體的排序;小鴨小雞、小貓圖片;操作排序卡、娃娃等。

三、活動過程:

(一)、拍球,引出高矮師:今天老師帶來了球,誰想來拍怕這個球?拍的時候腳不能踮起來,也不能跳起來。

師:這兩個小朋友誰拍到了?誰沒有拍到?

師:爲什麼××拍到了,而××沒有拍到?

師:對,因爲××高拍到了球,××矮拍不到球。

師:那老師和小朋友誰高誰矮呢?請一個小朋友和老師比一比。

師:老師和××誰高誰矮呢?,請小朋友說完整。

(二)、瞭解比高矮的條件師:我聽到了小動物的叫聲,原來是小鴨小雞(拿出籃子),小鴨和小雞也要來比高矮了,看看,小鴨和小雞誰高誰矮呀?

師:看看清楚(籃子拿掉),現在它們誰高誰矮呀?

師:原來小雞站在高高的積木上,而小鴨呀站在桌子上,這樣能比嗎?,那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師:請小雞下來也站在桌上,現在小鴨小雞都站在桌上能比了嗎?那誰高誰矮呀?

師:原來比高矮要站在同一高度上能比。小鴨小雞說謝謝小朋友,我們回去了。

師:喵喵喵,誰來了?小貓來了,小貓是高還是矮呀?

師:原來小貓一個人,沒有誰跟它比,所以我們不知道它是高還是矮,原來比高矮要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才能比。小貓請你回去找個好朋友比一比吧。

(三)、與同伴比高矮師:小朋友,我們知道了比高矮要兩個以上,而且要站在同一高度上才能正確比較。那現在你們想不想跟好朋友比比高矮呀?

師:請你們找個好朋友,比一比,看看誰高誰矮?

師:請你說說,剛纔你跟誰比了?誰高誰矮?

(四)、給娃娃排隊師:現在老師要請三個小朋友上來,比一比,並且根據高矮排排隊。

師:最矮的排在最前面,誰最矮呀?看看他們是怎樣排的?(從矮到高)師:這是排列卡,看到小朋友玩得這麼高興,瞧,娃娃也來了,他們也想來比比高矮、排排隊。我呢要從紅旗開始把娃娃排在排列卡上,而且排的時候要從矮到高排隊。

師故意錯空:這樣排隊對嗎?爲什麼?誰來幫老師改正?

師:原來排隊時要從矮到高來排。

師:老師給每個小朋友準備了四個娃娃、還有排列卡,請小朋友給娃娃從矮到高排在排列卡上,注意從小紅旗開始排。

師:大家一起來看看你們是怎麼排的?(針對出現的情況講評)(五)延伸活動:

師:又來了兩個娃娃,他們也想排到隊伍裏來,老師把娃娃放進籃子裏,區域活動時你們去試一試,把這兩個娃娃也排進去。

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中增加了社會領域的內容:培養幼兒的分享、合作意識。這主要針對我班部分幼兒缺乏合作意識的問題而提出。另外,知識的難度有所提高,表現在:讓幼兒不僅發現規律並按規律延伸序列,不僅嘗試自己設計規律,還要用“多種方式”表現規律。“多種方式”,其實是把藝術等其他領域的知識滲透到數學活動中。結果表明,這樣的目標在幼兒的“最近發展區”內,是幼兒經過努力能夠達到的。所有幼兒都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除個別幼兒數學能力發展稍滯後及少數幼兒合作意識弱以外,其餘幼兒均能達到目標。

幼兒園中班優質數學教案《排排隊》含反思 篇2

一、活動目標

1、能將5以內高矮、粗細不同的物體進行排序。

2、探索兩種排序之間的關係,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3、經過舞蹈活動促進全身運動。

4、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二、活動準備

1、長短不同、粗細不同的習慣5根。

2、幼兒用書

三、活動過程

1、複習鞏固比較兩個物體高矮的方法。

(1)請幼兒和老師來比高矮。

教師:老師要和你們玩一個新的遊戲,我請一位小朋友上來和老師比高矮,在比高矮之前呢?請小朋友把你們的眼睛矇住。(幼兒和教師比高矮的時候,幼兒踩在椅子上。)請小朋友來看一看,我和樺樺小朋友誰高誰矮呢?你從哪裏看出來的。

(2)請幼兒說一說。

(3)教師小結:兩個人比高矮的時候要站在同一水平面上,而且要捱得近一些。

2、探索按照高矮排序的方法。

(1)教師請五個小朋友到臺前,有的站着,有的坐着,有的蹲着。

教師:我們現在怎麼比較他們的高矮呢?(讓他們都站起來,站在同一水平面上)

(2)五個小朋友按從高到矮的順序排序。

①教師:現在他們都在同一水平面上了,我們怎樣給他們排排隊呢?

先找出來最高的,排在前面,再找第二高的排在最高的後面,再找第三高的挨着第二高的往後排……

②教師:笑笑和左左兩個小朋友看起來差不多高,怎麼辦呢?

先讓他們站在同一水平面上,靠的近一點立正站直,或者請他們背靠背,都不仰頭,看一看誰的個頭高一點。

③用同樣的方法進行從高到矮排序。

教師:五個小朋友是按照什麼順序排的?除了從高到矮排,還能怎麼排呢?

3、探索按照高矮粗細排序的方法。

(1)我們可以按照什麼規律給它們排隊呢?(從粗到細或從細到粗;從高到矮或從矮到高。)

(2)探索兩種排序之間的關係。

教師:兩種排列的順序有什麼不同呢?你發現了什麼祕密嗎?

4、開啟幼兒用書,按要求完成排序。

(1)教師幫助幼兒理解題目的要求。

(2)教師知道幫助能力較差的幼兒。

(3)幼兒之間互相檢查,交流討論。

反思:

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學,如排隊,每天的做操要排隊,班級裏的物品要歸放,遊戲中無意識的比高矮等等。"排排隊"這個活動選自百科畫冊,這是幼兒在比高矮基礎上按照要求對物體進行排序。活動中的重點是學習比較物體高矮,能按高矮進行排序,難點是瞭解比高矮的條件。

本次活動我設計了五個環節,第一環節以拍球引出高矮,初步感知高矮,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第二環節瞭解比高矮的前提條件,在此間,我透過遊戲演示小鴨小雞小貓動物形象和操作比較,幫助幼兒瞭解比高矮的條件(二個以上在同一高度上)。第三環節與同伴比高矮,這一環節中幼兒親身投入比較活動中,透過比一比,說一說,及時應用習得知識。第四環節排排隊,透過給三個幼兒排隊、老師錯空、幼兒改正、小組操作,進一步讓幼兒鞏固物體的排序。第五環節延伸活動對排序又提高了一個層次。

幼兒園中班優質數學教案《排排隊》含反思 篇3

活動名稱:

排排隊

活動目標:

學習將物品按照ABAB的規律進行排序

活動準備:

課件、串珠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模仿遊戲匯入活動

師: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玩個模仿遊戲,我來做一個動作,小朋友來模仿我的動作。小耳朵要仔細聽噢?拍手——拍腿,拍手——拍腿、拍腿——跺腳,拍腿——跺腳、拍肚皮——拍肩,拍肚皮——拍肩,透過課件引導幼兒學習按ABAB規律排序

師:今天,我們的好朋友喜羊羊邀請我們去羊村去做客,他正在羊村等着我們呢,我們趕快出發吧。

二、(播放課件)引導幼兒發現物品的規律

1、師:哇,羊村到了,喜羊羊正在門口等着我們呢,小朋友看門口的小花也在歡迎我們呢,提問:小朋友看看小花寶寶是怎樣排隊的?(師引導幼兒觀察討論,發現是按照物體顏色間隔排序的方法)小朋友說得真好。現在我們趕快跟着喜羊羊去羊村看看吧?

2、(師播放第二張幻燈片)小朋友快看是誰呀?(慢羊羊村長)慢羊羊村長好像有話跟要說(播放錄音)不好了,懶羊羊被灰太狼抓走了,我們快和喜羊羊一起去救他吧。

3、(師播放第三張幻燈片)狼堡到了,小朋友看,狼堡門口有許多陷阱,想要躲過這些陷阱我們就要發現陷阱裏的祕密。小朋友仔細看陷阱是怎樣排列的?(一個綠的,一個紅的)小朋友說得真好,如果我們繼續往前走會遇到什麼顏色的陷阱?誰來試試把隱藏的陷阱找出來?(引導幼兒按規律將陷阱找出來)

小結:全體幼兒說一遍

4、(師播放第四張幻燈片)我們終於躲過陷阱了,不好,懶羊羊被灰太狼放到鍋裏了,要想就出懶羊羊必須解除灰太狼的魔咒,灰太狼的魔咒就藏在這些蘋果裏。小朋友擦亮眼睛仔細看這些蘋果有什麼不一樣?它們是怎樣排隊的?(一個大的,一個小的)小朋友說得真好,接下來應該怎樣排?(引導幼兒按規律將陷阱找出來)

小結:全體幼兒說一遍

5、(師播放第五張幻燈片)灰太狼的魔咒終於被解開了,可是邦着懶羊羊的繩子還是沒開啟,灰太狼說了,只有把牆上的機關按鈕全都點亮,懶羊羊才能獲救。我們快來看一看,這些按鈕是怎麼樣排列的?(一個三角形,一個正方形)小朋友說得真好,接下來應該怎樣排?(引導幼兒按規律將陷阱找出來)

小結:全體幼兒說一遍。師:哈哈,灰太狼終於被打敗了。

6、(師播放第六張幻燈片)今天是美羊羊的生日,美羊羊邀請戚老師和小朋友一塊去參加,可是我送給美羊羊的禮物還沒有準備好,小朋友快來幫幫我吧?

看,老師準備了一條項鍊,這條項鍊是什麼顏色的呀?(粉、黃),它是怎麼排列的?這條項鍊是粉珠珠、黃珠珠一個隔着一個排列的。這條項鍊還沒做完呢,哪個小朋友來幫我做完,看看後面應該排什麼顏色的珠珠呢?(請一幼兒師範)做完後完整說一說。

7、師引導幼兒自由選擇顏色串項鍊

師:小朋友看,老師這裏有許多的方形的小珠子,它們都有什麼顏色?小朋友也來做一條漂亮的項鍊送給美羊羊吧?讓兩種顏色的小珠子一個隔一個串起來。

活動結束:

師請幼兒按照一男一女的規律排成一隊參加美羊羊的生日宴會。

活動反思

數學來源於生活,讓數學幫助我們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利用生活中常見事物,由淺入深逐步進入題,由此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幼兒的主體性發展。數學《排排隊》是一節按規律排隊的活動。讓孩子在操作活動中體驗操作的樂趣。

對於第一次接觸按規律排隊。通常孩子們都感覺比較困難。基於以往的教學經驗和孩子們的年齡特點。排隊對於孩子們比較貼近他們的的生活,是每天都要做的事情。讓孩子們親身參與,感受排序是有規律的。在後面的操作部分孩子完成得都很好。

整個活動孩子們都是在一種輕鬆而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課堂氣氛活躍,孩子對按規律排隊掌握也比較好。

幼兒園中班優質數學教案《排排隊》含反思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將收集的種子分類,排列,並做記錄。

2、積極探索,分析討論,感知物體的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的關係。

3、培養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養成愛探索、勤動腦及良好的操作習慣。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種子(南瓜子、葵瓜子、西瓜子各十顆)。

2、 紙板;大書4本、小書五本。

活動過程:

1、匯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師:看看桌上有什麼?幼:南瓜子、葵瓜子、西瓜子。師: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什麼?幼:種子。

2、 第一次探索活動:感知數量相同,大小不一的種子,排列長短不一樣。

(1)講解操作要領。師:現在請你們做件事,給這些種子分分家(出示圖一)。請你們猜猜第一條線上排什麼?爲什麼?幼:南瓜子,因爲有南瓜子標記。師:那第二、第三條線呢?幼:葵瓜子、西瓜子。師:排隊的時候要從黑線開始,一個靠着一個,讓它們站在線上。三個全排完了,不要收,數一數,把數字記到後面的格子中。

(2) 幼兒操作,用種子在紙板上排隊。

(3)請幼兒講述排列結果。師:南瓜子有幾顆?(幼:十顆),葵瓜子有幾顆(幼:十顆),西瓜子呢?(幼:十顆)它們都是十顆啊?那它們排的隊伍一樣長嗎?(幼:不一樣)

(4)討論爲什麼都是十顆,隊伍不一樣長呢?幼兒A:因爲西瓜子小,所以排得最短。幼B:因爲南瓜子大,所以排得最長。幼C:因爲葵瓜子不大也不小,所以排的隊伍不長也不短。

(5)老師小結:相同數量的種子,顆粒越小,排列越短,顆粒越大,排列越長。

3、第二次探索活動:感知大小不一的種子,排列長短相同時,數量不同。

(1)請幼兒把紙板翻過來,觀察另一面。師:看看紙板上有什麼?幼:種子標記,線。師:這三條線怎麼樣?幼:一樣長。

(2) 設疑、引導幼兒思考。師:如果在這三條一樣長的線上排隊,想想,它們用的數量會不會一樣多?幼A:一樣,幼B:不一樣。

(3) 交代探索要求,幼兒操作。師:請你們用不同的種子分別在三條一樣長的線上排列,看看它們用的數量到底會不會一樣多呢?

(4) 講述操作結果。幼A:不一樣多。幼B:西瓜子用得最多, 南瓜子最少。

(5)討論“爲什麼排一樣長的隊伍時,西瓜子用得最多,南瓜子用得最少呢?”

(6) 小結:隊伍一樣長時,小種子用得多,大種子用得少。

4、 結合生活實際,進一步感知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的關係。

(1)師手拿大書、小書。

提問a:如果用相同數量的大書和小書排隊,誰的隊伍長,誰的隊伍短,爲什麼?幼:小書小,排的隊伍短;大書大,排的隊伍長。

提問b:讓它們排一樣長的隊伍,大書和小書誰用得多?爲什麼?幼:隊伍一樣長時,大書用得少;小書用得多。

(2)遊戲《過小橋》。

師:老師和幼兒一起走獨木橋從起點處腳跟對腳尖走到終點線,數數你用了幾步?(師生遊戲)師:爲什麼老師用的步子小,你們用的多呢?(老師腳大,用的步子少;幼兒腳小,用的步子多)

5、遊戲結束。

師:小朋友們今天學得都很認真,也很愛動腦筋,現在我們一起去玩《過小橋》的遊戲吧!

活動反思:

在這個活動中,孩子們透過自己動手操作來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了很大的發揮。特別是孫海昕,以前上公開課總會“出狀況”,這會兒喜歡動手的他可謂是“如魚得水”,操作起來一絲不苟,小腦筋也動得特別快。在得到我的肯定與讚許後表現也越來越棒了。

在活動中孩子們用自己的語言來解釋他們的發現,同樣非常精彩。當我在指導過程中問起一組幼兒:“爲什麼都是10顆,隊伍不一樣長呢?”周俊傑搶先回答:“因爲南瓜子很胖,他的隊伍就排得很長。”呂晨曦大笑:“就象周俊傑一樣胖!”宋佳洪接着說:“就是,10個周俊傑排的隊就比10個呂晨曦排得長。”看來,孩子們已經會活學活用了。

這次活動雖然我考慮到了材料的準備,選取的種子也是南瓜子最大,西瓜子最小,但是在幼兒操作過後,我發現情況並不是我預想的一樣,有的幼兒把南瓜子豎着排隊,把葵瓜子橫着排隊,結果發現葵瓜子排的隊比南瓜子長。講評的時候,我沒有把這個現象拿出來討論,只是在幼兒操作中幫他們重新排了一下,個別指導了一下。

觀察實錄:

宋佳洪是個既聰明又調皮的孩子,還有就是比較粗心,只要老師佈置什麼,他總能很快完成,今天也不例外。今天我們在數學活動中進行種子排隊的遊戲,在整個活動中,我注意到宋佳洪的動作十分迅速,他一會兒就給種子排好了隊,並走到我面前向我炫耀“老師,我已經好了”。我仔細一看,發現其中他給葵瓜子排隊沒有都排上去,但線已排滿了。我示意他自己重新檢查一遍,這回他又仔細地進行了比對,發現自己沒有讓葵瓜子一個靠一個站在線上,因此又返回座位上重新操作。

教師分析:對於中班上學期的孩子來說,實物排隊是個常見的遊戲,這次的排隊遊戲一共有二個層次,第一層:給數量一樣多的種子排隊。第二層:在一樣長的線上給種子排隊。今天進行的操作活動,我特意準備了三種大小不一的種子,主要是考考孩子的眼力,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和比較能力。今天宋佳洪的這種情況並不是只有他纔出現,在平時的活動中,我一定要好好培養孩子們的觀察能力,使他們變得認真、仔細。

幼兒園中班優質數學教案《排排隊》含反思 篇5

【活動目標】

1、透過看一看,比一比,排一排的感知活動,學習按大小順序將3以內的物體進行排序。

2、能用自己的語言講述物體排列的順序。

3、能積極參與活動,對排序活動感興趣。

4、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

2、大小不同的蘋果,操作底板。

3、音樂,水果若干。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師:水果大豐收嘍,讓我們坐上車,一起去果園看看吧。

2、在音樂的伴奏下,教師帶領幼兒參觀果園。

二、學習按大小順序將3以內的物體進行排序。

1、看看說說,引導幼兒觀察並比較大小。

(1)提問:這是什麼水果?數一數有幾個蘋果呢?

(2)這些蘋果有什麼不一樣呢?哪一個最大?哪一個最小?

(3)請三位小朋友上臺來分別摘一個蘋果,讓幼兒說出誰摘的小蘋果,誰摘的大蘋果,誰摘的最大的蘋果。

2、學習將3個蘋果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序。

(1)按從小到大排序。

師:剛剛長出來的蘋果是很小的,後來才慢慢地長大,誰能把這些蘋果從小到大一個個排一排,表示蘋果是怎樣一點點長大的嗎?

(2)請幼兒先比較出大小,再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練習排序。

(3)幼兒和教師一起說排序的規則:小的——大的——最大的。

3、練習將3個蘋果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序。

(1)按從大到小地排序。

師:果園的水果運到水果店了,我們去看看叔叔阿姨是怎樣整理蘋果的吧。咦,叔叔阿姨把最大的蘋果排第一,後面應該怎麼排呢?

(2)請小朋友嘗試從大到小排蘋果。

(3)幼兒和教師一起說排序的規則:大的——小的——最小的。

三、操作鞏固,加深按大小順序將3以內的物體進行排序方式的理解。

1、師:很多小朋友們給蘋果排隊排得可真好,可是水果店裏還有許多水果沒有擺放整齊,叔叔阿姨也想讓小朋友幫忙,叔叔阿姨告訴呂老師一個祕密,這些水果喜歡按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的樣子來排隊,你們願意幫忙嗎?

2、幼兒操作活動,進一步掌握有規律的排序方法,教師適當指導。

3、評價幼兒的操作材料,鼓勵幼兒說說自己的操作結果。

四、快樂水果宴

師:水果店的叔叔阿姨非常感謝小朋友的幫助,他們準備了香甜的水果,讓我們一起去品嚐吧。

教學反思:

一學期一次的一課三研,終於斷斷續續地落下帷幕。對於一研的我來說,這節課對我的磨練是我教學生涯中不可磨滅的印記。

以前,新教師都是透過模仿課來梳理教案;上試教課來找出課上的不足。而這次,新教師都被安排在了一研,這對我來說又是一個嶄新的考驗。不僅要自己備課,而且還要利用電腦製作課件。當然,我們這組的周老師、朱老師,都給予了我極大的幫助和提高。一到我們這組研課的時間,周老師就會一遍一遍地幫我梳理教案,一字一句的斟酌。朱老師則不厭其煩地教我用電腦如何製作課件。下班後,我們就在一起製作教具。回家後,我就對着鏡子一遍一遍的上着“試教”,自己充當多重角色,連上課有小朋友過於激動躺在地上的場景我都設想到了,並想辦法解決。所以,在上完一研後,老師們對我的課還是讚賞有加的。

幼兒園中班優質數學教案《排排隊》含反思 篇6

設計意圖:

感知相鄰兩數之間的數量關係,並根據前一個數或後一個數猜相鄰數,讓幼兒正確理解“鄰居”的含義並進而感知“相鄰數”的含義,透過比較知道一個數的相鄰數有兩個,是比它大1和小1的數。活動透過情景和遊戲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給幼兒創設一個輕鬆愉快的環境,透過幼兒與同伴之間的友好交往和合作遊戲,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進而激發幼兒對數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學習2得相鄰數,感知相鄰數多1少1的關係。

2、在教師引導下,發現相鄰數的規律。

3、在遊戲中培養傾聽的習慣。

活動準備:

1、幼兒操作材料:企鵝圖片6張,1-3數字卡片。

2、音樂《找朋友》。

活動重點:

初步理解相鄰數的概念,學習2的相鄰數。

活動難點:

理解相鄰數的含義,感知相鄰兩數多1或少1的關係。

活動過程:

1、觀看課件,以故事形式引出活動。

今天一大早,企鵝新村特別熱鬧,因爲他們要搬新家了。企鵝哥哥一搖一擺走來了,我們來看看,來了幾隻企鵝哥哥?一隻企鵝哥哥用數字幾表示……企鵝哥哥、姐姐、弟弟都搬進了新家,他們心裏真高興呀。

2、嘗試運用相鄰數規律,找出3的相鄰數。

小企鵝們來做智力遊戲了,他們要給長條點卡排隊。

---找出1、2、3、4的點卡,按從少到多的順序給長條卡排隊。

---3有好朋友嗎?3的好朋友是幾和幾?爲什麼?(因爲3在中間,它比前面的2多1,比後面的4少1.)

---引導幼兒觀察長條卡片加以驗證。

3、遊戲:企鵝請客

今天,小企鵝們要請小朋友到他們的新家來聚餐。

小朋友每人一張數字卡,音樂響起,小朋友又唱又跳自由活動,音樂停,小企鵝出示數字幾,他的好朋友就進入企鵝家裏來,圍到他的左右來聚餐。

一、觀察企鵝的外形,找不同。

老師:有6只小企鵝來到了咱們的教室裏,歡迎他們吧!

請幼兒區分6支企鵝的不同之處,將相同的企鵝挨在一起,並將代表圖片展貼在黑板上。

老師:他們有什麼不同?

二、感知相鄰數之間多1少1的關係。網站

1、將數字1、2、3於相同數量的企鵝圖片對應擺放。

老師:誰上來數一數這裏分別有幾隻企鵝?幫老師把小數字貼上。

2、分別說出3種企鵝的數量,並比較3種企鵝的多少。

老師:哪一種企鵝的數量是最多的?哪一種是最少的?

3、按從少到多的順序給3種企鵝排隊。

三、引導幼兒發現相鄰數的規律。

老師:請你觀察一下,小企鵝排列有什麼規律呀?

1、數字1、2、3是按由小到大的順序排列的,1比2少1,排在最前面;3比2多1,排在最後面;2在中間,所以1和3是2的好朋友。

2、幼兒嘗試運用相鄰數的規律,找出3的相鄰數。

老師:小朋友想一想,3的好朋友是誰呢?

3、電腦遊戲測試

分別找出1、2、3的相鄰數。

老師:現在考一考小朋友,誰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他們的相鄰數。

四、遊戲《找朋友》

幼兒每人拿一張數字卡片,聽音樂傳球。音樂一停,球傳到誰的手裏,誰就說出自己卡片上的數字,如:“我是2,我的朋友在哪裏?”手裏數字卡片1和3的幼兒迅速舉起卡片並回答:“我是你的好朋友,再見!”

活動延伸

教師把動物頭飾、數字1——10按順序排列,長條點卡等投放到數學區角中,共幼兒練習尋找其他數的相鄰數。

活動反思

數學活動對於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爲整節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教學活動的內容,並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麼容易。讓幼兒能感知相鄰兩數之間的數量關係,並根據前一個數或後一個數猜相鄰數,同時認識數字。培養幼兒喜歡和同伴合作共同遊戲。

我在設計這堂數學課程時從孩子的興趣出發,以遊戲爲主,遊戲環節讓孩子們充分感受相鄰數之間的關係。

第一個遊戲:“朋友在哪裏”“找朋友” 遊戲是幼兒一日生活的主要內容,他們每天樂此不疲的做着各種遊戲,枯燥無味的上課他們毫無興趣,因而在組織這節課時我每個環節都是遊戲。讓每個孩子都能參與到、感受到、實踐到,使他們自己體會和理解相鄰數間的關係,並根據前一個數或後一個數猜相鄰數。場地也不侷限於教室,而是運用到孩子們熟悉的各個環境中,如走廊、廁所等等,讓孩子在不同的空間感受相鄰數。真正做到了“玩中學,學中玩”,孩子興趣濃厚,掌握得也很牢固。一節課下來我收穫頗多,給我感受最深的是作爲一名幼兒教師更要勤於動腦思考選擇好教學方法,更加勤於動手多製作能夠激發幼兒學習的教學具。

幼兒園中班優質數學教案《排排隊》含反思 篇7

中班數學:

小動物排隊(序數)

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學習按從左到右,從下到上的方向確認物體的排列次序,並能用敘述詞表示物體的排列次序。

2、喜歡參加操作活動,能積極探索。

3、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4、體驗數學集體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教師示範:小動物圖片(小鴨,小狗,小貓,小兔,小鳥),一幢5層的房子,火車圖片,1——5的數字卡片。

活動過程:

一、給小動物排隊,學習從左到右的方向確認物體的排列次序。

1、今天,班上來了幾個小動物來做客,看,一共有幾個動物?它們是怎麼排隊的?從左往右數,誰排第一個?調皮的小動物又變換了排隊的位置,這下,它們是怎麼排隊的?

2、創設情境“小動物坐火車旅行”,幫助幼兒認識“5”以內的序數。

(1)教師出示火車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導語:“今天天氣真好,小動物們準備乘火車去旅行。現在火車開來了。”

提問:

①這輛火車有幾節車廂?(5節)

②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

③第一到第五節車廂分別是什麼顏色的?(看序號說顏色)

④綠顏色的車廂是第幾節?數字幾來表示?(看顏色說序號)

(2)教師邊出示小動物圖片邊提問:

①哪些小動物都來乘車了?(小鴨、小狗、小鳥、小貓和小兔)。

②小動物們分別坐在第幾節車廂呢?

③你是怎麼知道的?你是從哪邊開始數的?(從左到右)

(3)玩遊戲:“我來問、你來答”,複習鞏固從左到右1至5的序數。教師:“xxx,我問你,小兔在第幾節?”幼兒:“劉老師,我來答,小兔在第2節。”教師:“xxx,我問你,第3節坐着誰?”

幼兒:“劉老師,我來答,第3節車廂坐的是小狗。”

二、送小動物回家,學習從下到上的方向確認物體的排列次序。

1、工人叔叔給小動物們蓋了漂亮的小房子。天黑了,小動物要回家了,我們送它們回家吧。邊說邊出示一幢5層的房子,讓幼兒數一數是幾層,並按從下到上的順序編上層號(1——5)。

提問:

①樓房一共有幾層?用數字幾來表示?

②第一層在哪裏?(下面)

③數樓房要從哪兒開始數?(從下往上)教師小結:我們數樓房時應該從下往上數。

2、教師把動物放進5層高樓裏,誰住在第幾層?

三、遊戲:排隊

當音樂響起的時候,小朋友自由活動,音樂停,5個小朋友迅速手拉手站在一起,數數一組有幾個小朋友,然後說說自己排在第幾。

四、小結。

今天小朋友學會了按照數字排順序,排在最前面的是第一,接下來是第二,還學會了從左往右,從下往上的方向排順序。生活中還有很多按照數字順序排列的物體,比如看電影的座位,站隊的位置等,只要我們認真觀察就可以找到,請大家仔細去找找吧。

教學反思:

數學活動對於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爲整節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教學活動的內容,並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麼容易。

幼兒園中班優質數學教案《排排隊》含反思 篇8

一、活動教材

排序,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服裝花紋上的排序、欄杆顏色上的排序、飾品排列上的排序、環境裝飾上的排序、物品包裝上的排序、公園中花草種植的排序……這些有規律的排序帶給我們生活中的美。孩子們在生活中有意或無意識地會發現生活中存在一些排序的現象。如:吃飯的碗和盤子周邊的漂亮的花邊;裙子袖口和裙邊的花邊;衛生間瓷磚排列的圖案……

而我們教師正是孩子發現、運用和創造這種有規律的美的引導者。 幼兒學習排序可以爲幼兒建立初淺的數學概念做好準備。幼兒學習排序,可以按物體量的差異排序,也可以按物體的某一特徵或者規律排列順序。中班幼兒已經積累和建立了有關物體在顏色、形體和數量等特徵差異排序的數學經驗,可以更進一步地學習按照物體量的差異和數量的不同進行排序。新《綱要》提出"在幼兒的生活中進行數學的學習",讓幼兒在生活中學數學、玩數學、用數學,教師引導幼兒在遊戲和玩樂中初步接受和學習有規律的排序,並鼓勵幼兒將之應用於生活。 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能力,並結合《綱要》精神,我爲幼兒選擇的教學活動爲"我給他們排排隊",並設定在中班第一學期元月份進行。

二、活動目標

1、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在動手操作的活動中,比較發現物體排列的美感,並進行大膽自主的排序活動。

(2)增強幼兒對排序操作活動的興趣,逐步發展幼兒的思維、觀察、比較和初步的判斷推理能力。

2、重點:鼓勵幼兒在動手操作的活動中,比較發現物體排列的美感,並進行大膽自主的排序活動。

3、難點:引導幼兒發現排序規律,並學習排序。分析:

目標(1)爲認知目標,重在鼓勵幼兒在動手操作的活動中,比較,發現物體排列的美感,並進行大膽自主的排序活動。其中發現和學習自主大膽排序規律是本次活動的新知識點,也是難點部分。

目標(2)是能力和情感目標,透過各種形象有趣的排序活動的操作,對幼兒進行排序學習,重在激發幼兒對排序活動的興趣,掌握排序操作的方法,發展幼兒的排序能力。

三、說活動準備

1、幼兒經驗準備:已經有按照物體某一特徵規律進行簡單排序的經驗。

2、環境材料創設準備:一幼兒圍一條排列有規律的漂亮圍巾、穿一件格子上衣、頭髮上插上有規律的髮卡、用紅黃藍三色橡皮筋扎兩個辮子,項鍊一串、有規律的事物、幼兒在排序方面的生活經驗以及開放性的材料,活動室的凳子按規律擺放,幼兒按男女男女規律坐好。

四、活動環節

環節一:教師展示幼兒的裝扮,提問引出課題。

(解決問題、達成目標:此環節起到引題並激起幼兒學習興趣的作用。)憶想生活中有規律排序的現象

環節二:教師引導幼兒找出生活中的有規律事物。首先讓幼兒觀想生活中有規律排序的現象,觀看花卉的排列規律,尋找活動室裏的排隊規律,讓幼兒直接感受規律排序,再憶想生活中有規律排序的現象,使幼兒感受到規律在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

(解決問題、達成目標:家裏、大自然中具有規律的排序現象,讓幼兒互相交流,發現有規律排列的事物給我們生活帶來的美。進一步感知排序規律。

環節三:幼兒嘗試利用同種材料排序,體驗創造與表現的樂趣(解決問題、達成目標:在這一過程的第一步中,幼兒用不同色彩的雪花片,學習按物體的一定特徵進行規律排序。

訓練幼兒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在幼兒的自主操作、同伴間的探索交流和師生的共同小結的活動中,重點目標的第一層次得以解決。這是對幼兒進行初步判斷、推理能力的訓練。

環節四:幼兒嘗試利用多種材料排序,體驗創造與表現的樂趣教師提供蠟筆、幾何圖形(用卡紙剪得)藕沾水粉顏料,讓幼兒以幾個爲一組進行排列。鼓勵幼兒設計運用已有的排序知識設計一條與衆不同的漂亮圍巾。幼兒介紹自己設計的小圍巾,說明排序規律。訓練幼兒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不同層次的幼兒可以選擇不同活動材料進行操作,便於分層指導、因材施教。

在幼兒的自主操作過程中,透過觀察、比較、發現、操作等方法解決了重難點目標,這是對幼兒進行判斷、推理能力的昇華訓練。

解決問題、達成目標:這一環節透過欣賞、觀察分析、和設計表述等方法,使活動的重難點目標得以突破提升。

活動延伸:觀察家裏、大自然中具有規律的排序現象,讓幼兒互相交流。讓幼兒帶着問題觀察生活,將所學到的數學知識滲透到生活情景之中並進行再運用,有利於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促進其創造能力的發展。

五、說活動特色

首先,教師爲幼兒提供了他們在生活中熟悉的情境。在教學中,教師以幼兒裝扮引題,讓孩子透過直觀的裝飾,引導幼兒發現排列的規律,孩子的興趣很快被激發。

羅傑斯認爲:越是兒童不熟悉、不需要的內容,兒童學習的依賴性、被動性就會越大,只有當兒童覺察到學習內容與他自己有關時,纔會全身心投入,意義學習纔會發生,纔會產生自覺主動的學習行爲。 其次,教師注重在引發幼兒已有經驗的基礎上深入學習新的知識點。在活動中,幼兒的第一次操作,就是引發幼兒的已有經驗,幼兒按照顏色、形狀等特徵進行排序,幼兒在鞏固舊知識的基礎上更加容易接受新知識。

再次,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幼兒尋找操作材料的過程,並視之是數學思維的過程。讓幼兒在排序操作中,有足夠的可發揮、可想象空間。提供多種、難度不一的可供排序的材料,正是體現了數學知識自身的嚴密性和關係變化的複雜性,並培養了幼兒思維的準確性與變通性。最後,創設開展多種排序活動,幫助幼兒多角度理解排序活動。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綜合了顏色規律的排序、自主設計規律的排序、形狀規律的排序,幫助幼兒從多角度建立排序的概念,起到舉一反三的教學作用。

活動反思:

《排排隊》本課的亮點是強調學生的自主性和實踐性,讓學生自主參與知識探索、發現與形成的全過程,並透過體驗與感受,構建屬於自己的認知體系。二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些造型表現的經驗,僅靠老師的講解是枯燥的,於是本課中我設計了多個環節讓學生親自體驗。

一、以趣味爲本

學生畫的人普通是用幾個圓和火柴人的線條爲符號的形象化,一種習慣性的表現,缺少觀察和思考的成份,對此,我以遊戲爲切入點,透過觀察同桌來感受“人”的外形線條,再用童趣的長高高,減減肥的添畫法來動動手術,在本課中有玩,有學,有樂,儘管如此,快樂了還需要有效,達到教學目的仍是課堂追求的最終目的。

二、以生活爲樣

排排隊此課用公共場合常見的排除現象設定情境,進行觀察和人物繪畫表現,排隊不管學生在校內還是校外都很常見,上學,放學,吃,玩都經歷過,容易喚起學生的回憶,從而也能“侃侃而談”排隊時的場景和發生的故事。例如有個學生說,他在買車票的時候有人推他的事情,我進一步引導,讓他談談不排隊的行爲,以及他當時的感受,這樣比說一句空洞平白的我們都要講文明,守秩序要來得生動和深刻。

幼兒園中班優質數學教案《排排隊》含反思 篇9

活動名稱:

《排排隊》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找出排序規律。

2.學習將兩種物體按交替重複的規律排序。

3.願意參加操作活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5.瞭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活動準備:遊戲、PPT、圖片(蘋果、梨),音樂、幼兒操作卡。

活動過程:1.匯入活動,師幼問好。

4.遊戲環節《紅燈綠燈》。

5.掛燈遊戲,PPT演示到小豬家,小豬請小朋友幫助它把燈掛在房子前,引導幼兒發現ABAB規律,並學習排序。

6.集體活動:水果排排隊,教師出示圖片蘋果和梨,示範2組排序“蘋果 梨 蘋果 梨”,請幾位小朋友完成2組。

7.幼兒操作環節,一人一份操作材料排序:葡萄 草莓 葡萄 草莓。

8.交流分享。

9.活動結束,開車離開小豬家。

活動反思:

今天上的中班科學活動《給蔬果排隊》,在這個活動中主要讓幼兒按一定的規律給蔬果排隊,並能進一步感知蔬果的外部特徵。活動的重點是感知規律,增強觀察力,難點是能按照一定的規律進行排序。對於中班上學期的孩子來說,他們在操作擺弄物品時,已逐漸認識了一些事物的屬性,如:大小、長短、顏色、形狀等,能瞭解不同物體的屬性、發現其明顯的差異性,也能感受到有關規律的經驗。透過排序可以促進幼兒分析、比較能力的發展。

幼兒園中班優質數學教案《排排隊》含反思 篇10

活動背景:

幼兒園數學教學是一門系統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有着自身的特點和規律。密切聯繫幼兒和生活,利用幼兒平常接觸到的、熟悉的事物來設計數學活動,是解決數學知識的抽象性與幼兒思維具體形象性這一矛盾的最好方法。

操作法是幼兒學習數學的基本方法,我們投放幼兒自己收集、非常熟悉的大小不一的種子材料,創設問題情景,讓幼兒帶着問題去操作、思考、探索。透過種子排隊、球排隊、遊戲“走鋼絲”,三個層層遞進的環節,感知物體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的一種互逆關係。本次活動,發展了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了幼兒的學習習慣。

一、活動目標:

1、 學習將收集的種子進行分類、排列,並做記錄。

2、 積極探索,分析討論,感知物體的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的關係。

二、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種子(蠶豆、黃豆、赤豆各十顆)

2、紙板人手一張

3、乒乓球、海洋球各一個。

三、活動過程:

1、匯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看看桌子上有什麼?” (蠶豆、黃豆、赤豆)“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什麼?”(種子)

2、第一次探索活動:感知數量相同,大小不一的種子,排列長短不一樣。

(1)講解操作要領.

“現在請你們做件事,給這些種子分分家(出示圖一)

“請你們猜猜第一條線上排什麼?爲什麼?”(紅豆,因爲有紅豆標記)

“第二、第三條線呢?”(黃豆、蠶豆)

“排的時候要從紅線開始,一個靠着一個,讓它們站在線上。三排全排完了,不要收,數一數,把數字記到後面的格子中。

(2)幼兒操作,用種子在紙板上排隊。

(3)請幼兒講述排列結果。

“紅豆有幾顆?”(十顆)“黃豆有幾顆?”(十顆)“蠶豆呢?”(十顆)“它們都是十顆啊?那它們排的隊伍一樣長嗎?”(不一樣)

(4)討論:爲什麼都是十顆,隊伍不一樣長呢?(因爲紅豆小,所以排得最短。因爲蠶豆大,所以排得最長。因爲黃豆不大也不小,所以排的隊伍不長也不短)。

(5)小結:相同數量的種子,顆粒越小,排列越短,顆粒越大,排列越長。

3、第二次探索活動:感知大小不一的種子,排列長短相同時,數量不同。

(1)請幼兒把紙板翻過來,觀察另一面。

“看看紙板上有什麼?”(種子標記、線)“這三條線怎麼樣?”(一樣長)

(2)設疑、引導幼兒思考

“如果在這三條一樣長的線上排隊,想想它們用的數量會不會一樣多?”(A:一樣,B、不一樣)

(3)交待探索要求,幼兒操作。

“請你們用不同的種子分別在三條一樣長的線上排列,看看它們用的數量到底會不會一樣多呢?”

(4)講述操作結果。

(不一樣多,紅豆用得最多,蠶豆最少)

(5)討論“爲什麼排一樣長的隊伍時,紅豆用得最多,蠶豆用得最少呢?”

(6)小結:隊伍一樣長時,小種子用得多,大種子用得少。

4、結合生活實際進一步感知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的關係。

(1)出示海洋球、乒乓球,提問:

“如果用相同數量的海洋球和乒乓球排隊,誰的隊伍長,誰的隊伍短,爲什麼?”(乒乓球小,排的隊伍短;海洋球大,排的隊伍長)。

“讓它們排一樣長的隊伍,海洋球和乒乓球誰用得多?爲什麼?”(隊伍一樣長時,大的海洋球用得少;小的乒乓球用得多)。

(2)遊戲:走鋼絲。

“請小朋友找你的爸爸、媽媽一起來做走鋼絲的遊戲。自己找一段距離,從起點線處腳跟對腳尖走到終點線,數數你用了幾步?你的爸爸媽媽用了幾步?”

“想一想,爲什麼爸爸媽媽用的步子少,你們用的多呢?”

教學反思

《種子排隊》是中班主題活動“大自然的語言”中的一節科學課,這也是我們中班組內的一節公共課。在這個活動中,孩子們透過自己動手操作來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了很大的發揮。

活動一開始,我就與孩子們一同認識了“紅豆、黃豆、蠶豆”這三種豆。然後引出下文進行第一次操作,給三種種子進行排隊。在這個環節裏我以“一個挨着一個”的方式要求孩子進行排隊,排除了幼兒不規則排列給比較歸納形成正確概念所帶來的干擾因素,有利於培養幼兒良好的操作、探索習慣。在操作中我把線條分別用紅色點、黃色點和綠色點不同的記號來表示。我還選擇了兩人合作的方式進行,一人“排隊”,一人記錄這樣的方式增進了孩子相互間的合作意識。在操作活動中,大多數幼兒能夠按照要求進行排隊操作並且孩子們還能用自己的語言來解釋他們的發現,當我問起幼兒:“每一對的長短都一樣長嗎?”幼兒馬上積極的回答:“不一樣長。”

然後請孩子們一起數一數分別都有幾顆,孩子們都說是10顆,我又問:“爲什麼都是10顆,隊伍卻不一樣長呢?”思媛說:“因爲蠶豆扁扁的要大,所以它們的隊伍就排得最長。”東東說:“黃豆圓圓的小,所以它們排得短了。”佳耀接着說:“紅豆最小,所以排得最短了。”孩子們透過自己操作,更直觀的發現了三種種子的不同,美中不足的是由於我在操作時沒有交代清楚操作要求,記錄數字的孩子有的記錄在種子排列的右邊,有的記錄在最下面,看上去有點凌亂。所以在第二次操作記錄時我特別強調了這一點,要求幼兒統一記錄在右邊,可是新的問題在第二次操作時又出現了,對於材料的準備和設計表上線條的長短我欠缺考慮,使操作時出現了失誤,無法進行正確操作,這是一個我不應該犯的錯誤,另外對於科學活動來講,小結也是必不可少的,兩次的操作到最後再進行總結性小結的話,我想幼兒對於物體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這一知識點掌握的會更好。

整個活動中在操作材料準備上也有待更加具體,由於種子非常的容易滾動,很多孩子排了半天也沒排好,花費了不少時間,就連集體討論時還在“鍥而不捨”地排着,影響了活動的效果,我想可以在白紙上黏貼雙面膠或是利用KT板,上面壓上幾道凹槽來讓孩子們在上面給種子排隊,這樣幼兒的操作及老師的點評都會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