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哈哈鏡》大班教案

作爲一名老師,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哈哈鏡》大班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哈哈鏡》大班教案

《哈哈鏡》大班教案1

一、活動名稱

1 、用說唱的形式演唱雙聲部歌曲<哈哈鏡>。

2 、透過玩照鏡子游戲掌握雙聲部的演唱。

3 、在演唱時能控制自己的音量,儘量使兩個聲部保持和諧一致。

二、活動準備

四幅圖:高矮胖瘦。

三、活動過程

1 、集體玩遊戲“照哈哈鏡”。

小朋友,你們看,這兒有一個小朋友在照一面非常有趣的鏡子,你們知道是什麼鏡子嗎?(哈哈鏡)

他照了哈哈鏡以後變成什麼樣子了呢?(高矮胖瘦)這個哈哈鏡是不是很有趣?那我們怎麼樣念讓別人一聽這個哈哈鏡特別有趣?

2 、學唱歌曲<哈哈鏡>。

(1)介紹歌曲的第一聲部。

提問:“歌曲裏說了些什麼?”

幼兒跟琴學唱第一聲部。

(2)學習歌曲的第二聲部。

老師第一遍範唱“這次我和你們一起唱。”

提問:“我在什麼地方和你們一起唱的,唱了些什麼?”

教師第二遍範唱。

提問:“和我們玩遊戲時說的什麼地方不一樣?”

幼兒集體模仿、練習第二聲部。

(3)雙聲部合唱。

師生合作,單獨練習說唱部分。

老師與幼兒分成兩聲部完整地練習說唱這首歌。

全體幼兒分成兩聲部,進行兩聲部合唱。

四、活動反思

<哈哈鏡>是一首說唱歌曲,唱與說分兩個聲部,但要同時進行。演唱與說詞同時進行時,很容易受同伴的干擾。所以我在按排位子的時候,一開始想四豎排,但由於人數多,所以分了六豎排,三排爲一隊,這樣一方面便於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同伴之間相互遊戲,另一方面,減少幼兒分聲部練習時的互相干擾。活動一開始我就讓幼兒觀察四張照了哈哈鏡以後變成高矮胖瘦的小孩,小朋友一下有興致了,把歌曲裏說的部分一會就掌握了,後來以一半小朋友做哈哈鏡,另一半做照哈哈鏡的小朋友,自然引出唱的部分。第一次接觸雙聲部,在老師的帶領下透過集體模仿練習、師生分聲部練習、幼兒間分聲部練習演唱,這樣層層深入,讓幼兒容易接受。但由於第一次學習,幼兒 還不能做到和諧一致地演唱,有幾個調皮幼兒還是需要提高他們的學習習慣。

《哈哈鏡》大班教案2

【活動目標】

1、感知不鏽鋼勺子凹凸面成像的不同及有趣,初步瞭解哈哈鏡影像變化的原因及其在生活中的運用。

2、嘗試用集體記錄、個體表述等方式交流操作的過程及結果,體驗動手探究的樂趣。

【活動準備】

人手一個不鏽鋼的勺子;師幼玩過“照鏡子”的遊戲(師:鏡子、鏡子在哪裏?幼:鏡子、鏡子在這裏。)

【活動過程】

一、遊戲匯入。

1、師幼玩“照鏡子”的遊戲。

師:我們來玩照鏡子的遊戲,我來照鏡子,你們就是我的小鏡子。(教師做出各種簡單肢體動作,幼兒鏡面模仿。)

2、啓發幼兒思考,表述已有經驗

師:你們玩得很好,照鏡子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那你平時照鏡子的時候有什麼發現嗎?

3、根據幼兒回答,及時啓發和小結。

師:鏡子裏也有個你,你們倆哪裏一樣?哪裏不一樣?照鏡子的時候,離鏡子遠一些、近一些,照出的人像一樣嗎?

二、動手操作,探究哈哈鏡的祕密。

1、幼兒初次探究,感受勺子哈哈鏡的有趣

師:今天老師沒有準備鏡子,而是準備了不鏽鋼勺子。它們能當鏡子照嗎?請你們試一試,用這些勺子玩玩、照照,看看能發現什麼。

2、集體交流操作中的發現,鼓勵幼兒清楚、大膽地表達

師:你發現了什麼?請你用盡可能清楚的話說給大家聽。

3、利用勺子,介紹凹凸面的名稱

師:勺子的兩面一樣嗎?你們覺得它們分別叫什麼名字呢?老師這裏有兩個漢字朋友,看看它們能不能幫助我們。

師:這兩個字長得什麼樣?這個字(凹)讀“aO”,它可以用來形容勺子的哪一面?這個字(凸)讀“tu”,它可以用來形容勺子的哪一面?(教師手指勺子的兩個面,幼兒說出名稱。)

4、集體猜想並記錄

師:知道了凸面和凹面,你們介紹自己的發現就能說得更清楚。凹面和凸面照出的人像一樣嗎?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在集體記錄表中貼上相應形態的人像(正立、變長等)。

5、幼兒再次操作探究,感知凹凸面成像的不同

師:凹面和凸面照出的人像到底是什麼樣的呢?我們再去試一試,這次要仔細觀察,看看有什麼新發現。

6、集體交流操作結果,教師隨機記錄

師:你又發現了什麼?凹凸面照出的人像一樣嗎?有不同的意見嗎?

7、啓發幼兒進一步思考

師:勺子凹面照出的人像是倒立的,凸面照出的人像是正立的,凹凸兩面照出的人像都有些變形。爲什麼平時我們照普通的鏡子時,沒有這樣的現象呢?

師:普通的鏡子表面是平的,鏡子裏的你沒有變樣子,可勺子的表面有凹有凸,照出的你就發生了有趣的變形。人們還特意製作了表面凹凸不平的鏡子,我們把它們叫做哈哈鏡。

【活動點評】

“輕鬆”——以幼兒爲主體的理念得到了充分體現

1、生活化。利用幼兒平時生活中已有的照鏡子經驗,讓幼兒對生活中經常接觸的勺子進行觀察探究,發現哈哈鏡的祕密,由此切身感受到科學就在身邊。

2、活動性。教學中所揭示的勺子凹凸面顯像的變形特點,都是透過幼兒自己的操作觀察發現的。同時,幼兒透過對記錄表中猜想與動手結果的比較,自己不斷獲得科學的結論。

3、遊戲性。教師引導幼兒用“玩”的心態對待科學學習,如“我們來玩一個照鏡子游戲”,“玩玩勺子,你們會有什麼發現”,始終引導幼兒以積極的心態進行觀察、發現。

“高效”——以教師爲主導的精神得到了恰當落實

1、提升性。本次教學在層層遞進的基礎上,不斷挑戰幼兒的思維高度,如每個環節都設定了高出幼兒原有發展水平的提問;引導幼兒感受“凹凸”,給幼兒更加確切的概念支撐後面的探究表達等。這樣的教學能真正幫助幼兒提升認知經驗。

2、拓展性。當幼兒發現勺子裏的本人變形後,教師有意識地用“如果你把勺子放得遠一些和近一些,又會有什麼發現呢?”以此引導幼兒透過主動變化探究條件,發現不同的變形特點,拓展幼兒原本不會關注到的認知經驗。

3、持續性。在教學中,方老師不僅關注幼兒科學知識的獲得,更關注幼兒可持續學習與發展的奠基。如特別注重幼兒“愛觀察、愛發現”意識的培養;關注嚴謹科學態度的形成;尤其注意對幼兒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比較高質量地支援、引導和促進了幼兒的自主學習。

《哈哈鏡》大班教案3

設計意圖

散文以其獨特、巧妙的思維想象富於了日常生活中人、事、物一種鮮活、動感的形象,並用藝術性的語言表現出來,《哈哈鏡》就是這樣一篇散文。她從另一個角度來展示出哈哈鏡的有趣,以及周圍事物中一個個可愛、生動的形象存在。讓幼兒欣賞這樣的散文,使幼兒早理解、感受作品的過程中,培養了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及對文學作品意境美、語言美欣賞能力。透過理解、體驗、遷移經驗、擴展和表達自己的想象來學習語言,有利於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理解散文內容,想象散文所表現的畫面,培養幼兒欣賞散文的興趣,學習朗誦散文。

2、發展幼兒想象力, 提高幼兒運用文學語言的能力。

3、讓幼兒學習按照散文的結構形式,應用個人經驗仿編新的散文。

4、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重難點

幫助幼兒理解散文內容,並學習仿編散文。

活動準備

小鏡子一面 課件 錄音磁帶 彩色筆 畫紙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鏡子引出話題 這是什麼?它有什麼作用?還有什麼能照出自己的樣子來?

有一種鏡子能幫助東西變樣非常有趣,知道是什麼嗎?

今天老師帶來一首好聽的散文也叫《哈哈鏡》可它是一面奇特的哈哈鏡。我們來聽一聽。

二、欣賞散文《哈哈鏡》教師朗誦。

提問:散文裏的哈哈鏡是什麼?池塘怎麼變成哈哈鏡?

這是一篇很優美、很有趣的散文,我們在來欣賞一遍,小朋友把你喜歡的優美的句子和有趣的地方找出來

三、感受並理解散文

看幻燈並欣賞錄音

說說哪些是優美的句子,哪些是有趣的句子

四、學習仿編散文

引導幼兒模仿“小草照照----”仿編“xx照照----”句式

再想想風娃娃照照還有哪些有趣的現象發生

仿編結束,集體朗誦新編散文。

五、幼兒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對散文的理解和喜愛

小朋友很喜歡這篇優美、有趣的散文,你用什麼方法告訴大家?是用好聽的聲音還是漂亮的畫面,或者用別的方法?讓個別幼兒嘗試朗誦表演或是別的方法。最後讓幼兒在欣賞中繪畫。結束。

活動反思

在欣賞中,還是整體配合散文內容進行朗誦的課件比較合適,更容易讓幼兒理解。在以後的語言組織活動中,還是要更多的考慮,多思、多想,採取有效的方法去引導幼兒。

《哈哈鏡》大班教案4

一、活動目標

1.能仔細觀察、比較角色的動態、表情及情景細節,想象角色的心理活動、語言。

2.豐富詞及詞組:鼓,凹,吃驚,又矮又小,又高又大。

二、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幼兒用書人手一本。

2.幼兒有照哈哈鏡的經驗。

三、指導要點

1.活動重點:能仔細觀察、比較角色的動態、表情及情景細節,想象角色的心理活動、語言。

2.活動難點:大膽表達自己的見解。

3.指導要點: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片、運用生活經驗理解畫面資訊並大膽表達。

四、活動過程

1.設定懸念,引起閱讀興趣

(1)引題你們認爲獅子和貓,誰大誰小,如果比賽的話,誰會贏,爲什麼?

你們都說獅子大、貓小,可是有件事情真好笑,有什麼好笑的事情呢?

(2)觀察圖一,瞭解事件的起因獅子和貓碰在一起會發生什麼事情?(幼兒自由發表看法)猜一猜,獅子要吃掉小貓的理由是什麼?

小貓會甘心讓獅子給吃了嗎,它會想什麼法子對付獅子?

(3)教師講述故事第一段(從"有一天"到"走到小貓家門口")獅子到小貓家後會發生什麼事情呢?請小朋友自己看圖書。

2.自主閱讀,探索畫面基本資訊

(1)幼兒邊看圖書,邊輕聲講述

(2)閱讀後幼兒交流各自對畫面的理解。

3.觀察重點畫面

(1)觀察第3幅圖提問:

哪一幅圖是說獅子在照鏡子?仔細看一下獅子照鏡子時的表情怎麼樣?爲什麼很吃驚?它可能會說什麼?

這時候,小貓的表情和姿勢怎麼樣?它會怎麼對獅子說?(理解詞語:又矮又小)教師以故事裏獅子照鏡子的這段話進行小結。

(2)觀察第5幅圖提問:

哪一幅是說小貓照鏡子?

獅子看到鏡子裏的小貓表情怎麼樣?會怎麼想?(理解詞語:又高又大)教師以故事裏小貓照鏡子的這段話進行小結。

4.觀察難點畫面討論:

(1)其實是獅子大,小貓小,怎麼鏡子裏照出來的卻是獅子又矮又小,小貓又高又大呢?(引導幼兒觀察第3、第5幅圖鏡面的不同;觀察第2幅畫面時,教師朗讀相應的文字)

(2)獅子怎麼會不知道小貓在按鈕翻鏡面呢?(引導幼兒觀察圖中小貓的動作細節及獅子的朝向,理解詞語:鼓、凹)

(3)獅子是森林之王,怎麼會從小貓家逃出去?(引導幼兒理解人物的心理特點)5.師幼共閱,以書面語言概括畫面基本意思。

五、評價要素

1.是否仔細觀察畫面並進行想象。

2.是否喜歡閱讀。

六、活動建議

1.在日常生活中繼續欣賞錄音故事。

2.照各種凹、凸哈哈鏡,運用掌握的詞描繪變形,並鞏固有關哈哈鏡變形原因的知識。

3.欣賞兒歌《哈哈鏡》

附故事獅子照哈哈鏡有件事情真好笑,小貓跟獅子比大小。

有一天,獅子抓住了小貓,張開大嘴巴,想把它一口吞下去。

小貓喵嗚喵嗚叫:"你爲什麼吃我呀?"獅子聽了哈哈大笑:"那還用問,因爲我大,你小。"小貓連忙說:"什麼,什麼,你大,我小?你一定是眼睛看花了。明明是我大,你小呀!"獅子聽小貓的話,倒有些糊塗了。

小貓說:"你呀,眼睛只看見自己的爪子,你看不見自己的身子,怎麼知道自己有多大呢?""對呀!"獅子想了一想說:"我看不見自己的身子,怎麼知道自己有多大呢?"小貓說:"我家有面鏡子,你照一照,就知道自己有多大。"獅子從來沒有照過鏡子,它想,照鏡子一定很有趣,就跟着小貓走。一走走到小貓家。

小貓家的鏡子很奇怪,正面可以照,反面也可以照,正面鼓起來,反面凹進去,電鈕一按就可以翻轉。

"獅子,獅子,快來瞧一瞧。

瞧瞧你自己,是大還是小?"獅子走進屋子,在鏡子前面一站,正好鼓起來的一面朝着它。它往鏡子裏一瞧,看見自己又矮又小,像只小老鼠。

小貓說;"你明白了吧,你的個兒有多大?現在你站到旁邊去,讓我來照鏡子。"小貓偷偷地把電鈕一按,鏡子轉了一轉,凹進去的一面朝着它,嗬,不得了,這鏡子裏的小貓比獅子還大呢。

"獅子,獅子,你快瞧一瞧。

我比你大呀,還是比你小?"獅子站在旁邊偷偷地瞧了一眼,看見鏡子裏的小貓這麼大,這麼高,嘴巴一張一張,真嚇人。獅子以爲小貓要來吃它了,轉過身子就跑,一直跑到樹林裏,再也不敢出來了。

你們見過小貓家的鏡子嗎?這種鏡子叫做哈哈鏡。你們在凹進去的一面照一照,就會變成個巨人,可是在鼓起來的一面照一照,恐怕要變成一隻小跳蚤了。

哈哈鏡你也笑,我也笑,來到這裏都想笑。

你瞧瞧,大胖子變成細條條,瘦弟弟,不得了,一下子長得胖又高,這個腦袋,大得像河馬,那個矮得不見腳。

哈哈鏡,真有趣,大家照得哈哈笑。

《哈哈鏡》大班教案5

活動目標:

1.複習歌曲,學習兩個聲部的配合。

2.在演唱時能儘量控制自己的音量,使兩個聲部保持和諧一致。

3.透過玩“雙簧遊戲”,感受樂曲帶來的快樂。

4.透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5.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有照哈哈鏡的經驗。

2.學唱過歌曲《哈哈鏡》

3.音樂圖譜。

4.表演雙簧的頭飾。

活動過程:

一、練聲部(節奏練習)

1.師:小朋友你們好,今天我和你們在一起真高興,你們高興嗎?

2.節奏練習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師)今天我 和你們 在一起 真高興 (拍腿) (拍肩、跺腳…)

(幼)今天我 和老師 在一起 真高興

二、複習歌曲,學習用兩個聲部合唱歌曲

1.節奏前置練習

(1)師:小朋友你們照過哈哈鏡嗎?哈哈鏡裏找出來的人和我們平時照的有什麼不一樣?(幼兒回答)

(2)教師根據幼兒回答提出:照一照,變X了,誰能用老師剛纔說的句子來回答呢?(幼兒繼續回答,並做出相應的動作)

如:照一照變胖了,照一照變瘦了,照一照變高了,照一照變矮了

(3)出示節奏譜,幼兒練習X X X的節奏

師:哈哈鏡真厲害,可以讓我們有這麼多變化呢。老師這裏還帶來了一個節奏譜,看一看誰能把它拍出來?

(先由一名幼兒嘗試,然後集體拍節奏)

(4)把說詞帶入到節奏中。

師:小朋友們拍的真好,那你們能不能把我們剛纔說的句子也用這個節奏說出來呢。(出示圖譜)先認識圖譜。我們請小手來幫幫忙。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照一照 變胖了 照一照 變瘦了 照一照 變高了 照一照 變矮了

(5)加入襯詞“那個”

師:小朋友真能幹,程老師也要來拍一拍這個節奏了,請你們聽聽。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照一照(那個)變胖了 照一照(那個)變瘦了 照一照(那個)變高了 照一照(那個)變矮了

師:小朋友,剛纔我唱了什麼,(那個)對了,我加了襯詞“那個”,如果讓你們也加上襯詞,你們還能用才得節奏說出來嗎?試一試。

師:現在我們小手不幫忙,加上動作來試一試。

2.複習歌曲《哈哈鏡》

(1)師:哈哈鏡真神奇,上次我們學過一首好聽的歌曲叫《哈哈鏡》,你們還記得嗎?我們一起來唱一遍。

(2)師:聽了這首歌你的心情怎樣,那我們用歡快的聲音再來唱一遍。(幼兒演唱,教師爲中間一段歌詞配上節奏)

3.用節奏爲第一聲部和聲。

(1)師:小朋友,剛纔你們在唱歌的時候,發現我在幹什麼了?

(2)師:老師在哪些地方加上了節奏?(出示圖譜)現在老師來唱,你們來拍拍看。

(4)幼兒自己邊拍邊唱。

4.進行兩個聲部的和聲。

(1)師:小朋友們真棒,剛纔配合的非常好,那請你們來聽一聽老師是怎樣來唱這首歌的。(教師範唱一遍)

(2)提問:你聽到哪裏有了變化?

(3)師:對了,我們在前面和後面部分是一起唱的,中間呢多了說的部分,像這種又有說又有唱的歌曲叫說唱歌曲。

5.完整地進行兩個聲部的合唱。

(1)(出示圖譜)師幼配合唱 ,唱完後交換

師:加上了和聲歌曲變得更好聽了,那請你們先來演唱,我來爲你們配上說的部分。

師幼交換,老師演唱,幼兒配上說的部分

(2)幼兒分組練習

師:現在我要請小朋友分成兩組,一組唱歌,一組和聲,要注意我們是配合演唱的,所以你們在唱歌的時候要注意節奏,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聲音也不能太響要和你旁邊的小朋友保持一致,這樣和聲出來才更好聽。

(3)交換,加入動作再次學唱。

師:現在我們邊唱邊加上動作再來演唱一遍。

三、雙簧表演唱。

1、師:小朋友,你們看過雙簧表演嗎?什麼是雙簧?雙簧是兩個人表演的,在前面表演的叫前臉,在後面說的叫後背。今天我們也把歌曲裏說的那個部分用雙簧的形式來表演好嗎?那我現在做前臉,誰願意做我的後背,後背是要躲在後面不能被發現的。(選一名幼兒做後背,教師簡單化妝)(表演)

再次提醒幼兒:後背要幹什麼,要不要做動作,唱歌的聲音要怎樣,只有後背的聲音好聽我才能表演的更好。

2、師:下面我們來換一下,你們一起當前臉,我來當後背。(一起表演)

3、師:你們前臉當得真好,我們又要來換了,這邊後面一排的小朋友你們做後背,你們就是前臉,準備好,那這邊的小朋友幹什麼呢?你們來幫他們配上唱的部分,可以嗎?我們來試試。

4、交換表演

5、戴頭飾表演

? 師:今天我們要開一個“歡樂劇場”,來表演雙簧《哈哈鏡》,表演之前先來化個妝。歡樂劇場第一場表演雙簧《哈哈鏡》開始。

? 交換,現在請欣賞歡樂劇場第二場表演雙簧《哈哈鏡》。

活動反思:

本學期我們課題組制定的主題計劃是《我快樂、我學習》,幼兒的樂學與他們的興趣、需要有很大關係,學習內容富有動感、貼近幼兒生活和興趣點是幼兒樂學的基本條件。哈哈鏡是幼兒喜歡的遊戲,從哈哈鏡裏能看見自己有趣的變形形象,獲得快樂的情緒。每次帶孩子們照哈哈鏡,他們都哈哈鏡非常感興趣,而且樂此不疲地照着、笑着、逗樂着……幼兒照哈哈鏡的遊戲經驗賦予了他們敏銳的觀察力,因此我們設計了主題活動“神奇的哈哈鏡”。歌曲《哈哈鏡》就是其中一個活動,它是一首旋律生動活潑、節奏感強的說唱歌曲,它體現的是人的豐富的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容易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哈哈鏡是一首比較活潑的雙聲部歌曲,和聲的歌曲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有些困難,因此我把歌曲分成了兩個課時來開展,第一課時主要是學習演唱歌曲的第一部分併爲歌曲配上相應的動作。在活動中我藉助幼兒間的思維互動,引導幼兒用自己的動作表達對音樂的理解。如在思考用什麼滑稽動作表現照哈哈鏡時,幼兒開始只是用諸如踮腳尖、半蹲等動作來表現形態上的變化,但是隨着活動的深入,幼兒的創意越來越多,從身體動作到面部表情都表演得妙趣橫生。同時,在爲歌曲配動作時,有些幼兒一個接一個地做滑稽動作,結果出現了混亂,但我並沒有加以制止,而是及時找到了原因——幼兒過於熱衷滑稽動作而忽略了音樂。於是,我肯定了幼兒在動作上的創意,同時引導他們關注、傾聽樂曲,並根據音樂的變化逐步控制自己的動作,使動作與音樂相協調。這也是爲我們第二課時的雙簧表演做鋪墊。第二課時主要是進行雙聲部合作演唱歌曲,運用小組合作演唱的形式,一組用歌詞伴唱,另一組有節奏地說歌詞,兩聲部同時合作說唱歌曲。透過把難點前置,孩子們在後面學習雙聲部的配合演唱就輕鬆地多了,掌握的效果也非常的好。活動後面我設計了雙簧表演,這一部分孩子們非常的感興趣,個個表演都很積極投入。活動也達成了所制定的教學目標,孩子們在活動中也感受到了快樂。

進行音樂教育教學活動,是一個不斷實踐、思考、審視、反省而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要深刻領會《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所蘊涵的“以幼兒發展爲本”思想,在音樂教學活動中真正做到:尊重幼兒、發展幼兒的個性、讓幼兒主動學習,讓幼兒身心健康地發展,最終實現“審美與快樂”的音樂教育理念。

小百科:哈哈鏡是一種遊樂場及商場常見的玩樂設施,即表面凸凹不平的鏡面,反映人像及物件的扭曲面貌,令人發笑,故名叫哈哈鏡。

《哈哈鏡》大班教案6

【活動目標】

1、欣賞、理解散文詩,感受池塘從平靜的“鏡子”向有趣的“哈哈鏡”的變化過程,體會散文的語言美、意境美。

2、結合生活經驗,積極參與想象活動,並能用散文詩的句式大膽表達。

3、感受大自然靜中有動的美感,產生熱愛親近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課件一套。

【活動過程】

一、“照鏡子”遊戲:

1、幼兒兩兩組合,邊唱邊玩《小娃娃照鏡子》。

2、教師哼唱,幼兒自由創編照鏡子的動作。

二、欣賞第一部分(圓圓的小池塘……好美好美),感受池塘的平靜美。

1、教師隨音樂有感情地朗誦一遍。

2、提問:這面鏡子是什麼?

誰來照照?感覺怎麼樣?(根據幼兒回答演示課件)

3、教師完整地隨音樂朗誦二遍。

(1)第一遍教師坐着有感情地朗誦一遍。

(2)第二遍站着邊做動作邊與幼兒眼神交流朗誦一遍。

4、想象:除了小草、小樹、小花,還有誰也會來照照,感覺怎麼樣?(引導幼兒用**照照,好*好*的句式來講述)

(1)請幼兒先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

(2)請多個幼兒說給大家聽一聽。

三、欣賞第二部分(你照照,……變成有趣的哈哈鏡啦!),感受池塘的動感美。

1、感受波浪的變化:你照照,我照照,風娃娃也要照照,(做吹風狀)你們猜猜,風娃娃來了,水面會有什麼變化?(幼兒猜測)波浪會怎麼動呢?(幼兒說說)你們瞧,(點擊幻燈)有趣的事情發生了!

2、感受倒影的變化:水裏的倒影發生了什麼變化?

3、小結“你照照,……幼兒編的,……直的變彎了”,這個池塘真好玩!

師幼玩做相反的遊戲。

4、提問:你覺得這是一面怎麼樣的鏡子?

5、教師隨音樂完整地朗誦一遍。

四、完整欣賞散文詩,感受散文的語言美,意境美。

1、瞭解散文詩的名稱:這首詩歌的名稱就叫“水面哈哈鏡”,是誰把池塘變成了水面哈哈鏡?(風娃娃)風娃娃真厲害!

2、這首詩歌不僅優美,而且有趣,你們想聽嗎?那讓我們再來完整地欣賞一遍。

3、結合課件完整地欣賞一遍。

你喜歡這首詩歌嗎?爲什麼?

4、欣賞配樂詩朗誦一遍。

誰來說說,你最喜歡哪一句?爲什麼?

《哈哈鏡》大班教案7

活動目標:

1. 能仔細觀察、比較角色的動態、表情及情景細節,想象角色的心理活動、語言。

2. 豐富詞及詞組:鼓,凹,吃驚,又矮又小,又高又大。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幼兒用書人手一本。

2.幼兒有照哈哈鏡的經驗。

活動重點:

能仔細觀察、比較角色的動態、表情及情景細節,想象角色的心理活動、語言。

活動難點:

大膽表達自己的見解。

指導要點: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片、運用生活經驗理解畫面資訊並大膽表達。

活動過程:

1.設定懸念,引起閱讀興趣。

(1)引題你們認爲獅子和貓,誰大誰小,如果比賽的話,誰會贏,爲什麼?

你們都說獅子大、貓小,可是有件事情真好笑,有什麼好笑的事情呢?

(2)觀察圖一,瞭解事件的起因獅子和貓碰在一起會發生什麼事情?(幼兒自由發表看法)猜一猜,獅子要吃掉小貓的理由是什麼?

小貓會甘心讓獅子給吃了嗎,它會想什麼法子對付獅子?

(3)教師講述故事第一段(從"有一天"到"走到小貓家門口")獅子到小貓家後會發生什麼事情呢?請小朋友自己看圖書。

2.自主閱讀,探索畫面基本資訊。

(1)幼兒邊看圖書,邊輕聲講述。

(2)閱讀後幼兒交流各自對畫面的理解。

3. 觀察重點畫面。

(1)觀察第3幅圖提問

哪一幅圖是說獅子在照鏡子?仔細看一下獅子照鏡子時的表情怎麼樣?爲什麼很吃驚?它可能會說什麼?

這時候,小貓的表情和姿勢怎麼樣?它會怎麼對獅子說?(理解詞語:又矮又小)教師以故事裏獅子照鏡子的這段話進行小結。

(2)觀察第5幅圖提問

哪一幅是說小貓照鏡子?

獅子看到鏡子裏的小貓表情怎麼樣?會怎麼想?(理解詞語:又高又大)教師以故事裏小貓照鏡子的這段話進行小結。

4. 觀察難點畫面討論。

(1)其實是獅子大,小貓小,怎麼鏡子裏照出來的卻是獅子又矮又小,小貓又高又大呢?(引導幼兒觀察第3、第5幅圖鏡面的不同;觀察第2幅畫面時,教師朗讀相應的文字)

(2)獅子怎麼會不知道小貓在按鈕翻鏡面呢?(引導幼兒觀察圖中小貓的動作細節及獅子的朝向,理解詞語:鼓、凹)

(3)獅子是森林之王,怎麼會從小貓家逃出去?(引導幼兒理解人物的心理特點)

5.師幼共閱,以書面語言概括畫面基本意思。

評價要素:

1. 是否仔細觀察畫面並進行想象。

2. 是否喜歡閱讀。

活動建議:

1.在日常生活中繼續欣賞錄音故事。

2.照各種凹、凸哈哈鏡,運用掌握的詞描繪變形,並鞏固有關哈哈鏡變形原因的知識。

3.欣賞兒歌《哈哈鏡》

附故事:獅子照哈哈鏡

有件事情真好笑,小貓跟獅子比大小。

有一天,獅子抓住了小貓,張開大嘴巴,想把它一口吞下去。

小貓喵嗚喵嗚叫:"你爲什麼吃我呀?"獅子聽了哈哈大笑:"那還用問,因爲我大,你小。"小貓連忙說:"什麼,什麼,你大,我小?你一定是眼睛看花了。明明是我大,你小呀!"獅子聽小貓的話,倒有些糊塗了。

小貓說:"你呀,眼睛只看見自己的爪子,你看不見自己的身子,怎麼知道自己有多大呢?""對呀!"獅子想了一想說:"我看不見自己的身子,怎麼知道自己有多大呢?"小貓說:"我家有面鏡子,你照一照,就知道自己有多大。"獅子從來沒有照過鏡子,它想,照鏡子一定很有趣,就跟着小貓走。一走走到小貓家。

小貓家的鏡子很奇怪,正面可以照,反面也可以照,正面鼓起來,反面凹進去,電鈕一按就可以翻轉。

"獅子,獅子,快來瞧一瞧。

《哈哈鏡》大班教案8

一、設計意圖

散文以其獨特、巧妙的思維想象富於了日常生活中人、事、物一種鮮活、動感的形象,並用藝術性的語言表現出來,《哈哈鏡》就是這樣一篇散文。她從另一個角度來展示出哈哈鏡的有趣,以及周圍事物中一個個可愛、生動的形象存在。讓幼兒欣賞這樣的散文,使幼兒早理解、感受作品的過程中,培養了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及對文學作品意境美、語言美欣賞能力。透過理解、體驗、遷移經驗、擴展和表達自己的想象來學習語言,有利於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二、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理解散文內容,想象散文所表現的畫面,培養幼兒欣賞散文的興趣。學習朗誦散文。

2、發展幼兒想象力,提高幼兒運用文學語言的能力。

3、讓幼兒學習按照散文的結構形式,應用個人經驗仿編新的散文。

三、重難點

幫助幼兒理解散文內容,並學習仿編散文。

四、準備:

小鏡子一面,課件錄音,磁帶,彩色筆,畫紙

五、活動過程

1、出示小鏡子引出話題

這是什麼?它有什麼作用?還有什麼能照出自己的樣子來?

有一種鏡子能幫助東西變樣非常有趣,知道是什麼嗎?

今天老師帶來一首好聽的散文也叫《哈哈鏡》可它是一面奇特的哈哈鏡。我們來聽一聽。

2、欣賞散文《哈哈鏡》教師朗誦。

提問:散文裏的哈哈鏡是什麼?池塘怎麼變成哈哈鏡?

這是一篇很優美、很有趣的散文,我們在來欣賞一遍,小朋友把你喜歡的優美的句子和有趣的地方找出來

3、感受並理解散文

看幻燈並欣賞錄音,說說哪些是優美的句子,哪些是有趣的句子

4、學習仿編散文

引導幼兒模仿“小草照照----”仿編“xx照照----”句式

再想想風娃娃照照還有哪些有趣的現象發生,仿編結束,集體朗誦新編散文。

5、幼兒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對散文的理解和喜愛

小朋友很喜歡這篇優美、有趣的散文,你用什麼方法告訴大家?是用好聽的聲音還是漂亮的畫面,或者用別的方法?讓個別幼兒嘗試朗誦表演或是別的方法。最後讓幼兒在欣賞中繪畫。結束。

《哈哈鏡》大班教案9

活動目標:

1.瞭解說唱的演唱形式,掌握雙聲部的演唱方法。

2.能控制自己的音量合作、和諧地演唱歌曲。

3.體驗雙聲部合唱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提前有照哈哈鏡的經驗

2.歌曲圖譜活動建議:

一、談話交流,引出活動內容

師:小朋友,你們照過哈哈鏡嗎?照哈哈鏡時,發現有什麼變化?引導幼兒自由回憶、交流自己照哈哈鏡的樣子。

二、出示圖譜,結合遊戲引導幼兒嘗試按節奏說歌曲中說唱部分的歌詞

1.出示圖片,幼兒嘗試說歌曲中說唱部分的歌詞

提問:有一個小朋友也去照哈哈鏡了,她會變得怎麼樣呢?出示小朋友照哈哈鏡變胖、變瘦、變高、變矮的圖片

2.鼓勵幼兒邊看圖片邊嘗試說4句說唱部分的歌詞

3.用《超級變變變》的小遊戲引導幼兒自由表現變胖、瘦、高、矮的動作

4.玩照鏡子游戲,幼兒按節奏邊做動作邊說歌詞。

三、用歌曲中說唱部分的旋律做發聲練習,幼兒初步感知部分音樂旋律

四、教師範唱歌曲,幼兒學習完整演唱並表現照哈哈鏡有趣的樣子1.教師完整範唱歌曲

提問:歌曲中除了唱到?照一照那個變高了?等有趣的樣子,還唱了什麼?根據幼兒回答,教師出示相應圖片

2.結合圖譜再次範唱,加深對歌詞的理解。

3.師幼共同看圖譜完整演唱歌曲,熟悉並基本掌握歌詞及旋律。

4.選擇幼兒有代表性的動作,嘗試邊完整演唱歌曲邊有節奏的做動作。五、採用互動遊戲的方式,滲透合唱部分的內容,學習雙聲部演唱

1.兩名教師示範雙聲部演唱的方法,幼兒初步瞭解雙聲部演唱。

提問:(1)哪個地方不一樣?

(2)在我唱什麼的時候,楊老師唱的?哈哈鏡??

根據幼兒回答,對應說唱部分的圖譜,出示4個哈哈鏡的圖譜

小結:這是新的演唱方法——雙聲部演唱(提示音量要適中,說唱時節奏要準確)。

2.幼兒邊看哈哈鏡的圖譜邊嘗試唱?哈哈鏡?部分的歌詞。

3.師幼扮演不同角色開展遊戲,嘗試用雙聲部演唱的方法完整演唱歌曲。

(1)玩照鏡子的遊戲——幼兒集體扮演形狀各異的哈哈鏡,教師扮演照鏡子的人。

重點評價演唱是否清晰及隨音樂旋律有節奏的做動作、雙聲部演唱是否和諧。

(2)交換角色,教師扮哈哈鏡,幼兒集體扮演照鏡子的人。鼓勵幼兒大膽創編各種不同的身體動作有節奏的表現歌詞。

幼兒自選角色,同伴合作邊唱邊玩照鏡子游戲。

《哈哈鏡》大班教案10

設計意圖:

前幾次,我帶領小朋友去科學發現室玩耍,科學發現室裏那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儀器、材料,讓孩子們感到新奇不已,他們摸摸這,碰碰那,很是開心。可一段時間後,我發現孩子們對這些材料逐漸失去了興趣。而發現室裏那幾面令人捧腹的哈哈鏡,卻從未冷清過。無論哪次去,在哈哈鏡的周圍總會圍上一大羣孩子,他們對着哈哈鏡做着各種各樣的姿態,久久不願離去。文文小朋友還拉着我的手問:"蔡老師,這個哈哈鏡怎麼這麼發笑呀?""爲什麼它照出的人會變形、變樣呢?"看着大家對哈哈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便生成了:《好玩的哈哈鏡》、《哈哈鏡裏的人》等一系列活動,幫助孩子尋找答案,從而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

活動目標:

1.感受哈哈鏡中人物身體誇張變形的多種姿態,能根據觀察和想象用線條創造性地表現形象。

2.體驗變形創作帶來的詼諧、幽默和快樂。

3.樂意向同伴展示自己的作品。

4.鼓勵兒童發現生活中的美,培養幼兒對美術的熱愛之情。

5.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範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認識過哈哈鏡,瞭解了哈哈鏡的基本特徵。

2.四面哈哈鏡、各種形狀紙、黑色筆、範例、白紙、剪刀等。

3.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自由照哈哈鏡,引起幼兒的興趣。

1.請小朋友照一照,看看鏡子裏的自己有什麼變化?覺得像什麼?

2.自由說說鏡子裏的自己有什麼變化,你發現鏡子裏的自己變成什麼樣了?

二、觀察誇張變形的形象,進一步感受鏡中人物的變化。

1.出示(水滴型的紙)先猜測:鏡裏的人會是什麼樣的?然後看看是什麼樣的?

請幼兒仔細觀察人物頭部、身體、四肢及衣物上的裝飾品等的變化,並學學他的動作。

2.出示(果核型的紙)和以上方法一樣。

3.比較這兩個形象的異同點。

4.老師小結:不同形狀的哈哈鏡照出來的人就有不同的變化。

三、出示各種形狀的紙,討論。

四、幼兒創作哈哈鏡裏的人。

1.根據紙的不同形狀設計哈哈鏡裏的人。

2.自己設計、裁剪不同形狀的紙,再畫哈哈鏡裏的人。

五、評價、欣賞。

1.說說你畫的哈哈鏡裏的人是什麼樣的,他是怎麼變形的?學一學他的動作。

2.說說你設計的哈哈鏡是什麼樣的?裏面的人是什麼樣的?學學他的動作。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我從幼兒的興趣點出發,遵循大班幼兒好想象、愛幻想的特點,從幼兒身邊喜歡的哈哈鏡入手,大膽改變以往美術活動中幼兒慣用的繪畫材料--長方形白紙,以形狀多樣的有色卡紙爲操作材料,讓幼兒在寬鬆、自由、平等的氛圍中,自主觀察、分辨、發現物體的基本特徵,在自選的材料上自由想象,用線條大膽表現自己眼裏、心裏的可愛形象,充分體驗了審美愉悅和創造的快樂,體會到了自我表達和創造的成就感。孩子們在本次活動中表現出來的積極、主動及創作的熱情令我深感意外,由此我想到:適合孩子的纔是最棒的!

《哈哈鏡》大班教案11

活動目標:

1.能透過觀察、比較,發現不鏽鋼勺子凹凸面成像倒立和正立的不同,體驗探索、發現的樂趣。

2.能仔細觀察,用清晰的語言描述勺子凹凸面成像倒立和正立的不同。

活動準備:

1.不鏽鋼勺子(數量與幼兒人數相等)。

2.幼兒摸箱。

3.ppt

活動過程:

一、照平面鏡,玩鏡面遊戲,感受平面鏡的成像引入。

師:林老師今天帶來了一面鏡子,待會兒請小朋友們來照一照,看看鏡子裏的你和鏡子外面的你都一樣嗎?摸一摸,這個鏡子是平的還是不平的的?

二、創設"魔法情景",出示勺子,感受勺子的凹面和凸面。

師:林老師最近向魔法師借了一個魔法寶貝,這個魔法寶貝功能很多,不僅能舀東西吃,還可以用來照,照出來的樣子還不一樣,大家猜猜是什麼呢?

師:這個魔法勺和剛纔小朋友們找的鏡子可不一樣,它不是平的,請你們用手摸一摸魔法勺用來舀東西吃的一面,感覺下它是彎進去還是鼓起來的呢?哦,彎進去的這面它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凹面,我們一起用這個凹面再照照自己的小臉蛋,看看我們的小臉蛋是朝上還是朝下呢?哦,原來勺子的凹面照出來的小臉蛋是倒立的。另一面如上。

:小朋友真聰明,發現了勺子用來舀東西的彎進去的那一面叫做凹面,照出來的小臉蛋是倒立的,鼓出來的那面叫做凸面,照出來的小臉蛋是倒立的。

三、鞏固凹面和凸面,摸箱遊戲。

師:老師今天還帶來了一個魔法箱,魔法箱裏有許多小朋友用魔法勺照出來的魔法卡片,待會兒我會請表現好的小朋友從魔法箱裏摸出一張魔法卡片,並要說出這張魔法卡片上的小朋友是用魔法勺的凹面還是凸面照出來的,你是怎麼知道的?答對有魔法禮物獎勵!

四、"魔法經驗",結合ppt拓展幼兒實踐運用。

師: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除了勺子有這樣的魔法,還有很多東西都有這樣的魔法,小朋友們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東西是用凸面鏡做成的呢?哪些東西是用凹面鏡做成的呢?我們一起去找一找。

《哈哈鏡》大班教案12

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美術活動,體驗繪畫的樂趣。

2、瞭解在哈哈鏡中人不同的面部狀態,學習用恰當的顏色表現。

3、能透過觀察哈哈鏡中的自己,用誇張的形式大膽作畫。

活動準備:

1、哈哈鏡一面;勺子若干。

2、相關範畫;水彩筆、油畫棒、圖畫本。

活動過程:

1、範畫匯入,激發幼兒興趣。

(1)出示範畫,引導幼兒觀察、比較範畫與平時的自畫像的區別。

教師:老師給自己畫了一幅自畫像,請你們看看和平時的畫有什麼不同。

(2)幼兒相互討論,並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講述。

(3)師幼共同總結。

2、出示勺子,引導幼兒觀察、欣賞自己誇張的樣子。

(1)引導幼兒觀察勺子(凸面)中的自己,鼓勵幼兒對着勺子做出不同的表情,並適當的`移動勺子。

(2)幼兒互相討論,並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看到的。

(3)討論:鏡中的自己和平時的自己有什麼不同。

(4)師幼共同小結。(臉變長;臉的某一個部分變大,如眼睛、嘴巴;適當的移動會有不同的樣子出現)

3、出示哈哈鏡,師幼共同觀察,鼓勵幼兒大膽作畫。

(1)出示一面大的哈哈鏡,請個別幼兒上臺照一照。

(2)幼兒互相討論,並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說說會怎樣畫哈哈鏡中的自畫像。

(3)教師小結。引導幼兒將哈哈鏡中誇張的部分描繪出來。作畫時,可一邊拿着勺子觀察鏡中的自己,一邊作畫;也可仔細觀察哈哈鏡中的自己後,再作畫。

4、幼兒分組作畫。

(1)教師講述作畫要求,引導幼兒對畫面進行合理佈局;用恰當的顏色表現。

(2)對於能力強的幼兒,可適當引導其添加簡單的背景。

(3)幼兒分組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5、幼兒作品展示,引導幼兒互相欣賞和交流。

(1)給自己的哈哈鏡自畫像取個名字,並請個別幼兒上臺說說自己的作品。

(2)同伴之間互相交流、講述自己喜歡的作品。

活動延伸:

在美工區投放材料,如褶皺紙、報紙、毛線、雙面膠、膠棒、水彩筆等,引導幼兒用各種材料製作哈哈鏡自畫像。

《哈哈鏡》大班教案13

活動目標

1、進一步體驗哈哈鏡成像的滑稽和有趣,感受人在哈哈鏡裏的變化。

2、用歡快的情緒演唱歌曲,重點學習前八後十六分音符的唱法,唱好快慢節奏的交替變化。

3、能根據歌曲做滑稽人表演。

4、能在情景中,透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於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哈哈鏡》的歌曲磁帶、錄音機、哈哈鏡。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做"變魔術"的遊戲,觀察並感受:哈哈鏡讓人變高、變矮、變胖、變瘦的現象。

2、組織幼兒進行發音練習,並根據自己的觀察學習歌詞。

(1)、照了哈哈鏡你有什麼感受?有什麼發現?

(2)、請幼兒唱歌曲《笑一個吧》進行發生練習。

(3)、請幼兒拍節奏學歌詞,邊說邊練習拍前八後十六的節奏,感受十六分音符的快節奏和二分附點音符慢節奏的交替變化。

3、引導幼兒學習演唱歌曲。

(1)、請幼兒欣賞,教師範唱歌曲《哈哈鏡》。

(2)、幼兒跟教師完整的學唱歌曲第一段,教師大聲,幼兒小聲,重點練習演唱十六分音符的快節奏和二分附點音符慢節奏。

4、引導幼兒根據歌曲的演唱進行相應的動作表演,一起到哈哈鏡前做魔法變身遊戲。

活動延伸

欣賞兒歌《有趣的哈哈鏡》,進一步體驗哈哈鏡的有趣。

活動反思:

本學期我們課題組制定的主題計劃是《我快樂、我學習》,幼兒的樂學與他們的興趣、需要有很大關係,學習內容富有動感、貼近幼兒生活和興趣點是幼兒樂學的基本條件。哈哈鏡是幼兒喜歡的遊戲,從哈哈鏡裏能看見自己有趣的變形形象,獲得快樂的情緒。每次帶孩子們照哈哈鏡,他們都哈哈鏡非常感興趣,而且樂此不疲地照着、笑着、逗樂着……幼兒照哈哈鏡的遊戲經驗賦予了他們敏銳的觀察力,因此我們設計了主題活動“神奇的哈哈鏡”。歌曲《哈哈鏡》就是其中一個活動,它是一首旋律生動活潑、節奏感強的說唱歌曲,它體現的是人的豐富的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容易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哈哈鏡是一首比較活潑的雙聲部歌曲,和聲的歌曲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有些困難,因此我把歌曲分成了兩個課時來開展,第一課時主要是學習演唱歌曲的第一部分併爲歌曲配上相應的動作。在活動中我藉助幼兒間的思維互動,引導幼兒用自己的動作表達對音樂的理解。如在思考用什麼滑稽動作表現照哈哈鏡時,幼兒開始只是用諸如踮腳尖、半蹲等動作來表現形態上的變化,但是隨着活動的深入,幼兒的創意越來越多,從身體動作到面部表情都表演得妙趣橫生。同時,在爲歌曲配動作時,有些幼兒一個接一個地做滑稽動作,結果出現了混亂,但我並沒有加以制止,而是及時找到了原因——幼兒過於熱衷滑稽動作而忽略了音樂。於是,我肯定了幼兒在動作上的創意,同時引導他們關注、傾聽樂曲,並根據音樂的變化逐步控制自己的動作,使動作與音樂相協調。這也是爲我們第二課時的雙簧表演做鋪墊。第二課時主要是進行雙聲部合作演唱歌曲,運用小組合作演唱的形式,一組用歌詞伴唱,另一組有節奏地說歌詞,兩聲部同時合作說唱歌曲。透過把難點前置,孩子們在後面學習雙聲部的配合演唱就輕鬆地多了,掌握的效果也非常的好。活動後面我設計了雙簧表演,這一部分孩子們非常的感興趣,個個表演都很積極投入。活動也達成了所制定的教學目標,孩子們在活動中也感受到了快樂。

進行音樂教育教學活動,是一個不斷實踐、思考、審視、反省而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要深刻領會《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所蘊涵的“以幼兒發展爲本”思想,在音樂教學活動中真正做到:尊重幼兒、發展幼兒的個性、讓幼兒主動學習,讓幼兒身心健康地發展,最終實現“審美與快樂”的音樂教育理念。

《哈哈鏡》大班教案14

活動目標:

1、對比較觀察勺子上凹凸面的活動感興趣,有探究的慾望。

2、探索、發現凹面鏡和凸面鏡的成像特點,初步學習仔細觀察與記錄。

3、樂意傾聽別人的發言,能用語言大膽表達自己的探索與發現。

4、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有照鏡子的經驗,瞭解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玩過乒乓球花旋轉的遊戲,對半球的凹面、凸面有初步的認識。

2、物質準備:幼兒人手一份不鏽鋼勺子、幼兒記錄表(附後)、水筆、教師記錄紙、不繡鋼餐具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勺子匯入活動,引發幼兒探究的興趣。

引導幼兒動手摸一摸、玩一玩、照一照、看一看勺子裏有什麼祕密,再把自己的發現告訴旁邊的朋友。

二、幼兒初次探究,發現勺子上的凹面、凸面和勺柄都會成像的祕密。

1、幼兒自由玩勺子,教師重點觀察幼兒的發現。

2、集中分享交流,教師根據幼兒的交流出示相應的圖示。

3、結合圖示,師幼共同梳理勺子上的凹面、凸面和勺柄都會成像的祕密。

三、幼兒再次探究,比較發現凹面鏡和凸面鏡成像的特點。

1、介紹記錄表。

2、幼兒探究並記錄凹面鏡和凸面鏡成像的特點。

3、分享與交流:用勺子照鏡子,你們有什麼新發現?

4、記錄與梳理。

四、遷移經驗,幼兒進一步驗證凹面鏡和凸面鏡成像的不同。

教師出示碗、盤子、杯子、大勺子等,請幼兒用它們的凹面和凸面的地方照一照自己,把自己的發現告訴旁邊的小朋友或者客人老師。

活動延伸:

1、在科學區中,引導幼兒繼續探究凹面鏡和凸面鏡的成像特點。

2、鼓勵幼兒觀察、尋找凹面鏡和凸面鏡在日常生活運用,並進行記錄和交流。

教學反思

1、在各方面的能力也有了不同水平的提高,幼兒思維活躍,幼兒在老師的悉心教養下,良好的情感、態度正逐漸養成,能力、知識與技能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2、對活動過程的反思:

(1)對幼兒發展的反思,結合主題課程,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區域活動,積極與幼兒多做戶外活動,多給幼兒機會與空間的發展,鼓勵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教導幼兒在日常生活各環節中加強觀察與指導,多積極多鼓勵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反思,結合本班幼兒年齡特徵和個性差異,根據幼兒的興趣和需要,我們從幼兒感興趣的、並與他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話題習出發,從實際出發認真制定適合幼兒發展的教育教學內容,透過大家合作,互相學習、互相補充,提高了老師之間的凝聚力,增強了老師的參與意識。

(3)對師幼互動的反思,這次活動中,不單是老師和幼兒互動,對幼兒的生活習慣、活動常規還需培養。根據自己本班幼兒的情況,對幼兒在在日常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反思,改掉以前只注重結果的作法。

3、對活動效果的評析,我們讓幼兒在整個活動中提高參與的積極性和興趣,並圍繞了主題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積極引導幼兒在探索、發現的環境中,我們透過談話與交流,使我們的主題活動更加豐富和深入得到開展。

4、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課,我會多爲幼兒考慮更多些活動的環節,讓幼兒對鏡子的好奇心,體驗鏡子游戲的快樂,讓幼兒感知並描述勺子的反射現象,產生探究的慾望。自己的實驗結果,體驗自己發現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