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課文《給予樹》教學設計

課文《給予樹》教學設計

課文《給予樹》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四篇課文都寫的是發生在兒童之間的故事,都體現了“美的情感,愛的奉獻”這一專題,都是從兒童的經驗世界出發,讓學生實實在在感受這種感情。《給予樹》是本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講的是在聖誕節到來之前,小女兒金吉婭把應該給家人買禮物的錢,買了一個洋娃娃送給了一個素不相識的需要幫助的女孩。課文敘述角度獨特,從媽媽“我”的角度來敘述這個美麗的故事,透過“我”的觀察、心理變化及行爲來體現金吉婭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質,整篇課文處處洋溢着愛的思想、美的情感,時時閃爍着人文的光彩。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繫上下文理解“給予、擔心、沉默不語、如願以償”等詞語。

2、透過關鍵詞句的品讀,體會金吉婭的善良和仁愛,培養關愛他人的美好情感,獲得美的精神享受。

3、學習抓住人物心情的變化來體會人物形象的學習方法

【教學過程】

一、匯入,創設美的情境

1、揭示課題:

同學們,你們喜歡過春節嗎?爲什麼?(學生XX回憶春節歡快的生活。)同學們都非常喜歡過春節,西方的小朋友也和你們一樣非常喜歡過節日,不過她們不是過春節,而是聖誕節。聖誕節是西方最重要的節日,也是最快樂的節日。想不想看看他們怎樣過聖誕節? (播放西方聖誕節歡樂的情境,教師和着音樂與畫面簡介聖誕節。)在這歡樂的節日裏發生了許許多多的事情,有一位作家把其中的一件事情寫成了一篇優美的文章,想不想讀這篇文章?(生齊喊“想”。)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篇文章。

板書:

給予樹

2、質疑課題:

這個課題好特別啊。誰能把它讀好?指名生讀課題,正音給( ji),學生簡單地說說對“給予”一詞的理解。請同學們再用心地讀一讀這個課題,想一想,讀了這個課題以後你能發現什麼問題?在學生質疑的基礎上,歸納爲兩大問題:

⑴ 爲什麼以給予樹爲課題?

⑵ 這是一棵怎樣的樹?對於這些問題讓我們從課文中去尋找答案好嗎?

點評:從兒童生活世界入手,讓學生感受到生活的樂趣,回味生活的快樂,再次感受節日生活的美,身心獲得愉悅,在愉悅中拉近與文字的距離,激發學習的興趣,帶着美的心情對課題進行質疑,引發探究的慾望,在個性化建構的基礎上對問題進行梳理,凸現共性的認識,整合出有價值的、統領全課的問題,搭建出新的探究平臺,自然地走進文字,與文字展開對話。

二、初讀,感知美的語言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

⑴ 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⑵ 想一想你能解決剛纔所提的問題嗎?

2、讀後交流:

⑴ 指名學生讀書後生字所組成的詞語,要求不但要讀正確而且要讀出感情。

⑵ 指名學生讀課文重點段落,要求讀正確、流利。

⑶ 透過與課文對話,你體會到了什麼?

點評:不僅僅引導學生“口誦”,更要求學生“心維”,帶着問題、明確要求去讀書,“字字入目,句句銘心”。透過自讀,對給予樹獲得整體的感性認識,初步瞭解給予樹的含義。同時根據中年級段特點,引導學生藉助對詞語的認讀,進一步夯實基礎,積澱語言。對詞語的認讀,凸現厚度,不僅僅讀正確,更能引導學生從讀的情感中透出對詞語的理解,感受到語言所蘊含的美。

三、深讀,交流美的情感

請同學們再認真地讀一讀課文,用心地去發現媽媽心情有什麼變化,畫出有關詞句:

1、學生默讀課文,在課文中相關詞句上做上記號。

2、小組交流閱讀心得,嘗試小組合作學習。

3、全班交流媽媽心情的變化,並用上“先……接着……最後……”等關聯詞語。(擔心──生氣──激動)

點評:學生在自主研讀的基礎上,與主人公進行情感交流,從整體上感受文字情感的變化線索,“航拍”媽媽心情變化的過程,初步感知媽媽美的情感。在自主感悟的基礎上,透過小組合作學習,提升學習的整體效益。整個活動以學生的學、思爲重點,引導學生合作探究,教師適時爲學生的合作呈現清晰的材料,讓學生在合作中交流學習的情思,理清文字情感變化的線索,孕育良好的人際關係,養成團結互助的品質,培養全體學生的學習力。

四、品讀,感悟美的心情

1、品讀“擔心”,感悟憂中之美:

媽媽擔心什麼?

⑴ 學生自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劃出相關語句。

⑵ 抓住“並不、只攢、卻要、分享、怎麼可能”等詞語理解媽媽的擔心,重點體會“他們怎麼可能買到很多很好的禮物呢?”這句話所蘊含的情意。

⑶ 從媽媽的擔心中,你體會到媽媽是一個怎樣的人?

是啊,人們常說母愛在下雨時是雨傘,在跌倒時是柺杖,而在聖誕節時卻是擔心,誰能把這“擔心”讀好。

⑷ 指導朗讀,體會愛意。

點評:學生緊緊抓住“擔心”一詞,品讀課文重點詞句,用美好的心靈去感受心靈的美好,用美好的親情去感受親情的美麗,用對母親的愛去感受母親對子女的愛,真切地感受到“擔心”一詞所折射出的仁慈、關愛、奉獻等美麗的品質,使詞句段篇都詮釋出人類的文化精神,流淌出滋潤生命的情感之水。

2、品讀“生氣”,感悟矛盾之美:

媽媽的擔心是多餘的,孩子們拿到二十美元,就分頭去採購聖誕禮物了。兩個小時過去了,孩子們該回家了,在回家的途中孩子們表現怎樣?

⑴ 學生自讀課文第三自然段,抓住“興高采烈”一詞,體會手足之情。

⑵ 引讀,孩子們都興高采烈,只有金吉婭──(沉默不語),如果你是她的哥哥或姐姐,你能告訴我們她爲什麼沉默不語嗎?

⑶ 看到金吉婭沉默不語,如果你是媽媽,你會怎麼想?媽媽生氣了,如果你就是金吉婭,你如何向媽媽解釋呢?

⑷ 學生反覆朗讀第四自然段,嘗試解釋,體會金吉婭的內心世界。

⑸ 播放音樂,師生角色表演,情境對話:

① 抓住“一回到家、立即”等詞語,教師扮出生氣的樣子說道:“金吉婭,你過來一下,再不過來,我可要生氣了,告訴媽媽,你的二十美元買了什麼?”

(與學生面對面而坐,進行對話。)

② 抓住“難過”一詞,引導學生挖掘金吉婭的內心世界。並透過與老師的對話表達出來。

③ 在師生個別對話的過程中,引導全班學生參與,整體互動,隨機提問,如,從金吉婭的話語中你聽懂了什麼?(善良、仁愛、同情別人、關心家人……)她難過什麼?(沒給媽媽、哥哥、姐姐買象樣的禮物……)金吉婭你在拿卡片時是怎麼想的(教師出示一張卡片渲染情境)?看到卡片上寫着19美元50美分,你決定買嗎?你知道這19美元50美分意味着什麼?(陌生女孩得到了洋娃娃,得到了金吉婭的愛,金吉婭放棄了給家人買精美的聖誕禮物的機會,被家人責怪……)是啊,給予就是這樣,在獲得的同時,還意味着放棄呀,這實在令金吉婭爲難,誰能用自己的朗讀,表達出金吉婭的這種內心感受?

⑹ 指導朗讀,體會金吉婭的內心。

⑺ 深化給予內涵:

金吉婭雖然放棄了給家人買漂亮禮物的機會,然而她卻得到了──(小女孩的感謝、美好的'心靈、媽媽的擁抱、善良、仁愛、同情、體貼、友誼……)是啊,給予不僅僅是放棄,也不僅僅是得到,給予更是──(善良、仁愛、同情、體貼、友誼……)

點評:教學的着眼點立足於發展學生的智慧,引導學生抓住表現人物矛盾心情的關鍵詞語,步步深入,從感性的認識走向理性的體驗,在自我建構知識的同時,掌握更多的摹會知識,從不同的角度去挖掘主人公的內心世界,建構教材所蘊含的精神價值,並透過角色表演與文字、作者展開精神、情感、生命的對話,在對話中增添新的資訊,內化語言,加深情感,對“給予”一詞賦予新的生命。

3、品讀“激動”,感悟夢圓之美:

聽了金吉婭的話,媽媽緊緊地擁抱着金吉婭,千言萬語涌上心頭,激動得說不出話來。你能代媽媽說嗎?

⑴ 學生自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聯繫上下文,自己練說媽媽激動的話語。

⑵ 全班交流,在交流中抓住“如願以償”一詞,深層探究陌生女孩、金吉婭、媽媽三人的內心世界。如果你是那個陌生女孩,當你拿到了夢寐以求的洋娃娃時,你會怎麼想?又會怎麼做?(也會象金吉婭一樣仁愛、同情、體貼別人,回報社會對我的愛,關心天下所有需要幫助的人,做一個善良的人……)如果你是金吉婭,當你看到和聽到陌生女孩的言行時,你又會怎麼想?(使別人快樂纔是真正的快樂,小女孩得到了洋娃娃,我幫助別人的心願也就實現了……)如果你是媽媽,當你看到這一切,你又會怎麼想?(自己的孩子已懂得關愛他人,有一顆仁愛、同情、體貼別人的心,這正是媽媽的心願……)

⑶ 指導感情朗讀。

點評:學生緊緊抓住“如願以償”一詞,在感悟語意的基礎上,“尋言以明象”,以讀見悟,展開想象,進入語境,領悟文情,理解教材內涵之美,進行生命對話,在對話中還原人性之美,感受到使別人幸福纔是真正的幸福,進一步豐厚文化與精神底蘊。

三、拓展,昇華美的意蘊

1、昇華給予樹的形象:

剛上課時,有同學提出:這是一棵怎樣的樹?課文學到這兒,在你的心目中,你認爲這是一棵____樹。

(希望、同情、快樂、愛心、友誼、美滿、體貼、高興、熱心、願望……)

2、走進現實生活:

在學生說的過程中教師隨機畫出一棵聖誕樹。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象陌生女孩一樣需要幫助的人,當你看到或聽到她們的情況後,你願意將自己的愛心獻給她們嗎?(教師發放愛心卡)

3、播放音樂,學生將自己的愛心寫在小卡片上,並進行交流。這樣一棵美麗的給予樹,應該把它種在哪裏呢?(種在每個人的心裏)只要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棵給予樹,那麼我們的世界就一定會充滿──善良、仁愛、同情、體貼、友誼……

【總評】

馬克思說過,教育的根本任務是讓美代代相傳。語文教學作爲一門藝術,其審美價值不僅僅在語言上,更重要在精神上,美的精神是語文教學的靈魂,語文課應成爲孩子“精神的天堂”。這篇教學設計,以“情”爲紐帶,以“美”爲目標,以“思”爲核心,着眼於學生精神的喚醒,潛能的顯發,注重引導學生在語言的理解和運用的過程中透過鮮活的學,靈動地進入文字角色,藉助多種生活情境的創設,再現文字情境,把握文字主人公的形象,做到以文啓人,以情動人,以美育人,努力讓孩子透過這篇課文的學習,展現語言的美,還原人性的美,享受生命的美。尤其是課堂結尾,藉助對“給予樹”形象的豐滿,進一步豐富愛的內涵,給愛賦於新的生命,使每個學生都明白給予樹本身就是善良、仁愛、同情、體貼,要使自己成爲有益於社會的參天大樹,併爲自己的心靈脩築一座符合自己夢想、適合自己精神生活的理想家園,一片蔥蘢的淨土──美的精神殿堂。

標籤:教學 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