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聲音特性的教學設計

聲音特性的教學設計

聲音特性的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聲現象》一章的的重點內容。主要學習響度、音調、音色。這是聲音的三個特性。各種物體發出的聲音各不相同,主要就是體現在聲音的特性上。可透過學生自己的動眼、動手,動腦等探究活動,使學生體驗聲音的特性,並能在實際中分辨這些特性。其中區分響度和音調的不同,是本課探究的重點。學生已經學過《聲音是什麼》,因此本課的學習過程讓學生樂於接受並會主動研究。教學過程中可以淡化一些專業術語的概念,讓學生是更多理解性的.識記。

二、學情分析

聲音的知識可以幫助我們解決日常生活中許多的問題,但是學生對於聲音的特性的有關知識十分模糊,甚至存在錯誤理解。可以利用學生和老師帶部分樂器進課堂,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本課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其中,讓學生主動去研究,改正學生的錯誤理解,真正理解音調和響度。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聲音的三個特性

2)、瞭解樂音的音調跟發音體的振動頻率有關;響度跟發音體的振幅有關;不同發聲體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

2、過程與方法

1)、透過做"響度與振幅有關"、"音調與頻率有關"的實驗,瞭解聲音的特性

2)、培養學生歸納、總總結結問題的能力體驗控制變量法的應用

四、情感受目標

透過戰國時期的編鐘,滲透中華民族文明史的教育,激發學生爲科學進步而努力奉獻的決心和信心

五、教學重難點

1. 讓學生在探究中體會和理解響度、音調和音色 2.區分聲音的響度和音調的不同

六、教學器材

鑼、鼓、音叉、敲打木棒、學生自帶樂器(吉他、笛等)、鋼鋸條(或尺)、鐵架臺、

七、板書設計

標籤: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