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中班數學活動《捆小棒》教學反思

隨着社會不斷地進步,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反思過去,是爲了以後。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反思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數學活動《捆小棒》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數學活動《捆小棒》教學反思

中班數學活動《捆小棒》教學反思 1

本次活動的目標是感受點卡的不同排列形式,會用接數的方法正確目測7以內的數羣。孩子們對於數數是比較熟悉的,所以他們覺得肯定很簡單,以至於在活動一開始有點“輕視”的感覺,都說:“我早就會數數了”、“太簡單了”。直到我出示不同排序方式的點卡,剛纔說太簡單的孩子就開始有一些爲難的表情出現了。整個活動看似簡單,但其實是有一定難度的。

一、觀察能力不仔細,容易錯數漏數

我們一般的點卡中的'點數都是按照普通順序排列的,都是爲了方便而排序的。所以當我出示普通點卡的時候,班級中的大部分孩子能夠較快地數出點數來。但當我出示改變排列形式的點卡後,問題就出現了。像新朔這樣能力較強的孩子在數的時候也要稍微緩一緩,心裏默數一下才能得到正確地點數。所以其他孩子在點數不同排列形式的點卡時就有錯誤出現,有的把7個點數成6個點,有的把5個點數成6個點。問他們怎麼數出這些點數的,孩子們就說是“一個一個數出來的”,如果真的是一個一個數的話錯誤率不會這麼高。於是我請個別孩子上來數,發現他數的時候就把一個點子給漏數了,因爲點子的排列順序其中一個點子排在了最邊上,他就沒有發現,所以就數錯了。出現這種情況主要還是孩子們太不輕視數數的活動了。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要教育孩子們任何學習都要認真不能馬虎對待,而且要學會仔細觀察。

二、手口數數未能一致,還需多練習

數數對於我班大部分孩子來說是比較簡單的,但是也有部分孩子侷限於光用嘴說1~10,要讓孩子手口一致地數數還是有困難。在今天的捆小棒活動中就都體現出來了。我出示一個5的點卡,讓孩子們先選好5根小棒,在選小棒的時候我就看到鸝芸邊數邊拿小棒:“1、2、3、4、5。”但是她卻拿了6根小棒,因爲她在數4的時候拿了兩次,所以總數裏就多出一根來了。有的小朋友數的時候唸的時候太快,而拿的慢,所以數的數是正確地,而拿的小棒卻是少了一根的。在第二次操作的時候我請孩子們數的時候慢一點,邊數邊看,等到數完之後再檢查一下小棒的根數到底有沒有數對。剛纔數錯的孩子也就開始學着自己檢查了,雖然有時候他沒有檢查出來,但是他們也知道了數數不是件簡單的事情。

三、動手能力差別較大,需要個別指導

捆小棒,顧名思義就是要用繩子把小棒捆起來,我們今天用橡皮筋代替繩子,用吸管代替小棒,讓孩子們數完數後把小棒捆起來。在捆的時候就發現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差距很大,有個別女孩子很快就能把幾根小棒捆在一起,但是有大部分孩子只能把橡皮筋套在小棒上一圈,根本沒有捆住。這時候他們就已經放棄捆小棒的任務了,就開始在桌上玩小棒。後來我就一組一組輪流指導一遍捆小棒的動作,一些能力稍強的孩子就能夠嘗試自己把小棒捆起來了。但是那些能力稍弱的孩子卻都選擇了放棄也不願意去嘗試一下捆小棒,這讓我感到很驚訝,於是我就跟他們說:“捆小棒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只要你嘗試把小棒捆在一起,小棒不散開來就可以了,如果你不把小棒捆起來,待會兒你的小棒不見了顧老師就沒有辦法了。”聽完我的話,那些原本不願意捆小棒的孩子也開始動手把小棒捆起來了。在整個活動結束後,孩子們基本都把桌上的小棒捆起來了,偶爾有一兩根小棒沒有捆好。

中班數學活動《捆小棒》教學反思 2

“捆小棒”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數的組成,二是數的讀寫,包括數數,數序以及真確的書寫。目的在於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認、讀、寫11~20各數,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初步建立數位的概念.而本課的難點是學生對於“數位”的`理解。

本 節課我先由學生熟悉的獎票引入教學,問學生得了幾張獎票,再數一數自己的獎票。大獎票表示什麼意思喃?(10張小獎票)這樣的引入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接着 讓學生擺11—20各數,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總結出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表示1個十,在擺出幾根這樣的擺法比較快。在學生理解了10個一就是1個十 的基礎上,藉助計數器幫助學生理解數位。讓學生在撥一撥,說一說中進一步理解數位。

但是在認識計數器這中,學生對數位的理解不夠,沒有充分讓學生交流個位 上的珠子,和十位上的珠子表示什麼意思,所以學生在練習題中反映出一些問題:個別學生在計數器上畫珠子有問題,對於一個數的組成(幾個十,幾個一)學生理 解較吃力。在此應多問學生,爲什麼十位撥一顆珠子?他表示什麼意思?爲什麼個位撥幾顆珠子,它有表示什麼意思?同樣是一顆珠子,撥在十位和個位一樣嗎?通 過學生邊擺邊說,才能進一步理解數位的含義。在學生觀察尺子圖時,讓學生從小到大,從大到小讀數。教師提出問題,12在誰的前面?誰的後面?比14大的數 有哪些等等,再請學生自己提問解答,這一環節調動起了學生的情緒,使課堂達到了高潮。本節課從學生的表現來看,學生在操作過程中積極思考,培養了學生勤於 腦、勤於動手和勤於動口的習慣。在溝通合作中對知識進行了鞏固,培養了學生較爲準確地用數學語言對概念進行表達的能力。在難點的突破上還不夠,在課後的練 習中應加以強化,並注意關注差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