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三年級數學《1噸有多重》說課稿

說課稿2.45W

說課內容:北師大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一課時《有多重》

三年級數學《1噸有多重》說課稿

本單元是學生初次學習有關質量的知識,它是今後解決有關質量問題的基礎,而本節課又是學習較大質量單位"噸"的基礎和前提。爲此,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爲:

1、結合具體的生活情境,使學生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質量觀念。

2、掌握1千克=1000克。

3、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4、體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感受數學就在身邊、

學生雖然在日常生活中接觸過物體的質量問題,但對質量單位還缺乏認識,而質量單位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是比較抽象的。因此,我把"初步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知道它們之間的關係",作爲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把"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質量觀念"作爲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爲使學生在活動中享受到學習的快樂,領悟到知識的情趣,本節課我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二)收集資訊、初步感知

(三)實踐體驗、建立概念

(四)應用拓展、加深認識

興趣是激發學生探究的動力,在第一個環節,我創設了"背一背"的遊戲,讓小組內的同學互相背一背,使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感受到人是有輕重的,這時我給學生提出問題"要想知道物體或人到底有多重,可以怎麼辦?"使學生產生探究慾望,爲下一步的學習作了良好的鋪墊。

第二個環節是收集資訊、初步感知:

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對於常見的秤和有質量標識的包裝袋學生是不陌生的。所以,我讓學生課前蒐集一些常見秤的圖片、調查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物品的'質量,請看,這是孩子們透過從網上下載、查資料、給實物拍照等方法蒐集到的圖片,這是其中一個孩子的調查表:

孩子們在展示交流的過程中,不但認識了常見的秤,開闊了視野,並透過任選桌上的物品稱質量,知道了檯秤和天平的使用方法,而且從調查表中初步認識了質量單位千克和克。

新型的課堂教學是充滿生命活力的,它倡導讓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因此,在第三個環節,我設計了"稱一稱、掂一掂、估一估、說一說"等一系列活動,爲了讓學生感知1千克和1克的質量概念,我先讓學生用檯秤稱出正好是1千克的物品質量,放在袋子裏,在小組內輪換着掂一掂。然後用天平稱出正好是1克的物品質量,再用手掂一掂,感受1克與1千克的質量區別。又透過讓學生估計哪些物品的質量大約是1千克或1克,並進行驗證,不僅使學生感知了1千克和1克到底有多重,同時也體現了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求知的基本理念。爲了幫助學生理解千克和克的關係,我讓學生先算一算2袋500克的鹽有多重,再用檯秤稱一稱。使學生在操作中直觀理解了1千克=1000克的關係。爲了使學生真正建立千克和克的概念,我又從學生身邊尋找教學素材、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估計並稱量自己身邊的物品,看哪個小組在規定的時間內稱出的物品又多又精確。孩子們有的稱書包,有的稱課本,還有的稱尺子,真正達到了習中得趣、習中得知的教學目的,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

學數學的目的是爲了用數學、爲了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第四個環節,我又設計了一個"慧眼識真"的練習題,再次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小明寫給外公的一封信,信的內容如下:

外公:

您好!

我已經10歲了,身體特別健康,體重已達50克,每天早上能吃掉60千克的雞蛋2個,250千克的牛奶一袋,中午可以吃掉100千克的饅頭4個,晚上吃得更多,和爸爸媽媽一起能把將近1克的米飯吃光。

外孫:小明

同學們讀完這封信,嬉笑之餘,運用所學知識幫助小明找出並改正了信中的錯誤,在愉悅的氣氛中更好地鞏固了知識,提高了能力。

整節課,孩子們在寬鬆愉悅的學習氛圍中,在動手操作的實踐活動中,思維不斷被激活,各種感官不斷被調動,他們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取長補短,得到了共同提高。

新課程呼喚有生命活力的數學課堂,讓我們放開學生的手腳,放飛學生的思維,使他們在課堂上手常動、腦常思、口常開,爲使他們的個性得到張揚,潛能得到釋放,請給學生多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點活動的餘地,多一點表現的機會,多一點體驗成功的快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