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1噸有多重》教學設計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1噸有多重》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噸有多重》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感受並認識質量單位噸,掌握“1噸=1000千克”,能進行質量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2.結合生活實際,解決與噸有關的簡單問題。

3.結合具體情境,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

養成教育訓練點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估計能力、推理能力,初步發展空間想像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感受並認識質量單位噸,掌握“1噸=1000千克”,能進行質量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導探索

1.故事引入。

師:同學們聽過“曹衝稱象”的故事嗎?誰來講給大家聽一聽?其他同學一定要認真聽,聽完故事還要回答提出的問題呢!(師可隨之出示掛圖或多媒體出示畫面,並請一位同學講“曹衝稱象”的故事。)

師:故事講得很生動,同學們聽得很認真,你們想一想,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生可能回答:一定很重,會用克、千克作單位,也有可能用噸作單位;也可能發出疑問:那得有多少千克呀?)

師引導學生思考:用我們學過的質量單位克和千克說明大象有多重,你認爲合適嗎?從而自然引出質量單位“噸”。噸是較大的質量單位,那麼1噸有多重呢?

(引出課題:1噸有多重,並板書)

(二)探究交流,感知新知

1.利用多媒體(或掛圖)出示書上畫面(也可以出示其他貼近學生生活的畫面)。

(1)小組內看圖互相說一說,1噸有多重。(師深入小組,對讀圖有困難的學生給予幫助。)

(2)算一算。

透過小組計算(記錄員記錄數據),讓學生交流多少千克是1噸。

3頭水牛約重1000千克;10桶油約重1000千克;

20袋麪粉約重1000千克;40人約重1000千克。

(3)小組彙報。

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1噸=1000千克,並介紹用字母表示:1 t=1000 kg。

2.聯繫生活,理解新知。

(1)舉例說明生活中有許多物體要用到質量單位噸。

(掛圖或多媒體出示) 讓學生說一說每幅圖的意思,教師進行補充。

(2)讓學生再舉幾個生活中的例子,師生共同進行分析。

(三)綜合應用,鞏固拓展

1.獨立完成書上的練一練(重新調整練習題的'順序),師巡視,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指導。

(1)填上合適的單位(克、千克、噸):

(2)填一填。

4千克=( )克3噸=( )千克

5000克=( )千克( )t=2000 kg

18 t=( )kg( )kg=6 t

2.學生做完後,教師實物投影展示有代表性的學生作品,集體訂正。

3.學生先獨立完成練一練的第2題,然後與同桌說一說思考方法。

在○裏填上“>”“<”或“=”。

8000千克○8噸4500克○4千克

3 t○3600 kg

學生獨立思考再反饋交流,請幾名學生彙報思考方法。

4.數學故事。

(1)估算。

剛纔同學們聽了“曹衝稱象”的故事,大家一起來看一看,曹衝稱了幾次才稱完?(掛圖或多媒體出示)

船上的石頭稱了8次才稱完,記錄表如下:

第幾次 1 2 3 4 5 6 7 8

質量/kg 280 220 250 300 230 250 270 350

你知道這頭大象有多重嗎?請看一下記錄表,我們先來估算一下。給學生思考的時間,然後找生彙報。

(2)請同學們討論:曹衝爲什麼可以採用這個辦法稱象,你還有更好的辦法嗎?

(3)這頭大象到底有多重呢?先獨立計算大象的重量,再在小組內交流一下計算結果。

各組彙報計算結果。

(有關討論和計算這兩個小環節,教師可根據時間自行把握,如果時間不夠用,可作爲課下作業。)

(四)集體反饋,反思總結

先讓學生說一說這節課有什麼收穫,如果有必要教師可以以參與者的身份加以補充。

(五)拓展作業

今天我們學習了有關質量單位噸的內容,請同學們留心身邊有關質量的資訊,如果發現了,請認真觀察,把它記在數學日記上。

教學反思

本課的學習重點與教學關鍵是幫助學生建立起1噸有多重的概念。噸”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很少接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繫不緊密,教學克和千克可以讓學生實際操作,可噸太重了沒有辦法讓學生直接體會。怎樣將“噸”這個抽象的事物,以具體的、可感知的形象呈現在學生的面前,從而拉近“噸”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爲了更好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突破本課的重難點,我上網看了相關內容的視頻。課上,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透過“猜王老師體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複習已學過知識,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教學之前,學生已有了質量單位“克”和“千克”的感性認識,學生對1千克=1000克的進率也比較清楚。他們對生活中比較重或大宗物品的質量用什麼單位表示,也能說出是用“噸”作單位,但是對1噸到底有多重,學生並沒有感性的認識和直觀的參照。讓學生們說一說都在生活中的那些地方見到過“噸”這個單位,學生回答的答案會顯得比較單調,老是那幾個。而在練習中發現有些同學對於填合適的單位練習時,忽視了填單位不僅看單位還要看前面的數字,比如:剛做了一道一頭大象3噸,做一道一頭大象3000時有很多同學就填噸,這就在填單位不僅看單位還要看前面的數字還可以和開始麪粉、大象、鯨的重量結合起來,我想效果會更好。還有就是比較大小時會有三種情況;一種是數字相同單位不同,可以直接比較;另一種是單位相同,數字不同也可直接比較;還有一種數字單位都不相同,要轉換單位後再比較;由於備課不充分,忽略了第一種,臨時補充的。本節課的不足還在於沒有給學生留足夠的體驗、感知、交流的時間,教學用語也不是很熟練。今後要提高自己的教學素養,提高自己教學語言表達能力。多聽、多學、多練。

標籤:多重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