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文言文

如何培養中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文言文1.83W

長期以來,文言文教學一直存在着“高耗低效”、“少慢差費”的現象,可謂問題重重,弊端種種。改變這種現狀的有效途徑就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強烈的求知慾望,從而真正體味到“好學之樂”。要激發興趣,方法是多種多樣的。

如何培養中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一、學習意義激趣

高中階段的文言文教學開始前,教師應專用一節課向學生介紹文言文的學習價值,向學生展示文言文這座寶庫裏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內容,從而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引起他們探究的興趣。

文言文是我國古代文化的重要載體,可以在文言文教學中適當介紹古代文化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比如古代的典章制度、禮儀習俗、器物用具、科舉職官、天文曆法及衣食住行等文化常識可以滿足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慾。以《觸龍說趙太后》一文爲例,有“左師觸龍願見太后。太后盛氣而揖之。人而徐趨,至而自謝日”這樣的文字,觸龍見到太后爲什麼要“自謝”?如果能介紹一下古代的禮儀習俗,就會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同時,文言文是有生命力的語言,學習古人遣詞造句、謀篇佈局的能力,可以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學生明白了學習文言文的價值,就能有效地激發他們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二、課堂匯入激趣

特級教師於漪曾說:“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激發學習興趣,首先應抓住匯入環節,一開課就把學生牢牢吸引住。”教師應根據教材、生情、師情的不同,靈活設計導語,創造一種或緊張、或愉悅、或有趣的學習氛圍,使課堂教學收到良好效果。

如講《鴻門宴》前,教師可從棋盤上的“楚河漢界”談起,引出項羽的“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詩句,描述他實力的強大。然後話鋒一轉,講到“霸王別姬”和“烏江自刎”,再提示學生,項羽如此的結局除政治、經濟、軍事等因素外,他本人的個性品質是個很重要的因素,《鴻門宴》這篇課文精彩地描寫了他的個性。這樣,學生的興趣就產生了。 課本中的文言文有很大一部分是從《戰國策》、《左氏春秋》、《國語》、《史記》等史書中選取的,涉及的事件、人物往往有一定的歷史背景,而學生由於遠離了那個歷史時代,對那時的政治、經濟、文化背景、歷史典籍、禮儀風俗等都不甚瞭解,閱讀理解起來難免困難重重,興趣肯定不高。因此,教師在上課時可多補充介紹一些背景知識來增加其學習興趣。如《燭之武退秦師》一課涉及秦、晉、鄭三國,關聯的歷史事件衆多,課文提到的就有“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且君嘗爲晉君賜矣,許君焦、瑕”,“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以高一學生的知識和水平是很難弄清它們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他們不明白爲什麼面對秦晉大軍的圍困,燭之武口舌間就可以瓦解敵方的聯盟?爲什麼秦師退後晉軍也會不戰而撤?這篇文章儘管文字比較淺顯,但內容的複雜必定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所以,教師在導人時可以給學生講講鄭國在公子重耳逃亡經過本國時無禮於他,結下恩怨,後又在楚晉之戰中站在楚國一邊,進一步得罪了晉國,還可以給學生講秦晉的歷史。這樣,撥開了歷史的迷霧,消除了閱讀的障礙,學生學習起來得心應手,興趣自然大增。

三、聯繫生活激趣

文言文的內容似乎與現實沒什麼聯繫,如果細加體會,我們會發現文言文中的很多內容與當今的社會現象有相似性。如果我們能超越時空的囿限,用現代社會意識關照文言文教學,就可以拉近學生與文言文的時空距離,縮小學生與文言文的心靈差距,讓學生覺得學好文言文對提高思想道德修養、爲人處世能力大有裨益,從而激起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如上《寡人之於國也》一課,當講到“五十步笑百步”時,可聯繫現實生活中“順手牽羊不算偷”,“一二五不算賭”,收點禮品不算受賄的思想;講到“數罟不入灣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時,可指出這正是維護生態平衡的環保意識;講到“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可分析這正是要求一手抓生產、一手抓教育的樸素思想。實踐證明,用現代意識關照文言文閱讀,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大大增加了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四、多媒體輔助激趣

傳統教學是一支粉筆、一本書、一張嘴巴,口乾舌燥地對課文進行“分崩離析”,氣氛的沉悶,知識的狹窄是可想而知的。而運用多媒體教學,化抽象爲具體,將無聲無色的文字變爲聲像並茂的音像,給學生以身臨其境之感,對文章內容的把握有化腐朽爲神奇之效,自然就能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激發學習興趣。

總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興趣的目的在於讓學生主動學習,發揮學生自身的積極性。所以教師不能僅僅停留在“激發”這一行爲上,而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學生成爲學習的主體。只有這樣,文言文課堂才能成爲教師和學生共同經營的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的交流平臺,學生才能真正學好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