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唯美文字 > 隨筆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拿錯衣服後

隨筆2.43W

9月份開學後,孩子們進入了大班。1O月份天氣逐漸轉涼了,這天下着毛毛雨。下午離園時,康康的媽媽來得較晚。“老師,您看到康康今天穿的綠色外套了嗎?我在衣架上沒有找到!”我回憶了一下,康康今天確實穿了一件綠色外套,中午熱的時候脫了下來。“康康,你把衣服放在哪裏了?”我問康康。“我就掛在衣架上了呀!”康康很肯定地回答,還用手指着衣架給我們看。這時,我看到衣架上還掛着一件綠色外套,康康媽媽說那件不是康康的。我想應該是被人拿錯了。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拿錯衣服後

第二天早上,濤濤和爸爸來幼兒園時,濤濤爸爸拿了件綠色外套向我們道歉:“昨天是阿姨來接濤濤的,她把別人的衣服拿回家了,真是對不起!”事情似乎就過去了。想到孩子們在幼兒園經常會拿錯衣服、玩具等,我在晨間談話時問孩子們如何才能避免拿錯東西。“老師,讓小朋友來找不同吧!”濤濤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我便把兩件衣服用衣架掛起來,問:“這兩件衣服一樣嗎?”“一樣。”“不一樣。”“再仔細看看。”我提醒着。這時說“一樣”的孩子馬上發現了不同。“那爲什麼剛剛有那麼多人說一樣呢?”我追問。“因爲沒看清。”“那你們可要看仔細了,我們來玩一個找不同的遊戲。”馬上就有孩子說:“左邊的衣服有拉鍊,右邊的衣服是係扣子的。”“左邊的衣服上面有一個口袋,右邊的衣服上面沒有口袋。”“左邊的衣服袖子上有一顆釦子,右邊的衣服袖子上沒有釦子。”孩子們的眼睛可真亮,連細小的不同都找了出來。最後,濤濤站了起來:“老師,還有一個不同,我那件衣服上有一塊黑色的水彩筆印記,是上次畫畫的時候我不小心弄上去的。”“濤濤,原來你認得自己的衣服呀,那昨天怎麼會拿錯呢?”“昨天是阿姨幫我拿的!”濤濤說。看來更大的問題在於孩子沒有自我服務的.意識。於是我說:“我們已經是大班孩子了,自己能做的事是否應該自己做呀?”“是的,衣服就應該自己拿嘛,不用讓阿姨拿。”“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開了。最後大家一致認爲,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做,如衣服、玩具等要自己保管好,要記住自己的物品的特徵,這樣就不會拿錯了。從此以後,很少有孩子拿錯東西了。

拿錯衣服事件讓我認識到,我們可以抓住生活中偶發的、具有代表性的事例,挖掘其教育價值,引發孩子主動討論、思考,並透過“做”來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