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非暴力溝通讀後感(通用20篇)

讀後感2.51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非暴力溝通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非暴力溝通讀後感(通用20篇)

非暴力溝通讀後感 篇1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生活中的暴力溝通非常常見,人們經常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對他人進行評判,一味的比較,威脅他人,以不得不爲幌子來回避責任,造成情感和精神上的創傷甚至比肉體的傷害更加痛苦。

最近讀了一本書,是美國著名的馬歇爾·盧森堡博士寫的《非暴力溝通》,書中用切實可行的方法,並列舉了大量的案例來教導我們如何避免出口成傷。

第一步是觀察,講事實而非評論。“你根本不照顧這個家庭”比“你一週有五天都晚上十一點纔回家”更容易引起對方的反彈,讓溝通失控。基於事實的溝通是尊重,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第二步是感受,設身處地地體會對方現在可能有什麼樣的感受或者清楚的表達出自己的感受。

第三步是挖掘感受背後的需求,人們感受到生氣的根本原因是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此時不該用責備自己或他人的形式來宣泄不滿,這對解決真正想要解決的問題沒有什麼幫助。最後說出請求,明確需要什麼,而不是不要什麼,更利於直面解決問題。

我們都是普通人,都有各種各樣的情緒,在生氣的時候會自然而然的將錯誤歸結給他人,這種無謂的發泄並不利於解決問題,有時候發泄完還會有自責情緒,讓生活更糟糕。看了《非暴力溝通》這本書之後,我覺得可以試試在今後的溝通中用到“觀察—感受—需求—請求”四步法,在情緒爆發前給理智留一點思考的時間。

透過對這《非暴力溝通》一書的閱讀,我在慢慢改善自己與其人的溝通方式,對於與其他人在溝通中出現的一些暴力溝通,也能夠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分析原因,並且及時調用自己學到的知識,使自己的內心更加平和和堅定,學會感恩,學會愛自己。非暴力溝通,需要時間來踐行。要把非暴力溝通作爲工作、生活中的一項修煉堅持下來,做一個平和的人。

非暴力溝通讀後感 篇2

非暴力溝通專注於四個方面:觀察、表達觀察結果、表達自己的感受、告知具體的請求。很多時候我們的話語沒有取得想要的效果,十之八九是因爲我們表達的方式不對。如果你從說第一句話開始就加上了自己的主觀判斷和情緒,對方很可能不願意對你開啟心扉甚至產生牴觸心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學會區分評論和觀察。批評往往暗含期待。對他人的批評實際上表達了我們尚未滿足的需要。如果我們透過批評來提出主張,很有可能獲得申辯或反擊。如果我們直接說出需要,比較可能得到積極的迴應。學會直接表達自己的需要,而不是顧左右而言他。

學會傾聽。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斷,全神貫注地體會對方。在安慰他人或提議前,先看看那是否是他們需要的。在一個生氣的人面前,永遠不要用“不過”“但是”“可是”這類的詞。如果談話偏離主題或者讓很多人感到無聊,可以打斷講話人,因爲講話的人可能也感到非常無聊。沒有人想自己講的話被當作負擔,比起假裝在聽直接打斷更好。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失誤揭示我們的侷限性,並引導我們成長。儘量避免對自己說“應該”,對已經發生的事使用“應該”這個詞,只會加重自責。對於已經發生的事如果感到自責,就專注於自己的需要是否得到滿足以及得到怎樣的滿足,這樣我們就可能從自我評價中獲益。

憤怒是由我們的思維方式造成的,它的核心是尚未滿足的需要。同一件事,不同的需要導致不同的感受。對他人的指責反映了我們遇到了挫折一他人的行爲不符合我們的需要。我們生氣的原因不在於別人做了什麼,而在於我怎麼看待對方及其行爲。

表達憤怒的四個步驟:

A、停下來,除了呼吸,什麼也別做。

B、想一想是什麼想法使我們生氣了。

C、體會自己的需要。

D、表達感受和尚未滿足的需要。

感覺這本書非常適合老師和新手媽媽讀,面對孩子的調皮搗蛋時,如何控制情緒理性溝通,需要慢慢學習。當然,也很適合用來處理人際關係。

非暴力溝通讀後感 篇3

《非暴力溝通》這本書是美國著名的馬歇爾·盧森堡博士的著作。他發現了一種溝通方式,依照這種方式來談話和傾聽,能使人們情意相通,和諧相處,這就是“非暴力溝通”。

作爲一個遵紀守法的好人,也許我們從來沒有想過和“暴力”扯上關係。不過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現實生活中的談話方式,並且用心體會各種談話方式給我們的不同感受,我們一定會發現,有些話確實傷人!言語上的指責、嘲諷、否定、說教以及任意打斷、拒不迴應、隨意出口的評價和結論給我們帶來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創傷,甚至比肉體的傷害更加令人痛苦。這些無心或有意的語言暴力讓人與人變得冷漠、隔膜、敵視。非暴力溝通則能夠治癒內心深處的隱祕傷痛、超越個人心智和情感的侷限性、突破那些引發憤怒、沮喪、焦慮等負面情緒的思維方式、用不帶傷害的方式化解人際間的衝突以及學會建立和諧的生命體驗。

使用暴力的人其實是因爲它們內心的寧靜遭到了破壞,所以他們纔會用暴力的方式維護或尋求心靈的平和。非暴力溝通提醒我們人性是相通的,雖然每個人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或許不同,但作爲人卻有着共同的感受和需要。在發生矛盾和衝突的時候,運用非暴力溝通,我們將能專注於彼此的感受和需要,從而促進傾聽、理解以及由衷的互助。

本書分十三章深入的闡述非暴力主張積極進取,而非消極無爲。非暴力生活的關鍵是感激生活的賜予,而不貪心。非暴力意味着讓愛融入生活。讓尊重、理解、欣賞、感激、慈悲和友情,而非自私自利、貪婪、憎恨、偏見、懷疑和敵意,來主導生活。

透過對這本書的精讀和書中的一些練習,我在慢慢改善自己與人的溝通方式,對於與其他人在溝通中出現的一些暴力溝通,也能夠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分析原因,並且及時調用自己學到的知識,使自己的內心更加平和和堅定。學會感恩,學會愛自己。非暴力溝通,需要時間來踐行。要把非暴力溝通作爲工作、生活中的一項修煉堅持下來,做一個平和的人。

非暴力溝通讀後感 篇4

在看了《非暴力溝通》這本書後,我經常會回憶起我初中階段的生活,書中講了有一些懂得“非暴力溝通”說話方式的老師,那些同學是幸運的。非常遺憾,我在初中時遇到的這位老師,他和同學們溝通的方式幾乎都是暴力的,不光有語言暴力,還有肢體暴力。

這位男老師脾氣很暴躁,尤其喜歡體罰學生,男同學女同學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體罰,同學們犯的錯,無外乎就是考試沒考好或者上學遲到。記得一位男生因爲考試成績不好,被他拳打腳踢,口吐白沫,最後休學了。想想那時我們的小心靈得多害怕,得受到多大的摧殘啊!記得有些同學大膽的和老師說,能不能體罰時不要讓學生們看到,老師說:“不行,要不怎麼起到殺雞儆猴的效果。”在我們小時候,家長都不大管我們的學習,也不會太關心我們在學校的情況,估計家長都想像不到我們在學校就是待宰的羔羊,這位男同學受到如此重的體罰也沒見家長找到學校。女生體罰輕一些,考試達不到目標的被打手心是常有的事。

同學中犯最大的錯估計就是早戀了,而受到的懲罰就帶有侮辱性了。男同學被帶到操場揍一頓,女同學被罰在學校跑操時讓她站操場邊,全校的師生都看見了,每個跑操的人都會問那個女生爲什麼站在那裏,然後就會有人告訴他,因爲早戀(好事不出名,壞事傳千里)。可想而知,最後兩位同學雙雙退學了。

感覺那時候同學們和老師之間是沒有溝通的,每天努力學習不是因爲愛學習,而是因爲害怕老師。後來畢業以後,同學們交流起來,都說恨死了那位老師,那本該美好的少年時光就毀在這位老師的手裏。那時我們都巴不得趕緊畢業,脫離魔掌。

看了這本書後,真是浮想聯翩。推己及人,希望自己對孩子對他人,都能做到用“非暴力溝通的方式”交流。學習,一直在路上。

非暴力溝通讀後感 篇5

在20xx年寒假拿到的書,終於在20xx年8月份看好了,其實不是覺得厚了,也不是因爲沒時間,就是因爲第一眼看到就覺得應該是大衆心理學的內容,作爲一個學了心理學專業的,自然明白有很多書籍其實就是從專業心理學中吸取一部分而成文的,所以,暫時擱置了。直到,有一天,有個老師告訴我,這本書很好看哦,所以,翻開了。

其實,我一般是看完書籍之後纔會去看作者的簡介的,當然除外那些本來就已經很熟悉的作者,這樣就會讓我在看書的同時也一併體會作者的經驗,一同猜測作者是一位怎麼樣的人,往往有時候翻看簡介的時候都會讓我大吃一驚,很有幸可以拜讀這麼優秀的大師的作品。人本主義的確是我在本書中第一眼看到的。

我喜歡這些章節,當然每一個章節都是書中必不可少的,都是會給人不同收穫的。區分觀察和評論:感觸很深,因爲我們往往會根據觀察自動做出反映,形成自己的想法,最後會用言語或其他形式表達出來,但往往這樣的觀察只是片面的,往往這樣的猜測只是其中之一,而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看法,怕的是貼標籤和誤會。

觀察是把你看到真實的行爲不含任何情感或情緒不帶任何批判表達出來的,而評論則是根據你自身的價值體系對該行爲做出自己的判斷,人們對於評論向來是喜歡反駁的。例如:你想說小紅很懶惰的時候,不妨想想你爲什麼想這麼說,因爲你看到她三天的衣服都沒有洗,或許就可以換一種表達,我看到你三天的衣服都沒有洗(基於觀察和事實),這讓我覺得你是一個懶惰的人。

相比你直接說一句你真懶,應當會更讓人能夠接受,能夠意識到爲什麼人家會這樣說我。這個非常適用於教學中,小孩子往往很在乎家長或者老師同學的評論,尤其是老師,當老師因爲學生今天沒有完成作業,直接告訴這個孩子,你真是個不聽話的孩子,我想或許這個孩子以後就這樣自暴自棄了,或許這個孩子就揹負着這樣一句話耿耿於懷,如果告訴他原因,或許下一次他的行爲就會有所改變,不會因爲個別事件去否認或者判斷一個人的人本身就是值得尊敬的。

非暴力溝通讀後感 篇6

讀完《非暴力溝通》,我有以下幾點感想。

其一,馬歇爾。盧森堡是個很聰明的人,他能透過無關或反面的語言瞭解說話的人背後的感受和需要,讓對方有種遇到知音樣的感覺,而人一旦覺得自己被理解了,後面的事情就好說了。我們與人交流的時候要“放下自己心中已有的想法和判斷,一心一意地去體會他人”。人與人之間隨着年齡、閱歷、立場的不同,想法也會不同,但是哲學上說“別人也是另一個我”,也就是說人性有很多共通的東西,與人溝通時如果能站在對方立場上去想問題,可能就容易理解他爲什麼會有那樣的言行。準確瞭解到對方的感受和需要,是有效溝通的基礎。

其二,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做到心平氣和。當我們生氣時,很容易把自己的憤怒情緒怪到別人身上,“都怪你,我都被你氣死了!”這樣的話我們可能都說過。這樣的話一出口,對方要麼是否認,心想“怎麼能怪我呢?你就知道怪別人”,要麼是自責、內疚,反正都是不舒服的感受。可見生氣的時候少說話,減少語言傷害發生率。先傾聽自己內心的感受和需要,再心平氣和地表達出來。生氣的時候也少做決定,因爲我們在心情好的時候和心情差的時候做出的決定可能完全相反。

其三,這本書的作者是個外國人,我們是中國人,我們的溝通模式跟老外又有些不一樣。老外溝通模式比較開放,有一說一,心裏有想法會直接說出來,照章行事。而我們中國人常常心口不一,說是,可能是不是,說不是可能是是。我們比較含蓄,很少會把想法直接說出來,甚至一句話可能有好幾個意思,中國人是最難琢磨的。我們還容易反駁別人,即使心思被對方猜中了,也要嘴硬說“不是”。據說國際上通用的重要檔案都是用英文寫的,不能用中文,因爲中文一句話含義太多,有爭議的時候不好解釋。

要知道我們是一個處處留餘地的民族,一點是相通的,那就是心裏有對方,開心好說話,心情好的時候說什麼都願意聽。願我們成爲心平氣和的人,用和氣的磁場去感染別人,有愛,有心,好好說話,開心工作,舒心生活。

非暴力溝通讀後感 篇7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一定聽過讓自己不舒服的耳語,也經歷過讓自己內心痛苦的溝透過程。在我看來,不一定是當面的謾罵以及嘲諷纔算得上暴力,雖然那些難聽的話語只是一瞬間的衝擊,那些隱性的暴力語言,卻給心靈帶來長久的傷害。

我想這些所謂的“暴力”在孩子心裏會種下怎樣的種子如果說我們閱讀了很多關於暴力的書籍就會注意自己的言辭,在交流過程中能感受到自己帶給對方的舒適以及禮貌的話,但不妨回過頭想想,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孩子因爲老師或者家長在他年幼時對他的否定和批評而將他那顆面對世界好奇的心靈扼殺在搖籃裏。

很多時候成長只是一瞬間的事。在家庭成長中,我很感激他們,儘管我們曾經用多麼令對方痛心的方式去證明我們對對方的愛,但是我從這個過程中學會了理解與表達愛。在閱讀完書中前兩個章節時,我發現要不使用暴力,也要掌握一些方法的。例如:“你真的懂我嗎?”“你不懂我”其實“懂”這個字眼,是需要雙方的努力,若只有一方的努力,那麼所做的都是無用功。

在東方父母的教育中,大多都是他律他制。父母制定了這個規則,孩子就要符合他們的規律,這叫做讓孩子從小圍着父母的意志轉。很多時候,父母與孩子有隔閡,問題大多都是來源於父母本身。他們往往會覺得:“你是我的孩子,你什麼事都要聽我的,因爲我是過來人,不會害你的。”正是因爲這樣,他們常常用命令的語氣讓我們去達到他們心裏的那個預期。書中寫到,一位母親對正值青春期的兒子說:“你應該將電視機旁邊的髒襪子洗了”若他把那句用命令的語氣換成“我希望或者你願意將電視機旁邊的襪子洗了”這樣會出乎意料的達到你所期待的有效溝通的結果。

書中提到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剛開始以爲這本書是講說話的技巧,讀完才意識到,溝通的本質不是在於如何去說,而是語言背後的思維,如何去想,如何去體會自己和對方的感受。簡單來說,最重要的還是換位思考。

非暴力溝通讀後感 篇8

言語上的指責、嘲諷、否定、說教以及任意打斷、拒不迴應、隨意出口的評價和結論給我們帶來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創傷,甚至比肉體的傷害更加令人痛苦。這些無心或有意的語言暴力讓人與人變得冷漠、隔膜、敵視。

發現一本好書,非常棒,是美國的馬歇爾· 盧森堡博士寫的《非暴力溝通》,看後感覺非常受用。依照它來談話和聆聽,能使人們情意相通,和諧相處。書裏講述的溝通方式很簡單,就是把不舒服的責任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說對方引起的。比方說,每次你看到孩子滿地亂丟玩具或者老公不收拾家務,就會叨唸他們,結果他們不但不改,屢屢讓你忍不住自己收拾,最後惹得一肚子氣,他們煩,你也煩。其實換一種方法,換一種說話方式就可以改變他們這些屢教不改的行爲:

第一句:當我看到你又把玩具亂丟在地上(要述說事實,任何人都不可以反駁的事實。比方說,亂丟,就是一個批判,不是事實,人家覺得玩具本來就該放地上的!)

第二句:我覺得很不舒服(陳述自己的感受,誠實、中肯)

第三句:因爲我很不喜歡家裏看起來凌亂(把自己不舒服的感受歸咎到自己身上,因爲我不喜歡凌亂,我纔不喜歡你把玩具丟地上,否則我一點也不在乎的,不是嗎?)

第四句:可以請你撿起來嗎?或是以後你可以玩耍後自己將玩具收進玩具箱裏嗎?(提出一個可行的要求,對方可以照着做的合理要求)這種溝通方法真的很棒,可以化解很多糾紛,尤其是對付青少年反叛期的孩子,特別管用。

這本書很好的地方不只是光教你如何表達感受,與人溝通,它還從其他很多方面提醒我們如何傾聽內心中不同的聲音,以及懂得它們所反映的需要,學會觀察內在的情緒和突破那些引發憤怒、沮喪、焦慮等負面情緒的思維方式等——學會懂得自己,就會懂得別人,獲得愛、和諧和幸福!

非暴力溝通讀後感 篇9

自認爲上次讀《非暴力溝通》已經很認真了,今天拿來重讀,居然又有好多新的感悟。

《非暴力溝通》在前言當中明確地告訴我們改變溝通方式是自我轉變的開端。當我們遇到人際衝突時,總是一廂情願的認爲他不理解我,我的觀點完全正確,他爲什麼總是執迷不悟?我們自認爲自己正確無誤,是源於我們的自信,可是我又說服不了對方,因爲他也有自信。所以,雙方就糾纏於爲自己辯護,最後誰也戰勝不了誰。問題沒有解決,我們卻徒增煩惱。我們渴望進步,我們渴望良好的溝通,我們渴望和諧的人際關係,可是問題出在哪裏呢?我如何才能說服他呢?這是我們經常思考的問題。

《非暴力溝通》告訴我們,我們需要轉變的是溝通方式,我們要轉變談話和聆聽的方式。蘇菲派詩人魯米寫到:“在道德與不道德的區分之外,有片田野。我將在那裏見你。”初讀這句話,覺得作者真是沒有底線,怎麼連道德與不道德都不進行區分了,那這世界上還有正義嗎?如果對於不道德行爲不去譴責而放任自流,哪裏還有公平正義?社會會變成什麼樣子?再往後看,慢慢理解了。作者的意思是,在溝通的過程當中,我們不要條件反射地對對方以道德或不道德進行評價,而是去明瞭自己的觀察、感受和願望,有意識地使用語言。既誠實清晰地表達自己,又尊重與傾聽他人。這就是非暴力溝通。它不只是溝通方式,它更是一種持續不斷的提醒,使我們專注於更可能滿足我們人生追求的方向。

書中又講了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觀察—表達—需要—請求

四個要素非常簡單,但真正做到卻很難。書中的“非暴力溝通的精髓在於對其中四個要素的覺察,而不在於是用什麼字眼進行交流”,這句話清晰的給出了一直困惑我們的問題的答案。道理很簡單,爲什麼我們總是做不到?那是因爲我們的覺察不夠。我們表達的錯誤,是因爲我們覺察的不準確;我們體會不出內心的需求,那是因爲我們沒有覺察到內心真實的聲音。

“而我傾聽每句話包含的情感和需要。我並不將他的話視爲攻擊,而當作來自人類同胞的禮物。”當我們能夠達到這樣的境界,就是覺察了。

非暴力溝通讀後感 篇10

非暴力溝通的本質是心中要有愛,對他人有愛,對自己有愛,非暴力是愛的外在形式。在溝透過程中透過一種結構化的方式解讀自己和他人的內心、體會各自的感受,並將這種感受合理地表達出來,使得雙方能夠互相理解,最終實現和諧的、充滿愛的溝通。非暴力溝通的基本前提是假設人感受的一致性以及同理心,即人的基本感受是相同的,正因爲人類的感受相通,所以才能相互理解。

讀這本書一方面能夠學會如何運用非暴力溝通這種方法,另一方面讀書的過程也是對心靈治癒的過程。書中對人心理需要和感受的剖析之精準,時常讓人覺得還真是這麼回事,如果早點知道這些該多好啊。在此,我非常感激本書作者和譯者,讓我們知道應當多注重自己內心的需求,以及如何合理地表達這些需求使溝通能夠愉快地進行,下面列一些令我感觸較深的點,談不上感受,權當雜記吧。

1)外在的驅動力是壓力,內在的驅動力纔是真正的動力。一個人如果總是以“應該”做什麼來要求自己、命令自己,那他一定會偏離自己的內心,導致內在的分裂與不滿。就像戀人剛開始是出於對對方的喜歡,所以一切關係都很融洽。而當熱戀期過了,出於讓對方幸福這一責任方面的考慮,愛情往往變得沉重起來。

2)喜歡使用暴力的人,無論是肢體暴力還是語言暴力,是因爲他內心的平靜遭到了破壞,尤其是被暴力所破壞,所以他纔會用暴力的方式維護自己內心的和平。但暴力從來無法根本性解決問題,因爲暴力不是人內心最終的需求。

3)每個人都有自己內心的需要,故而真誠待人比委屈求全更可靠、更長久。

4)向別人傾訴有助於瞭解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就像有些東西在你你說出來的時候你才能更客觀、更全面地理解它。在痛苦的時候,合理的傾訴能夠避免自己被充斥在頭腦裏的各種想法所束縛。

5)最後,這本書值得時常拿出來看看,當作一碗心靈雞湯吧,需要的時候治癒一下自己的內心。

非暴力溝通讀後感 篇11

小時候犯了錯,我通常是還沒開口便止不住地抽泣。

奶奶會對我說:你先別哭,好好地說,把這件事一五一十地說出來,就行了。

媽媽會說:你再哭,把事情弄成這樣,還敢哭,知道錯了沒。

如果說要把《非暴力溝通》用一句話總結,便是:把事情說具體了,不要大而化之,在上升到某種意義層面上前,先就當下的事,有條理地表達出前因後果,再說出當下的真實感受,便是好的溝通,或者溝通的基礎。

於是,也就很自然地想到了奶奶和媽媽對我的教育方式,奶奶是老人特有的慈祥,母親是典型家長的威嚴樹立,奶奶引導我建立溝通的前提——真實表述事情的過程,母親告訴我延續溝通的條件——表達感受。彼時年幼的我當然是無法將這兩種溝通方式結合在一起來看,但是隨着和越來越多的人接觸,早年養成的溝通方式越來越得以顯現,特別是在看完《非暴力溝通》後,引發了更多共鳴。

全書六百多頁,作者用了1/6的篇幅,在開篇講“讓愛融入生活”、“是什麼矇蔽了愛”。愛和信任,就是開啟溝通的大門,“我相信,人天生熱愛生命,樂於互助,可是,究竟是什麼,使我們難以體會到心中的愛,以致互相傷害?又是什麼,讓有些人即使在充滿敵意的環境中,也能心存愛意。”

作者告訴我們,非暴力溝通,就是愛的語言。暴力消退後,自然流露的愛。

那麼,怎麼開口呢?

“不管是否喜歡,只是說出人們所做的事情。要點是,清楚地表達觀察結果,而不判斷或評估。”如刑警探案,首先都不會直接下定論,而是先回到原處,儘可能地還原現場,再逐一尋找證據,通常我們所遭受的“語言暴力”後,最先感受到的是情緒,但是爲了解決暴力本身,情緒的衝動並不是答案,只是我們表達的推動力,我們需要像探案一樣,首先一五一十地表達出我們聽到的或者說過的語言現場。“接着,表達感受,例如受傷、害怕、喜悅、開心、氣憤等等。”

非暴力溝通的一方面是誠實地表達自己,另一方面是關注對方,用同樣的方式,先去觀察對方的言行,再以此爲基礎,發現對方的需求。也許心門不只一扇,我們依次開啟,去互相展現,對方纔能看到門後那個你的真實世界,才願意張嘴說出愛或者有關愛的語言。

非暴力溝通讀後感 篇12

本書中指出的問題,在許多文化中都存在,即壓抑個人的感受。在中國,我們每個人被各種關係定義:父母、孩子、朋友、上司、下屬……每個人需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你應該這樣做、那樣做,至於感受,不重要。

我的感受,當然重要。你的感受,也同樣重要。非暴力溝通提供了一種溝通方式,透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在別人容易接受的前提下充分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訴求。

我認爲這種溝通方式尤其適合家庭,家庭中的成員有着不一般的感情紐帶,相互關心、相互支援,但同時也有着各種各樣的小矛盾。如果這些小矛盾不能很好的處理,會給家庭帶來不小的傷害。

非暴力溝通有四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

這四個要素有兩種用法:表達自己&傾聽他人。書中對整個體系有着詳細的介紹,我只想講兩個我感受最深的點。

區分評論和觀察結果:

我們總是下意識對我們看到的事物進行評論,比如我看完了《非暴力溝通》這本書,我會說這本書寫的非常好,這就是一條評論。

如果換種表達方式,我仔細考量我的觀察結果以及自己的感受,那應該是這樣:這本書讓我瞭解到了一種全新的溝通體系,解答了我的“怎樣做纔算不評判”的疑問,讓我知道了聽到不中聽的話時產生的負面情緒的根源在於我們的某些需求沒有得到滿足……這本書帶了我如此多的幫助,我讀完以後感到非常的驚喜,忍不住想要推薦給其它人。

傾聽他人:

小孩尤其需要被傾聽。小孩不是天使,也不是惡魔,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的探索,而且他們的探索不會預設前提。對於大多數家長來說,應對這樣“不講理”的探索讓他們頭痛不已。非暴力溝通可以幫助我們應對“不乖”的小孩。

每個人都渴望被理解,當我們被理解的時候,我們會願意敞開自己的心扉,願意去做一些本不是很願意做的事,小孩也不例外。

如何傾聽呢?當我們懂得如何去使用非暴力溝通四要素(敢穿、感受、需要、請求)去表達自己了以後,我們也可以基於這些要素去傾聽和理解他人。

我家飯飯不到三歲,開始有了各種各樣的要求,當然也包括不合理要求。當他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時,只要能夠認真的傾聽他的感受和需要,並且讓他感到他被理解了,通常接下來的溝通就會變的容易許多。

非暴力溝通讀後感 篇13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生活中的暴力溝通非常常見,人們經常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對他人進行評判,一味的比較,威脅他人,以不得不爲幌子來回避責任,造成情感和精神上的創傷甚至比肉體的傷害更加痛苦。

最近讀了一本書,是美國著名的馬歇爾·盧森堡博士寫的《非暴力溝通》,書中用切實可行的方法,並列舉了大量的案例來教導我們如何避免出口成傷。

第一步是觀察,講事實而非評論。“你根本不照顧這個家庭”比“你一週有五天都晚上十一點纔回家”更容易引起對方的反彈,讓溝通失控。基於事實的溝通是尊重,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第二步是感受,設身處地地體會對方現在可能有什麼樣的感受或者清楚的表達出自己的感受。

第三步是挖掘感受背後的需求,人們感受到生氣的根本原因是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此時不該用責備自己或他人的形式來宣泄不滿,這對解決真正想要解決的問題沒有什麼幫助。最後說出請求,明確需要什麼,而不是不要什麼,更利於直面解決問題。

我們都是普通人,都有各種各樣的情緒,在生氣的時候會自然而然的將錯誤歸結給他人,這種無謂的發泄並不利於解決問題,有時候發泄完還會有自責情緒,讓生活更糟糕。看了《非暴力溝通》這本書之後,我覺得可以試試在今後的溝通中用到“觀察—感受—需求—請求”四步法,在情緒爆發前給理智留一點思考的時間。

透過對這《非暴力溝通》一書的閱讀,我在慢慢改善自己與其人的溝通方式,對於與其他人在溝通中出現的一些暴力溝通,也能夠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分析原因,並且及時調用自己學到的知識,使自己的內心更加平和和堅定,學會感恩,學會愛自己。非暴力溝通,需要時間來踐行。要把非暴力溝通作爲工作、生活中的一項修煉堅持下來,做一個平和的人。

非暴力溝通讀後感 篇14

《非暴力溝通》這本書很多年前就買了,對於一個愛讀純文學類書籍的我來說,乾貨滿滿的工具書讀起來有點困難。因爲高一年級的老班們有一個讀書會,於是責令自己兩天讀完——有壓力纔有動力呀,終於在讀書會前1個小時讀完。雖然有一種囫圇吞棗之感,但感同身受也的確幫助我更快的理解了作者所倡導的“非暴力溝通“的方法。

外國人寫的心理學的書還是會存在文化的差異,語言翻譯的轉換讓人不容易很快的理解消化。有些繁冗的內容閱讀的時候就直接略過。作者重點談到日常生活的我們從不認爲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我們的語言確實常常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更可怕的是,我們並不自知。作者借用甘地曾用過的“非暴力”一詞,來指暴力消退後,自然流露的愛。這種溝通方式被稱爲“愛的語言”。看到這,誰不想繼續看下去,究竟什麼是愛的語言,難道我們對最親的人說的話不是“愛的語言”嗎?作者一語蔽之:非暴力溝通就是提醒我們專注於彼此的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作者在書裏用了十三個章節來生動形象的告訴我們如何進行“非暴力溝通”,如何纔是“愛的語言”。

1.觀察和評論——觀察源於客觀,評論源於主觀。人太喜歡進行“道德評判”,太喜歡主觀的標籤化,而作者所說的觀察是不帶任何情緒的準確的表述。

2.體會和表達感受。中國人的內斂總會羞於表達感受,於是在揣測中參雜了各種主觀情緒和臆斷,這時候你需要閉上眼睛體會自己的情緒,然後準確的表達出來。句式應該是這樣的:我感到……因爲我。

3.請求幫助。就是要清楚地告訴對方,我們希望他做什麼,這個請求要清晰明瞭且具體。

4.傾聽的力量。當有人求助的時候,你要的不是立刻說解決的辦法,而是傾聽,體會。

5.愛自己。不試圖分析自己或他人有什麼毛病,而是用心瞭解自己的需要。作者特別的告訴我們,“不要做任何沒有樂趣的事情”,學會用“選擇做”代替“不得不”。深入理解我們行爲的動機,學會用“我選擇做,是因爲我想。”這樣的句式幫助我們探尋做事情的初心。

6.充分表達憤怒。在這裏最重要的就是我們的心情並不取決於他人的行爲,你需要體會,發現自己的需要,然後滿足自己的需要。這時候你的憤怒纔會有價值。

應該說翻完這本書,道理基本明白了,但更爲重要的是在閱讀的過程中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反思我們日常溝通的狀態,哪些還需要改進,比如對孩子、對學生是不是容易一概而論,標籤化。在和別人的溝通時,儘量不帶着預設立場和感受,儘量保持冷靜客觀地聆聽對方想要表述的內容。一語蔽之,這本書讓我們平和心態,成爲最好的自己,成爲最舒適的重要他人。

非暴力溝通讀後感 篇15

《非暴力溝通》是由美國的心理學家馬歇爾·盧森堡所做,他提出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總結下來一個關鍵點是從自己的身上找原因,也就是說當出現問題之後,不要去指責他人,要先考慮自己什麼地方做的不到位導致了這個問題,不論你是老闆還是員工,你是上司還是下屬,都不要一股腦把問題都歸結到對方身上,這樣既可以讓自己從激動、暴怒的情緒中冷靜下來,又可以避免和他人因一時激動產生衝突。相當於一個尖銳的利器變得柔和,不會傷害自己也不會傷害別人。

一、觀察:區分觀察和評論,若將其混爲一談,他人就會傾向於自己聽到的是批評,並反駁我們影響到雙方的關係,從而對溝通造成障礙。正確的觀察應該是:不帶評論的觀察。也就是隻觀察,單純描述事實,不妄加評論,比如說“你的衣服上有污漬”而不是“你好邋遢呀,衣服好髒!”且要注意減少“總是”“從不”這樣過於絕對化的詞語,因爲這樣的詞語會使我們的表達過激。非暴力溝通是動態的語言,不主張絕對化的言論,它提倡在特定的時間和情境中進行觀察,並清楚地描述觀察結果。

二、感受:除了我們自己的感受,我們是否應該關注一下別人的感受,就像是我們社會工作者在接觸案主時,要站在案主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要有同理心,當我們自己經歷過,就會明白對方那種真真切切的感受,而不是簡單的一句“你不要難過了,這沒什麼大不了的”

三、需要:非暴力溝通的目的不是爲了改變他人來迎合我們。相反,它重視每個人的需要,它的目的是標註我們在誠實和傾聽的基礎上與人聯繫。我們要去了解案主真正的需要是什麼,而不是我們認爲案主需要什麼。假如說案主的親人離世,案主當下最緊迫就是透過哭來宣泄自己的悲傷,他的需要就是哭,而不是我們說“不要哭了,要走出來”

四、請求:

區分命令和請求:請求沒有得到滿足時,提出請求的人如果批評和指責被請求人,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對方的內疚來達到目的,也是命令。清楚地告訴對方,我們要他們做什麼,而不是請求他人不做什麼。我們把願望說得越清楚,他人也就越可能做出積極的迴應。如果我們透過拒絕來提出請求,人們的反應常常是反擊。反之,如果我們直接說出需要,其他人就較有可能作出積極的迴應。

非暴力溝通鼓勵我們充分表達感激。在表達感激時,我們說出:

1、對我們有益的行爲;

2、我們的哪些需要得到了滿足;

3、我們的需要得到滿足後,我們是什麼樣的心情。

我們需要有足夠的耐心來學習和運用非暴力溝通。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我們的第一反應常常是習慣性的反應,因此,運用非暴力溝通有時是很彆扭的事。然而,如果我們想要實現自己的人生選擇,我們就要給自己充分的時間。

最後將作者的一句話送給大家,“藉由這本書,依稀間遙望到夢寐以求的美麗世界,生活永遠等待人們以一己之身去領略生命的美和神奇”。

非暴力溝通讀後感 篇16

心理學家馬歇爾盧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溝通》該書已入選香港大學推薦的50本必讀書籍。被聯合國譽爲全球非暴力解決衝突的實踐之父。非暴力溝通不僅是一種溝通方式,還可以作爲自我人生追求方向的不斷提醒。

所謂的暴力溝通,並不是單純地說透過人身攻擊等方式進行溝通,迫使對方滿足我們的需要。異化的溝通方式有:

1.道德評判:用道德標準來評判人,如果一個人的行爲不符合我們的價值觀,那他就被看作是不道德的或邪惡的。比如說:你太自私了。你太過分了。對他人的評價實際上反映了我們的需要和價值觀。然而以這樣的方式表達,很可能會招來敵意,使我們的願望難得到滿足。

2.進行比較:在比較時,我們開始覺得自己活得很慘。

3.迴避責任:我們對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動負有責任。然而,我們會使用類似於“不得不”、“你讓我”比如說你讓我傷透了心等詞語。比如說你成績不好讓爸爸媽媽傷透了心,言下之意是他們快樂或不快樂是孩子的行爲造成的。看到父母痛苦,孩子會感到內疚,並因此調整行爲來迎合他們,然而這種調整隻是爲了避免內疚,而非出自對學習的熱愛。

類似的表達方式忽視了我們情感的內在根源,使用的是推脫責任的語言而不是負責任的語言。

4.強人所難:對別人的要求裏暗含着威脅:如果不配合,他們就會受到懲罰。

而非暴力溝通倡導的是專注彼此的觀察、感受及需要,而不是用異化的溝通方式。

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1.觀察;2.感受;3.需要;4.請求。舉文中的一個具體的例子,一個媽媽在忙碌了一天回到家之後,看到兒子把家裏弄的亂糟糟的。異化的溝通方式,可能是把兒子罵了一頓。而非暴力溝通呢?小明,看到咖啡桌下的兩隻髒襪子和電視機旁的三隻(觀察),我不太高興(感受),因爲我看重整潔(需要),你是否願意將襪子拿到房間或放進洗衣機(請求)。透過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誠實地表達自己,告知他人,我們期待他採取何種行動,來滿足我們。

關於非暴力溝通要素的注意點

1.觀察:我們需要注意區分觀察和評論。觀察:有個人有時在下午睡覺,在雨天不出門。評論:懶惰。觀察:有個孩子有時做的事我不理解,不按我的吩咐做事情。

非暴力溝通是動態的語言,不主張絕對化的結論。它提倡在特定的時間和情境中進行觀察,並清楚地描述觀察結果。將觀察和評論混爲一談,別人就會傾向於聽到批評,並反駁我們。

2.感受:我們說“我覺得”,我們常常不是在表達感受,而是在表達想法。例如,我覺得不公平,我覺得他很負責任,等等。感受一般和以下詞彙關聯:興奮,高興,感激,害怕,沉重等等。感受的根源在於我們自身,我們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對他人的言行的看法。別人的行爲可能會刺激我們,但並不是我們感受的根源。

3.在請求幫助的時候,需要注意用具體的語言替代抽象的語言,區分請求和命令。例如,我們可以說:請幫我開啟窗戶好嗎?而不是說:請開啟窗戶。

聽到不中聽的話時,我們有四種選擇。第一種是認爲自己犯了錯。例如,有人氣憤地說:“我從沒見過像你這麼自私的人!“這時,我們可能自責自己沒有考慮別人的感受。第二種是指責對方。就是反過來駁斥對方你沒有權利這樣說,我一直很在乎你的感受。在爭吵的過程中,我們一般會感受到惱怒。第三種是瞭解我們的感受和需要。這時,我們可能會發現我們有些傷心,因爲我們看重信任和接納。第四種是用心體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這時,我們也許會想他傷心是因爲他需要體貼和支援。透過瞭解我們的需要、願望、期待和想法,我們不再指責他人。而一旦人們開始談論需要,而不是指責對方,他們就有可能找到辦法來滿足雙方的需要。

關於以上四種表達方式:第一種是自責,當我們的表現不完美的時候,我們可能會陷於自我憎恨中無法自拔。而非暴力溝通鼓勵我們面對挫折時,體會內心的渴望,專注於尚未滿足的需要。反之,如果用苛刻的語言指責自己,我們不僅難以找到解決方法,而且容易陷入自我懲罰的痛苦中。

第二種表達方式指責對方。如果我們滿腦子是非對錯,把某些人看作是貪婪的人、不負責任的人、騙子或其他類型的壞人,我們就很難與他們建立良好的關係。作者建議我們專注於我們想要做的,而不是追究錯在哪裏。練習把每一個指責都轉化爲未滿足的需求,而不是情緒宣泄。作者在書中跟大家介紹了一種表達憤怒的方式:

1.停下來,呼吸。

2.留意我們的指責,想一想是什麼想法使我們生氣了。

3.體會我們的需要。

4.表達感受和尚未滿足的需要。在第三步和第四步之間,我們需要先傾聽他人。在得到傾聽和理解之後,他們也就可以靜下心來體會我們的感受和需要。

運用非暴力溝通,進行有效地溝通及建立人際關係,同時平靜內心,不斷地提醒自我人生追求的方向。

非暴力溝通讀後感 篇17

在讀《非暴力溝通》這本書之前,我對非暴力溝通一直沒有一個較爲恰當的理解。讀完之後,我才知道,原來非暴力即意味着讓愛融入生活。讓尊重、理解、欣賞、感激、慈悲和友情,而非自私自利、貪婪、憎恨、偏見、懷疑和敵意,來主導生活。

如果今天的世界是無情的,那是我們的生活方式造成它的無情。我們的轉變與世界的狀態息息相關,而改變溝通的方式是自我轉變的重要開端。《非暴力溝通》這本書從十二個方面向我們闡述瞭如何讓我們與他人之間的溝通品質得到提升。

首先,我們要做到心中有愛,讓愛融入生活。在此基礎上,我們要去探尋究竟是什麼矇蔽了我們的愛。我們要透過日常的觀察,找到結果,並清楚的描述下來。要成功的進行非暴力溝通我們還要建立表達感受的詞彙表,從而使溝通更爲順暢。感受源於我們自身的需求,我們無法犧牲他人來滿足自己的需要。

有效的暴力溝通要求我們藉助具體的描述來提出請求。有時候傾聽比語言更具有力量,傾聽會使人身心痊癒,因此學會傾聽尤爲重要。讓愛融入生活不僅僅意味着要愛他人,同時還要愛自己。充分表達憤怒,運用強制力避免傷害,我們這樣做,是爲了避免傷害,而不是爲了懲罰他人。在情緒低落時,我們要用心去了解自己的需要,這樣我們的內心將逐漸變得平和,我們纔會重獲生活的熱情。非暴力溝通還要求我們學會表達感激。

讀完這本書,我瞭解到非暴力溝通的重要性。學會非暴力溝通,我們在以後的生活、工作上都會受益匪淺。許是讀的速度較快,對其中的某些內容理解的較爲淺薄。但我相信隨着閱讀次數的增多,我定會有更深刻的感受。

非暴力溝通讀後感 篇18

《非暴力溝通》與其它溝通類的書籍有所不同,一般市面上溝通類型的書籍主打場合式的溝通技巧,而這本書講的是從人的情感訴求出發,說話前三思,並學會站在對方的角度上思考來進行交流的溫和式溝通。

初次看到書名,我就感到疑惑,暴力溝通難道是武力解決問題嗎?相對而言,非暴力溝通就是常言道的“君子動口不動手”嗎?書中給出的答案是,暴力溝通指的是語言暴力,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的語言傷害性往往比肢體暴力更嚴重,也更持久。書中指出,生活中大多的矛盾與衝突就是因爲這些被長期忽視的語言暴力引起的,非暴力溝通告訴我們要做到的是,學會觀察對方與自己,講究內心的需求與感受,並用溫和的語言表達出來。

艾提·海勒的日誌中寫道:“我不會輕易害怕。那不是我勇敢,而是我知道,他們也是人,我必須用心理解他們的行爲。今天早上,那個性情粗暴的年輕蓋世太保衝我吼叫,我沒有生氣,而是關心他。我想問:‘你的童年很不開心嗎?女友拋棄你了嗎?’他看起來愁眉苦臉、躁動不安、陰沉而又虛弱。我當時就想幫助他。他那麼痛苦,一旦爲所欲爲,是多麼危險!”我們常常在第一眼的時候就妄自下了批判與看把自己的主觀想法強加在別人身上,這就往往導致雙方之間產生誤會。

非暴力溝通就是突出強調這一點帶來的傷害性有多大,書中介紹了實用的溝通模式。首先,誠實地表達自己,而不是隨便地批評指責別人。第二,關切地傾聽別人,而不是在未細心觀察上解讀爲批評指責。人們容易混淆觀察與評論,傾向於聽到批評而反駁對方。比如,他是個懶惰的人。這就是評論。他是個四五天都不出門的人。這是觀察。有人認爲他不經常出門就認定他是懶蟲。但未曾細想,幾天不出門的人就是懶人嗎?強加自己的價值觀念於人就是一種暴力溝通的表現。

聽到不中聽的話我們可以有四種選擇:責備對方;責備自己;體會自己的需求與感受;體會對方的需求與感受。如果我們透過批評來提出自己的見解,人們的反應常常是爲自己辯駁。相反,如果直接說出我們的需求與感受,人們就比較有可能做出積極的迴應。而在提出自我需求時,要具體明確而不是抽象模糊的概念。

比如,“我想要每個星期出門三天”,而不是“我想要自由”。非暴力溝通的目的,不是爲了改變他人來迎合我們,而是重視每個人的需要和感受,幫助我們在傾聽同時與他人建立聯繫。

非暴力溝通讀後感 篇19

暴力!這個聽起來就很暴力的詞!

溝通!這個社會交際必備的技能!

理解中的暴力就是動不動就動手打架、大聲吼叫,甚至是戰爭等等,總之就是不和諧,很不文明,讓人很不舒服的行爲方式!而用這種方式去與人溝通,那無疑是非常不好的一種方式。其實,我們每個人都非常清楚她的不妥之處,但是,我們身邊乃至於我們自身卻經常如此,那些無情的語氣話語即使不動手卻傷人更深!唉,無比的感慨!多少次,自己也陷入這個冷暴力的漩渦當中!

幸好,幸好我是一個相對理性的,給自己點個贊!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自己都能夠快速脫離這個冷暴力的氛圍,然後自己保持清醒的頭腦!真的非常慶幸讀到這本書,非暴力溝通真的是愛的語言!只要在溝通的時候注意規避道德評判、進行比較、迴避責任、強人所難,多現在對方立場考慮問題用心去感受愛的語言,那麼,溝通的效果勢必會比想象中好很多,幸福指數也會提高不少!一定要學會區分觀察和評論,體會和表達感受,去深刻感受愛的根源並請求幫助,那麼你就將成爲非暴力溝通的高手!

書中總結12個關鍵字——懂觀察,講感受,談需要,提請求!營造好溝通的氛圍,學會使用愛的需要!

非暴力溝通讀後感 篇20

在我們的生活裏,特別是和親密的家人,先生之間,普遍存在着,冷暴力和語言暴力。逃避解決問題時採用“冷暴力”,一時氣上心頭不能自制時就會用狠毒的語言中傷對方。

這本書提供了一個行之有效的具體溝通模式。

非暴力溝通的模式是:

1、觀察而不評判;這是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犯的毛病,妄加判斷,添油加醋地加入個人主觀判斷,用自己的主觀意識給他人“貼標籤”

2、感受而非想法;直截了當地說出自己的感受,畢竟我們是有情緒的個人,允許有情緒,但直接表達就好,不必用過分偏激的語言或者行爲來提醒對方我很失望、生氣、憤怒

3、個人的需要/價值觀念;靜下來捫心自問,是什麼樣的個人需求和價值觀念導致我會有現在的情緒,不去責怪他人的行爲,而是將”矛頭“指向自己,是因爲自己的某個需求,而導致會這樣看待他人的行爲,是自己的需求和觀念導致了自己的情緒。

4、請求;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請求(而非命令),注意語氣委婉。女生愛玩”你猜猜猜“的遊戲,希望男生能明白自己的心思而猜出自己的請求,至少曾經我是這樣的,而男生的思考方式是直接了當的,因此會起很多不開心。直接地說出自己的需求。

這樣的一種溝通模式,實踐下來也會帶來思考問題方式的轉變,我們不會再怨氣沖天負能量地去抱怨指責他人,而是在自我觀察剖析之後,說出自己的感受,表達自己的需求。同樣,當他人在抱怨指責時,我們平靜地去傾聽他的感受,剖析他的需求,那麼爭論也能平息。

我想這本書將把我帶入一個新的世界,我期待着自己的轉變,和影響到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