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論文:淺談民俗風情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原則

論文2.33W

摘 要:把民俗風情融入課堂教學,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研發校本教材的一項重要內容。要達到互相融合,互爲補充的效果,本文提出必需遵循三個運用原則:堅持本土性原則,把握趣味性原則,強調思想性原則。

論文:淺談民俗風情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原則

關鍵詞:融合 原則 本土性 趣味性 思想性

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讓教學效果達到最優化,是課堂教學一直爲之探索的過程。近年來,隨着新課程改革的啓動,特別是教育部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指出:“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以及學生的適應性。”各地大力開發校本課程,把鄉土文化、民俗風情引入課堂,促進教學,在新課程改革中是一個新的舉措。爲了達到預期目標,各地進行了積極的探究實踐並且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怎樣在民俗風情與課堂教學相互融合的過程中,有效的對課堂教學作出補充,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既能增加學習積極性,掌握課堂知識、形成相關技能,又瞭解本土民俗風情,讓民俗風情與課堂教學的融合真正達到相得益彰、互爲表裏的目標,筆者認爲,應該遵循以下三個原則。

堅持本土性原則

民俗風情是長期、固定的依附於人們生活習慣、情感信仰之中而產生的一種文化。這種文化因爲其形成和鞏固過程的特殊性,一直就具有集體認知性和自覺遵從性的特徵,而且已走向自然化、生活化。

根據這種特性,課堂教學中我們要找準民俗風情與教學內容的切入點,在有機融合二者的過程中,一定要堅持本土化的原則。換言之,所融入的民俗風情必定是爲本土人羣所熟知的。這樣學生有自然的親近感,易於接受。“避免這種文化又成爲一種新的阻礙。”只有適當的引入教育對象所趨向的本土文化,才能對抽象生澀的書本知識起到映襯補充、註解說明的作用。

比如在教學美術賞析時,引入大湘西所特有的吊腳樓建築、對襟兒服飾、土家銀綴、窗花剪紙等進行美學教育,也會達到同樣的審美目的。學生再次以美學的目光審視這些距離他們很近的美學對象,所受到啓發不亞於瞭解西方油畫雕塑,中國工筆山水。同樣,在體育課中把“走高翹”、“鞦韆”、“扭扁擔”等活動融入課堂之中,不僅有場地器材的便利,還可以引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中國全國各地民俗風情衆多,“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們在把民俗風情與課堂教育互相融合的時候,要在課前做足功課,不標新,不立異,不趕時,紮紮實實的立足於本土特色,以達到我們所預期的目標。

 把握趣味性原則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一種帶有情感色彩的認識傾向,它以認識和探索某種事物的需要爲基礎,是推動人去認識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種重要動機,是學生學習中最活躍的因素。新課改要求教學雙邊“密切聯繫生活”,以引發參與的興趣。對民俗風情與課堂教學的整合過程,就要求適度把握好趣味性原則。

以筆者所在學校的教師教學爲例,語文老師教學如何寫調查報告,把調查的對象由學生不熟悉的“社區情況”改爲調查家鄉的“特色小吃”,把書本中“寫一個熟悉的場景”,選定爲參觀一個“蒸喜酒”的場景,這樣的安排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熱情;思想品德老師在課堂中教學“文明交往”時,讓學生實景表演土家族的“待客禮儀”,從中體會交往待客的要求,把抽象的道理寄寓在生動形象的表演過程之中;音樂課堂中老師帶領學生走出去欣賞本地山歌、“打圍鼓”,讓學生感到新鮮而好奇,這些課堂實例,無一不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教學自然也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把握趣味性原則,還要注意避免“唯興趣”觀,防止教師一味的追求樂趣而忽視民俗風情獨特的內容。“趣”的把握有一個前提:所滲入的民俗風情必需與教學內容有情感價值相通處、內容關聯接近點、體驗結合互補面。

 強調思想性原則

鑑於“民俗風情作爲一種文化合力進入校園的實踐還處於探索階段”,而且民俗風情起源的自發性、宗教性、原始性等特點,讓民俗風情的教育功能有一定的制約。當教師在引入並使用到其中的一個知識節時,首先充分認識到民俗風情作爲一種民間文化的價值取向挖掘點。要結合教育的對象的生理、心理特點,採取辯證唯物的態度,“揚棄”的方法,發揮這種特色文化的教育功能。這就是把民俗風情與課堂教學二者整合的時候所要強調的思想性原則。

比如在瞭解“喪葬習俗”時,就要引導學生正確理解那些複雜繁瑣的動作、神祕難懂的語言,這只是一種文化展示過程,重要的是要挖掘其中的“揚善積德”內涵,對於很多封建迷信素材,更是要立場堅定的予以批判,不能一併吸納。對於隨着時代的變化而改變的民俗,也要有正確的評價。如過年時候小孩子在大年初一去別家“拜年”的習俗,近年來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已漸漸的消失。對於這種即將逝去的民俗風情,我們要指導學生從中看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巨大成就,給這種風俗的變化賦予積極的時代意義。

只有強調了思想性原則,我們的教育才會成爲“有源之流”,纔會始終與我們的教育目標保持一致而不偏離教育的主航道。

民俗風情文化作爲一種開發很廣泛的校本教材,在各級各類教育中被充分運用。只有堅持了民俗風情的本土化原則、把握了趣味性原則、強調了思想性原則,對於把民俗風情引入課堂教學纔有了基礎性的指南。同時我們還要清醒的認識到:怎樣把民俗風情與課堂教學有機的整合起來,是一個內涵很寬泛的命題,有待於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實踐之中進一步探索研究。

參考文獻:

[1]覃正雲、覃自雲.新課改108問[M].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2005.

[2]白月橋.課程目標建構與歷史教材編寫[J].歷史教學問題.2004,(4).

[3]劉芝鳳.中國土家族民俗與稻作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