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行政管理本科畢業的論文範文

論文1.08W

行政管理作爲政府管理和企業管理的主要內容,具有全局性,統籌性,這就要求新一代的管理人員具備管理職能、協調職能和服務職能。下面,小編爲大家分享行政管理本科畢業的論文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行政管理本科畢業的論文範文

摘要:黨在十六屆五中全會透過的《“十一五”規劃》建議中,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在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的政府報告中,溫總理再次強調了這項任務。那麼,怎樣才能更好更快地建設好社會主義新農村呢?筆者認爲,一是找問題——找出新農村建設存在的問題;二是查“病因”——爲何存在這些問題;最後纔是“開藥方”——因地制宜地制定出建設新農村的具體規劃。

關鍵詞:新農村 社會主義 人才流失

生活寬裕,是新農村建設的目的,也是衡量我們工作的基本尺度。只有農民收入上去了,衣食住行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新農村建設才能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果。 鄉風文明,是農民素質的反映,體現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要求。只有農民羣衆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斷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學,形成家庭和睦、民風淳樸、互助合作、穩定和諧的良好社會氛圍,教育、文化、衛生、體育事業蓬勃發展,新農村建設纔是全面的、完整的。 村容整潔,是展現農村新貌的視窗,是實現人與環境和諧發展的必然要求。社會主義新農村呈現在人們眼前的,應該是髒亂差狀況從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環境明顯改善、農民安居樂業的景象。這是新農村建設最直觀的體現。 管理民主,是新農村建設的政治保證,顯示了對農民羣衆政治權利的尊重和維護。只有進一步擴大農村基層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真正讓農民羣衆當家做主,才能調動農民羣衆的積極性,真正建設好社會主義新農村。

一、新農村建設背景

當前,國家與農民之間的分配關係以及農業經營體制正在發生重大變化,農業結構調整的內涵和農業的增長方式也在相應改變,“三農”問題的解決面臨新的形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必須充分認識其長期性,艱鉅性和複雜性,必須堅持從實際出發。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各地涌現出各具特色的新農村發展模式,梳理,研究和思考這些模式的發展,必須對正在開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產生有益的借鑑。

二、目前我國新農村建設存在的問題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全國人口近七成。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農村建設已取得了歷史性的發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公認的偉大成就,呈現出一系列明顯而積極的趨勢。但是,在總體上看,農業農村發展仍然面臨很多挑戰,仍處在艱難的爬坡過坎階段,存在許多問題。

(一) 投入嚴重不足,資金遠遠跟不上

當前農業農村發展的形式2005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88607億元,比上年增長25.7%。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75096億元,增長27.2%;農村增長18%,與城鎮投資相比,差距明顯。(1)投資的不足,一是嚴重影響農村水利設施的維修和建設。二是影響農業投資。當前我國農業生產機械化應用程度較低,農業裝備技術水平不高,生產方式落後,大多地方仍舊是以“鋤頭加扁擔”和家庭單幹爲主的傳統方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農業投資太少,特別是農業研究和推廣缺乏足夠的投入保障。(2)影響農村社會事業的發展。我國農村社會事業的發展一直落後於城市,儘管近年來,這個問題已引起了國家的高度重視,對農村社會事業的投資一直呈上升趨勢,但是,與城市相比,農村社會事業的發展仍顯滯後。(3)城市與農村在教育資源配製上也存在巨大差異。如河南省2003年全省生均教育事業費城市初中平均值爲601元、小學爲768元,而農村則分別爲539元和728元。河南農村小學的生均教育經費支出不足城鎮的三分之一。(4)我國農村很多家庭因爲無力承擔子女受教育的費用,導致大量農村學生失學輟學。據統計,在我國的中西部地區,已有5%到10%的適齡兒童沒機會入小學,更有15%到30%的小孩未能上初中。(5)高輟學率在農村的初中階段已經很明顯,有的地方甚至高達20%—30%.

(二)人才流失嚴重

目前,我國農村面臨着這樣一種困境:一方面是農村富餘勞 動力不斷增加,需要國家採取各種方式轉移這些剩餘勞動力,另一方面是能夠帶領農村發展的有學歷、有專長、高素質的人才極度缺乏,人才流失相當嚴重。這種人才的流失可以包括如下幾個方面:一是農業優勢勞動力外流,使農業從業人員素質普遍下降。二是農村原有教師的調離和農技人員的改行。三是透過高考,使農村特別優秀的人才跳出了農門,而國家又沒有相應的政策,使這部分人返回農村。

(三)農民平等權利得不到保障

從總體上來說,我國農民的平等權利得不到保障。首先,由於財政投資的不足, 農村的社會發展明顯滯後於經濟發展,農民不能與城市居民同等地享 有社會保障、教育、文化生活等公共資源,農村廣泛存在“看病難、讀書難”的現象。其次,農民工的權益也屢屢受到侵犯。這幾年來,由於黨和政府的重視,農民工的處境較以前有了很大改善。但是,侵犯農民工利益的事件仍然不斷髮生,特別是農民工的社會保障權利得不到保證。三是改革過程中農民被侵權事件也不斷髮生。隨着城市建設的擴大,農村土地被徵用的現象越來越多,在徵地過程中也存在很多侵犯農民權益的問題,如徵地中對農民的補償標準過低、失地農民缺乏生活保障、地方部門和企業徵地過程違規操作等現象。

(四)人口增加,資源浪費、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嚴重

目前,在我國農村建設的過程中,存在着經濟發展與人口、環 境、資源不協調的嚴重問題。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第1號)檔案公佈的數字,我國人口同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共增加了13215萬人,增長11.66%,平均每年增加1279萬人,年平均增長率爲1.07%。具體到農村的話,每年增長近750多萬人。同時,在農村建設的過程中,片面強調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忽視農村生態環境和資源的保護,導致我國農村生態急劇惡化、環境污染嚴重,農村能源短缺。

三、我國農村發展中存在一系列問題的原因

(一) 體制上的原因

我國在發展過程中,從體制上形成了重城市、輕農村的現象。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改革的重心轉移到城市,黨在政策上對城市實行傾斜,主要表現在:第一,財政政策的傾斜。第二,設定嚴格的戶籍制度。戶籍制度的設定將數以千萬計的農業剩餘勞動力禁錮在農村的土地上,農民不得隨意遷往城市。這種城鄉二元結構的存在,在城鄉之間築起了一道道資金、市場、技術、勞動力等壁壘,阻礙了生產要素在城鄉之間的交流,農民收入的增加受到嚴重影響,使城鄉居民的收入水平與消費水平的差距不斷拉大。還帶來了農村居民受教育、就業、投保等機會的不平等,從而引起收入不平等,並形成一種惡性循環。第三,用人機制的不健全。農村幹部中大量存在不重視、不尊重知識和人才的現象,敢於堅持真理、說真話、辦實事、講實效的人才得不到提拔和重用,甚至受到打壓排擠。

(二) 改革的負面影響

第一,造成了農技人員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實行企事業單位改制分流後,農村地區的農技站幾乎成爲一個空殼,主要原因是工資得不到保障。第二,造成了農村教師隊伍不穩定。由於資金、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響,我國城市比農村發展要快,東部地區比西部地區發展要快,城鄉之間、東部和西部地區之間在工資待遇上存在很大差異,農村教師待遇普遍低於城鎮或城市教師,部分農村教師生活比較困難,許多青年教師都想方設法離開農村,或“攀高枝”調離農村,或以升學的方式脫離農村教育事業,造成骨幹教師的嚴重流失。

(三)基層黨組織領導不力,作用發揮不夠

基層黨組織的領導不力是農村建設滯後的一個關鍵因素。當前,農村基層黨組織存在衆多問題,影響了黨組織作用的發揮。第一,農村黨員年齡偏大,青年黨員新增人數不多,因此,一些支部班子缺乏獨立工作的能力,解決新的矛盾的能力不強。第二,農村基層黨組織黨內生活不健全,對黨員的教育和管理不力,凝聚力不強。第三,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發揮不夠,帶領羣衆脫貧致富的.能力較弱,威信不高。第四,一些基層黨組織的幹部隊伍存在嚴重的知識貧困,不能擺正經濟建設與黨的建設二者之間的關係,把主要精力用於自己致富和迎來送往上,對村黨建工作不是一抓到底,而是時緊時鬆,工作也只是停留在開會和一般號召、發檔案上,缺乏具體措施和督促檢查。

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思路

(一)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其領導核心作用

建設新農村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這是加快新農村建設的關鍵。針對目前基層黨組織所存在的衆多問題,我們必須把加強基層黨組織的建設作爲重點。首先,必須充實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力量,一是加大吸收優秀青年農民入黨的力度,優化年齡結構。二是加大對一把手的培養力度,挑選好帶頭人,可以採取黨員選舉與上級組織舉薦相結合的方式。其次,必須健全基層黨組織的民主生活,加強對農村黨員的教育和管理,增強黨員的羣衆觀點和政策觀念。第三,基層黨組織成員必須加強學習,更新觀念,掌握市場經濟規律和農業科技知識,纔能有針對性地帶領羣衆致富,更好更快地建設好社會主義新農村.

(二)突出“以人爲本”的思想,保護農民權益,增加農民收入

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堅持以人爲本,就是必須把農民的利益作爲建設新農村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着力解決農民生產生活中最迫切的實際問題,不斷滿足農民的多方面的需求和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當前,農民增收困難,農民工生存和生活條件惡劣,是農民所面臨的一個最重大的問題,因此,我們必須廣泛開闢農民增收渠道,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爲一項重大戰略任務來抓。必須關注農民工進城務工的生存問題,切實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對已制定的各種保護性的政策法規,要貫徹落實,已經落實的則要不斷完善。同時要大力發展農村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提高農民就業技能,增強就業優勢。對新農村建設的方式方法的選擇,要認真聽取羣衆意見,尊重農民、依靠農民、激發農民的創造性。

(三)改革農村人才機制,充分發揮農村現有人才資源的作用

我們必須採取有效措施,加強對農村專業人才的培養和充分利用。一要不斷培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所需要的人才。要達到這個目標,不僅需要加大發展農村基礎教育事業的力度,確保農村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實施,提高農村的總體科學文化素質,而且還要不斷髮展針對農民所設定的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培養大量有知識、懂技術的新型農民。二是要充分利用農村現有的人才資源。針對農村原有人才流失嚴重的情況,筆者認爲,黨和政府必須採取有效措施,確保農村人才能夠充分發揮作用。

參考文獻:

中國新農村建設創新理念與模式研究進展 劉彥隨 - 地理研究.

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陳錫文 - 發展, 2005.

國家整合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徐勇 - 社會主義研究,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