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行政管理專業本科畢業論文

論文1.25W

在大數據時代,行政管理出現了怎樣的變化呢?以下是小編收集的相關論文,僅供大家閱讀參考

行政管理專業本科畢業論文

一、大數據已成爲現代行政管理改革的關鍵促因

隨着移動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等的快速發展,全球數據量出現爆炸式增長。特別是智能終端的應用,使數據越來越大,越來越複雜。所以說,現代行政管理的概念和特點已不再侷限於傳統意義上的法定職能執行過程和能力上,而是出現了新的變化。

(一)行政管理決策機制所存在的問題

維基百科對大數據的定義是:所涉及的資料量規模巨大到無法透過目前主流軟件工具,在合理時間內達到擷取、管理、處理並整理成爲幫助企業經營決策更積極目的的資訊。大數據來勢之洶涌令人始料不及,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1)效率問題。隨着數據量和類型不斷增加,存儲、整合、分析速度成爲數據應用的瓶頸。

(2)安全問題。海量數據中不乏大量個人資訊。在發展大數據項目的同時,如何保證個人隱私、數據備份和恢復、商業祕密等安全問題,對各級管理部門也是一道難題。

(3)決策問題。很多部門目前對自身經營發展的分析只停留在數據和資訊簡單彙總的粗淺層面,這很可能直接導致誤判形勢、決策失誤。因此,如何利用大數據來進行決策,是各級管理部門面臨的難題。

(4)大數據整合問題。一般管理部門所收集的數據通常是來源於社交網絡、電子商務、物聯網等渠道的音頻、圖片、視頻等非結構化數據,而大量的半結構化數據、非結構化數據的處理、非結構化數據與結構化數據的有效整合與分析等對決策部門來說仍是巨大挑戰。筆者以爲,我國現行的行政管理工作中,尤其是決策機制仍有許多弊端亟待解決,這集中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統治型”行政模式下決策觀念尚未發生轉變。在傳統的單邊的行政思維模式下,決策者無須考慮政策受體的意願,僅憑自身的權威硬性推行各項政策。行政決策權實質上是行政權力的延伸,那麼在這種情況下,行政決策權容易成爲滿足個人利益的工具,而政策受體沒有發言權。第二,決策過程中缺乏必要的公衆參與。

目前的行政決策機制,缺乏公衆有效參與,與此同時,間接參與決策的渠道不暢,公衆不能公正地向行政決策者輸入自己的意見、看法和利益要求。其後果必將致使在部分行政決策事項上,公衆參與熱情出現衰退趨勢,造成大衆對行政決策認同度較低的合法性危機。第三,決策的資訊、諮詢系統相對薄弱。目前,在決策的資訊系統上,專門化的資訊機構不多,更沒有形成完整的資訊網絡,決策機構與公衆的資訊交流程度不夠,多向溝通的渠道不多,特別是一些弱勢羣體與決策機關交流的渠道較少。在決策的諮詢系統上,非政府公共組織的決策諮詢組織發育緩慢,不僅數量少,而且功能少,不能有效發揮作用。第四,責任追究制度未完全落實,公開性和迴應性程度不夠。一方面,我國的決策機制和約束機制仍不完善,往往出現決策權力的失控和濫用,從而導致決策的失誤;另一方面,在決策的權責關係上,一些行政決策權責範圍不明確,缺乏決策失誤責任追究制度、糾錯改正機制,以及行之有效的決策評估制度,最終造成……責任追究方式模糊不清。

(二)大數據已成爲行政管理部門改革創新的節點

伴隨互聯網、移動網、雲計算的`興起,特別是智能終端的應用,數據越來越大,越來越複雜,推動了大數據這一全新概念的產生。大數據除了“大”這個特點之外,還有“多樣”(Variety)、“海量”(Vol-ume)、“快速”(Velocity)、“靈(Vitality)、“複雜”(Complexity)五個“另類”特色(4V+1C)。如今,各行各業的從業人員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會感受到數據的作用和影響力越來越大,從傳統到新興的各個行業都面臨數據驅動創新的挑戰。因此,行政管理部門如何從實際情況出發,順應大數據的潮流,改革現有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呢?筆者總結以下三點。

1.管理體制的創新:從碎片化到網格化行政管理部門的碎片化管理現狀無法滿足多樣化的大數據時代特徵,故應該進一步推進網格化管理,促進多部門、多環節管理高效化、有效化的協作機制建設。從優化資源配置、資訊技術的應用以及風險管理等多方面實行網格化管理策略,以實現資源資訊全面共享、崗位責任層級落實,將原來傳統、被動和分散的碎片化管理,轉變爲現代、主動和系統的網格化管理。

2.管理方式的創新:科學決策要想改革現有的管理方式,從海量微觀數據中找出有價值的資訊,形成一套完整的數據綜合分析利用體系,行政管理部門需要:

(1)順應大數據時代的變化,向精確分析、智慧支援的職能轉變,合理、有效地分析和利用海量數據,爲相關企業和社會組織提供智力支撐和決策支援。

(2)“從關注宏觀數據轉變爲在意微觀數據,改革現有的管理方式,形成一套完整的數據綜合分析利用體系,提供數據的分析決策參考”。

(3)調整相關機構設定,按照數據收集、存儲、分析、輸出的流程設定相應機構,各職能部門進行網格化管理以保證輸出數據的科學性和精確性。

3.管理模式的創新:動態管理快速和靈活的大數據時代特徵對行政管理部門傳統的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積極實施動態管理十分必要:

(1)透過已有的數據資訊,合理預測,做出宏觀的、系統的管理決策。

(2)透過及時更新數據資訊,對管理決策進行實時的評估、修改和補充,不斷調整管理思路和方法,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

(3)透過建立預警系統、評估系統和問題處理系統,充分發揮動態管理的優勢。

二、行政管理部門應對大數據時代的基礎條件

儲備爲能夠應對大數據時代的機遇和挑戰,各級行政管理部門需要進行有效性的基礎條件儲備,不僅要促進行政管理機構的改革以及機制的創新,還要改變行政管理的價值觀,但其前提仍然是對大數據的重視和有效利用。

1.建立決策保障體制以保證對決策權力進行有效控制在行政決策的過程當中,必須建立起一套相關的制度對權力進行控制,防止權力的濫用,例如建立聽證會、公衆質詢等制度,同時儘量公開決策過程。此外,現代社會是一個法治的社會,要避免行政決策中的隨意性,必然需要制定相應的法律條文,一方面使決策者在決策過程中有相應的法律依據,另一方面決策者要對所作出的決策承擔相應的責任。

2.樹立以人爲本的行政管理理念進入大數據時代以後,各級行政管理部門與各種個體和組織之間存在一種相互依賴的關係,因此,在行政決策過程中,必須把以人爲本的決策理念貫徹始終,把公衆福利作爲行政決策成敗的唯一標尺。(1)要建立起關於受衆參與決策的方法、程序等一套相關制度。(2)要建立起專家諮詢制度,包括體制內和體制外的專家諮詢。(3)要建立起其他社會組織的決策參與途徑,對於各種社會組織或者利益集團,必須給予其表達意願的機會,特別是與其利益相關的決策,應允許其代表參與到決策過程中去。

三、實施“三步走”的建議

數據中隱藏着大量有價值的資訊,如果能夠將其內部存儲的大量數據進行選擇和利用,再透過分析和挖掘技術進行二次開發,那麼這些有用的資訊必將提供新的決策思路和新的競爭優勢。所以很明顯的一點是,大數據分析正在成爲各類行政管理部門、政府工作部門競爭發展的變革點。在大數據時代,行政管理部門應該注意什麼?筆者將其概括爲“三步走”。

1.建立行政管理權力結構和執行機制的新途徑。探索行政管理結構和執行機制的新途徑,其前提是行政管理權力必須保護和促進公共利益。

(1)體現行政管理權力價值取向的公共性。行政管理權力的公共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爲市場經濟提供公正的交易環境和穩定的市場秩序,完善法律法規,加強市場監管,加大宏觀調控力度,實現政府對社會的合理規制。二是保障公民基本的自由平等權益和公共安全,推行改革計劃和發展規劃。

(2)保證行政管理權力結構的科學化。科學設定和配置行政管理權力是完善權力執行機制的根本前提。這就需要制定和完善行政機構設定法、行政編制法等法律法規,遵循精簡、統一、高效的原則設定各級行政機關,並對現有的行政機構進行調整。

(3)明確行政管理權力的責任化。建立健全行政問責制既是完善行政管理權力執行機制的重要內容,也是行政管理體制創新的必然訴求。

2.提高“大數據”基礎管理水平,搭建大數據時代的網絡應用平臺

(1)資訊化。大數據時代爲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契機,要做好行政管理部門掌握的海量舊數據的挖掘工作,加快現有資訊化改造,建立起有效的組織保障機制。

(2)服務化。在大數據時代,資訊和數據是最重要的資源,一旦資訊自由、數據開放,就意味着資訊和每一個公民之間都是等距離的,行政管理部門可以把自己打造成爲大數據時代裏的核心網絡節點,爲公衆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務,樹立權威,贏得信任。

(3)共享化。大數據時代,行政管理部門要用好資訊工具,採取公私合作的方式,將自己打造成一個大數據的公共平臺。

3.精準利用大數據“大數據概念的提出顛覆了千百年來人類的思維慣例,對人類的認知和與世界交流的方式提出了全新的挑戰。”這不得不要求行政管理部門加快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路徑選擇。當前,加快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和實踐,需要着重做好三項工作。

首先,從建設服務型政府的戰略高度謀劃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由於大數據帶來的直接影響,當前的行政機構轉型就是從管理型到服務型的轉變。構建服務型的意識和轉變必須實現各級行政管理部門的觀念轉變,即變“全能行政觀念”爲“有限行政觀念”,變“強制行政觀念”爲“引導行政觀念”,變“暗箱行政觀念”爲“透明行政觀念”,變“人治行政觀念”爲“法治行政觀念”。

其次,拓寬視野,加強行政管理方式的變革與創新。

(1)打破行政壟斷,使管理主體由一元獨尊轉向多元協作,亦是大數據“多樣性”特點使然。

(2)管理方式由單一僵化轉向靈活多樣,亦是受大數據“靈活性”特點影響。

(3)大數據“複雜化”特點,決定了構建公共資訊開放平臺的必要,也使行政管理方式由封閉轉向開放。

(4)尊重羣衆的合理訴求,使行政管理方式由強制干預轉向溝通協調,特別是那些基層羣衆的合理訴求,應該積極面對,透過溝通協調,妥善解決。這也是大數據“快速性”特點對行政管理方式的一種促進。

(5)大數據“海量性”特點要求行政機構既要充分認識互聯網的影響,加強行業自律,又要積極利用網絡等新型媒體,使之成爲民主溝通的平臺,還要探索符合網絡媒體發展規律的執行方式和管理辦法。

最後,大數據的預測性成爲探索行政管理機制的新途徑。我國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有如下規律:

(1)我國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是不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而進行的政府改革,具有與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完善相適應的特點。

(2)我國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是對傳統行政體制的革命,而擺脫傳統行政體制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我國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具有不斷深化的漸進性特點。

(3)我國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既有中央的統一部署,又強調地方政府的因地制宜,具有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的互動性特點。而基於大數據的統計分析結果,其更重要的價值在於可以對未來的行政體制改革進行科學而大膽的預測,但正確與否,則需要在實踐中加以多次的檢驗。因而只有勤於、善於對大數據進行分析和研究,才能找到開啓行政管理智慧的新鑰匙。

總之,用以分析的基礎數據越完整,得出的結果就越可靠,行政管理部門也因此越能從中獲取高價值資訊。毋庸諱言,大數據分析正成爲各行業參與競爭和優勢發展的關鍵變革點。因而,有效整合結構化、半結構化與非結構化數據並分析發掘其潛在價值,是大數據時代提升行政管理效率和自身競爭力的必經路徑。需要指出的是:第一,大數據技術本身還不成熟,且應用於行政管理領域的相關技術相對較少,本文的相關結論有待進一步檢驗並修正。第二,相對於中國的國情來說,由於大數據背後的動因、參與主體、方法論的多樣性,其秩序的建立也必然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否則就會失之偏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