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職高生英語語感的培養策略探究論文

論文1.51W

【摘要】從目前職高英語教學忽視學生語感培養的現象分析入手,結合教學實踐提出六條職高學生英語語感的培養策略,以期人們對學生英語語感培養的關注。

職高生英語語感的培養策略探究論文

【關鍵詞】職高生、英語語感、策略

目前職高英語教學中由於過分強調英語的詞彙、句型和語法教學,仍存在淡化語言整體訓練、忽視學生英語語感培養的現象。何謂語感?平時的英語學習中,學生很容易把語感看作一種神祕的、不可捉摸的東西,引不起足夠的重視,實際上英語語感的形成就象學習母語,透過大量的語言實踐,從而形成對語言使用的判斷,然後做出相應的反應。[1]但是由於每個職高學生個體之間會存在較大的差異,那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否干預和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感呢?爲此一年前就職高學生英語語感的培養策略,我們進行了深入的實踐和探索。

1、加強規範的語音指導

職高生中大多具有一定的英語閱讀能力和詞彙量,但聽說能力較差,他們在語音方面從未真正過關,加之他們對語音學,尤其是詞彙的連貫、句子的節奏、韻律等方面的知識知之甚少,對世界上主要地區,如美國、英國發音的地方差異不甚瞭解,所以常常爲獨立發音和實際讀音不一樣而迷惑不解。這就給英語語感的培養帶來很大困難。因此需要教師廣泛地向學生介紹一些規範的語音知識及語音的地方性差異,重點講解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難點和方法,使他們不但在朗讀上取得進步,而且在連貫的說話和交際中具備正確的發音和語流,使交際能順利自然地進行,讓語感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但教師的指導方法是: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要讓學生學得輕鬆愉快且充滿信心,學到的語音知識看得見且馬上能用,讓他們發現只要得到正確指點,不但能學好語音,形成良好得語感,還會其樂無窮。

2、增加有效的語言輸入

語感影響着語言的輸出,而輸入是能夠輸出的前提。克拉申(Krashen)的輸入假設提出:假設人們現有的語言水平爲‘i’,爲學習者提供的語言輸入應爲‘i+1’,即略高出學習者可理解的水平,才能獲得更高一級的語言習得。[2]在職高英語教學中,我們有針對性地增加語言的輸入量,從課堂向課外延伸,改變只重視書面輸入,不斷做題纔對學生有用的觀念,明確口頭輸入對語感形成的同樣重要性,強調平時教學中的“精”、“泛”結合。“精”的教學能有效地幫助學生迅速掌握語言規律,提高語言實踐能力;“泛”的.教學有助於學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語言規律,增加學生對未知語言規律的感性認識,爲以後的語言規律的學習和掌握奠定基礎。這樣既能提高語言的復現率,幫助學生消化吸收語言知識,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又爲他們體驗領悟語言創造機會。這種在語境中進行的交流,不僅可以加大語言的實踐量,而且爲語感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職高英語學習是中國環境下的外語學習,不是在目的語環境中進行的語言學習,學習語境原本就缺乏,這是由外語學習規律和中國的外語學習實情決定的。而語境又是促成語感的生成的必要條件,它包括本體語境和情景語境。[3]因此要培養學生的語感,就要讓學生在良好的語言語境中產生語言意識。語言意識是對於語言材料的內容以及形式的感受與洞察,和由此而形成的分析和判斷能力,以及進一步形成的反應和合乎邏輯推理的想象。語言意識要有文化生活背景知識做基礎,但更需要積極的反應和獨立的思考和判斷。除此之外,還應多給學生創造一些無意識記和學習的環境,如學校或教室的標語用英漢兩種語言書寫,經常開展英語牆報、英語廣播、英語演講比賽和英語角等課外活動。長期在以上環境下練習使用語言,就能使學生在遇到真實的交流情景時,迅速提取交流所需語言,良好的英語語感就能自然生成。

4、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負責的一種能力,是學習者根據自己的需要和願望控制學習內容和過程的能力。[4]加強和重視職高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既是使學生適應資訊時代的要求,也是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英語語感的需要。針對職高生自覺性弱、自控力差等特點,我們採取有效措施強化課外英語輔導,幫助學生確立課外學習目標,決定學習內容,運用適當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學會監控學習過程和評估學習效果。從學期伊始,教師就對學生從學法上進行指導,在教學過程中採取滲透法和示範法培養他們學習的策略和自主學習的能力,爲他們的學習提供全面、有效的服務。我們認爲自主學習並非侷限於課堂及其時間範圍,既要承認課堂是學生學習活動的主要場所並要充分發揮其作用,讓學生真正、自主地活動起來,同時也要着手開發課外活動環境,結合家庭和社會力量的優勢,建立課外學習活動場所,開展各種英語課外自主學習和活動。透過課外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彼此交流中不斷總結和感悟,達到語感的自我培養。

5、培養正確的思維習慣

語言是思維的支撐和表達的工具,語言的背後更多的是隱藏的文化風俗,思維習慣。[5]爲此在教學中我們主張教師堅持“儘量使用英語,適當利用母語”的教學原則,以減少學生對母語的依賴性和母語對英語教學的負遷移。要求學生使用英漢雙解詞典並逐步過渡到使用英英詞典,這有利於學生準確掌握詞彙的內涵和外延。此外透過測試我們也發現,職高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最大的障礙不是詞彙、語法和句型結構,而是英語的思維習慣。爲此我們特別推薦《新概念英語》爲主要課外輔助教材,讓學生在學習時多多關注英漢思維的差異。

6、關注中西方文化差異

語言反映一個民族的特徵,它不僅包含着該民族的歷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蘊藏着該民族對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6]語言與文化互相影響,互相作用,理解語言必須瞭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須瞭解語言。人們常說的漢語式的英語是指仿照漢語的表達習慣和方式產生的不符合英語表達習慣的句式或表達法,其中就包括由於沒有考慮到中西文化的差異而出現的貌似正確實則錯誤的表達。正是由於漢英思維模式的不同,所以在句子表達時的時序和句序對應也不同,因此在教學漢英語句的表達時,就應根據各自的思維模式,儘量擺脫相互間的影響。尤其對於職高生來說,在瞭解漢英思維模式的基礎上,學習和運用英語要能不拘泥於漢語句子的結構,要按照漢英各自的造句規律予以安排,從而學到地道的英文,獲得正確的英語語感。

總之,英語語感是人們對英語語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對英語語言法則或語言組織方法的掌握和運用,是經過反覆感性認識上升爲理性認識的經驗和體會。語感是可以培養的,它來自於語言實踐,又指導語言實踐。要培養學生的良好語感,就要創造條件讓學生多聽、多說、多讀、多寫、多譯,養成良好的英語思維習慣。學生只有在長期的堅持中,才能體味到語言的美,才能形成自己對語言的認識,纔會在潛移默化中培養自己的語言能力,才能真正形成對語言的感悟。

參考文獻

[1]、李海林.語言的隱舍意義.語文學習[J].上海,1992.

[2]、黃瓊惠.寓語感訓練於教學之中[M].學苑出版杜,北京,2000.

[3]、羊建紅.淺談如何培養初中學生的英語語感[J].成才之路,2008.

[4]、陸愛萍.淺談新課標下學生英語語感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7.

[5]、潘紹中.談談漢英對譯中的文化因素[J].中國翻譯,2004.

[6]、王振亞.語言與文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